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他们肩负着祖国兴旺发达的重担,只有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才能为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创设,一个温暖和睦、宽容友好的交往氛围可以让儿童获得积极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社会性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接触交流最多的就是同伴,所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字:同伴关系 社会化 交往
第一章:同伴关系与儿童社会性的联系
所谓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或者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一岁到三岁,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帮助,逐渐完成从亲子交往像同伴交往的过渡,意识到并获得最基本的交往能力。所谓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的交往范围和接触的交往对象就会不断扩大变更,由最初的亲子关系逐渐到同伴关系,并且同伴关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同伴之间的年龄相仿,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心理特征也相似,这就使得平时在家与父母的那种交往方式不能恰当运用在同伴身上。而当他们在与同伴交往努力想表达自己的意愿过程中,他们就会使用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社会童从出生后的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这种同伴社交行为在以后几年里一直贯穿于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将如何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二章: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面带微笑。积极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之上的,因此要引导儿童朝着正确欢对他人微笑的人更容易被他人接受、交往并建立深厚的友谊。因此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要对同伴微笑,营造一个温暖放松的氛围,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打下基础。教师在平时也要微笑的看着儿童,潜移默化的为儿童做出率。
(2)和谐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之间要按顺序进行游戏,同伴之间要分享、共同合作,在交流时儿童说话的语气要有礼貌。教师要引导儿童,例如: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好吗?这样要比强硬的合作更受同伴喜欢。
(3)独立思考。儿童在遇到问题时,要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尽量让幼儿独立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比如教师引导儿童这样对同伴说:“我们一起来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我们开动脑筋就会成功。”
(4)相互尊重。在共同完成某个活动时引导儿童懂得互相尊重的道理。许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发生争吵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只想要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先尊重别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儿童自己分配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尊重的道理。
(5)家园教育。积极争取与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教师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培养儿童交往的良好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儿童的良好交往习惯。教师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的提高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第三章: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曾有实验表明,长大过程中没有同伴交往的灵长类动物往往存在适应能力上的缺陷,如果不能摆正与其他动物的关系、对同伴的警觉性和攻击性都很明显,甚至会不顾忌到头领的教训而向头领发起攻击。人类如果沒有同伴的交往,其负面影响更大,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如缺乏社交意识、缺乏交友能力和技巧、自尊感过强、自我中心比较严重等等。安娜·弗洛伊德和索菲·唐的研究指出,同伴关系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指出,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可见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儿童随着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渐增强,产生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儿童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获得友谊和情歌。而良好的同伴交往则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些社会性需要的机会。儿童与同伴一起玩耍、互相协商,从而体验友谊、体验尊重。同伴的认可、赞扬会使儿童感到满足和喜悦。
第四章:同伴交往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除了从成人那里学习和了解各种社会知识、经验以外,也从同伴那里学习到更多的经验。通过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逐步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并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逐渐改变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己的不当行为,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并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等等。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伴而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倾向,表现为自私、任性、霸道等,社会性发展不佳。但是,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儿童的这些行为得到一定改变。例如,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如果哪个儿童还像在家里一样自己独霸玩具,就会招致同伴的反对,失去同伴的交往。在多次失去同伴的经历以后,他就会知道其他孩子也有玩玩具的权利,如果自己不让别人玩,小朋友就不跟自己玩了。于是为了得到同伴的友谊,他就会把玩具分给大家玩,并逐渐懂得与人分享、互相尊重等社会规则的含义,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融入同伴群体。或者在幼儿园某项活动比赛过程中需要同伴合作达到一定目的时,儿童为了获得胜利就需要同伴之间的协商与交流,这样本来喜欢独自活动和孤僻的儿童就会增加与同伴的交流,慢慢的就会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与同伴建立友谊。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为了某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获得同伴的友谊,会不段地控制、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学着和同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如果发生了冲突,儿童学会自己处理,并不断地积累经验。一些社会规则,通过同伴的影响也会容易接受。早同伴的鼓励下,儿童的积极交往行为会不断增加,关心、合作、分享、协商等友好行为不断出现。 第五章: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
儿童与成人交往时,总是处于服从地位,在成人面前,他们永远都是“小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自己很难有独立活动、独立表达的机会。但是,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这样的交往中,儿童能够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并且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与同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因此,这种交往有助于儿童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更有助于他们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父母和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儿童对父母、对教师的依恋、依赖和顺从非常突出。但是随着与同伴交往的增多,他们对同伴的依赖性增强了,他们更喜欢与同伴在一起,面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减少了,对成人单方面的顺从态度也得到了改善。儿童之间甚至会成为彼此的榜样,互相学习、互相模仿。他们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情感,也得到了重新定位。但并不是所有的同伴关系都会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社会化,不良的同伴关系则阻碍儿童社会化。有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具有人格障碍,不能适应社会,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的不良同伴关系。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类的相关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有研究指出,大约6%--11%的3--6年级儿童在班上没有朋友。与其他儿童相比,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易出现下列问题:退学(或逃学),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存在其他心理障礙,乃至加入不良团伙。例如,一项回溯性研究发现,退学者中有被同伴拒绝历史的男生占46%,女生占14%,而毕生中有同样情况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和4%。还有研究指出了早期同伴关系不良与以后心理健康问题的联系。如一项研究表明,有心理障碍的成人组比正常成人组更有可能描述自己在十三四岁时曾受到同伴孤立或没有朋友的心境,另有研究表明,前往心理健康咨询所和儿童指导中心就诊的儿童中占相当比例的人有同伴关系障碍。成年人的自杀、嗜酒等问题有些也可能与其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同伴拒绝或孤立有关。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也表明,相当数量的人确有被同伴普遍排斥或长期排斥的历史。因此,我们应该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给予高度重视,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帮助其顺利、成功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学会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儿童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发展本身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儿童树立交往意识,增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儿童的适应和交往能力,使孩子更好的在社会上健康乐观的成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关键字:同伴关系 社会化 交往
第一章:同伴关系与儿童社会性的联系
所谓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或者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一岁到三岁,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帮助,逐渐完成从亲子交往像同伴交往的过渡,意识到并获得最基本的交往能力。所谓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的交往范围和接触的交往对象就会不断扩大变更,由最初的亲子关系逐渐到同伴关系,并且同伴关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同伴之间的年龄相仿,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心理特征也相似,这就使得平时在家与父母的那种交往方式不能恰当运用在同伴身上。而当他们在与同伴交往努力想表达自己的意愿过程中,他们就会使用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社会童从出生后的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这种同伴社交行为在以后几年里一直贯穿于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将如何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二章: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面带微笑。积极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之上的,因此要引导儿童朝着正确欢对他人微笑的人更容易被他人接受、交往并建立深厚的友谊。因此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要对同伴微笑,营造一个温暖放松的氛围,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打下基础。教师在平时也要微笑的看着儿童,潜移默化的为儿童做出率。
(2)和谐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之间要按顺序进行游戏,同伴之间要分享、共同合作,在交流时儿童说话的语气要有礼貌。教师要引导儿童,例如: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好吗?这样要比强硬的合作更受同伴喜欢。
(3)独立思考。儿童在遇到问题时,要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尽量让幼儿独立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比如教师引导儿童这样对同伴说:“我们一起来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我们开动脑筋就会成功。”
(4)相互尊重。在共同完成某个活动时引导儿童懂得互相尊重的道理。许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发生争吵的现象,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只想要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先尊重别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儿童自己分配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尊重的道理。
(5)家园教育。积极争取与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教师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培养儿童交往的良好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儿童的良好交往习惯。教师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的提高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第三章: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
曾有实验表明,长大过程中没有同伴交往的灵长类动物往往存在适应能力上的缺陷,如果不能摆正与其他动物的关系、对同伴的警觉性和攻击性都很明显,甚至会不顾忌到头领的教训而向头领发起攻击。人类如果沒有同伴的交往,其负面影响更大,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如缺乏社交意识、缺乏交友能力和技巧、自尊感过强、自我中心比较严重等等。安娜·弗洛伊德和索菲·唐的研究指出,同伴关系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指出,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可见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儿童随着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渐增强,产生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儿童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获得友谊和情歌。而良好的同伴交往则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些社会性需要的机会。儿童与同伴一起玩耍、互相协商,从而体验友谊、体验尊重。同伴的认可、赞扬会使儿童感到满足和喜悦。
第四章:同伴交往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除了从成人那里学习和了解各种社会知识、经验以外,也从同伴那里学习到更多的经验。通过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逐步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并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逐渐改变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己的不当行为,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并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等等。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同伴而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倾向,表现为自私、任性、霸道等,社会性发展不佳。但是,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儿童的这些行为得到一定改变。例如,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如果哪个儿童还像在家里一样自己独霸玩具,就会招致同伴的反对,失去同伴的交往。在多次失去同伴的经历以后,他就会知道其他孩子也有玩玩具的权利,如果自己不让别人玩,小朋友就不跟自己玩了。于是为了得到同伴的友谊,他就会把玩具分给大家玩,并逐渐懂得与人分享、互相尊重等社会规则的含义,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融入同伴群体。或者在幼儿园某项活动比赛过程中需要同伴合作达到一定目的时,儿童为了获得胜利就需要同伴之间的协商与交流,这样本来喜欢独自活动和孤僻的儿童就会增加与同伴的交流,慢慢的就会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与同伴建立友谊。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为了某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获得同伴的友谊,会不段地控制、调整自己的不当行为,学着和同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如果发生了冲突,儿童学会自己处理,并不断地积累经验。一些社会规则,通过同伴的影响也会容易接受。早同伴的鼓励下,儿童的积极交往行为会不断增加,关心、合作、分享、协商等友好行为不断出现。 第五章: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
儿童与成人交往时,总是处于服从地位,在成人面前,他们永远都是“小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自己很难有独立活动、独立表达的机会。但是,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这样的交往中,儿童能够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并且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与同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因此,这种交往有助于儿童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更有助于他们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父母和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儿童对父母、对教师的依恋、依赖和顺从非常突出。但是随着与同伴交往的增多,他们对同伴的依赖性增强了,他们更喜欢与同伴在一起,面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减少了,对成人单方面的顺从态度也得到了改善。儿童之间甚至会成为彼此的榜样,互相学习、互相模仿。他们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情感,也得到了重新定位。但并不是所有的同伴关系都会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社会化,不良的同伴关系则阻碍儿童社会化。有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具有人格障碍,不能适应社会,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的不良同伴关系。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类的相关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有研究指出,大约6%--11%的3--6年级儿童在班上没有朋友。与其他儿童相比,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易出现下列问题:退学(或逃学),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存在其他心理障礙,乃至加入不良团伙。例如,一项回溯性研究发现,退学者中有被同伴拒绝历史的男生占46%,女生占14%,而毕生中有同样情况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和4%。还有研究指出了早期同伴关系不良与以后心理健康问题的联系。如一项研究表明,有心理障碍的成人组比正常成人组更有可能描述自己在十三四岁时曾受到同伴孤立或没有朋友的心境,另有研究表明,前往心理健康咨询所和儿童指导中心就诊的儿童中占相当比例的人有同伴关系障碍。成年人的自杀、嗜酒等问题有些也可能与其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同伴拒绝或孤立有关。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也表明,相当数量的人确有被同伴普遍排斥或长期排斥的历史。因此,我们应该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给予高度重视,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帮助其顺利、成功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学会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儿童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发展本身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儿童树立交往意识,增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儿童的适应和交往能力,使孩子更好的在社会上健康乐观的成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