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水稻秸秆、牛粪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制备4种不同类型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牛粪生物炭、氧化石墨烯/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氧化石墨烯/牛粪生物炭;以水中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生素中的土霉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中抗生素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在不同类型生物炭上吸附在12 h均能达到吸附平衡,4 h时抗生素在生物炭、氧化石墨烯/生物炭复合材料中的吸附量是平衡吸附量的47.96%—98.65%,抗生素在生物炭上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方程Fre
【机 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稻秸秆、牛粪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制备4种不同类型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牛粪生物炭、氧化石墨烯/水稻秸秆生物炭和氧化石墨烯/牛粪生物炭;以水中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生素中的土霉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对水中抗生素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在不同类型生物炭上吸附在12 h均能达到吸附平衡,4 h时抗生素在生物炭、氧化石墨烯/生物炭复合材料中的吸附量是平衡吸附量的47.96%—98.65%,抗生素在生物炭上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拟合得到的可决系数R2值要高于Langmuir和D-R方程,拟合效果更好.抗生素在氧化石墨烯/水稻秸秆生物炭复合材料和在氧化石墨烯/牛粪生物炭复合材料中吸附量分别是在原生物炭中吸附量的1.67倍和1.59倍,在水稻秸秆制备的植物源生物炭中吸附量要略高于在牛粪制备的动物源生物炭中吸附量.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oc值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Koc值要略大于磺胺类抗生素.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抗生素在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中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与生物炭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呈现正相关,与平均孔径呈现负相关.4种抗生素的lgKow值与抗生素在生物炭中的吸附量呈负相关关系.生物炭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图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表面更光滑,复合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复合材料的红外振动吸附峰的振幅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开展PM2.5的驱动成因分析,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18年PM2.5地面监测数据,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岭回归方法,探测了全国282个城市PM2.5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了各关键驱动因素对PM2.5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气象参数和社会经济活动可更好地解释PM2.5呈现的空间分异性;在2015—2018年间,所建地理加权岭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698、0.724、0.656和0.712,AICc分别为1317.533、1234.400、1256.107和1110.74
结合金溪湖特大桥施工项目,针对其82#、83#墩桩基承台围堰位于复杂地层现状,对工程特点及施工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从围堰设计选型、PC工法桩围堰结构设计、PC工法桩围堰结构检算等三方面对围堰进行了设计分析;对高压水刀引孔辅助振动沉桩工艺、基础开挖、封底混凝土施工、装配式钢支撑安装等PC工法桩围堰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设计的PC工法桩围堰满足复杂地层桩基承台无水施工要求;高压水刀引孔辅助振动沉桩工艺很好地解决了 PC工法桩在复杂地层条件下贯入阻力大和插打困难等技术难题,其设计、施工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
中国高浓度含氟水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水体除氟迫在眉睫.研发除氟效果好、价格便宜的吸附材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水体除氟具有重大的意义.硅藻土(Diatomite)因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型、环保型材料近年来在工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硅藻土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的氟化物(F?)进行吸附研究,采用了SEM、XRD、FTIR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特性;探究了投加量、溶液pH、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藻土吸附F?的影响,对其进行吸附和动力学拟合,并设计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条件以及最优组合.结果表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研究大豆(Glycine max)在不同生育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复水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变化,可明确干旱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并为探索灾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水分控制试验,分别在开花期和鼓粒期对大豆实施轻度干旱胁迫(65%田间持水量)和重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并分别持续7、14、21 d.在胁迫结束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控制到对照处理水平(80%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开花期和鼓粒期干旱胁迫使大豆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9.5
当前中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水稻根茬还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会对土壤及作物中Cd产生影响.然而不同剂量根茬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选取中国南方地区典型地带性土壤(红壤),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对比了CaCl2提取法和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法)两种土壤有效态Cd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水稻根茬还田(质量分数分别为0.24%、0.48%、0.72%)下土壤及水稻中镉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水稻根茬还田后,0.48%、0.72%处理中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较对照显著增加,增
明确松嫩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特征,对于制订本地区固碳减排策略、发展低碳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基于松嫩平原黑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大豆-玉米-玉米典型轮作模式下,2013—2015年监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不还田旋耕CK、秸秆深施还田DSR、秸秆覆盖免耕SC)农田N2O和CH4排放变化,利用生命周期法估算农资投入和田间操作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分析碳足迹特征.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不影响土壤N2O和CH
探究韶关市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探讨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韶关市花岗岩地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223个样地的铬、铜、铅、汞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单项、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森林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非参数单样本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4种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污染等级为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污染等级为清洁;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潜在生态风险
为了寻求木质素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开发低廉、高效的重金属吸附材料,该研究将木质素和聚乙烯混合物在6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LG/PE-600C),以单独木质素在相同条件下所制备的生物炭作对比(LG-600C),利用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对比分析LG-600C和LG/PE-600C在表观形貌、孔隙特性、表面官能团、物质组成等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两种生物炭对Cd(II)的吸附性能.相对于LG-600,LG/PE-600C表面较粗糙,孔隙结构较发达.LG/PE
为阐明稻秆生物炭介导土壤Cd形态转化过程中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通过室内培养实际污染土壤实验,研究施加稻秆生物炭对土壤Cd形态、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CA)、脲酶(UA)、过氧化氢酶(IA)活性等的影响特征,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秆生物炭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酸提取态Cd含量(23.19%),增加残渣态Cd含量(28.42%),促进Cd形态由
在土壤镉污染日趋加重的背景下,镉污染农田生产安全性备受关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和降低农产品镉污染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不同钝化剂处理(海泡石、秸秆生物炭、石灰、石灰+腐殖酸、石灰+海泡石、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对土壤镉及小麦和水稻吸收镉的影响,并比较钝化剂对降低小麦和水稻镉污染风险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石灰+腐殖酸(施用质量比为2?1)能使小麦田土壤pH提升16.8%,单施石灰使水稻田土壤pH提升3.7%;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施用质量比为20?4?1)使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