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望今朝”,初三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抉择,既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人生体验的升华。对于考场作文,尽管考生学了多年的写作技巧,但真正临场发挥时,总是对作文这一项无从下手,紧张的考场时间往往导致学生只有应付作文字数的能力。
原因何在?部分原因是教师的“不教”,准确地说,不是“不教”,而是“以写代教”,无目的性地布置作文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随意批阅后,几乎不作讲评,如此往复,就算是作文教学了。更有怪论者,认为作文再怎么教学生还是原有水平,“教与不教一个样”。其实主要是教师教不到“点”上。
一、寻找根源,罗列问题
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顶。”当我们置身某个事件当中时,往往很难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只有投身到实践调查中去寻找错误存在,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学生枯燥乏味的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一大问题,很少有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文章。作文教学长期被忽视,考场作文因缺乏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回馈,才会出现学生“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现象。由此,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不应该那么写!”这是鲁迅先生的《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引用前苏联惠列赛耶夫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教师应抓住学生每次习作的契机,明确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应避免的问题,学生才会逐渐了解考场作文该怎么写。
笔者以学生当堂写作《触动心灵的瞬间》为调查题,要求学生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此习作,教师课后批改并归类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口语、网络用语随意出现,如“我靠”“给力”“杯具”等;转述型语句描写通篇存在,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语言纯对话或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材料东拉西扯拼成一文,事例雷同率高,材料老掉牙,不切实际;虎头蛇尾;过度解释题目,开头知事,为什么写等明示性开头,使文章缺乏内涵,无法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不道明任何事由,心情莫名受挫,故事虚无飘渺,令读者不明所以,重心偏离,无实质性内容的文章也较普遍。
读文字如同看风景,赏心悦目与索然无味会直接影响看的人的眼睛和心情。语言味儿浓的作文令人眼睛一亮,继而想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尝。作为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并避免考场作文中不恰当的语言表述现象,通过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定稿的比较,来探究语言写作技巧,结合课堂所学的写作技巧来修改语言片段,并尝试着运用于考场作文,力求在考场作文中改变语言风格,进而提升学生对考场作文的应变能力。
二、探究名篇,领会技巧
教材是一个范本,许多词句优美的名家名篇都值得世人反复品味和学习。事实上,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把课堂上设计好的问题解答完,即结束对该作品的探究学习。对语言产生的效果往往忽略了引导,教材语言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大作家的文章也并非一气呵成,可以选用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学生所学的课文经典语段比较,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发挥能力,让学生有自信能应对考场作文。
技巧一:用具体来丰富抽象
文章的内容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给读者,靠语言来打动人心,没有具体描写的语言就算不上好的文章。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作为中学生,限于阅历,要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一丝不苟、一字不易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但是,也要用“具体描写”的标准去努力要求自己。比较《背影》的原稿和课文的不同之处:
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课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以上比较可见,大作家朱自清行文时也曾将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简单地写成“艰难”,“艰难”虽是“困苦、困难”的意思,但是读者并不容易感受到“父亲的艰难”。学生平时训练时并未注意这类问题,常常带着快速写完的心境,匆匆将情节的细描用抽象含糊的一两个词来表达,却渲染不了要表达的心情,从而失去了语言本身的魅力。
从课文的经典语段去感受父亲的“背影”,不用道“难”却触动了每位读者内心最深处的酸痛,后文的“泪”才会“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折射的正是父亲一辈子的不容易,水到渠成地令这个经典的“背影”镌刻于每位读者的心灵深处,不可抹去。
通过比较,学生即会明白那种司空见惯的白话、套话、空话、大话或 “决心书”式的表态语言应剔除,在遣词造句上要力求具体生动。
技巧二:用情感来写活直白
文学即人学,文学离不开情,情的抒发也离不开文学。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结晶乃是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后喷射出来的火光。情感能激发读者与作家的“共鸣”。试看《风筝》原文和课文片段的比较:
原稿: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课文: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用情感的投入来写活原本直白的文字,大作家鲁迅修改后的文章令读者看到了一位威严强势冷酷无情的兄长“精神虐杀”天真烂漫胆怯至极的小兄弟的虐心画面。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此处情感从自身的表现入手,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 技巧三:用景物来代替心情
“一切景语即情语”,也就是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密切相关,融情于景,景随情移。一般来说,美丽的景物表达人物高兴愉快的心情,反之,则表达人物悲伤的心情。《社戏》中“我”的心情从无船去看戏,急得要哭,又因热心的小伙伴们提议陪“我”去看戏,而变为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急迫。此处以我们学生的常用写法与课文片段进行比较:
学生表述:船已经开得很快,但我还是觉得太慢,我很开心有戏看。
《社戏》课文片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写出了船行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极写了“我”看戏的心情十分急切。心情用景物描写来代替,令读者对看社戏的难忘更有同感。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起到烘托、渲染和衬托的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必定能够在写作上增加亮点,甚至妙笔生花。
三、运用所学,小试练笔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写作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针对上述写作技巧的指导,用名篇赏析提点了以上三个考场作文技巧后,教师应把握训练时机,设计作业。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应通过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第一步,当场运用技巧训练,练习纸设计为能在实物投影投放的格子纸,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技巧进行演练,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很容易接受。第二步,再次出示《触动心灵的瞬间》习作,运用任何一项技巧来修改学生自己的习作,学生学了技巧就知道了该怎么写,也乐于写,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步,教师选择写完的练习,放在实物投影处进行现场展示,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请其他学生点评,寻求相比于原文的进步之处,最后由教师明确常见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简短有效的面批,给予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由此可知,通过对熟悉的课本经典语段的技巧学习,学生脑中已经有了写作方向和写作灵感,再利用“趁热打铁”的效应进行训练,学生的考场作文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明晰思路,信心倍增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学生的不足,应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内心的困惑,从他们的困惑中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找回一些写作自信。作为教师,也应积极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导,而不是“纸上谈兵”,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有探究精神,确定有效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训练写作,多阅读优美的文章,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在写作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如此,就一定能在考场作文中取得佳绩。
原因何在?部分原因是教师的“不教”,准确地说,不是“不教”,而是“以写代教”,无目的性地布置作文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随意批阅后,几乎不作讲评,如此往复,就算是作文教学了。更有怪论者,认为作文再怎么教学生还是原有水平,“教与不教一个样”。其实主要是教师教不到“点”上。
一、寻找根源,罗列问题
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顶。”当我们置身某个事件当中时,往往很难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只有投身到实践调查中去寻找错误存在,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学生枯燥乏味的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一大问题,很少有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文章。作文教学长期被忽视,考场作文因缺乏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回馈,才会出现学生“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现象。由此,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不应该那么写!”这是鲁迅先生的《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引用前苏联惠列赛耶夫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教师应抓住学生每次习作的契机,明确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应避免的问题,学生才会逐渐了解考场作文该怎么写。
笔者以学生当堂写作《触动心灵的瞬间》为调查题,要求学生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此习作,教师课后批改并归类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口语、网络用语随意出现,如“我靠”“给力”“杯具”等;转述型语句描写通篇存在,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语言纯对话或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材料东拉西扯拼成一文,事例雷同率高,材料老掉牙,不切实际;虎头蛇尾;过度解释题目,开头知事,为什么写等明示性开头,使文章缺乏内涵,无法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不道明任何事由,心情莫名受挫,故事虚无飘渺,令读者不明所以,重心偏离,无实质性内容的文章也较普遍。
读文字如同看风景,赏心悦目与索然无味会直接影响看的人的眼睛和心情。语言味儿浓的作文令人眼睛一亮,继而想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尝。作为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并避免考场作文中不恰当的语言表述现象,通过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定稿的比较,来探究语言写作技巧,结合课堂所学的写作技巧来修改语言片段,并尝试着运用于考场作文,力求在考场作文中改变语言风格,进而提升学生对考场作文的应变能力。
二、探究名篇,领会技巧
教材是一个范本,许多词句优美的名家名篇都值得世人反复品味和学习。事实上,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把课堂上设计好的问题解答完,即结束对该作品的探究学习。对语言产生的效果往往忽略了引导,教材语言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大作家的文章也并非一气呵成,可以选用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学生所学的课文经典语段比较,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发挥能力,让学生有自信能应对考场作文。
技巧一:用具体来丰富抽象
文章的内容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给读者,靠语言来打动人心,没有具体描写的语言就算不上好的文章。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作为中学生,限于阅历,要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一丝不苟、一字不易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但是,也要用“具体描写”的标准去努力要求自己。比较《背影》的原稿和课文的不同之处:
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课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以上比较可见,大作家朱自清行文时也曾将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简单地写成“艰难”,“艰难”虽是“困苦、困难”的意思,但是读者并不容易感受到“父亲的艰难”。学生平时训练时并未注意这类问题,常常带着快速写完的心境,匆匆将情节的细描用抽象含糊的一两个词来表达,却渲染不了要表达的心情,从而失去了语言本身的魅力。
从课文的经典语段去感受父亲的“背影”,不用道“难”却触动了每位读者内心最深处的酸痛,后文的“泪”才会“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折射的正是父亲一辈子的不容易,水到渠成地令这个经典的“背影”镌刻于每位读者的心灵深处,不可抹去。
通过比较,学生即会明白那种司空见惯的白话、套话、空话、大话或 “决心书”式的表态语言应剔除,在遣词造句上要力求具体生动。
技巧二:用情感来写活直白
文学即人学,文学离不开情,情的抒发也离不开文学。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结晶乃是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后喷射出来的火光。情感能激发读者与作家的“共鸣”。试看《风筝》原文和课文片段的比较:
原稿: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课文: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用情感的投入来写活原本直白的文字,大作家鲁迅修改后的文章令读者看到了一位威严强势冷酷无情的兄长“精神虐杀”天真烂漫胆怯至极的小兄弟的虐心画面。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此处情感从自身的表现入手,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 技巧三:用景物来代替心情
“一切景语即情语”,也就是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密切相关,融情于景,景随情移。一般来说,美丽的景物表达人物高兴愉快的心情,反之,则表达人物悲伤的心情。《社戏》中“我”的心情从无船去看戏,急得要哭,又因热心的小伙伴们提议陪“我”去看戏,而变为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急迫。此处以我们学生的常用写法与课文片段进行比较:
学生表述:船已经开得很快,但我还是觉得太慢,我很开心有戏看。
《社戏》课文片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写出了船行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极写了“我”看戏的心情十分急切。心情用景物描写来代替,令读者对看社戏的难忘更有同感。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起到烘托、渲染和衬托的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必定能够在写作上增加亮点,甚至妙笔生花。
三、运用所学,小试练笔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写作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针对上述写作技巧的指导,用名篇赏析提点了以上三个考场作文技巧后,教师应把握训练时机,设计作业。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应通过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第一步,当场运用技巧训练,练习纸设计为能在实物投影投放的格子纸,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技巧进行演练,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很容易接受。第二步,再次出示《触动心灵的瞬间》习作,运用任何一项技巧来修改学生自己的习作,学生学了技巧就知道了该怎么写,也乐于写,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步,教师选择写完的练习,放在实物投影处进行现场展示,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请其他学生点评,寻求相比于原文的进步之处,最后由教师明确常见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简短有效的面批,给予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由此可知,通过对熟悉的课本经典语段的技巧学习,学生脑中已经有了写作方向和写作灵感,再利用“趁热打铁”的效应进行训练,学生的考场作文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明晰思路,信心倍增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学生的不足,应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内心的困惑,从他们的困惑中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找回一些写作自信。作为教师,也应积极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导,而不是“纸上谈兵”,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有探究精神,确定有效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训练写作,多阅读优美的文章,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在写作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如此,就一定能在考场作文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