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曲阜出发,驾车向东南方向行驶30公里,山顶五峰连峙处,便是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尼山。如今,由于开发尼山圣境景区,尼山被全世界的儒学爱好者所熟知。打造高品质景区、申报特色小镇、开发产业……尼山已经走在了通往世界舞台的路上。
有游客形容自己游览尼山景区的过程是——“由凡入圣”。
在尼山圣境景区中的任何地方,抬头都能看见孔子像——高72米,象征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基座高18米,处在海拔273.8米的地方,按照“可亲、可敬,师者、长者、尊者”的形象进行塑造,目前为世界最大、最高的孔子像,位于尼山南部山麓,北依尼山,面朝孔子湖。
脚踏孔子出生地,眼望孔子巨像,尼山圣境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圣地”气氛。
景区的起源,是在2010年。
那一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党政代表团到江苏无锡灵山景区参观。被恢弘的灵山范宫和磅礴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震撼。代表团领导对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说:“山东有一块大料,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将会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景区。”
山东的这块“大料”,就是曲阜的尼山镇。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孔子因为尼山而得名仲尼,尼山因为孔子“集大成”而成为中国文化源头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之前,尼山的历史地位却长时间被人忽略。尼山镇地处鲁西南,作为山东比较落后的区域,常年靠政府帮扶。“从做大旅游的角度来说,尼山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存在比较大的劣势。”吴国平说。
但是尼山的文化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圣人故里”“东方圣城”,尼山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文化资源。“尼山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大IP,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
“不做产品,做作品;不留遗憾,留遗产”,这是吴国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显然用在尼山也很恰当。
一个地域的消费力,决定了项目资金回笼的周期,新景区都有“培育期”,初期只是辐射周边。但尼山的特殊性使灵山集团感受到了使命和责任感,從2010年接洽,2012年正式破土奠基动工,尼山从此踏上了飞跃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9月28日,举办第五届世界文明论坛;9月24日,举办央视中秋晚会,尼山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文化圣地。
“尼山圣境”是为数不多能够“未开先火”的景区。以“圣源”为主题,以世界儒学文化为核心,以尼山圣境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为龙头,将孔子儒家思想演绎、少年孔子成长故事与现代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相结合,尼山小镇已成为集中华文化传习、圣人源乡体验、旅居度假生活、文旅配套生产等特色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圣地文化小镇。
2017年,国家住建部公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作为济宁市唯一的入选特色小镇,尼山镇榜上有名。
时任尼山镇党委书记陈鹏回忆,申办的过程不无艰辛。初审过程中,通过的小镇很多,所有入选者都经过了一周的封闭演练。要比别人更能表现出“特”,并非易事。最终要通过北京的专家组审核,陈鹏下了苦功夫。“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国家对文旅特色小镇的严格控制,我当时背负着很大的压力。”陈鹏拿着申报材料不断优化、修改,请了山东建工学院的教授做指导,“一天一夜没睡觉”,梳理了小镇的发展框架,最终以优异的演讲和扎实的成绩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突出镇区的功能,旅游的功能,产业优先的概念没有变化。没有主导产业肯定是不行的。”围绕特色小镇来发展经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发展思路。“因为有尼山圣境的旅游大IP,特色小镇的发展一定是围绕着它的上下游来搞好产业。”
“尼山的优势在于文化,能申报特色小镇的最大优势也是文化。”陈鹏这样说。
陈鹏告诉记者,近年来,来曲阜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等传统景点外,一些游客特别想看一看孔子出生和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尼山镇因此迎来了文化旅游发展新机遇。
尼山圣境项目为山东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含基础设施投入),核心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
“清账、搬迁、动工创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刀阔斧。”陈鹏说。景区建设之初,山东省最大的文旅项目落在了尼山,本身就是对当地政府的一种考验。陈鹏更多地看到的是机遇,“建设尼山圣境景区,对尼山是个特殊的机遇,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基础设施,积累招商引资的品牌优势等,无疑都是对尼山发展的有利因素。”
项目建设方和当地政府达成了最终愿景,即“造一方美景,富一方百姓”。
尼山脚下,一排排崭新、高档的小洋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里是鲁源新村,位于曲阜市东南的尼山附近。为了配合当地尼山圣境风景区的开发,东鲁源村和西鲁源村在去年整体拆迁,在原址组建起了新村。两个村原来共有788户2830名村民,考虑到村里的发展,鲁源新村建设了868套安置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尼山镇落后的小乡村。
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向记者介绍:“鲁源新村于2018年10月份开工,到现在完成了基本建设,整个新村改水、改电、改路、改暖、改厕、改房、改厨,现在是户户通、路路亮,监控全覆盖。”
走进鲁源新村,一排排风格统一的连排院落映入眼帘。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其中一套安置房。这是一个建筑面积128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楼内有四室、两厅、两卫,并有一个屋顶露台。房屋内的装修和设计标准之高,让参观者连连惊叹。 刘承彪表示:“之前,村子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大家都认为,只有走出村子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这儿搞起文化旅游,许多外出的人逐渐在本地找到了新的事业,生活越来越好了。”
同时,鲁源新村村“两委”为村民积极谋划增收路径。
刘承彪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正在探索4条村民增收途径:一是物业管理,除了村里的环境维护岗位,还推荐村民到尼山圣境景区务工。二是资产经营,建设了3300平方米的门面商铺,出租所得归村集体所有。三是旅游服务,探索把一些闲置的村民安置房流转给旅游公司搞民宿。四是产业发展,发展壮大蜜蜂园,通过蜂产品加工助村民增收。下一步,还将组织村民发展农业旅游采摘园。
李建军就是首批入驻鲁源新村商铺的“外来者”。作为“天白”工艺品牌的创始人,他与尼山结缘后,意识到这里强大的文化资源有待挖掘。“在镇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的品牌落地尼山。”
不仅在鲁源新村,整个尼山镇的产业项目已经迅速铺开。陈鹏向记者介绍,比如“尼山红葡萄”,成为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典范。
孔庆保是尼山葡萄彩虹观光采摘园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每年的葡萄,除了供游客采摘外,剩余的全被周边地区的客商收购,完全不愁销路。”
除了红葡萄,尼山镇还引入了高端蔬菜、紫薯深加工、畜牧基地等农业项目。2018年10月,尼山镇被评为山东省七个特色鲜明、发展强劲的样板镇之一。
在尼山文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君毅看来,尼山的崛起为尼山镇发展“大教育”铺平了一条路。
2019年8月25日,由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牵头筹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尼山揭牌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实体平台诞生。
这对于尼山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后各种交流活动,高层次的集聚,对项目而言是很有助力的。”王君毅介绍,“最终是要在这里成立一所孔子大学,儒学中心相当于一个筹办机构。孔子大学落地之后,世界儒学中心会作为孔子大学的一个机构。”
除此之外,尼山圣境也带动了相当大批量的研学、游学市场。“在景区的发展中,我们将研学游这部分做了具体的规划。二期的规划中,产业布局会有很多基础配套,比如针对研学群体的食宿等。二期建成之后,大概会有三四千间客房,分高中低档,也有五星级大酒店、精品客栈、民宿等。”王君毅说。
“关于教育,还有一种可能。”尼山很可能成为将来干部培训的教育基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尼山有潛力向井冈山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对标看齐。”
尼山书院酒店坐落在尼山之畔,于2016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以体悟“耕读明礼”的生活方式为主题,设有“田园躬耕、明礼致道、山居见性、围炉论道、草堂修身”等文化体验亮点,是集度假休闲、会议、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另外,做大景区的文创产品,全力打造“后备箱经济”。“全国旅游景区,很多文创产品,各种珠子、串子,玻璃的、水晶的,对游客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故宫做的就非常新颖、有品质。”对尼山圣境来说,如何利用“孔子”这么大的一个文化IP开发自己的衍生产品,是一项新的挑战。
“只靠景区的收入,再怎么大都存在天花板,但是如果开发了自己的文创产品,情况就另当别论。”王君毅表示,这是现在尼山圣境正在摸索、起步的计划。“有限尼山,无限产业;有限景区,无限产业。”尼山镇的发展已经开始印证了这个观点。
尼山大学堂是景区的核心之一,建筑风格拙朴自然,将儒家思想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大学堂高65米,共9层,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包含迎宾大厅、台阶大厅、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
同时,为讲好“尼山故事”,将启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三年提升工程,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打造为“南有博鳌,北有尼山”的世界级著名论坛。
最终,景区功能可能会逐渐淡化,平台功能凸显,人们走进尼山,就是走进了一所文化的大学。
“山东有一块大料”
有游客形容自己游览尼山景区的过程是——“由凡入圣”。
在尼山圣境景区中的任何地方,抬头都能看见孔子像——高72米,象征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基座高18米,处在海拔273.8米的地方,按照“可亲、可敬,师者、长者、尊者”的形象进行塑造,目前为世界最大、最高的孔子像,位于尼山南部山麓,北依尼山,面朝孔子湖。
脚踏孔子出生地,眼望孔子巨像,尼山圣境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圣地”气氛。
景区的起源,是在2010年。
那一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党政代表团到江苏无锡灵山景区参观。被恢弘的灵山范宫和磅礴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震撼。代表团领导对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说:“山东有一块大料,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将会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景区。”
山东的这块“大料”,就是曲阜的尼山镇。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孔子因为尼山而得名仲尼,尼山因为孔子“集大成”而成为中国文化源头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之前,尼山的历史地位却长时间被人忽略。尼山镇地处鲁西南,作为山东比较落后的区域,常年靠政府帮扶。“从做大旅游的角度来说,尼山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存在比较大的劣势。”吴国平说。
但是尼山的文化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圣人故里”“东方圣城”,尼山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文化资源。“尼山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大IP,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
“不做产品,做作品;不留遗憾,留遗产”,这是吴国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显然用在尼山也很恰当。
一个地域的消费力,决定了项目资金回笼的周期,新景区都有“培育期”,初期只是辐射周边。但尼山的特殊性使灵山集团感受到了使命和责任感,從2010年接洽,2012年正式破土奠基动工,尼山从此踏上了飞跃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9月28日,举办第五届世界文明论坛;9月24日,举办央视中秋晚会,尼山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文化圣地。
“尼山圣境”是为数不多能够“未开先火”的景区。以“圣源”为主题,以世界儒学文化为核心,以尼山圣境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为龙头,将孔子儒家思想演绎、少年孔子成长故事与现代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相结合,尼山小镇已成为集中华文化传习、圣人源乡体验、旅居度假生活、文旅配套生产等特色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圣地文化小镇。
“最大的优势是文化”
2017年,国家住建部公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作为济宁市唯一的入选特色小镇,尼山镇榜上有名。
时任尼山镇党委书记陈鹏回忆,申办的过程不无艰辛。初审过程中,通过的小镇很多,所有入选者都经过了一周的封闭演练。要比别人更能表现出“特”,并非易事。最终要通过北京的专家组审核,陈鹏下了苦功夫。“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国家对文旅特色小镇的严格控制,我当时背负着很大的压力。”陈鹏拿着申报材料不断优化、修改,请了山东建工学院的教授做指导,“一天一夜没睡觉”,梳理了小镇的发展框架,最终以优异的演讲和扎实的成绩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突出镇区的功能,旅游的功能,产业优先的概念没有变化。没有主导产业肯定是不行的。”围绕特色小镇来发展经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发展思路。“因为有尼山圣境的旅游大IP,特色小镇的发展一定是围绕着它的上下游来搞好产业。”
“尼山的优势在于文化,能申报特色小镇的最大优势也是文化。”陈鹏这样说。
陈鹏告诉记者,近年来,来曲阜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等传统景点外,一些游客特别想看一看孔子出生和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尼山镇因此迎来了文化旅游发展新机遇。
尼山圣境项目为山东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含基础设施投入),核心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
“清账、搬迁、动工创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刀阔斧。”陈鹏说。景区建设之初,山东省最大的文旅项目落在了尼山,本身就是对当地政府的一种考验。陈鹏更多地看到的是机遇,“建设尼山圣境景区,对尼山是个特殊的机遇,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基础设施,积累招商引资的品牌优势等,无疑都是对尼山发展的有利因素。”
项目建设方和当地政府达成了最终愿景,即“造一方美景,富一方百姓”。
新村新产业
尼山脚下,一排排崭新、高档的小洋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里是鲁源新村,位于曲阜市东南的尼山附近。为了配合当地尼山圣境风景区的开发,东鲁源村和西鲁源村在去年整体拆迁,在原址组建起了新村。两个村原来共有788户2830名村民,考虑到村里的发展,鲁源新村建设了868套安置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尼山镇落后的小乡村。
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向记者介绍:“鲁源新村于2018年10月份开工,到现在完成了基本建设,整个新村改水、改电、改路、改暖、改厕、改房、改厨,现在是户户通、路路亮,监控全覆盖。”
走进鲁源新村,一排排风格统一的连排院落映入眼帘。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其中一套安置房。这是一个建筑面积128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楼内有四室、两厅、两卫,并有一个屋顶露台。房屋内的装修和设计标准之高,让参观者连连惊叹。 刘承彪表示:“之前,村子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大家都认为,只有走出村子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这儿搞起文化旅游,许多外出的人逐渐在本地找到了新的事业,生活越来越好了。”
同时,鲁源新村村“两委”为村民积极谋划增收路径。
刘承彪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正在探索4条村民增收途径:一是物业管理,除了村里的环境维护岗位,还推荐村民到尼山圣境景区务工。二是资产经营,建设了3300平方米的门面商铺,出租所得归村集体所有。三是旅游服务,探索把一些闲置的村民安置房流转给旅游公司搞民宿。四是产业发展,发展壮大蜜蜂园,通过蜂产品加工助村民增收。下一步,还将组织村民发展农业旅游采摘园。
李建军就是首批入驻鲁源新村商铺的“外来者”。作为“天白”工艺品牌的创始人,他与尼山结缘后,意识到这里强大的文化资源有待挖掘。“在镇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的品牌落地尼山。”
不仅在鲁源新村,整个尼山镇的产业项目已经迅速铺开。陈鹏向记者介绍,比如“尼山红葡萄”,成为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典范。
孔庆保是尼山葡萄彩虹观光采摘园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每年的葡萄,除了供游客采摘外,剩余的全被周边地区的客商收购,完全不愁销路。”
除了红葡萄,尼山镇还引入了高端蔬菜、紫薯深加工、畜牧基地等农业项目。2018年10月,尼山镇被评为山东省七个特色鲜明、发展强劲的样板镇之一。
走进尼山就是走进文化的大学
在尼山文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君毅看来,尼山的崛起为尼山镇发展“大教育”铺平了一条路。
2019年8月25日,由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牵头筹建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尼山揭牌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实体平台诞生。
这对于尼山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后各种交流活动,高层次的集聚,对项目而言是很有助力的。”王君毅介绍,“最终是要在这里成立一所孔子大学,儒学中心相当于一个筹办机构。孔子大学落地之后,世界儒学中心会作为孔子大学的一个机构。”
除此之外,尼山圣境也带动了相当大批量的研学、游学市场。“在景区的发展中,我们将研学游这部分做了具体的规划。二期的规划中,产业布局会有很多基础配套,比如针对研学群体的食宿等。二期建成之后,大概会有三四千间客房,分高中低档,也有五星级大酒店、精品客栈、民宿等。”王君毅说。
“关于教育,还有一种可能。”尼山很可能成为将来干部培训的教育基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尼山有潛力向井冈山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对标看齐。”
尼山书院酒店坐落在尼山之畔,于2016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以体悟“耕读明礼”的生活方式为主题,设有“田园躬耕、明礼致道、山居见性、围炉论道、草堂修身”等文化体验亮点,是集度假休闲、会议、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另外,做大景区的文创产品,全力打造“后备箱经济”。“全国旅游景区,很多文创产品,各种珠子、串子,玻璃的、水晶的,对游客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故宫做的就非常新颖、有品质。”对尼山圣境来说,如何利用“孔子”这么大的一个文化IP开发自己的衍生产品,是一项新的挑战。
“只靠景区的收入,再怎么大都存在天花板,但是如果开发了自己的文创产品,情况就另当别论。”王君毅表示,这是现在尼山圣境正在摸索、起步的计划。“有限尼山,无限产业;有限景区,无限产业。”尼山镇的发展已经开始印证了这个观点。
尼山大学堂是景区的核心之一,建筑风格拙朴自然,将儒家思想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大学堂高65米,共9层,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包含迎宾大厅、台阶大厅、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
同时,为讲好“尼山故事”,将启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三年提升工程,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打造为“南有博鳌,北有尼山”的世界级著名论坛。
最终,景区功能可能会逐渐淡化,平台功能凸显,人们走进尼山,就是走进了一所文化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