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石创立时,创始人之一的彼特·彼得森已经59岁,无论是商界生涯,还是政治生命,都已经功成名就。所以严格来讲,创立黑石对彼特·彼得森来说并不是重拾尊严与成就的二次创业,反而更像是一种余热的发挥与余威的释放。
但是对于刚刚38岁,正处于黄金创业时期的另一位创始人史蒂芬·施瓦次曼来说,意义完全不同。黑石不仅将构成他全部的商业生命,还寄托着他全部的商业梦想。
也正因为如此,彼特·彼得森从一开始就只担任董事会主席,以制定战略为主,史蒂芬·施瓦次曼身兼CEO与总裁,全权负责公司运营。连黑石的名字,都是史蒂芬·施瓦次曼在前,彼特·彼得森在后。施瓦次曼(Schwarz)在德语中意为“黑”,彼特·彼得森名和姓中都有一个Peter,其意在希腊语中则为“石头”,而德国与希腊又分别代表两人的祖籍。
咨询度日
1985年,两人各出20万美元,公司正式开张。起初公司只有2位员工,但事实上,他们还基本上不需要员工,因为业务根本开展不起来。
两人一同从华尔街投资银行出来,第一步就想做私募基金,以天文数字般的美元进行大手笔投资、并购与整合,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令投资银行都羡慕的事业。
但现实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私募基金犹如初生婴儿,无人问津,垃圾证券则正貌美如花,狂受追捧。当时的《华尔街日报》正在天天报道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以及恶意收购高手(亦称公司袭击者)卡尔·伊坎。
史蒂芬·施瓦次曼要施展手脚,缺少的不是专业水准,而是巨额资金。为了融资,他到华尔街四处敲门,但一连数月,无人点头。结果,投资没拉来,成本却在不断消耗,眼看弹尽粮绝,两人40万美元所剩无几。
无奈之下,史蒂芬·施瓦次曼决定先“重操旧业”,做点金融咨询业务糊口。凭借彼特·彼得森的人脉,他们成功拿下索尼并购好莱坞巨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咨询业务,虽然数字不高,但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善意买卖
史蒂芬·施瓦次曼推广私募基金确实不是时候。
在恶意收购盛行的上世纪80年代,私募基金的收益在垃圾债券的一本万利面前,显得不足挂齿。而在投资银行高手林立的华尔街,黑石连公司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咨询业务都属于无名小辈,不值一提。
史蒂芬·施瓦次曼很为难,因为他也知道“那是别人的钱”。但他必须前进,把自己的私募基金理念推销出去,换回钱来。
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除了超人的努力之外,史蒂芬·施瓦次曼还总结了两条重要原则:专业、诚信。这两个词至今仍是黑石集团经营理念的核心。
最初两年,史蒂芬·施瓦次曼只能沿着彼特·彼得森提供的人脉,四处碰碰运气。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近500次碰壁之后,1987年,史蒂芬·施瓦次曼终于找到第一位愿意在他身上冒险的人:美国保险业巨头保诚(Prudential)的首席投资官兼副总裁加内特(Gamett L.Keith,Jr.),他愿意拿1亿美元试试。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史蒂芬·施瓦次曼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20年后,很多人拿着2亿美元的支票追在他身后,要求入伙。
据悉,加内特当时之所以敢相信史蒂芬·施瓦次曼,是因为他经常与雷曼打交道,很多雷曼员工对史蒂芬?施瓦次曼印象颇好,甚至赞不绝口。不管这笔投资有多少运气成分,有多少专业水准,反正自此之后,黑石的首只公司私募基金顺利起航。
事实上,加内特运气也不错,因为他赌对了,而且大赌大赢。
众所周知,1987年10月16日,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在半小时左右下跌200多点。而就在这次历史上最严重的股灾之前,不知道是出于专业预测,还是又凭借运气,史蒂芬·施瓦次曼刚刚把黑石的投资退出股市。股灾之后,他重新择时返场。结果,黑石私募基金开业第一年,平均收益高达24%。比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的平均回报高两倍,还超过了不少垃圾债券支撑的恶意收购。
黑石名声大振,再加上保诚效应的示范作用,巨头们对史蒂芬·施瓦次曼纷纷慷慨解囊: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大都会人寿、日本日兴证券(Nikko Cordial)等32位巨头先后加盟黑石,成为首只公司私募基金的大客户。
1998年,全球第一大保险巨头美国国际宣布向黑石投资13.5亿美元,拉开了黑石集团又一波融资大幕。到2007年5月1日,这只基金旗下的资金总额已经高达196亿美元,累计并购交易金额高达2960亿美元,而收益率几乎从未低于20%。
产业整合
随着1987年的巨大成功,尤其是随着首只公司私募基金的日益充裕,黑石的并购范围也逐步扩大,先后踏入出版业、娱乐业、房地产业,以及旅游酒店业等。到2007年5月1日,黑石完全控制的公司仍有43家,员工20多万人,从规模上在《财富》全球500强至少能排进前60名。
不仅如此,凭借前期的非凡成功,黑石还顺利接下IT巨头施乐、Chiquita等一系列公司的重组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今,索尼、联合资本管理(Alliance Capital Management)、艾伯斯通(Albertson)、Dow Coming、Macy’s、Joy Global、Mobile Media、安然等诸多巨头都已经成为黑石在公司重组、金融咨询及资产管理方面的固定客户。2001年以来,仅安然的破产与重组业务就为黑石带来1700多万美元的利润。
2002年以来,随着公司私募基金与资产管理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黑石集团的并购方向有所调整,在保持原有见利切入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向产业整合的方向推进,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日益惊人。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及黑石集团的公开表述,集团目前正逐步向旅游酒店、主题公园及商业地产三大方向集中。
原来,私募基金的公司并购操作很少对外披露,但随着黑石的公开上市,信息正日益透明。虽然我们仍无法接触到其具体的操作,但从其并购记录中,可以管中窥豹黑石集团的并购手法及产业整合意图。
但是对于刚刚38岁,正处于黄金创业时期的另一位创始人史蒂芬·施瓦次曼来说,意义完全不同。黑石不仅将构成他全部的商业生命,还寄托着他全部的商业梦想。
也正因为如此,彼特·彼得森从一开始就只担任董事会主席,以制定战略为主,史蒂芬·施瓦次曼身兼CEO与总裁,全权负责公司运营。连黑石的名字,都是史蒂芬·施瓦次曼在前,彼特·彼得森在后。施瓦次曼(Schwarz)在德语中意为“黑”,彼特·彼得森名和姓中都有一个Peter,其意在希腊语中则为“石头”,而德国与希腊又分别代表两人的祖籍。
咨询度日
1985年,两人各出20万美元,公司正式开张。起初公司只有2位员工,但事实上,他们还基本上不需要员工,因为业务根本开展不起来。
两人一同从华尔街投资银行出来,第一步就想做私募基金,以天文数字般的美元进行大手笔投资、并购与整合,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令投资银行都羡慕的事业。
但现实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私募基金犹如初生婴儿,无人问津,垃圾证券则正貌美如花,狂受追捧。当时的《华尔街日报》正在天天报道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以及恶意收购高手(亦称公司袭击者)卡尔·伊坎。
史蒂芬·施瓦次曼要施展手脚,缺少的不是专业水准,而是巨额资金。为了融资,他到华尔街四处敲门,但一连数月,无人点头。结果,投资没拉来,成本却在不断消耗,眼看弹尽粮绝,两人40万美元所剩无几。
无奈之下,史蒂芬·施瓦次曼决定先“重操旧业”,做点金融咨询业务糊口。凭借彼特·彼得森的人脉,他们成功拿下索尼并购好莱坞巨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咨询业务,虽然数字不高,但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善意买卖
史蒂芬·施瓦次曼推广私募基金确实不是时候。
在恶意收购盛行的上世纪80年代,私募基金的收益在垃圾债券的一本万利面前,显得不足挂齿。而在投资银行高手林立的华尔街,黑石连公司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咨询业务都属于无名小辈,不值一提。
史蒂芬·施瓦次曼很为难,因为他也知道“那是别人的钱”。但他必须前进,把自己的私募基金理念推销出去,换回钱来。
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除了超人的努力之外,史蒂芬·施瓦次曼还总结了两条重要原则:专业、诚信。这两个词至今仍是黑石集团经营理念的核心。
最初两年,史蒂芬·施瓦次曼只能沿着彼特·彼得森提供的人脉,四处碰碰运气。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近500次碰壁之后,1987年,史蒂芬·施瓦次曼终于找到第一位愿意在他身上冒险的人:美国保险业巨头保诚(Prudential)的首席投资官兼副总裁加内特(Gamett L.Keith,Jr.),他愿意拿1亿美元试试。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史蒂芬·施瓦次曼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20年后,很多人拿着2亿美元的支票追在他身后,要求入伙。
据悉,加内特当时之所以敢相信史蒂芬·施瓦次曼,是因为他经常与雷曼打交道,很多雷曼员工对史蒂芬?施瓦次曼印象颇好,甚至赞不绝口。不管这笔投资有多少运气成分,有多少专业水准,反正自此之后,黑石的首只公司私募基金顺利起航。
事实上,加内特运气也不错,因为他赌对了,而且大赌大赢。
众所周知,1987年10月16日,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在半小时左右下跌200多点。而就在这次历史上最严重的股灾之前,不知道是出于专业预测,还是又凭借运气,史蒂芬·施瓦次曼刚刚把黑石的投资退出股市。股灾之后,他重新择时返场。结果,黑石私募基金开业第一年,平均收益高达24%。比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的平均回报高两倍,还超过了不少垃圾债券支撑的恶意收购。
黑石名声大振,再加上保诚效应的示范作用,巨头们对史蒂芬·施瓦次曼纷纷慷慨解囊: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大都会人寿、日本日兴证券(Nikko Cordial)等32位巨头先后加盟黑石,成为首只公司私募基金的大客户。
1998年,全球第一大保险巨头美国国际宣布向黑石投资13.5亿美元,拉开了黑石集团又一波融资大幕。到2007年5月1日,这只基金旗下的资金总额已经高达196亿美元,累计并购交易金额高达2960亿美元,而收益率几乎从未低于20%。
产业整合
随着1987年的巨大成功,尤其是随着首只公司私募基金的日益充裕,黑石的并购范围也逐步扩大,先后踏入出版业、娱乐业、房地产业,以及旅游酒店业等。到2007年5月1日,黑石完全控制的公司仍有43家,员工20多万人,从规模上在《财富》全球500强至少能排进前60名。
不仅如此,凭借前期的非凡成功,黑石还顺利接下IT巨头施乐、Chiquita等一系列公司的重组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今,索尼、联合资本管理(Alliance Capital Management)、艾伯斯通(Albertson)、Dow Coming、Macy’s、Joy Global、Mobile Media、安然等诸多巨头都已经成为黑石在公司重组、金融咨询及资产管理方面的固定客户。2001年以来,仅安然的破产与重组业务就为黑石带来1700多万美元的利润。
2002年以来,随着公司私募基金与资产管理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黑石集团的并购方向有所调整,在保持原有见利切入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向产业整合的方向推进,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日益惊人。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及黑石集团的公开表述,集团目前正逐步向旅游酒店、主题公园及商业地产三大方向集中。
原来,私募基金的公司并购操作很少对外披露,但随着黑石的公开上市,信息正日益透明。虽然我们仍无法接触到其具体的操作,但从其并购记录中,可以管中窥豹黑石集团的并购手法及产业整合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