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产权论”与“超产权论”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始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而国有企业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具有组织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功能和责任,所以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研究瀚如烟海,本文试图从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国有企业变迁方式等问题入手,梳理脉络与走向,分析不足,挖掘潜力,以为国企改革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国企改革;产权论;超产权论;渐进式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变革的焦点之一,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的关注。关于国企改革的相关研究多是从社会政策、管理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等角度展开的。国外的学者着重于国有企业改革所处的特殊经济体制的特征以及在改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和特点,而国内学者则多倾向于对国企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以及提供对策。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的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改革采取了与东欧等国家截然不同的渐进式改革。基于不同于“构建理性主义”和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刘江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渐进式”道路的原因以及变迁方式的选择机制进行了剖析。刘江会(2001)认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过渡过快,将会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其次,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革的主导者,人力资本与制度体系的组合是否和谐至关重要。同时,与其说制度记忆对变迁方式产生影响,不如说制度的路径依赖会左右人们的选择。中国原先没有市场化体制的制度历史,所以要走上市场化道路就更加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对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上,国外学者诺斯、魏昂德等学者认为收益递增以及市场不完全性造成了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这种路径依赖的外在表现。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国企改革
  在对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变迁方式的研究中,杨瑞龙(1998)认为我国国企改革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并且分析指出了政府主导型改革的优点与缺点。林毅夫、蔡昉(1998)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问题的结症是在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形成的预算软约束,提出以创造国有企业平等竞争条件下预算约束为主要目标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进行改革。文炳洲、牛振喜(2007)两位学者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入手,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是政企难以分开,国家的干预力量过于强大,企业自身的独立空间被压缩,在面临市场化这一重大变革时,又“水土不服。所以应将“政企分离”作为突破口,认为在企业内部狠抓治理结构,在外部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迫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转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企业。
  三、“产权论”与“超产权论”
  对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产权论”和“超产权论”两种研究方向。孙继军(2006)认为“超产权论”当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是提高绩效改善管理的关键一环,在改革产权的同时,要从多维角度对体制、市场环境、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兼顾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有序稳步推进国企产权改革。
  在“产权论”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国有产权制度无法有效解决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国企的效率问题不在于代理人,而在于委托人不是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魏杰(2002)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必须向产权多元化转变,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产权逐步清晰,产权比例逐步合理化,使产权具有平等性、结构多元化、证券化,实现产权的可交易性。同时使得权比责权更为明确,其组织方式合理化。高尚全(1995)认为应该尽快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同时他认为资本社会化是私人占有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立在个人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新型社会资本,以往由政府经营的国家资本已经逐步采取了社会占有方式,以解决资本“非人格化”所导致的“产权虚置”等问题。刘小玄(2001)则坚持国有企业应该进行产权改革以及走民营化。有效的企业改革其实质是产权分立以及资源重新配置,而不能依托政府的政策保护和垄断。
  通过梳理以往国企改革的研究文献,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摸着石头过河”。在国企改革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倾向于以政府为主导,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放权让利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一些学者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企业经济组织的效益、效率入手,将产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内在激励机制、活力联系在一起,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让企业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生存。而笔者认为,产权改革不是目的,核心是要通过产权改革实现对企业的激励。产权明晰的实质就是改变国有产权的性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保障着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味的以效益为首要目标,将会对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造成影响。除了从产权的角度、管理者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来探讨国企改革之外,其更为丰富的理论还尚待发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江会.为什么是“渐进式制度变迁”——基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种经验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1,(3):36—40
  [2]杨瑞龙.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J].教学与研究,1998,(2):8—12
  [3]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环境.改革[J],1995,(3):17—28
  [4]文炳洲、牛振喜.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对28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反思[J].改革与发展,2007,(1):16—20
  [5]孙继军.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依赖及其选择[J].甘肃科技,2006
  [6]魏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现方式[J].上海国资,2002,(5):4—9页
  [7]高尚全.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要解决的三个现实问题[J].改革,1995
  [8]刘小玄.企业边界的重新确定:分立式的产权重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种改制模式[J].经济研究,2001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都取得大力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更加重视绿色环保在生活与科技中的运用,人们越来越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在光通信方面,人们对传输的速度的要求愈来愈高,高速率数据的使用量更是在大幅度的增加。正是由于光纤通讯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了广域通信网中的中坚力量。在当今社会的广域通信网络中,约八成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纤通信来传递的。从这些信息来看,光纤通信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从光纤网络到用户之间的门户地区,假如架设光缆将产生巨大的浪费且费时费力。那
等速肌力训练属于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在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膝关节损伤的疾病的康复训练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的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微权力”腐败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经济腐败案件多发,串案、窝案屡见不鲜,腐败形式多样,且具有隐蔽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基层政治生态。本文认为要加强农民群众宣传教育和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农村民主监督体系和问责、追责机制。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 微权力 腐败  作者简介:罗清,中共苏仙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中图分类号:D6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当地也保留了大量具有吸引力的民俗节庆活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节庆活动丰富,其中最知名的火把节每年可以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参与,但其它节庆活
我国以往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当中,其中消耗了非常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石质材料、钢铁材料以及塑性材料等,并且对风景园林的建设有着比较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中有很多的材
文章以G高校为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发现,高校二级学院技术治理的产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以项目为载体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二级学院治理实践中顶层设计的不足以及来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高职教育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高职院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