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热衷网络游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是首当其冲、无法回避。本文力求在调查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学生热衷网络游戏的心理因素,以期为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生热衷网络游戏行为的引导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游戏 初中生 心理需要
在现代通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上网了,特别是赶潮流,好奇心大的中学生更是踊跃。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传输消息的高速和对其消息的高保真,而且它不受国界和区域的限制。因此,它的作用很多。大多数的初中生利用它来学习、打游戏机、聊天等。并且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的丰厚的利润,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256亿元人民币,2010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317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24%。专家预测,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额的利润使网络公司游戏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学生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游戏上瘾而引发的个人悲剧乃至家庭悲剧频频见诸媒体,有报道称,每年约有100万到150万中学生因游戏自毁前程。网络游戏对学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现分析如下:
(1)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现在网络游戏设计都是根据学生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场面惊险刺激,游戏一关接着一关,引着你要玩下去,要想“通关”,就得连续“奋战”。这虽不像对烟、酒、毒品等物质的依赖力量大,但在虚拟世界的信息刺激下,玩者普遍会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随着乐趣不断增强,就会欲罢不能,久而久之成瘾。
(2)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轻松的心理需要网络游戏。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特別当无法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开始逃避,为摆脱“弱者”地位,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网络游戏恰恰能给他们作为强者的愉悦感。
(3)发泄心中不满情绪。有些中学生在学校被欺负,被老师骂;回家受家长的气,不能反抗,不能说什么,只能憋在心理。因此只有去网上发泄,靠杀人来满足自己发泄的快感。而在网络游戏中,这些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武器对某个目标进行攻击,屏幕上会出现非常暴力、血腥的场面,在心理上感觉到很痛快,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愤怒等不良情绪,而完全不用顾及后果。发泄之后心情将变的非常愉快,所以很多中学生玩游戏时“杀人”觉的更爽!
(4)相互攀比。物质生活的提高,让学生的攀比越来越严重。他们要比的东西是最时尚的,最新潮的。从物质上的提升到精神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一期节目中的对话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跟同学打游戏,就很有面子。我能够打到多少级,我同学不如我,我的同学打到三级,我才二级,一定要追赶到。”为了达到目的,花费自己很多时间和金钱。
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1.规范教学行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防止学生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或看不良信息,教师就将网络关闭,或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这门学科之所以成称为“信息技术”,我想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非常清楚,那就是,我们这门学科不仅是使学生学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更重要是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工具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授课行为,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能在获得成功的快感中提升修养。
2.努力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生自控意识
学校、社会提供了网络场所,条件好的家庭也配有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中学生已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网络的机会较多,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上网时的“不正常”行为。我们不能只是批评、否定,简单处理,将学生的行为一棒子打死,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要让他们从行为上及时纠正。
3.沟通是最好,同时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代沟实际上是成人给孩子的一种压力,所谓代沟是成年人对现在的未成年人的言语、所作所为看不惯,好像跟自己过去那一套合不来,老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很别扭,进而在大人眼里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顺,总觉得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理想思维成长,所以家长就觉得孩子跟自己有代沟。
实际上这种代沟并不是孩子造成的,更应该说是成年人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进而使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这种原来思考的基本轨迹有所偏离,所以就认同为代沟了。这可以很清楚看到。任何家庭未成年人来说,他都是善意的倾听父母的话,就像我们古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一样。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家庭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
3.1 上网,不可回避的现实。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远离网络”也许只是权宜之计,解燃眉之急,长此以往造成网上信息资源浪费;远离信息时代最重要工具的青少年素质及心理健康也会大受影响。同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是有限的,特别是上班一族的家长,早出晚归,也许只有周末才能与孩子说上几句话,孩子活动的空间,交流的对象更多的还是学校、同龄人。这样,既使能防止一个“盐罐不生蛆”,也不能保证天下的“盐罐”都洁净呀!因此,上网是趋势,引导是关键。
3.2 学习,同孩子一起冲浪。我们经常见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娱乐(如打麻将、逛舞厅)快活、顺畅,把孩子单独留在一边看动画片,玩游戏。这样,孩子显得非常孤独,同时也被动画或游戏中的暴力、色情所吸引,从而也扮演其中角色“小试一把”,久而久之,孩子也走上迷网、迷动画,甚至走上犯罪的不归路。归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引导不力所致。 实际上家长会不会玩游戏,是一种方式方法,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玩游戏,比如说格斗性游戏的基本方式,如果掌握了基本方式,很多游戏的普遍规律都是相同的,掌握了玩游戏,并不是说大人为玩游戏而玩游戏,只不过我们要掌握跟孩子沟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就掌握了主导控制孩子上网的手段。
3.3 交流,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虽然未成年,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他们需要信任,也需要尊重,更需要引导,与孩子真诚的交流是遏制他们一些不良奢望,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均是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自制力、鉴别力都比较弱。若是进入了珠渣混进、良萎不齐的网络世界里,很可能会迷失方向,混入网络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个人的前途。因此,与孩子多交流,正确上网的一些观念形成共识十分必要。
至于孩子玩游戏,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玩,但是要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还有外出锻炼、走亲访友时间要保证,不要让孩子觉得上网玩游戏是自己假期的唯一活动。
4.孩子自己的话才是最有效的说服力
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班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说话,自己分析问题。在这个由我们成年人把持着话语权的世界,请多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有信心和渠道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许孩子们说出的,并没有超出我们已知道的,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这一行为本身。要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要让他们自己知道并体验到,在事关自身生命成长的大事上,他不是旁观者、沉默者、失语者、局外人,不是被别人拯救的对象,而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思考者、行动者、建设者、自救者。要帮助孩子拥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即:当他和他身边的人们真实相处、共同努力时,他们可以战胜黑暗阴影,经历并创造出许多值得怀念、珍藏和分享的美好事物。同时通过班会的形式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你打游戏打的再好,你只能是跟随着这种潮流,并不能在网络面前做一个强者,做一个能者。你即使网络玩的再娴熟,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在网络使用得技巧上或者是网页制作上,显示出你的本领,才能真正成为强者,不然的话你永远是网络电脑制作商的消费者。
总之,网络双刃剑,宜疏不宜堵。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都必须一起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二者中有一个发展的不好,社会主义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在现代,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意味着规范好人们在网上的行为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网上的行为规范好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对初中生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
参考文献
[1]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即将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监测》
[2]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即将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监测》
[3] 杨辉.《浅谈中学生网絡心理障碍》
[4] 吴维丽.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热衷网络游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是首当其冲、无法回避。本文力求在调查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学生热衷网络游戏的心理因素,以期为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生热衷网络游戏行为的引导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游戏 初中生 心理需要
在现代通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上网了,特别是赶潮流,好奇心大的中学生更是踊跃。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传输消息的高速和对其消息的高保真,而且它不受国界和区域的限制。因此,它的作用很多。大多数的初中生利用它来学习、打游戏机、聊天等。并且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的丰厚的利润,网络游戏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占领整个游戏市场。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256亿元人民币,2010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317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24%。专家预测,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额的利润使网络公司游戏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学生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游戏上瘾而引发的个人悲剧乃至家庭悲剧频频见诸媒体,有报道称,每年约有100万到150万中学生因游戏自毁前程。网络游戏对学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现分析如下:
(1)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现在网络游戏设计都是根据学生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场面惊险刺激,游戏一关接着一关,引着你要玩下去,要想“通关”,就得连续“奋战”。这虽不像对烟、酒、毒品等物质的依赖力量大,但在虚拟世界的信息刺激下,玩者普遍会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随着乐趣不断增强,就会欲罢不能,久而久之成瘾。
(2)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轻松的心理需要网络游戏。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特別当无法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开始逃避,为摆脱“弱者”地位,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网络游戏恰恰能给他们作为强者的愉悦感。
(3)发泄心中不满情绪。有些中学生在学校被欺负,被老师骂;回家受家长的气,不能反抗,不能说什么,只能憋在心理。因此只有去网上发泄,靠杀人来满足自己发泄的快感。而在网络游戏中,这些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武器对某个目标进行攻击,屏幕上会出现非常暴力、血腥的场面,在心理上感觉到很痛快,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愤怒等不良情绪,而完全不用顾及后果。发泄之后心情将变的非常愉快,所以很多中学生玩游戏时“杀人”觉的更爽!
(4)相互攀比。物质生活的提高,让学生的攀比越来越严重。他们要比的东西是最时尚的,最新潮的。从物质上的提升到精神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一期节目中的对话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跟同学打游戏,就很有面子。我能够打到多少级,我同学不如我,我的同学打到三级,我才二级,一定要追赶到。”为了达到目的,花费自己很多时间和金钱。
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1.规范教学行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防止学生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或看不良信息,教师就将网络关闭,或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这门学科之所以成称为“信息技术”,我想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非常清楚,那就是,我们这门学科不仅是使学生学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更重要是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工具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授课行为,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能在获得成功的快感中提升修养。
2.努力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生自控意识
学校、社会提供了网络场所,条件好的家庭也配有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中学生已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网络的机会较多,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上网时的“不正常”行为。我们不能只是批评、否定,简单处理,将学生的行为一棒子打死,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要让他们从行为上及时纠正。
3.沟通是最好,同时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代沟实际上是成人给孩子的一种压力,所谓代沟是成年人对现在的未成年人的言语、所作所为看不惯,好像跟自己过去那一套合不来,老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很别扭,进而在大人眼里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顺,总觉得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理想思维成长,所以家长就觉得孩子跟自己有代沟。
实际上这种代沟并不是孩子造成的,更应该说是成年人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进而使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这种原来思考的基本轨迹有所偏离,所以就认同为代沟了。这可以很清楚看到。任何家庭未成年人来说,他都是善意的倾听父母的话,就像我们古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一样。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家庭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
3.1 上网,不可回避的现实。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远离网络”也许只是权宜之计,解燃眉之急,长此以往造成网上信息资源浪费;远离信息时代最重要工具的青少年素质及心理健康也会大受影响。同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是有限的,特别是上班一族的家长,早出晚归,也许只有周末才能与孩子说上几句话,孩子活动的空间,交流的对象更多的还是学校、同龄人。这样,既使能防止一个“盐罐不生蛆”,也不能保证天下的“盐罐”都洁净呀!因此,上网是趋势,引导是关键。
3.2 学习,同孩子一起冲浪。我们经常见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娱乐(如打麻将、逛舞厅)快活、顺畅,把孩子单独留在一边看动画片,玩游戏。这样,孩子显得非常孤独,同时也被动画或游戏中的暴力、色情所吸引,从而也扮演其中角色“小试一把”,久而久之,孩子也走上迷网、迷动画,甚至走上犯罪的不归路。归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引导不力所致。 实际上家长会不会玩游戏,是一种方式方法,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玩游戏,比如说格斗性游戏的基本方式,如果掌握了基本方式,很多游戏的普遍规律都是相同的,掌握了玩游戏,并不是说大人为玩游戏而玩游戏,只不过我们要掌握跟孩子沟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就掌握了主导控制孩子上网的手段。
3.3 交流,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虽然未成年,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他们需要信任,也需要尊重,更需要引导,与孩子真诚的交流是遏制他们一些不良奢望,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均是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自制力、鉴别力都比较弱。若是进入了珠渣混进、良萎不齐的网络世界里,很可能会迷失方向,混入网络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个人的前途。因此,与孩子多交流,正确上网的一些观念形成共识十分必要。
至于孩子玩游戏,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玩,但是要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还有外出锻炼、走亲访友时间要保证,不要让孩子觉得上网玩游戏是自己假期的唯一活动。
4.孩子自己的话才是最有效的说服力
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班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说话,自己分析问题。在这个由我们成年人把持着话语权的世界,请多给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有信心和渠道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许孩子们说出的,并没有超出我们已知道的,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这一行为本身。要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要让他们自己知道并体验到,在事关自身生命成长的大事上,他不是旁观者、沉默者、失语者、局外人,不是被别人拯救的对象,而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思考者、行动者、建设者、自救者。要帮助孩子拥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即:当他和他身边的人们真实相处、共同努力时,他们可以战胜黑暗阴影,经历并创造出许多值得怀念、珍藏和分享的美好事物。同时通过班会的形式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你打游戏打的再好,你只能是跟随着这种潮流,并不能在网络面前做一个强者,做一个能者。你即使网络玩的再娴熟,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在网络使用得技巧上或者是网页制作上,显示出你的本领,才能真正成为强者,不然的话你永远是网络电脑制作商的消费者。
总之,网络双刃剑,宜疏不宜堵。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都必须一起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二者中有一个发展的不好,社会主义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在现代,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意味着规范好人们在网上的行为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网上的行为规范好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对初中生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
参考文献
[1]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即将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监测》
[2]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即将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监测》
[3] 杨辉.《浅谈中学生网絡心理障碍》
[4] 吴维丽.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