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森林资源面积年度出数研究r——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工作,运用面积成数法和点抽样估计法,统计校验样地、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二类调查和国土三调等成果的森林面积构成,并对比分析不同体系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一张图”更新与校验样地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产出省级森林资源面积科学可行;国土三调认定的林地面积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林地面积总量上相差不大,但空间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尽快形成与自然资源基础调查相衔接的森林资源专项调查分类标准和调查方法等,更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其他文献
陇垦玉701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在海南以自育自交系LKMPH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KF05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而成的晚熟单交种。该品种结实性好、稳产性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抗倒性好,空秆率低,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对陇垦玉701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为优化种植结构,筛选适宜河南省不同粳稻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020年河南省种子站对征集到的20个优质品种进行了展示。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沿黄稻区产量及品质均优于豫南稻区;郑稻24、获稻008、晶光17、豫稻16共4个品种在不同稻区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宜区广,可在沿黄稻区及豫南稻区推广种植。
科甜糯8号是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糯玉米自交系KD103为母本、甜糯双隐自交系KD10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在2016-2017年参加了浙江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皆表现出高产、稳产、甜糯适中、品质优、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春、秋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陇垦玉18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在海南以自选系LKMD1为母本、自选系LKF44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而成的早熟三交种,该品种结实性好、稳产性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中抗禾谷镰孢茎腐病,抗倒性良好,空秆率低,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种植密度4500-5000株/667m2 。对陇垦玉18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打好种业翻身仗。针对当前水稻制种领域存在的种企诚信、组合性状、经纪人从业、基础硬件设施、农业保险、科研团队等与制种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完善水稻制种体系是构建国家级制种基地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完善内容有制种基地保障体系、政策制度体系、监管治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水稻制种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水稻制种基地健康长远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确定云南省不同地区3个猪场仔猪发生非创伤性四肢运动障碍的病原因素,无菌采集病死仔猪深部组织样品,采用血琼脂分离培养病原菌,随后对分离菌株做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从3个猪场病料中均分离到菌落及个体形态一致的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7株绿色气球菌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据此判定为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3个分离菌株均对克拉霉素、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鉴于未见绿色气球菌单
为确证1批恩诺沙星注射液中的非法添加物,通过HPLC-PDA法初筛,利用高分辨质谱对未知物进行筛查,并用HPLC-PDA和UPLC-Triple TOF MS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为加替沙星。本研究为兽药中非法添加物筛查及定性确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随着饲料禁抗令的实施,开发利用更安全、更高效的生态制剂已经成当下畜禽养殖工作迫在眉睫的需求。乳酸菌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剂,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类、功能进行了阐述,结合乳酸菌当前在畜禽生产中已报道的益生功能机制对其替抗潜力及应用方向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有利参考。
小豆品种冀红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2009年以引自山西的特大粒红小豆为母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小豆品系9901-1-1-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择培
大肠杆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和重要的耐药性指示菌,国内外已有大量猪源、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受动物种属、地域等来源性差异,以及耐药机制、亚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涉及很多种不同的耐药性相关基因,且检出率也不尽相同。根据耐受抗菌药物种类,对这些基因作用机理及分布情况等方面综述,以期为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提供依据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