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豆棚闲话》中的形容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要素。形容词是用于表现客观世界和人物主观情感的重要词汇类型。形容词的演变和發展反映着社会的文化变迁。《豆棚闲话》是一部对形容词进行广泛使用和创新的白话小说。本文从语法功能和风格特点两个方面对这部小说中的形容词使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豆棚闲话》 形容词 语法功能 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言是词汇的组成。所以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不同时代的词汇反映着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背景。词汇变化是对时代文化最快捷、最敏感的反映。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年新出的网络词汇都是那个年度一些突出事件和特定文化现象的反映。在众多不同词性的词汇中,形容词由于主要用于描绘和表述事物外在表现和内在性质,因此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和载体。《豆棚闲话》不仅在形式上开创了中国短篇小说集的先河,在语言表现上同样极具特点——几乎涵盖了形容词所有的用法,是一部形容词使用的经典范例集合。下面本文将从语法功能和风格特点这两个方面对这部小说中形容词的使用进行分析。
  一 《豆棚闲话》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析
  《豆棚闲话》中的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其中性质形容词是指表述事物内在性质好坏的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并可以被副词修饰;状态形容词是表述事物外在状态样貌的形容词,通常不能被副词修饰。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两种形容词在小说中的语法功能。
  1 性质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性质形容词是《豆棚闲话》中使用相对较多的一种形容词,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用途。
  首先,性质形容词被用作定语。这也是形容词的基本用法之一,用于修饰名词或者对名词进行限制。例如,“我有小白石子数个,从口吞入,待他在内磨砺一番,就干净了”“身上穿介一件油绿玄青,半新弗破个水田直掇……”等。其中“小”和“白”两个形容词连用,“新”和“破”两个形容词间接连用,一方面反应了性质形容词灵活多样的使用和表现方法,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小说作者对于语言词汇高超的掌控能力。再如,“这个朝堂之上,君臣上下,一气和同,自然成个雍熙之世,太平之年”“天下事,被此老迂僻之论败坏者多矣,不独此一豆棚也”等句子中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添加一个“之”字,这是由于这些被修饰的名词都是单音节词,加上“之”字同样构成了双音节词汇,使得词语读起来更具韵律和美感。
  其次,性质形容词被用作谓语。在《豆棚闲话》中形容词作谓语的情况同样较多,这也反应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形容词的功能更加广泛,使用更加灵活。例如,“其实天下的弟兄和睦的少,参商的多”“有几道飞瀑流泉,澄泓寒冽”等其中单音节形容词往往用于区别,而双音节形容词往往用于估价。
  然后,性质形容词被用作述语。这是《豆棚闲话》中对形容词有一种创新的使用。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有较长的停顿,可以插入短语或短句;述语和宾语、补语的联系则较紧密,当中的停顿一般较短或者没有停顿。所以,使用形容词作述语,往往使得在语法结构和词汇联系上更加紧密。例如,“那豺狼虎豹平日却是多得紧的”中的“多”和“紧”构成了述补结构,更加突出山中野兽出没频繁的景象。再如,“他就迂而阔之起来了”中的“迂”和“阔”间接连用,和趋向补语“起来”构成述补结构,将人物的心理变化描绘得更加细腻、生动。
  最后,性质形容词被用作主语。形容词做主语在汉语中相对较少,但《豆棚闲话》中对形容词作主语的使用却恰到好处,为主题的表达做了很好地烘托。例如,“那刻薄尖酸一日一日越发紧了”其中的“刻薄尖酸”便是句子的主语,突出表明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肩背上也渐飒飒的冷逼拢来”其中的“冷”便是主语,相对于名词作主语,用“冷”这个形容词能够更好地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
  2 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相对于使用广泛的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在《豆棚闲话》中使用相对较少,但仍是文中不可替代的语言结构和词汇类型,用于以下几种用途。
  首先,状态形容词被用作状语。这是状态形容词使用的主要方法。用于对某个事物或动作状态的表述。例如,“细细问个明白”“那老朝奉风快的到来”“眼巴巴只要望着几个眼熟的走到”等。状态形容词作状语时通常用于对动作状态的补充说明,使得读者眼中的动作更加细腻、形象。尤其是当小说中的动词相对普通时,状态形容词的使用便是反映作者对语言词汇使用能力的重要依据。《豆棚闲话》中便是通过这些生动、准确、形象的状态形容词很好地完成了小说中人物动作的表现。
  其次,状态形容词被用作补语。作补语是状态形容词的又一基本用法。由于状态形容词主要用于描写事物的某种状态,所以对于某个动作进行状态的补充是符合其词性用法特点的重要使用方式。例如,“党都司将自己舌头嚼得粉碎”“天下募兵征铜,被魏太监将内努弄得空空虚虚”中的“粉碎”和“空空虚虚”都被用作某个动作的补充描绘,使得人们对小说中人物动作的结果了解得更加清晰和透彻。
  然后,状态形容词被用作谓语。同性质形容词一样,状态形容词同样在这部小说中被用作谓语用于更加直观地表达事物的外在状态。例如,“此马浑身雪白”“生得相貌奇古,气宇昂藏”“怎奈何腰胯里、肚皮中,软当当,空洞洞”句子中的“雪白”“昂藏”“软当当”“空洞洞”等形容词都是被用作谓语,用于描述小说中动物和人物的外表状态,由于没有动词,所以使得事物的状态感更加突出。
  最后,状态形容词被用作宾语。由于状态形容词能够表达事物共性的状态,所以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用于表达某种状态及其所代表品质的价值。例如,“天下人俱存厚道”中的厚道便是状态形容词担当的宾语,用于表示“天下人”都具有的共性品质。小说中对状语形容词作宾语的使用十分慎重,但又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主语所应有的状态,为主题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 《豆棚闲话》中形容词的特点分析   《豆棚闲话》是一部使用形容词较多的小说。上文分析了小说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小说中形容詞使用的各种特点。
  1 《豆棚闲话》中形容词的构型特点
  《豆棚闲话》中形容词构型的主要特点是重叠。无论文中的两字形容词、三字形容词或者四字形容词在构型上都大量地运用了重叠构型,从而对形容词本身所表达的色彩和情感都起到了加强的作用。其中,两字成语中既有“大大”“小小”这些由性质形容词演变而来的,也有“惨惨”“痴痴”等这些由状态形容词演变而来的。单纯由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型而成的双音节形容词无疑在表现力度上同样也起到了重叠的作用,大大强化了原形容词的修饰和限定能力。三字形容词则是对双音节形容词的末字进行重叠构型,例如,“空洞洞”“溷乱乱”便是将形容词末字进行了延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语言韵律上对原词进行延长,使得词语更具时间张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词语中的“洞”和“乱”,加强了感情色彩的表达。四字形容词在重叠构型上则是对双音节形容词的首字和末字都进行了叠加,构成了“AABB”型的形容词。这种构词方式在《豆棚闲话》的形容词重叠构型中运用的最为广泛。例如,文中的“弯弯曲曲”“喜喜欣欣”“雄雄赳赳”等。这三个词又代表文中四字形容词在重叠构型上的不同。其中“弯弯曲曲”是由原来的“弯曲”重叠而来,“喜喜欣欣”是由原来的“欣喜”倒转重叠而来,“雄雄赳赳”是由原来“雄赳赳”首字重叠而来。这同样也反映了形容词在构词上的灵活、多样,四字重叠无论在语言韵律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都具有最强的效果,因此也是文中出现最多的形容词重叠构型。
  《豆棚闲话》中的形容词构型主要特点是重叠,这种重叠的构型并没有对原来的词义进行改变,而是在原来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原词的个别字进行反复重叠从而达到对原词义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进行加强的作用。小说中对于形容词进行构型重叠处理有些是人们通常的说法,有些则是作者自己的创新,如上文所提到的“喜喜欣欣”便是作者对“欣喜”的倒转重叠而创造的新的形容词,相对于原词,新创造的重叠词汇无疑在喜悦情感的表达上更胜一筹。这也是本文研究《豆棚闲话》形容词构型特点的主要结论,即词汇是由人们创造并且仍在不断创新基础性语言要素。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普通的读者,在使用语言时都应该本着创新的精神对所用的语言进行大胆地创新和创造。
  2 《豆棚闲话》中形容词的用法特点
  前文已述,《豆棚闲话》中对形容词的使用十分重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是一部形容词使用的经典范例著作,在用法上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豆棚闲话》中形容词在使用数量上和范围上非常广泛。无论是在对话的使用上,还是在对事物的表述上,或是对动作的描写上都能看到对形容词的使用,以至于成了这部小说写作风格上的一大特点。由于这是一部对当时社会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小说,所以形容词的大量使用对于作者描绘社会百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数量上看,《豆棚闲话》中多音形容词尤其是复音节形容词占了绝对优势,而且在语法功能上也较全面地反映出了汉语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此外,多音形容词在义项上比单音节形容词要少一些,但发展方向也趋向于多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词义系统。这些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豆棚闲话》在用法上非常灵活,这不仅体现在形容词的构型上,还体现在对不同词性形容词的灵活使用上。前文已经论述了小说在形容词的重叠构型上将原有词汇进行倒转重叠,实际上在这部小说中很多形容词都被做了这样的处理,如“良善”“闹热”等。这些词汇中的两个字往往是两个语义相似的词汇组成,如“良”和“善”,对于词汇中的原有顺序进行改变不仅可以是读者读起来具有新鲜感,还可以对原有词汇侧重点进行调整,使得形容词的表达更加符合小说的需要。前文已经论述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被广泛用作各种词性,由此可见,小说对形容词使用的灵活处理。其中的一些处理已经打破了形容词的常规用法,对于形容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随后,《豆棚闲话》中对形容词连接使用。对形容词连接使用实际上是对上述形容词用法灵活的一种具体化的延伸。例如,上文中所述的“小白石子”便是典型的将两个形容词连接而成的例子。此外,还有像上文提到的“半新弗破”这样的形容词间接连接使用,中间穿插一些副词,对形容词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修饰和限制。和形容词构型上的重叠不同,形容词连接往往发生在性质形容词上,而非状态形容词上,而连接的两个词汇往往修饰的是不同的事物性质。由于性质形容词用于突出事物的内在本质,所以无论在表达的色彩、内容和情感上都要稍弱于更倾向描写事物外在特征的状态形容词,所以对性质形容词的连接使用可以弥补其在表达上的弱势。通过直接或间接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质形容词来使描写更加充分具体,从而增加描写的完整准确性和生动形象性。
  结语
  形容词是对社会各种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从文化角度最直接、最敏感的反映。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形容词无论是在用法上还是在构型上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对《豆棚闲话》中形容词使用进行了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这部中国首部小说集在语言学领域的价值,更有益于推动中国对语言词汇的研究和创新,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少青、朱玲:《汉语形容词重叠及其功能变化》,《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 彭咏梅、甘于恩:《广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语法功能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罗姝芳:《恩施方言中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 徐红梅:《皖北涡阳话形容词程度的表达方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 刘若云:《汉语方言形容词表示程度的语法手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红梅,女,1966—,贵州遵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中的“修辞”,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铁工程等地下工程不断增多,极大地促进了隧道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持续增加。本文从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入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