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今年3月中旬,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通过受访者的口述,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习近平在正定》文风质朴、内容详实,是了解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成长奋斗经历的生动读本,是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活教材,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本刊近期收到不少读者撰写的读书体会,本期集中编发几篇读者感悟,供大家启迪思考。
《中国青年》1985年第1期刊发了一篇对习近平同志的报道《他耕耘在正定的原野上》。作者在文章第三部分“有了战略目标就要有战略行动”中这样写道:“走访正定城乡,我却听到上上下下都在谈正定的战略目标、正定的战略措施。当人们看到我惊奇的目光时,又神秘地一笑,悄悄地告诉我‘这是近平同志传染给我们的’。习近平主张80年代的‘七品芝麻官’,要讲战略,要有气魄!”
第一篇采写习近平同志从政生涯的报告文学《而立之年》,刊发于《河北青年》1984年第7期。文章写道,习近平同志强调“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正定县“要积极研究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报道评论道:“将全县上上下下引入这场战略大讨论的本身,就是一个大战略!”采写《而立之年》的记者周伟思在《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中感叹道: “习近平同志把战略眼光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很了不起。”
发生在正定县的喜人变化,起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始于如何振兴正定的战略思想的转变。正如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所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战术措施,更要有战略思维,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战略家。”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其核心就是要抓好战略分析、解决怎么看,抓好战略决策、解决干什么,抓好战略实施与控制、解决如何干的问题。
在战略分析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多一些战略眼光。正如周伟思所言:“当年,习近平同志虽然只是个县委书记,但他的眼光并不只是放在县里的大事小情上,他实际上是把正定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试验点,通过正定把他心里的想法付诸实践。”这种战略眼光,不仅体现在他从书本上了解世界,从现实中了解农民,了解人民的疾苦、期望和感情上,还体现在他诚邀华罗庚、于光远、潘承孝等57名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团,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农村研究所上;这不仅体现在他要求落实农村经济政策需要解决一些同志认识上的“葫芦型”问题、划清三个认识上的界限问题、正确处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统分关系问题上,还体现在他提出发展商品经济时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优势和劣势、积极性和科学性、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涵和外延、生产和服务这六个方面的关系上;这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问题、生态战略问题、人口战略问题的认知上,更体现在他提出对一个县来说,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要研究发展战略的远见上。
在战略决策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前期认真调研,充分分析正定地理位置、交通、市场、人口、劳力、文化技术等资源禀赋,并在和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反复讨论后,于1984年提出正定县适宜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他对“半城郊型”是处于“城郊型”和“一般农村经济”两类经济结合的中间型经济这一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提出了“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的发展目标,还对树立大农业思想,强化商品生产手段、抓好信息、搞活流通、加强协作和联营,培养致富群、发挥致富样板作用,继续做好人才开发工作等具体措施进行了部署。这些战略决策,既解决了辩证看,还解决了务实干,体现了既要让人弄清楚这些道理,展示出未来的美好前景,又要有一步步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战略实施与控制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高、新、实”三个字上下功夫。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指出,所谓“高、新、实”,就是领导工作起点要高、标准要高,思想作风新、领导方法新,工作扎实、讲究实效。他要求领导工作要学习和掌握科学领导方法,全面提高领导素质;提出要注重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内行和专家学习,向老同志、老干部学习四条路径。他要求要有战略头脑,通观全局,科学地安排各项工作;对各项工作安排,不但要有全年的整体计划,还要有5年、10年的長远规划,并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来保证。他要求做促进经济起飞的实干家,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他要求严格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把责任制定细定实,有具体指标和要求,对好的表扬奖励,差的要批评,严重失职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综观他在正定提出的正确处理发展商品经济的六个关系、深化改革要在思想上“五破五立”、念好“人才经”开拓翻番路、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等重大部署,无一不体现这位“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的战略思维。
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工作作风上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要有一个大的转变。不能仅仅是一个老黄牛,也不能只是一个空谈家,而要把远大目标和务实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动正定县领导班子努力践行这些要求。
《中国青年》1985年第1期刊发了一篇对习近平同志的报道《他耕耘在正定的原野上》。作者在文章第三部分“有了战略目标就要有战略行动”中这样写道:“走访正定城乡,我却听到上上下下都在谈正定的战略目标、正定的战略措施。当人们看到我惊奇的目光时,又神秘地一笑,悄悄地告诉我‘这是近平同志传染给我们的’。习近平主张80年代的‘七品芝麻官’,要讲战略,要有气魄!”
第一篇采写习近平同志从政生涯的报告文学《而立之年》,刊发于《河北青年》1984年第7期。文章写道,习近平同志强调“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正定县“要积极研究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报道评论道:“将全县上上下下引入这场战略大讨论的本身,就是一个大战略!”采写《而立之年》的记者周伟思在《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中感叹道: “习近平同志把战略眼光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很了不起。”
发生在正定县的喜人变化,起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始于如何振兴正定的战略思想的转变。正如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所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战术措施,更要有战略思维,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战略家。”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其核心就是要抓好战略分析、解决怎么看,抓好战略决策、解决干什么,抓好战略实施与控制、解决如何干的问题。
在战略分析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多一些战略眼光。正如周伟思所言:“当年,习近平同志虽然只是个县委书记,但他的眼光并不只是放在县里的大事小情上,他实际上是把正定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试验点,通过正定把他心里的想法付诸实践。”这种战略眼光,不仅体现在他从书本上了解世界,从现实中了解农民,了解人民的疾苦、期望和感情上,还体现在他诚邀华罗庚、于光远、潘承孝等57名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团,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农村研究所上;这不仅体现在他要求落实农村经济政策需要解决一些同志认识上的“葫芦型”问题、划清三个认识上的界限问题、正确处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统分关系问题上,还体现在他提出发展商品经济时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优势和劣势、积极性和科学性、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涵和外延、生产和服务这六个方面的关系上;这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问题、生态战略问题、人口战略问题的认知上,更体现在他提出对一个县来说,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要研究发展战略的远见上。
在战略决策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前期认真调研,充分分析正定地理位置、交通、市场、人口、劳力、文化技术等资源禀赋,并在和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反复讨论后,于1984年提出正定县适宜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他对“半城郊型”是处于“城郊型”和“一般农村经济”两类经济结合的中间型经济这一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提出了“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的发展目标,还对树立大农业思想,强化商品生产手段、抓好信息、搞活流通、加强协作和联营,培养致富群、发挥致富样板作用,继续做好人才开发工作等具体措施进行了部署。这些战略决策,既解决了辩证看,还解决了务实干,体现了既要让人弄清楚这些道理,展示出未来的美好前景,又要有一步步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战略实施与控制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高、新、实”三个字上下功夫。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指出,所谓“高、新、实”,就是领导工作起点要高、标准要高,思想作风新、领导方法新,工作扎实、讲究实效。他要求领导工作要学习和掌握科学领导方法,全面提高领导素质;提出要注重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内行和专家学习,向老同志、老干部学习四条路径。他要求要有战略头脑,通观全局,科学地安排各项工作;对各项工作安排,不但要有全年的整体计划,还要有5年、10年的長远规划,并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来保证。他要求做促进经济起飞的实干家,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他要求严格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把责任制定细定实,有具体指标和要求,对好的表扬奖励,差的要批评,严重失职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综观他在正定提出的正确处理发展商品经济的六个关系、深化改革要在思想上“五破五立”、念好“人才经”开拓翻番路、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等重大部署,无一不体现这位“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的战略思维。
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工作作风上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要有一个大的转变。不能仅仅是一个老黄牛,也不能只是一个空谈家,而要把远大目标和务实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动正定县领导班子努力践行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