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被牢牢贴上“哈佛才女”和“始终未被好莱坞污染的知性女”双重标签的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做导演应是一条没有任何意外的新闻。恰恰相反,当年的童星早已变身国际巨星,不仅是主演电影票房大卖,该拿的奖也都拿了,甚至婚姻美满,孩子都生了,她再不执导筒才是意料之外呢!果然,本届戛纳电影节上,波特曼携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正式亮相。一切来得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包括她处女作的选材:根据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竞争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奥兹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母亲为儿子回忆以色列建国前后历史变迁的传奇故事,故事的发生地耶路撒冷正是犹太血统的波特曼的出生地。
演而优则导,是演员在幕前获得成功后众多更具野心的自然选择之一,不只是好莱坞,各国影坛莫不如此,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均数不胜数。在好莱坞,无论转型或跨界的结果如何,明星们初试身手的路径还是颇有些共通之处,尤其是在导演处女作题材的选择上。
电影界有个说法:一个导演的前三部电影中总会有一部是有关其个人的成长经历。在好莱坞演员初执导筒时,这个说法似乎更成铁律,毕竟他们之前已拍了太多关于“别人的经历”的电影。本·阿弗莱克当导演的头两部电影《失踪的宝贝》《城中大盗》,以及早年他联合编剧拿下奥斯卡的《心灵捕手》,背景均与其出生、成长的波士顿爱尔兰社区息息相关。朱迪·福斯特的导演处女作《小男人泰德》讲的是一个单亲妈妈抚育天才儿子的故事。这个题材无疑是她个人经历的写照——福斯特生于父母离异后,自己也是好莱坞最具传奇的单亲妈妈。奇葩的身世,破碎的家庭,可说是她做电影时长久的驱动力,其第二部导演作品干脆就叫《回家过年》。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利·鲍伯·松顿的不朽之作《弹簧刀》,罗伯特·德·尼罗的《布朗克斯故事》则把自己成长的纽约街区名字直接放进了片名,对少年时代的缅怀尽在不言之中。
除了从个人成长的深处背景取材,演而优则导的另一套路是为自己支持的社会理想发声。丹泽尔·华盛顿的导演处女作《冲出逆境》及第二部执导作品《伟大的辩论家》都与他多年积极投身非洲裔族群平等公益事业的背景分不开。安杰丽娜·朱莉的处女作《血与蜜之地》则与她国际社会活动家、联合国难民署高级特使的身份相得益彰。乔治·克鲁尼的第一部导演电影《危险思想的自白》也跟他一贯强调新闻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公民生活的政治理想一脉相承。
还有一些明星,虽然幕前早已功成名就,但“初心不死”。当做导演的机会一旦来临,会不惜一切地押上先前积累的所有人、财、物资源,只为能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最经典的例子有汤姆·汉克斯的《挡不住的奇迹》,关于一个20世纪六十年代流行乐队从发迹到解散的故事。虽然题材、主演、格局都是彻彻底底的小制作,上映后也不温不火,但并不妨碍汉克斯随后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且“大号”用的就是这部电影中唱片公司的名字“Play-Tone”。更敢玩的还是凯文·科斯斯纳,其导演处女作《与狼共舞》堪称豪情万丈的鸿篇巨制,基本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做了赌注,好在大获全胜,名利双收。但科斯特纳之后又连续大“赌”了两部大制作《未来水世界》和《邮差》,结果均是大败收场,又输光了处女作赚到的所有筹码。
最后稍微带一笔我们中国。对比这两年纷纷跨界执导筒的明星们,在不太远的数年前,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选择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徐静蕾选择了《我和爸爸》,蒋雯丽选择了《我们天上见》,放在当年,都本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搁在时下,竟突然显得如此弥足珍贵……
演而优则导,是演员在幕前获得成功后众多更具野心的自然选择之一,不只是好莱坞,各国影坛莫不如此,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均数不胜数。在好莱坞,无论转型或跨界的结果如何,明星们初试身手的路径还是颇有些共通之处,尤其是在导演处女作题材的选择上。
电影界有个说法:一个导演的前三部电影中总会有一部是有关其个人的成长经历。在好莱坞演员初执导筒时,这个说法似乎更成铁律,毕竟他们之前已拍了太多关于“别人的经历”的电影。本·阿弗莱克当导演的头两部电影《失踪的宝贝》《城中大盗》,以及早年他联合编剧拿下奥斯卡的《心灵捕手》,背景均与其出生、成长的波士顿爱尔兰社区息息相关。朱迪·福斯特的导演处女作《小男人泰德》讲的是一个单亲妈妈抚育天才儿子的故事。这个题材无疑是她个人经历的写照——福斯特生于父母离异后,自己也是好莱坞最具传奇的单亲妈妈。奇葩的身世,破碎的家庭,可说是她做电影时长久的驱动力,其第二部导演作品干脆就叫《回家过年》。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利·鲍伯·松顿的不朽之作《弹簧刀》,罗伯特·德·尼罗的《布朗克斯故事》则把自己成长的纽约街区名字直接放进了片名,对少年时代的缅怀尽在不言之中。
除了从个人成长的深处背景取材,演而优则导的另一套路是为自己支持的社会理想发声。丹泽尔·华盛顿的导演处女作《冲出逆境》及第二部执导作品《伟大的辩论家》都与他多年积极投身非洲裔族群平等公益事业的背景分不开。安杰丽娜·朱莉的处女作《血与蜜之地》则与她国际社会活动家、联合国难民署高级特使的身份相得益彰。乔治·克鲁尼的第一部导演电影《危险思想的自白》也跟他一贯强调新闻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公民生活的政治理想一脉相承。
还有一些明星,虽然幕前早已功成名就,但“初心不死”。当做导演的机会一旦来临,会不惜一切地押上先前积累的所有人、财、物资源,只为能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最经典的例子有汤姆·汉克斯的《挡不住的奇迹》,关于一个20世纪六十年代流行乐队从发迹到解散的故事。虽然题材、主演、格局都是彻彻底底的小制作,上映后也不温不火,但并不妨碍汉克斯随后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且“大号”用的就是这部电影中唱片公司的名字“Play-Tone”。更敢玩的还是凯文·科斯斯纳,其导演处女作《与狼共舞》堪称豪情万丈的鸿篇巨制,基本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做了赌注,好在大获全胜,名利双收。但科斯特纳之后又连续大“赌”了两部大制作《未来水世界》和《邮差》,结果均是大败收场,又输光了处女作赚到的所有筹码。
最后稍微带一笔我们中国。对比这两年纷纷跨界执导筒的明星们,在不太远的数年前,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选择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徐静蕾选择了《我和爸爸》,蒋雯丽选择了《我们天上见》,放在当年,都本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搁在时下,竟突然显得如此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