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耳625例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眼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照手术病理表现,分析23例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17例行CT扫描,12例行MR扫描。结果6例为局限性淋巴管瘤,呈椭圆形;17例为弥漫性淋巴管瘤,表现为不规则肿块,但边界清楚,其中10例肿块同时累及眼睑和眼眶。CT表现:8例呈等密度(与眼外肌密度相比);9例呈混杂密度,其中5例肿瘤内有高密度。13例行增强扫描,11例显示不均匀强化;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根据治疗后病情分级的改善和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的减分评定,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病理学观察表明,治疗有效者鼻粘膜上皮排列和间隙及其表面微细结构恢复和趋于正常,杯状细胞数减少,上皮卞和固有层水肿减轻或消失,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游走至上皮层者消失或明显减少,肥大细胞数减少且无脱颗粒,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减轻,内皮连接恢复正常。
期刊
自1986年以来共为10例不同疾病患者实行了前上纵隔切开和廓清术,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因无名动脉破裂死亡。指出,对于廓清术患者应常规应用胸大肌或肌皮瓣保护纵隔大血管及充填术后死腔,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对前上纵隔的解剖、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采用100侧干颞骨对内耳道进行解剖学测量,单管为乙状窦后内耳道手术的重要标志,内耳道口到单管开口(外缘)的平均距离为7.84mm;单管开口至内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为5.03mm。对100侧干颅骨进行解剖学测量后提出:横窦下缘的标志线应定为枕外粗隆上缘下方8.5mm处的水平线;乙状窦后缘的标志线应定为乳突后缘垂直线后方6mm处的平行线。乙状窦后进路的适宜开窗部位应在该二标志线交点的后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