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怀诚:分税制改革尚未完成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年过去了,分税制改革已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财政部前部长项怀诚开门见山地说,“分税制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这位年过七旬的长者1963年进入财政部工作,从普通科员到财政部长,见证了过去数十年间中国财政体制变化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在1994年,他直接参与了分税制改革,是那场影响深远的改革的重要执行者。
   分税制改革所建立的财政体制运行至今,得到了好评和赞扬,也受到了批评和指责。在采访中,项怀诚回顾历史,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和争论。他对于分税制改革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澄清那些流行的错误说法;他对于公共财政的思考,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思考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未来。
   “大方向已经明确,就是公共财政。改革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项怀诚坦率地说,“从更高层次上看,公共财政背后是民主和法治问题,中国未来的财政体制应该是法治的、民主的公共财政。”
  
  “分税制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财经》:近年来对于分税制争议很大,众说纷纭。当年您担任财政部的常务副部长,分管分税制改革。作为那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您能否谈一谈,当年进行分税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项怀诚: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宏观改革阶段,总方向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税制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
   当时改革的内容很多,财政体制改革是其中一个侧面。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要求,财政体制改革包括对工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三项内容。由于力量有限,就先进行分税制和工商税制改革,因为二者是联动的,缺一不可。另外,财政体制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层面,当时也考虑到战线太长,没有顾及支出方面。
   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有许多改革任务在当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严格说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全面地改革财政体制,主要是解决当时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分配关系。
  
   《财经》:1994年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能够推出分税制这样的大手笔改革?
   项怀诚:其实,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最高点是在1992年,经过治理整顿,到1994年已经得到了遏制。再加上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人们思想解放,1992年秋天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第二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程序,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升为国家意志。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政治形势下进行分税制改革,可说是正当其时。
  
   《财经》:分税制改革涉及到格局复杂的利益调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项怀诚:概括起来有四个因素:领导重视;将士用命;多方配合;方案比较合理。
   领导重视并不是空话。当时健在的邓小平、陈云都赞成解决财政分散的问题,适当集中财力。江泽民总书记不仅明确提出调整分配关系“中央要拿大头”,而且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亲自给省委书记和省长们讲解分税制改革的重要性。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朱基则亲自带队,一个省一个省地去做工作。
   负责分税制改革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计委等各中央部委工作积极,晚上常常灯火通明,挑灯夜战。我们随朱基同志到地方去,也经常加班到大半夜,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分税制改革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配合,改革方案也比较合理。当然,谈判的时候各省市都提出一些要求和意见。比如,对分税制改革以哪年为基数就有分歧。按照传统的做法,应该以1992年为基数。可是在广东就提出,要以1993年为基数。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担心地方弄虚作假。后来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以1993年为基数。我当时对此不理解,但是后来越来越明白了:这样一项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大规模改革,不做出一些让步就很难推进。显然,只有在政治层面上才能做出来这样的决策,而且经过历史的检验,说明这个政治决策是正确的。虽然改革当年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后来财政收入就出现了连年增长。
  
   《财经》:分税制改革后建立起来的新财政体制一直运转到今天。您如何评价分税制改革?
   项怀诚:18年过去了,分税制改革已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我认为,分税制是一次成功的改革,效果也很好。朱 基同志对这项改革赞誉有加,他说过一句话:“对财税体制取得的成功,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财经》:为什么说分税制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呢?
   项怀诚:第一,分税制改革后建立了一个新的财政体制框架,至今为止稳定了18年。1949以后,中国的财政体制一直都在摸索,经过了多次改革,没有一个体制能够稳定这么长时间。由于财政体制经常改变,就造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互存戒心。例如在实行财政承包制时,地方政府就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争多论少,甚至有“一年之计在于争”的说法,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分税制能够稳定运行18年,这本身就說明它有生命力。
   第二,分税制建立后,中国财政收入连年稳定、高速地增加。实行分税制改革时中国财政收入仅有4000多亿元,18年以后增加到11万亿元。尽管现在人们对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有意见,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确实应该改进,但是财政收入稳定地增长毕竟是一件好事。
   第三,分税制本身是一种规范化的财政体制,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实行这种制度,就说明它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分税制改革始终没有停止”
   《财经》:1994年以前,在整个财政分配中,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断下降,从1984年的40.5%降到1993年的22%。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连年增长,比重不断提高,应该说完满达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
   项怀诚:但是分税制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一直是在完善和深化的过程中。
   从财政收入层面看,所得税调整就是对分税制的一个重大完善。分税制改革时由于条件不成熟,决定个人所得税交给地方,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隶属关系分别交给中央和地方。进入21世纪,由于企业兼并、股份制等原因,已经很难清晰划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了。个人所得税也迅速增长起来。2002年,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六四分成”,中央拿大头。不过,从东部地区集中上来的税收,都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第一年集中了大概100多亿元,现在每年有几千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
   从财政支出层面看,到1998年一个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改革的重点开始向财政支出方向转移。
  
   《财经》:也就是说,在1998年以前,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财政收入,1998年以后的改革重点则是财政支出。
   项怀诚:是的。1998年我回到财政部主持工作,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体制的改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分税制的重要构成,是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的重要手段,虽然这项制度现在还不完善,但正在向规范化、公式化的制度方向发展。
   1994年中央转移支付(当时叫做专项拨款)仅有四五百亿元,到2011年中央政府转移给地方的达到近4万亿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1998年我们提出“公共财政”理念,就是要想建成一个公共财政框架,让各地能够享有同等的支出水平。公共财政不可能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但是,最基本的支出应该相对平均。目前,西部困难省份的人均支出水平已经不断地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以前地方上最突出的欠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现在已经彻底解决了。
  
   《财经》: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转移支付也是一个均等化的过程。
   项怀诚:我们还建立了国库集中收支制度,不管收入还是支出都要集中到国库里面去。以前国家库款分散在各个部门,有些收入也不入库,在体制外循环,中央政府拨款很紧张。实行“国库集中收支制度”后统一集中到国库里,国库资金大大增加了,随时可以拿出钱来。而且直接拨付到劳务提供者或商品提供者手中,不再有中间环节,解决了以前存在的层层克扣、随意挪用等问题。
   部门预算制度也建立起来。以前财政部门没有、也拿不出详细的部门预算,人民代表难以行使监督权。现在除了不能报的,部门预算全部向代表公开,人民代表监督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国库集中收支制度、部门预算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等,现在这些制度都已经成为中国财政体制的重大基础。当然,这些制度都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总之,分税制改革还没有完成,它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分税制改革既要解决财政收入问题,也要解决财政支出问题。这两方面合成一体,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分税制改革。
  
   《财经》:毋庸讳言,目前对于分税制有许多批评。例如,现在有一个顺口溜说:“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省市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镇财政哭爹叫娘”。批评者说,这种局面就是分税制造成的。
   项怀诚:对于目前的财政体制,社会上争议很多,我主张要理性对待。比如你提到的这个顺口溜,很生动,但有些偏颇。县级财政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说“中央财政喜气洋洋”就有些夸张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方财政困难的局面?最近在“两会”上,人大代表刘锡荣批评现在“官满为患”,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官。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对的,20年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十羊九牧》,批评过这种现象。现在养的人太多了,财政当然困难了。
  
   《财经》:不过,也有人批评说,正是由于中央政府拿得太多了,掏空地方财政,地方政府只好卖土地,于是产生了扭曲的“土地财政”。最尖锐的批评说,分税制“逼良为娼”。
   项怀诚: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政府确实拿了大头,但是后来这个比例也在不断下降,2011年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已经不到50%,地方集中的财力则超过了50%。另外,中央集中的财力用于自己支出的只有20%左右,其余的都用于转移支付,又返还给了地方。
   把土地财政归罪于分税制,显然是有违事实的。为什么会出现“土地财政”?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地方政府不是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忙于搞建设。在解放初期,我们的财政叫做“战时财政”,因为当时有朝鲜战争,财政方针就是“一切为了前线”。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了,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财政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样,财政就由“战时财政”进入到“建设财政”。财政部每年都要计算,在财政支出当中,建设性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多大比例。如果建设性支出比例低了,就要做检讨。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还说“军队要忍耐”,把钱从牙缝里省出来搞建设。到了1998年,“建设财政”已经落后于形势了。我们明显感到,如果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支出的均等化,建设最终是上不去的。于是,公共财政观点应运而生。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回归公共财政,仍然延续“建设财政”的思维。
  
  改革大方向是公共财政
   《财经》:目前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减税,减税的呼声也很高。您认为是否应该减税?
   项怀诚:我的理念历来是“低税率,宽税基,严整管,重惩罚”。“低税率”就是要减低国家征税的比例,因此我赞成减税。
   降低税率要从大局出发,理性进行结构性减税。事实上,现在增值税等的税率已经减了很多了。目前形势下,税负要减,但不能马上大幅度地全面缩减,要考虑到政府提供的和承诺提供的公共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保障房建设、提高低收入家庭福利、教育拨款达到4%等等,都是刚性支出。如果一下子大幅度全面减税,对公众的承诺兑现不了,就可能出大问题。
   目前来看,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势在必行,因为以前确实国家这一头拿得多了,减税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该从容进行,不能盲目而动。
  
   《财经》:在您看来,中国目前的财税体制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项怀诚: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任务依然繁重。从整体来说,我认为第一个任务是通过改革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主要是解决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实行了税收分配的规范化。但是在省级以下,财政机制至今还是五花八门,还没有规范化。
   《财经》:为什么不能将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分配模式向下级政府推移?
   项怀诚: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根本原因在于行政管理体制的牵制。中国实行五级行政管理体制,省以下还有市、县、乡三级政府。虽然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已经实行了税收分配的规范化,但是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照此办理做不到。因为没有办法一级一级地进行合理分配税收。财政部门没有权力改变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体制,只能在财政关系上逐步做到扁平化。
  
   《财经》:目前一些地方实行的“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就是財政层级扁平化的改革举措。
   项怀诚:是的,而且改革试点范围越来越大。实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这两个财政层级扁平化的改革举措,今后将会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架构。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比较简单,而且制度化了,就可以形成上下贯通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
   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下,形成的是一级政权要有一级事权,要有一级财权,然后还要有一级税收和一级预算,继而还要配上一级举债权和一级国有资产管理的产权,上下贯通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将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体制改革的第二个任务是,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如何分配更合理?中央本级政府间的分配要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一直主张,削弱财政部门自由支配资金的权力,在分配上尽量公众化、规范化。这是一个方向和原则。一旦规范化了,就可以杜绝“跑步(部)进京”、乃至进京“安营扎寨”的不正常现象。
   具体到改革如何搞,还要看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在下一步大规模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中间,财政体制改革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决定自己的力度,然后提出自己的方案。
  
  《财经》:构建一个现代国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权和事权。是适度集中,还是适度分散,这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也是中国改革“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
   项怀诚: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是适度集中,还是适度分散的问题。
   新中国以来的60年里,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直在变化。有时集中,有时分散,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也比较复杂,而且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因此我认为,适度集中一点可能相对好一些,不能弱干强枝。在适度集中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要把主要的力量放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上,这样就更有利于调动两个积极性。
  
  《财经》:在您看来,一个好的财政体制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项怀诚:一个好的财政体制有以下几个衡量的标准:第一,要能够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第二,要体现合理的分配或调节,要体现国家发展过程基本的分配关系;第三,要保证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流通扩大的基础上稳定地增长;第四,分配要日益合理化,财政的分配要能够逐步地体现公共财政的理念;第五,财政体制的改革结果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最后,财政改革要支持、促进其他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税收、金融、物价、能源等体制改革。
   通过分税制改革,中国建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财政体制框架,但还不是一个完善的现代财政体制。大方向已明确,就是公共财政。改革任重道远,需继续努力。从更高层次看,公共财政背后是民主和法治问题,中国未来的财政体制应该是法治的、民主的公共财政。
其他文献
谈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下一步   国务院近日下发通知,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意见》要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现代国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构以公共财政为指向的现代财政体制。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改革
期刊
“南非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西方把我们的人带走去换钱,南非什么都没有得到;第二阶段,西方把我们的资源带走,于是我们的人用我们的资源建设了欧洲,南非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现在,中国又来了!当然,他们带着钱。”   自南非返京已近半月,一位跨国公司高管仍在回味这段南非政府官员的讲话。“我一直在想,中国对非洲的投资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向《财经》记者转述了上述讲话后,这位高管问自己。   “
期刊
中央地方关系一直是观察中国社会政经情势的一个绝佳切入点。而相较于比较明晰的上下级行政关系外,一直以来相对“混沌”的央地财政关系的变迁,更能反映央地互动的中国特色。财政,一半是“财”,一半是“政”,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了以税收分配为核心的央地关系的起承转合,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起起伏伏。  中国走向近现代社会的发端,始于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大体处于同一时段。人们比较二者的成败时,喜欢
期刊
本轮房地产调控由缓而急,已持续两年。今年9月之后,政策累积的效果开始呈现,狂飙多年的房价,终于在“史上最强”的“双限”政策下归于平静。但呼吁救市的暗流也随之涌动,并在11月30日央行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后达到高潮。   回顾八年来的房地产调控,真正有可能改写这个行业游戏规则的调控有两轮,一轮于2007年8月启动,2008年11月夭折。另一轮就是2010年1月启动,2011年1月加码至今。  
期刊
人们注意到,近来在与中国有关的跨国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包括来自境外的直接投资(FDI)在增速上的放缓,特别是中国对境外直接投资(ODI)出现了迅速的增长。这实际上也是《财经》邀我讨论的题目。对这些现象,人们容易把前者和中国境内劳动成本上升联系起来,把后者当作是既能缓解中国过高外汇储备带来的宏观经济管理上的困境,又能解决中国资源瓶颈的良方,但却很少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反映的问题。可以说,它
期刊
5月26日,北京人朱双成的姐姐死于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其病历表显示:上午8时14分,做完摘环手术;8时15分,开始抢救病人。但至中午11时30分,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作为亲属,朱双成对姐姐的死至今未能释怀。“医院承认有过失,但却不承认负有完全责任。”朱双成说。   四个月后,在又一次到医院交涉时,朱双成遇到了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医调委)一穆姓调解员,她介绍了5月30日刚挂牌成立的
期刊
在近代史上,资本自由流动和资本管制潮起潮落,经历过许多次轮回。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和资本跨境流动,相对当时的世界产出,其规模之大同今天相比毫不逊色。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普遍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在布雷顿体系下,虽然有所松动,但资本管制是主流。直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大多数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依然实行严格管制。    一  管制必然导致对管制的规避。上世纪60年代欧洲银
期刊
道伦角位于澄迈县桥头镇道伦村,这是海南岛的西北部,北临琼州海峡。未来几年,在道伦角或将实施一项伟大工程——用一座跨海大桥,或是一个超远距离海底隧道,将海南岛与大陆连接,此工程被称为琼州海峡工程。   道伦村居民少,村里尚未通柏油路,仅有一条小土路蜿蜒穿村向海滨伸展。但这个小村子看起来并不贫穷,有多座两层居民小楼面朝大海坐落。中午时分,海湾处密布停歇的渔船,一家渔场中,多位工人在清理渔网。一位村民
期刊
1870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静悄悄地超越了英国,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说它静悄悄,一是因为此时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仍是一个边缘角色;二是因为此时美元还没有取代英镑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的能力。  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此时的美国缺乏完善的国内金融体系:它的银行不能开展海外业务,银行挤兑和金融恐慌风潮不时发生,而且,它甚至没有央行。  决定性的变化是1913年美联储的成立,它为
期刊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28年时间建成覆盖所有国民的养老金体系。随着经济泡沫崩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逐渐恶化,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开源节流,同时引入更多私人退休金计划弥补公共退休金的不足。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历史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日本经济决策者关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的转变。  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战”后,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