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组诗)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得不专注于三角梅
  还要为它找出被评为岛花的理由
  先把它模糊 腿色 黑白底片
  冲印出来的影像 细看纹理和花脉
  还要晒干 制作标本 贴进画框里
  赠送给远道而来的友人
  一群油画实习生把它当模特儿
  画密不透风的阳光 层出不穷的花瓣
  我多年的审美观 取之静态
  不变的 本质的 个性化的
  让人为之动容的 为我而美的事物
  我又是矛盾的 放弃自我 去赞美
  它的艳丽 它和这座岛屿的贴切和互动
  三角梅又多了一个别名
  有了我 三角梅又多了一个别名
  又多了一个最简洁 最有亲切感的别名
  这个别名不具备三角梅的特征
  我的品格和性情对一种花的另一种命名
  我的诗歌对一个人的命名
  没有经过筛选 没有刻意 没有区分俗气和文雅
  没有考虑是否已有太多这样重复的名字
  我的潜意识 我二十六年的写作习惯
  无关花对我的真爱 人对我的假意
  本来三叶梅 叶子梅就是很好的别名
  九重葛 毛宝巾 簕杜鹃 南美紫茉莉
  让人读不懂的名字 土中有洋 洋里土气
  再加上三角花 叶子花 纸花 这些直呼其花的名字
  可以迎合了天下的种花者和赏花人
  我需要的是正面风雪时念着的名字
  历经沧桑想起的名字 雨过之后温暖的名字
  梅是众多女孩子的昵称
  梅是众多女孩子的昵称
  名叫梅的女孩子大多喜欢成群结队
  像海南岛的阳光一样热情奔放
  温暖湿润的日子 她们要举行盛大的相亲会
  显现她们的艳丽和光彩照人
  我要赴约 重温纯情年代的初恋
  这一群让人眼花缭乱的女孩子
  适合嫁到海南 和海南写诗的男人相般配
  过上阳光 诗意 富足的生活
  谁想金屋藏娇 那是一种徒劳
  梅就像走红的影视明星 被全岛的人追逐青睐
  今年的选秀活动 很多男人都投了梅的一票
  我暗里给梅写了很多封信
  三角梅 角梅 梅 我的梅
  这一连串的称呼 体现了我和梅的亲近
  我的奢望 我的占有欲 只博得嫣然一笑
  永庆寺的三角梅
  前方是内海湾 三面蔚蓝无际的海水
  柔软如经幡 梵唱 鸟声 潮音
  层层叠叠 一荡一荡地退出沙滩
  又一漾一漾的漫上来 漫上内海湾
  四面八方的海风在这里风力减弱
  那么轻微 轻于高僧大德诵经
  微于我息心静气的呼吸
  如同一位女居士轻拂桌台上的供品
  这海水这海风供养着的三角梅
  长着翡翠绿的叶子 分别开着朱漆一样红
  缅甸白玉一样白的花 一尘不染地
  静候于宝殿玉阶前 参禅 礼佛
  见到她时 我一脸憔悴
  我知道 她能感应到我的心事
  人世间的不幸 人生的失去与得到
  她能够代替我 在佛前许愿和还愿
  没有人把三角梅喻为爱情
  三角梅是海口市花
  三亚市花也是三角梅
  两个性格不同的城市选择了同一种花
  甚至整个海南岛也相中了三角梅
  我入乡随俗 赞美三角梅 歌唱这座岛屿
  花的品格和城市品位相辅相成
  花的姿容和爱情哲理相映成趣
  别无选择 既是岛民 就要当护花使者
  随处可见的三角梅 就像随处可见的阳光
  密密麻麻 开得那么火热 满天下的情人
  抱成一团 不再四处零落 不用独自忧伤
  海风和阳光簇拥在一起 盛开最艳丽的花
  我也与你和爱情抱在一起 在海边长成一簇三角梅
  没有人分辨出哪一瓣是我 哪一瓣是你 哪一瓣是爱情
  从此没有天涯 不知海角 远方的远是爱和亲人
  我们要四季开花 直到结出红豆 结出相思
  赠予天下有情人 尽管没有人把三角梅喻为爱情
  梅花和三角梅
  梅花是花 而不是梅
  红梅 白梅 腊梅
  那也不能另当别论
  它们都属于姓梅的花
  开在白雪的冬天 北方的北方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是古代官员和书生对梅花的感悟
  我也出自苦寒 十品芝麻
  一介书生 不敢和梅花相惜相馨
  三角梅是花 也是梅
  她更像乡村女子 普通 大众化
  她是市民花 全岛的公民追棒成岛花
  这场选秀 我只当旁观者
  他们是在选岛树和岛花
  钟爱于树和花 热爱生活和幸福
  几百万张选票就如几百万个媒人
  把爱速配给每一个岛民
  我感动于他们 我的心动
  倾情于梅是二十五年前的岛东
  梅玉立于民房小楼的阳台
  红艳 迎风招展 不装妩媚态
  我初来乍到 初见世面
  我认定了 这就是我的梅
  今生的梅 没有前世和来生的梅
  我有足够的热量呵护着她安全越冬
  我有充足的光照让她艳丽一春
其他文献
这两年来,不时地从媒体得到老一代文人、学者以及知识分子们去世的消息。他们的离开仿佛都在用行动告诉世人一个时代的终结,随之带走的,便漸渐成了历史。他们和他们的故事也许就这么湮没在黄沙尘土中,再不为后世所知,又或许,故事会在一个个文本中被保存下来,留给后人想象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世事沉浮和对个人命运的一声叹息。  这是我读《空房子》的霎那之感。  上个世纪的中国往事,坎坷曲折间,多少人的命运浮浮沉沉,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