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生活是习作的基础,离开了生活,习作就变成了枯燥乏味且没有意义的文字。教师应将习作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能力、思考能力,才能让习作教学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让他们乐于动笔,愿意表达,写出真正富有童趣、童真的习作。
一、引导多元观察,感受生活情趣,丰富表达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多视角、多维度地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生活的情趣,寻找习作之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扫视生活。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春日里的花红柳绿,去倾听下雨时淅淅沥沥的天籁之音,去感知人间的亲情冷暖。在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如:观察小区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妈妈做家务活的过程,观察老师上课时的言谈举止,观察同学在老师面前背书时的神态变化……之后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可长可短,定期交流,为习作积累素材。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凝视生活。观察不只是简单发现,更应该是屏气凝神的审视和思考。如:看起来平常的课堂,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一年近两百堂语文课,找不到有哪两堂课是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收获不同,就连教师每节课的言谈举止、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神情声调都不同。正是这样众多的不同,才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确定性。于是,笔者用了数周的时间,专门让学生写同题习作《我班的语文课》。再拿写人物的习作教学来说,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本班的一位同学,通过一周的观察后进行习作,接着又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另一位同学并写下来。如此,一段时间下来,班里的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本习作合集,笔者给这本合集取名为《班级人物风云录》。这样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他们写出来的事例也都比较鲜活。
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跨越式地了解社会,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现代网络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坐在家里看世界。笔者曾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校园》的习作,学生置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用心体会。习作语言细腻,饱含深情,可总感觉缺少了点韵味。于是,笔者又让学生上网去查看一些本地区比较有名的校园介绍,查阅了国外几所小学的资料。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认识到自己的母校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第二次写《我的校园》这篇习作,学生表达的兴致浓厚了,在之前的基础上又纷纷写出了自己对母校的展望,甚至还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规划。这样的习作看起来更有厚度、深度。现代网络,让习作的源泉变得更加丰盈、灵动。
学生把生活中见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习作。生活五彩缤纷,为习作提供了生动的、情节化的素材。如果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学生就能从很多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现象中感受神奇,触动灵感,妙笔生花。
二、真情回归学生,尊重自由表达,呼唤语言亮点
陶行知先生说:“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我想,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应该是指属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最宝贵的习作资源。只有写自己“原汁原味”的认识和体验,做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主人,才能写出富有童趣、角度众多、形式丰富、极富创意的习作。
很多教师在布置习作时,都会要求学生写“有意义”的事,可在笔者看来这个“有意义”不妨改成“有意思”。“有意义”是成人的价值标准,为了达到所谓的有意义,学生只能违背自己的心愿,脱离生活实际,笔下也就只能剩下些“雨中送伞”“一把断尺”“砸碎花瓶”一类的“伪文”“套话”。相反,“有意思”则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可以是“向阳面”的,也可以是“阴暗面”的,只要是学生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观察到的生活原貌,都可以是笔下习作的素材。
如在教学《第一次……》的习作,学生的素材只能是“第一次骑车”“第一次烧菜”……这些习作看起来充满了正能量,可细细读来给笔者一种充满了“做假”的感觉。不仅形式大致相同,就连语言描写也都是一样。笔者知道,全班32名学生会烧饭的只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可翻阅他们的习作,写“第一次烧饭”的竟有7人,明显是从优秀习作选上搬来的。于是,在讲评课上,笔者出示了一篇范文《第一次抄袭》。这一来学生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过做坏事的经历,并且记得特别清晰。于是,笔者引导道:“只有让自己记得特别牢固的事才是最有意思的事。”之后学生又纷纷交来了又一篇“第一次“的习作:《第一次去网吧》《第一次撒谎》《第一次代替爸爸妈妈签字》……虽然语言的表述上还有些许稚嫩,但每一篇文章读起来都是那么的趣意盎然,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想法。事后想想,这样的习作过程,本身又让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第一次”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教训,在学会审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赋予了习作更高的意义。
三、开展综合实践,还原生活情境,提升言语智慧
教材,是学生言语学习的 例子。学生言语能力获得的过程,是一种将外在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身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媒介。就言语学习的心理过程而言,这种媒介就是能够与文本相对应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种与文本表述相对应的情境,使文本产生画面感、生活感,从而变得鲜活起来,从而让学生内化语言。
“亲爱的游客: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凸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
听着这充满激情的介绍,看着眼前担任解说的却是一个稚气天真的“红领巾”,你一定不要感到奇怪,这是我们班的学生正在参加的“我是太湖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景物描写类课文的单元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祖国的旅游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结合阅读中的热点,开展了“我是太湖小导游”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及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指导学生阅读描写无锡名胜古迹的游记类散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分别对无锡的鼋头渚、蠡园等七个景点的自然概貌、人文景观、历史传说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论证,并指导学生写出有专题的考察报告和模拟导游词。
整个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情趣盎然。尽管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还有很多幼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一篇篇研究报告的背后,笔者听到了学生智慧发芽的声音,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火花迸射四溢的活力。如果把《九寨沟》《泉城》《田园诗情》等文本语言比作原始资本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活動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研究报告,无疑是在语言应用中一次次实现了言语的“增值”功能,文本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而且学生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智慧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习作的目的。
当习作与学生的生活能够紧密相连时,必能激起他们在情感、情绪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必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走向生活、感悟生活的热情,必能让学生发现表达的美丽。倾吐心声,放飞遐想,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提升了自己的言语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孙桥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引导多元观察,感受生活情趣,丰富表达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多视角、多维度地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生活的情趣,寻找习作之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扫视生活。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春日里的花红柳绿,去倾听下雨时淅淅沥沥的天籁之音,去感知人间的亲情冷暖。在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如:观察小区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妈妈做家务活的过程,观察老师上课时的言谈举止,观察同学在老师面前背书时的神态变化……之后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可长可短,定期交流,为习作积累素材。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凝视生活。观察不只是简单发现,更应该是屏气凝神的审视和思考。如:看起来平常的课堂,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一年近两百堂语文课,找不到有哪两堂课是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收获不同,就连教师每节课的言谈举止、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神情声调都不同。正是这样众多的不同,才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确定性。于是,笔者用了数周的时间,专门让学生写同题习作《我班的语文课》。再拿写人物的习作教学来说,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本班的一位同学,通过一周的观察后进行习作,接着又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另一位同学并写下来。如此,一段时间下来,班里的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本习作合集,笔者给这本合集取名为《班级人物风云录》。这样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他们写出来的事例也都比较鲜活。
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跨越式地了解社会,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现代网络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坐在家里看世界。笔者曾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校园》的习作,学生置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用心体会。习作语言细腻,饱含深情,可总感觉缺少了点韵味。于是,笔者又让学生上网去查看一些本地区比较有名的校园介绍,查阅了国外几所小学的资料。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认识到自己的母校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第二次写《我的校园》这篇习作,学生表达的兴致浓厚了,在之前的基础上又纷纷写出了自己对母校的展望,甚至还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规划。这样的习作看起来更有厚度、深度。现代网络,让习作的源泉变得更加丰盈、灵动。
学生把生活中见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习作。生活五彩缤纷,为习作提供了生动的、情节化的素材。如果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学生就能从很多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现象中感受神奇,触动灵感,妙笔生花。
二、真情回归学生,尊重自由表达,呼唤语言亮点
陶行知先生说:“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我想,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应该是指属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最宝贵的习作资源。只有写自己“原汁原味”的认识和体验,做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主人,才能写出富有童趣、角度众多、形式丰富、极富创意的习作。
很多教师在布置习作时,都会要求学生写“有意义”的事,可在笔者看来这个“有意义”不妨改成“有意思”。“有意义”是成人的价值标准,为了达到所谓的有意义,学生只能违背自己的心愿,脱离生活实际,笔下也就只能剩下些“雨中送伞”“一把断尺”“砸碎花瓶”一类的“伪文”“套话”。相反,“有意思”则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可以是“向阳面”的,也可以是“阴暗面”的,只要是学生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观察到的生活原貌,都可以是笔下习作的素材。
如在教学《第一次……》的习作,学生的素材只能是“第一次骑车”“第一次烧菜”……这些习作看起来充满了正能量,可细细读来给笔者一种充满了“做假”的感觉。不仅形式大致相同,就连语言描写也都是一样。笔者知道,全班32名学生会烧饭的只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可翻阅他们的习作,写“第一次烧饭”的竟有7人,明显是从优秀习作选上搬来的。于是,在讲评课上,笔者出示了一篇范文《第一次抄袭》。这一来学生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过做坏事的经历,并且记得特别清晰。于是,笔者引导道:“只有让自己记得特别牢固的事才是最有意思的事。”之后学生又纷纷交来了又一篇“第一次“的习作:《第一次去网吧》《第一次撒谎》《第一次代替爸爸妈妈签字》……虽然语言的表述上还有些许稚嫩,但每一篇文章读起来都是那么的趣意盎然,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想法。事后想想,这样的习作过程,本身又让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第一次”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教训,在学会审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赋予了习作更高的意义。
三、开展综合实践,还原生活情境,提升言语智慧
教材,是学生言语学习的 例子。学生言语能力获得的过程,是一种将外在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身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媒介。就言语学习的心理过程而言,这种媒介就是能够与文本相对应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种与文本表述相对应的情境,使文本产生画面感、生活感,从而变得鲜活起来,从而让学生内化语言。
“亲爱的游客: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凸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
听着这充满激情的介绍,看着眼前担任解说的却是一个稚气天真的“红领巾”,你一定不要感到奇怪,这是我们班的学生正在参加的“我是太湖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景物描写类课文的单元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祖国的旅游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结合阅读中的热点,开展了“我是太湖小导游”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及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指导学生阅读描写无锡名胜古迹的游记类散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分别对无锡的鼋头渚、蠡园等七个景点的自然概貌、人文景观、历史传说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论证,并指导学生写出有专题的考察报告和模拟导游词。
整个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情趣盎然。尽管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还有很多幼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一篇篇研究报告的背后,笔者听到了学生智慧发芽的声音,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火花迸射四溢的活力。如果把《九寨沟》《泉城》《田园诗情》等文本语言比作原始资本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活動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研究报告,无疑是在语言应用中一次次实现了言语的“增值”功能,文本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而且学生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智慧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习作的目的。
当习作与学生的生活能够紧密相连时,必能激起他们在情感、情绪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必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走向生活、感悟生活的热情,必能让学生发现表达的美丽。倾吐心声,放飞遐想,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提升了自己的言语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孙桥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