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都重视“问”,但现在有许多中学历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搞“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讲到底,把学生简单地当做听众,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认为要上好历史课应该把问题意识引入课堂,“师问生”,“生问师”,师生“互问”,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是一门学问。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 问题意识 师生互动 提问艺术
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多年,发现一个现象: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很频繁,小学生抢着回答问题,甚至经常提问老师,同学与同学之间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但在中学,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大多数历史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搞“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讲到底,忽视师生“互问”,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变得死气沉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也就是今人所说的“师生互动”。本文所论述的“师生互问”体现的就是一种互动形式,它包含“师问生”和“生问师”。本文就如何开展师生“互问”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师问生”
1.“师问生”的必要性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1]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学和提问被看做相互关联的活动。课堂提问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但应该注意的是,历史课堂也不能片面强调提问,教育家关鸿羽就认为:“有的教师问个不休,学生不用思考就答‘对’、‘不对’,‘是’,‘不是’,这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充其量只能起个组织教学的作用。有些教师问的问题重复书上的,甚至照书念,这也没有多大启发思维的作用。”[2]
2.“师问生”应讲究提问的艺术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3]提问也要讲求艺术,下面介绍的是我平时常用的几种提问方式,仅供参考。
(1)侧问式。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侧面提出,教学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时,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影响?”这样教条式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提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到有点难度,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2)反问式。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式。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时,可以提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可以避免,这样的观点对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讨论分析,认为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最终还是会以别的事件为导火线而爆发的,这样,就能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
(3)对比式。这是将不同的历史知识或同一个问题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经过启发,获得新知的方式。例如,在讲前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均告失败的史实时,可提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两国改革的结果却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什么感想?”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后,学生更能进一步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解。
(4)类比式。这是将某些有相同属性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例如,讲完“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后,可以提问:“找找看,二者在目的、内容、性质、影响、局限性上有没有共同点?”学生经过比较,发现二者在上述各方面真的有很大的相似性,非常高兴,说:“不同的历史知识经过这样的比较,印象更深刻了,放在脑子里,想忘掉也难了。”
二、“生问师”
1.“生问师”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提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总是正确的,很少怀疑老师所授知识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就是怀疑也不敢提,怕提了会让老师难堪、反感,正因如此,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往往只会教条式地记笔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历史课堂就成了没有疑问的课堂。
孔子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5]历史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生问师”的原则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6]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创设情境,使学生敢问、爱问。历史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少板着一张严肃的脸,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都多给一些鼓励的眼光,少一些责难、讽刺,这样,学生就敢问、爱问了,总之,要让学生提问,老师的微笑和鼓励的眼光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激励创新,使学生敢于争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争辩,提出不同的观点,激励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提出挑战性的独特见解。记得在讲“三顾茅庐”这个典故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但有一个学生却提出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见解,借机对全班同学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是高卧隆中一辈子?而在当今竞争的社会,同学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成才和发展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锋芒,而不能学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学生听后都深有感触,也对那个提出异议的同学投以佩服的眼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建国.历史课堂创造教育探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12):23.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19.
[3]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2.
[5]陈春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泉州教研通讯,2005(1):44.
[6]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2.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 问题意识 师生互动 提问艺术
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多年,发现一个现象: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很频繁,小学生抢着回答问题,甚至经常提问老师,同学与同学之间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但在中学,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大多数历史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搞“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讲到底,忽视师生“互问”,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变得死气沉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也就是今人所说的“师生互动”。本文所论述的“师生互问”体现的就是一种互动形式,它包含“师问生”和“生问师”。本文就如何开展师生“互问”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师问生”
1.“师问生”的必要性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1]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学和提问被看做相互关联的活动。课堂提问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但应该注意的是,历史课堂也不能片面强调提问,教育家关鸿羽就认为:“有的教师问个不休,学生不用思考就答‘对’、‘不对’,‘是’,‘不是’,这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充其量只能起个组织教学的作用。有些教师问的问题重复书上的,甚至照书念,这也没有多大启发思维的作用。”[2]
2.“师问生”应讲究提问的艺术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3]提问也要讲求艺术,下面介绍的是我平时常用的几种提问方式,仅供参考。
(1)侧问式。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侧面提出,教学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时,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影响?”这样教条式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提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到有点难度,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2)反问式。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式。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时,可以提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可以避免,这样的观点对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讨论分析,认为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最终还是会以别的事件为导火线而爆发的,这样,就能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
(3)对比式。这是将不同的历史知识或同一个问题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经过启发,获得新知的方式。例如,在讲前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均告失败的史实时,可提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两国改革的结果却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什么感想?”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后,学生更能进一步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解。
(4)类比式。这是将某些有相同属性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例如,讲完“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后,可以提问:“找找看,二者在目的、内容、性质、影响、局限性上有没有共同点?”学生经过比较,发现二者在上述各方面真的有很大的相似性,非常高兴,说:“不同的历史知识经过这样的比较,印象更深刻了,放在脑子里,想忘掉也难了。”
二、“生问师”
1.“生问师”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提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总是正确的,很少怀疑老师所授知识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就是怀疑也不敢提,怕提了会让老师难堪、反感,正因如此,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往往只会教条式地记笔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历史课堂就成了没有疑问的课堂。
孔子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5]历史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生问师”的原则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6]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创设情境,使学生敢问、爱问。历史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少板着一张严肃的脸,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都多给一些鼓励的眼光,少一些责难、讽刺,这样,学生就敢问、爱问了,总之,要让学生提问,老师的微笑和鼓励的眼光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激励创新,使学生敢于争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争辩,提出不同的观点,激励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提出挑战性的独特见解。记得在讲“三顾茅庐”这个典故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但有一个学生却提出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见解,借机对全班同学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是高卧隆中一辈子?而在当今竞争的社会,同学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成才和发展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锋芒,而不能学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学生听后都深有感触,也对那个提出异议的同学投以佩服的眼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建国.历史课堂创造教育探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12):23.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19.
[3]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2.
[5]陈春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泉州教研通讯,2005(1):44.
[6]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