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视觉下英语课堂不确定性规避现象分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描述文化差异有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本文重点分析中西文化差异中英语课堂的不确定规避现象。
  关键词: 中西 文化 不确定性规避 教学策略
  一、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差异的不确定性规避维度
  文化大师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接受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社会和工作,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性。
  在描述文化的差异性上,有五方面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其中,不确定性规避是指人们忍受模糊或者感到模糊和不确定性威胁的程度。在西方很多国家,如美国、瑞典、丹麦等,人们具有喜欢创新、冒险、不循规蹈矩的精神,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些国家属于文化差异五个维度中不确定性规避低的国家。在亚洲,大多数国家不确定性规避较高,中国便是其一。中国人思想比较保守,对于不确定的或者没在规划之内的东西,会尽量避免接触、尝试。
  二、英语课堂的不确定性规避
  这样的文化差异无处不在,中西方不但在日常生活上表现出差异性,甚至在对后辈知识传授的方式和下一辈本身学习吸收知识的方式也出现了差异性,中国人由于思想保守,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对没接触过的东西、没把握的事情存在规避,他们害怕承担预想不到的后果。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富有挑战新事物的精神,更喜欢探究了解未知事物。因此,中西课堂文化出现了很强的差异性,下面从课堂参与者的表现、课堂问答、课堂活动三个方面的差异性分析中西方课堂的不确定性规避现象。
  1.课堂参与者表现的差异。在西方国家的课堂上,学生并非中规中矩地静静地坐着听完一节课,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如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想法见解,就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有礼貌地向任课老师表明自己的疑惑。当学生有问题时,老师会暂停讲课,让更多学生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并一起得出答案,再继续刚才暂停的内容。西方国家的教师讲课的方式较为随意,一般不会要求课堂上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按部就班,如果觉得学生当场提出的问题或见解有讨论的必要性,就会继续和学生互动交流。因此,西方国家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都比较积极活跃。
  在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形成了被动接受未知事物的心理。一方面,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习惯性地跟着老师上课的思路节奏听讲,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作答。在课堂上,除了部分答案学生容易解答,敢于主动举手外,极少出现学生主动对当下知识提出独特想法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遇到不会或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时,选择沉默,或者把头低下示意不懂。另一方面,如果偶尔有个别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延伸出其他话题,那么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会暂停,帮助学生解疑。更多时候,师生都选择回避,有时学生等到课后再提出疑问,有时教师则会把这些疑问布置为课后作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养成积极举手回答或提问的习惯。这些现象不仅出现在有着本国文化的语文、历史课堂上,而且出现在来自西方语种文化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缺乏敢于提问、敢于挑战问题的胆量和习惯。学生一方面担心知识量有限,无法很好地用已经掌握的词汇量和语句表述自己的不懂而遭到笑话,另一方面,学生害怕在一门较为陌生的语言课堂上暴露自己的弱势,从心里暗示上早早就对困难进行回避。
  2.课堂问答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学生会主动发表见解,渴望与别人交流,也喜欢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课堂较为随意自由,对于未知或已知的事物,都大胆挑战,大胆联想,侃侃而谈。因此,在西方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能从所提的问题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信息。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比较被动,经常有问才答,即使是针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也是谨慎作答,有的学生生怕自己的回答给自己带来未知的麻烦,回答得相当简略。例如,在某次英语课堂上,针对“Have you ever been to Chaozhou Xihu Park?”这个问题,教师提问了不同的学生,第一个学生回答:“Yes,I have.”老师继续提问第二个学生,当第二个学生回答“Yes,I have.”后,教师追加该学生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rk?”和 “What did you do there?”。该同学对第二个问题给出了“Beautiful”这样的简要的问答,但对第三个问题,一两个词是回答不了的,该同学不愿往下作答,即便老师引导,也只是简单回答“Yes”或者“No”。接下来提问的其他学生,他们对于第一个问题回答是“No,I haven’t ”,其实大多数学生去过该公园,他们选择回答“No”,是担心老师会继而提出其他问题。由此看出,中西方课堂上的学生表现不同,体现出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学生表现欲比较高,中方学生较为文静、保守、课堂表现欲偏低。可以看出中方学生规避回答突如其来的问题的心理比较强烈,学生不想对预想之外、自己无把握的题目加以作答。
  3.课堂活动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的学生经常会被要求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或分小组完成一个作业。此时在课堂活动上,西方学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分组、积极主动、竞相发言,讨论较为激烈,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中方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拘谨。所谓自由分组,学生只是与邻座或前后同学组成一组。并且即使面对老师要求他们踊跃地自由讨论,这些学生往往只进行非常简短的讨论,当中也出现部分学生从头到尾只是象征性地与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而不发一言一语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是特殊性,是普遍性出现。
  例如,英语课堂上布置当堂活动任务,内容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句型调查班里其他4个同学关于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例如,Likes: apples,dumplings...; Dislikes: French fries,hamburger...),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采访。活动开始时,个别学生离开座位,对班里坐在其他角落的同学进行采访调查。这是个例,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留在原来的座位上,就近调查。这些学生之所以选取前后桌同学进行调查,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同学较为了解,容易得到调查结果。对于那些坐得相对较远的同学,他们没有比临座同学熟悉,所以不在采访对象范围内。这种现象说明中方学生不确定性规避心理较强,他们对不确定的事情避免接触。   三、解决英语课堂不确定性规避现象的方法
  中西课堂存在较大差异,但文化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为了促进学生获得更大发展,我们应该尝试吸收别人好的方面,完善课堂,这样对教学来说会更有利。下面针对中国英语课堂存在的不确定规避现象,提出五个教学策略。
  1.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框架,问题的设计又要人性化,避免为了某个知识点而生硬死板地套用。提问学生时,重视对学生正确、必要的引导,而非过度开放,秉持“学生怎么想就怎么答”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回答,当他们回答得不尽如人意或者不理解问题的意思时,教师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就把正确答案展示给学生,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深入思考,并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答案。
  2.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果抱着“唯一答案”衡量学生的“对”与“错”,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就是老师一旦准备发问,学生就立刻神经紧张,生怕老师盯上自己,回答错误后被老师严厉指责而“当众出丑”。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而且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课堂提问应该尽可能减少记忆性、知识性等的提问,可以通过讨论或实践等平和的方式发现学生问题。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可以通过举例等方法加以引导,让学生改正。
  3.活跃课堂氛围,利用幽默和丰富的体态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从被动的观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在一个老师左手捧着书右手拿着粉笔,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坐姿端正,边听课边做笔记,气氛严肃。学生自然而然放下心理包袱,更自由、更投入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任务中。
  4.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调查研究表明,对生活更加热爱的人学习语言的天赋越高,因为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跟生活的感受紧密相连。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创设情境。比如,英语教材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进行即兴的情境创设:可利用学生的座位,操练表示方位的介词;教学有关天气内容的对话时,可就上一周或前一天的天气进行语言交际,等等。
  5.鼓励小组合作。当学习新知识点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规避心理,学生不敢在全班面前使用新的句型回答,害怕出错。如果采用小组练习的形式,在一个相对较小、较熟悉的范围内,学生就敢于使用新句型进行对话练习。而且在小组内,让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带动较落后的学生,让水平好的学生参与发言,让其他学生做好笔记,再参与回答,老师帮忙改正错误。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又让该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克服不确定性规避心理,得到充分练习。
  四、结语
  中西方的课堂文化存在极强的差异性,只有认识到中国语言学习者存在的这种不确定性规避现象,才能取长补短,尽量克服不确定性规避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利用这种心理,优化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基于霍尔理论的中美跨文化交际中语境文化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江晋.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9(11).
  [3]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7-9.
其他文献
循证护理(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其强调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将个人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现有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与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摘 要: 国内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全球化及现实性给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诸多影响,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本文详细概述了当今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有: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促进思考,理性关注现实;增强爱国心,唤醒民族意识;增进现代意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消极影响主要有:理想信念淡漠,道德荣辱观念混淆,消费主义抬头。  关键词: 当代社会思潮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护理并发症,其好发于骶尾部、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足跟处,尤以骶尾部常见。一旦发生褥疮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了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棘手
[目的]观察改进后的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40例应用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对照组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穿刺。[结果]一次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