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你,自有别样的星辰大海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和兆民老师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今天我很重视这个活动,特意洗了个头。来之前我给冯殊老师打了个电话,因为他是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我问他,冯殊老师,今天会下雨吗?如果下雨我就不洗头了,因为我走到路上就能洗,既省钱又省时间。
  冯殊老师说,尚龙,据我台播报,今天是会下雨的。听完他的话,我决定还是在家洗个头吧,因为天气预报基本都没有准过。
  所以这就是沟通,沟通者不仅要会说话,同时一定要会听别人说话,别人说的不一定就是他想表达的,可能是潜台词。
  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沟通法则:沟通的本质是听懂别人的潜台词。
  今天来的都是内向的人,比如我的朋友帅健翔老师。他是前广州新东方的一线名师,平时不爱说话,但他是个学习高手。现在自媒体圈有个很坏的习惯:大家动不动就自封为某个平台第一自媒体,某网一哥……我封帅老师为双井地区最会学习的自媒体。
  有一次我和帅老师在北京三里屯喝酒,喝着喝着就喝大了,我这个人喝大之后就喜欢瞎说话,我跟帅老师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导演和跟做文化相关的人,一定要来北京,因为北京是艺术工作者的摇篮。我说这话没有什么意思,因为我知道帅老师还是对教育感兴趣,不喜欢我们这个文化行业。
  第二天我酒醒了,打开手机,看到帅老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龙哥,昨天听你说了一番话,我决定要留在北京,我要成为一名作家。
  我吓了一跳,问他,我说什么了?他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了。
  第三天,帅老师告诉我,他在北京的一个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我一听小区名字吓了一跳,因为这个小区跟我是同一个小区。
  我问,我们小区有四个区,你是哪个区?他说,A区。我倒吸一口凉气,因为跟我是一个区。
  我又问,那你是哪栋楼?他说6号楼。我当时后背发凉,因为又跟我一样。
  我再次问,那是几层?他说我住你楼下。
  我当时感动地握住了他的手说,看来我们真的太有缘分,在你完全不知道我住哪里的情况下,竟然和我成了邻居。帅老师冷冷地说,龙哥,这些你昨天喝大的时候都给我说了啊!
  什么叫牛人,就是在别人喝大瞎说时,他不说话,而是认真地听别人讲话,还把别人的话记了下来,他的世界里没有喝醉和清醒,他永远在学习。
  这是第二个内向者沟通法则:可以不说话,但一定要仔细听,听是说的基础,当你发现你说不出来的时候,是因为听少了。
  今天还来了一个内向者,程一老师。他是个电台主播,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是个优秀的电台主播,还是我的酒友。今年年初,程一给我发了条消息:龙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减肥,我要在三个月里瘦三十斤,以后你喝酒的时候不要叫我了。
  果然,他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饭店里再也没有了程一的身影,健身房里永远充斥着他的呻吟;北京的夜空再也没有了程一,我们也再也感受不到他的诚意。
  程一老师通过自己的执着,每天白天去健身,晚上不吃饭,终于一个朋友也没了。当然,他也瘦了不少,三个月三十斤。
  一个人如果瘦了三十斤最可能做什么事?当然是炫耀。


  上次他见到我,我还没说话,他开了口,龙哥,我觉得你胖了至少有三十斤吧?
  我还没来得及反驳,他继续说,你看我,减肥效果明显不明显?
  我说,明显,脑子都快减没了!
  他问,为什么啊?
  你想想,你平时也不露脸,整天带个面具,你减肥有什么意义呢?人家只会认为你面具下面换人了。
  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样,从六月份开始我就回到组织,跟大家一起聚餐喝酒。现在我减肥也成功了,公司也刚刚完成了融资,无事一身轻。
  说完,他弱弱地问,这么长时间没跟大家聚会,大家还欢迎我吗?
  没等我说话,兆民马上接:我们永远欢迎你,你是否方便跟我们分享一下减肥经验?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谁愿意拒绝一个发光的人呢?程一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这个世界,内向者也是发光的。
  这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三个沟通法则:先学会自己发光,再去社交。
  在自己足够优秀之前,可以适当地放弃一些社交,等到自己到了更高的台面,就能找到更好的群体。
  兆民老师也是一个内向十足的人。第一次见兆民老师就发现他有个特点:一见到女生就脸红,一见到男生也脸红。
  剛认识的那段日子,我们文化圈的一群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喝酒。原来不喝酒的时候,兆民老师还能讲上两句,喝完酒几乎就不说话了,但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跟开了挂一样不停地叨叨。可怕的是,他喝了酒之后如有神助,一个人能说上半小时,最可怕的是,他说的还都挺有趣。
  后来我和宋方金老师发明了一个大招,只要兆民老师一说话,我就说,你说个金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的背后的含义,金句的意义必须要在不经意间说,一旦刻意说出来也就没了意义,也就不是金句了。所以一般这句话大家是很难接的,对方往往会说,好,我不说了,你说。
  但兆民老师有段时间忽然接了上来。我说,你说个金句。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当时都震惊了,这句话的厉害在于,第一这是一个金句,第二这句话的还带“金”字,一语双关。
  有一天,在我们酒过三巡、饭过五味后,兆民老师点燃一支烟,二郎腿一翘说:“尚龙,我找女朋友了。”
  我一听这句话,吓得当时刚夹的粉条掉到了桌子上,他看了看粉条说,可惜了。   我说,是啊,这姑娘是可惜了。
  他很淡然地说,你说个金句。
  就这样,他从无言以对到滔滔不绝,从无话可说到无话不说,从痛苦的单身生活到伶牙俐齿找了个女朋友。直到他出了一本书《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直到今天他又出了一本《内向者的沟通课》。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直到这本书问世,我才明白他时常在家读书,什么领域都涉及一些。
  也就是那时,我明白了第四个内向者的沟通法则:内向者,一定要多读书,只有看多了,才能说出来。
  罗伯特·麦基说:思维阻塞是因为你没有什么可以说,你的才华并没有抛弃你。无非是你肚子里没有了货。
  所以,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内向者也有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美丽动人,只不过很少展现给别人看。

【2】


  所以,各位觉得自己内向还是外向呢?有些人觉得自己有时候内向、有时候外向,但我想告诉你,并不是这样的。
  有一本书叫《内向者的心理学》,书里第一次提出内向和外向的概念。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精力来源不同。内向者需要独处来补充精力,外向者需要从外部环境,比如聚餐、聚会中获得能量,需要和别人交流来充电。
  这么看来,你是否能重新判断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呢?
  我知道很多新东方的老师都是内向的,比如我的好朋友尹延、石雷鹏,比如锤子科技的罗永浩,比如新精英的古典,著名演说家刘媛媛,他们骨子里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当然,还有我自己。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这点大家都可以看出来。但各位是否发现,这些人在外的状态似乎一点也不内向,相反,他们的演讲能力、写作功底,比外向者还要厉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所有厉害技能,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一点点地修炼、打磨出来的。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从而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最后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自己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3】


  那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改变自己呢?我们内向性格的人不改变又能怎么样呢?
  美国有一位很厉害的心理学家写了一本书叫《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经过大量的大数据统计发现一系列事实:外向者的收入普遍偏高、更适合当领导,拥有更大的社交圈。书里还不靠谱地推断出,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幸福。
  虽然我读到这里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作者确定了一件事:这个世界牢牢地把握在外向者的手里。你可以不这么认为,但我想告诉你,至少外向者比内向者要占便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而不是停在原地不动的原因。
  我是个作家,在我所在的行业里有一大半的作家都不爱社交,不愿意参与聚会,因为他们都是内向的性格。但这一大半中,有一半是不愿意但还是会去参与聚会的,因为他们希望在聚会中获得灵感,获得友情,获得事业上的合作,获得自己的成长,所以他们强迫自己走出了舒适区,所以他们也写出了更好的作品。
  在教育圈也是这样,许多优秀的老师不过是熟能生巧,他们一遍遍打磨自己的课件,一次次对着墙讲课,连段子都写逐字稿。慢慢他们成了行业的翘楚,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外向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路十分艰难,甚至无人问津,只剩自己孤独的背影。
  但孤独不代表没有朋友,内向更不代表没有兄弟,保持改变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4】


  我今天想分享的最后一个内向的人,和兆民老师一样,也是个名人,当然他比兆民老师稍稍有名一点,这个人叫周杰伦。
  众所周知,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各位是否发现,从他出道到现在,他已经越来越会说话、演讲了,从完全不会讲话到能在《开讲了》講上一个小时,谁知道他经历了什么,这背后除了汗水努力和一次次的训练,当然还有天赋。
  但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你觉得周杰伦这样性格内向的人,会没有人喜欢和他交朋友吗?当然不会,多少人希望和他交朋友,因为他发光啊。
  我们都喜欢和发光的人成为好朋友,无论他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我们之所以喜欢一个人,甚至崇拜一个偶像,是因为在追逐他的路上,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你们以为我要开始励志了吗?是的,我要开始了。在你变得足够好之前,可以放弃无用的社交,内向的同学们,请记住一句话,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有等价的友情。
  在你变得更好之前一定记住,埋着头,去改变。等你足够强大了,就不用纠结交朋友的问题了,因为更多人会涌向你,你只需要筛选适合自己的朋友而已。
其他文献
儿子11岁的时候从北京的小学转学到日本,考入了东京的国立小学(东京学艺大学附小)。从决定让儿子去日本上学,到陪他在日本国立小学度过一年的校园生活,我得以亲身经历、深入了解和思考了日本与中国教育的不同。◆启发多于教授  学艺附小的教育目标和生活目标写在《菊子手册》里。写在手册里的规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强调,这个手册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是小学六年的成长记录。  手册中有“生活目标”页,由学生填写,可
期刊
“手写我心”征稿启事  1.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字数要求500~2500字;  2.来稿请注明笔名、真实姓名、电话与详细地址,以便我们与您及时取得联系;  3.稿酬50元~300元不等;  4.來稿必须是作者的原创一手稿件,此前从未在任何媒体发表过,如有抄袭现象或旧稿新投现象,作者本人承担相关责任,同时本刊永久不录用该作者的文章。  “手写我心”收稿邮箱:shouxiewoxin 00123@16
期刊
一、夏天  这个故事里有我的姐姐、我的哥哥、我的弟弟,还有我,这些人构成“我们”,除了这些人,其他人都不是我们。  贞观年间,我们住在长安城的一所大院子里,那院子中高周低,下雨天存不住一点水,这使我们对邻居低洼的院子大为羡慕,并早早的感到了世界的不公平。每次下过雨,我们都趴在墙头上看他们的鸭子在院内游泳,看它们身后拖起一圈圈脏脏的皱纹。水其实并不深,有的鸭子扎猛子还会一头插进烂泥里拔不出来。这实在
期刊
孤独,是你孤鸿只影地行走。奔跑的夕阳在你眼前一点点消失,夜幕一点点降临,无边的寂静笼罩了周遭,缀满了沉沦,如一场悲壮的秋事。  我小时候身体虚弱,经常得病。父亲带着我四处求医。  每当到了黄昏,孤独便轰然而起。在父亲的摩托车上,我看到灿烂的烟火从眼前慢慢消失,看到黑暗慢慢铺满大地。虽然有时天上繁星璀璨,远处灯火通明,但那些不是壮丽,而是孤独。因为夜深沉,风带来的凉意越见浓重,万家灯火与我们无关。 
期刊
北朝乐府诗中的《敕勒歌》形容草原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实在是严重地误导了幼小的我,使我在整个童年时期都误以为草原上的草是过膝之长以至于牛羊很容易就会隐没不见的,若非起风,基本可以做到长时间在线隐身。  后来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个长得一点都不像蒙古姑娘的华筝公主与靖哥哥并肩坐在草原上谈心,华筝秋波暗送,靖哥哥不解风情,那时,他们脚下的青草也只是寻常的草,过脚都难,何谈过膝?  
期刊
每个人,每一天,都需要与人交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我们应该与哪些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其实维持人际关系的秘诀,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  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  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地欣
期刊
1.不要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个没完没了的人,不要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2.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实力。  3.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想想,可能他做這件事是为了帮助你,至少客观上对你无损,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4.可以用足气力去学习、去工作、去写作、去装修房屋,乃至去旅游去赛球去玩儿,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
期刊
初中阶段,儿子的英语、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尽管也曾进辅导班补习过,但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初中毕业,儿子只考了480分,距离重点高中相差100多分。因家附近就有一所重点高中,且担心普通高中学风不好,我就交了一笔钱通过关系让儿子上了重点高中。  高一时,儿子英语成绩依然不佳,一般只能考五六十分;数学成绩更是糟糕,十几分甚至几分的成绩都有过。请了老师补课还是成效寥寥。  高二时,有传媒培训班到学校宣传招生,
期刊
经常看到“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你怎么对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这种熟悉的消费主义论调。  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不对在哪儿呢?  第一,这种说法真的是狡猾巧妙,狡猾就在于从男尊女卑的社会走来,女人长期是自我压抑和奉献的,这种凸显自我的说法,听起来很过瘾甚至很励志。  第二,一个人的分量,是你挣出来的,不是你端出来的。你的价值是你能创造什么,不是你能消费什么。贴一层金身,也改不了里头的泥胎,人要脱胎换
期刊
文化工业与后现代语境业已成为中国电影、电视剧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背景,近些年来,抗战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更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审美文化消费和民族集体精神的多重胶着中,呈现出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的局面。当代抗战剧一方面适应了宏大意识形态和民族大义的话语诉求,另一方面也必须适应消费社会的需要,个性化、世俗性、人性化、娱乐化、传奇化、娱乐化成为抗战剧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中国电视剧的娱乐化转向,突出表现在用平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