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生成的背景与意义
博兴县作为汉孝子董永的故乡,我们后人尤为骄傲和自豪,优美感人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传说主要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这个故事传说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蕴涵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包括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第二,该故事传说所颂扬的孝文化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现实实践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董永孝文化》开展此活动能更深入地了解董永故事,学习董永孝子精神,树立家庭责任感,引领学生学会感恩;在校园中营造“读书不忘父母,孝心传递你我”的文化氛围;通过调查走访,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让现代人更多地了解董永,传承孝文化,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成为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董永孝文化的研究,感受中国博兴孝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孝敬父母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的愉悦,培养团队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收集、整理、分析、组织和表达信息,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提高挖掘潜在信息源的能力;通过学习设计小组研究计划,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访谈中锻炼口才,初步学会与社会交往的技巧,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3.认知目标:了解博兴县关于董永孝子的有关传说和记载;搜集更多证据证明董永是博兴县人。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调查董永文化,形成问题(走近董永)
1.活动目标:了解董永的生平,有关传说、董永故事、牛郎织女、二十四孝图的有关内容,发现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下阶段研究问题的方向。
2.学生主要活动
(1)全班学生一起讨论,设计编写问卷,向教师、同学、家长等了解关于他们所知道的董永的有关故事,挖掘潜在信息源。
(2)社区走访,访问社区高龄老人,听他们讲关于董永的故事,从中体会和感悟董永带给后人的影响。
(3)参观博兴县博物馆,翻阅博兴县志,查询有关董永的一切记载。
(4)通过整理问卷,社区走访,发现共同点,董永的“孝顺”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学生谈发现,进而讨论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附学生提到的问题。
预设问题:
你从董永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董永留给了我们什么?
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学历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应怎样传承和保留董永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6)学生自由谈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根据兴趣的不同分组,全班讨论从哪些方面研究,为分组做准备。
(7)根据学生的问题,师生共同协商一起将问题归类为:
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学历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应怎样保留和传承董永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8)小组分工后,根据学生分工情况,师生共同协商制作调查走访表。
3.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合理地筛选、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指导学生掌握调查方法,提醒他们注意社会交往中的礼仪。
(3)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要细致,考虑要周全。例如,调查者(性别、年龄)调查内容、调查人等等一些要素在表格的制定中要考虑。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分析问题(了解董永孝故事)
1.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分析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归纳统计方法,激发对中国孝文化的内涵的了解及对现实的意义。
2.学生主要活动
(1)学生分组制作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走访的地点和内容,完成以下调查:博兴县博物馆实地调查、县城及周边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博兴县志查阅、博兴县湾头村千年古槐树等文物古迹的来历及传说调查、网上搜集信息。
(2)各小组成员整理走访调查表格,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
(3)各小组组长召集组员,对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小组意见。
(4)适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载。
3.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着重指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注重调查结果说服力。
(2)向学生提供一些调查方法。例如:看书、上网、走访高龄老人、问学者、专家等。
(3)向学生提供一些书籍名称。如:《中国孝文化的发展》《董永传说》《博兴县历史名人》等。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总结阶段(感悟董永孝文化)
1.活动目标: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走访调查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了解董永孝文化中中国孝文化的底蕴。
2.学生主要活动
(1)各小组根据走访调查表的统计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师生评价各小组研究成果,并发表个人不同的看法,适时改进结果呈现方式。
(3)交流之后,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的收获感受用书面表达形式记录下来,感受董永孝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传承董永孝敬父母的精神,体会感悟中华孝文化的博大精深,发扬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博兴、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教师指导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中,对学生自己在经历调查、采访以及和小组合作的基本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学会对他人工作进程和最终结果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多的、充分地肯定,给学生信心,并对学生调查结果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应多肯定。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花絮:
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董永的故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如在网上查到了关于《董永的传说》。
学生搜集到《董永的传说》认真阅读后才知道:博兴县锦秋社区湾头村千年老槐树的由来,老槐树被称为“媒仙”的真正原因。现在我县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原因,现在新婚男女为何要到老槐树前留影证婚。现在博兴县新城区“千乘小区”的起名原由。
“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学生对有关资料和开展情况进行了了解。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了解了博兴县委县府组织开展董永文化旅游节的原因,就是把博兴的浓厚的地方文化发扬光大,向中国,向世界宣传博兴,招商引资,发展博兴。
四、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第一感觉是我们博兴县原来有那么多的丰厚文化我们并不了解,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实践调查挖掘得来的东西才是最深刻的,思维拓宽了,能力提高了。如:在董永与七仙女成亲的“媒仙”老槐树下,对百岁老人的采访中,学生对老人讲述千年古树的来历,洗耳恭听、认真记录。他们从手拄拐杖,长满胡须的老人那里,听来的不仅是故事的传说,更多的是对孝敬老人的理解和对中华美德的传承,作为带队组织本次活动的我,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孩子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谦虚,在活动中更全面地理解了“孝”的真正含义。夕阳下我们与老人温馨的合影,成为余晖中永久和谐的记忆。
在对“千乘小区”的由来问卷调查中,学生们认识到80%的年轻人,对董永故里“千乘县”不曾知晓,倍感可惜,为现代人对家乡优秀文化的认识淡漠尤为惋惜。一种责任意识油然而生,他们悄悄下定决心,组织一次大型的家乡孝文化巡礼活动,让所有年轻人都了解董永,认识董永,学习董永。从而更好地在博兴大地上掀起一股“董永孝文化”热潮。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可见,同学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领略到了实践过程的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
活动课到此好像结束了,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了解了董永孝文化,感悟到了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习董永,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把博兴的孝文化发扬光大,可是在活动结束时,一个小组的同学突然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们现在博兴县内的“孝敬父母”做得怎样呢?我们、我们的父母都做到“孝”了吗?我感觉我们既然了解了这么多有关孝的传统美德,那我们就有义务做孝文化的发扬者和宣传者,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查我县的孝敬老人的情况,并且建议各社区把孝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张贴、宣传,我们应该自己动手起草和孝敬父母有关的文明公约,并起草一份倡议书,在全县开展一次“孝敬父母,从我做起”的活动。学生们听完这全面深刻的总结和升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作为老师我也没想到学生又想把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一次“向‘不孝’说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开始了,这一次没有老师的组织和引领,完全是学生在有了活动经验之后的自由飞翔。他们利用周六周日双休自行组织,从编印倡议书、设置调查问卷、联系社区负责人,整个过程组织得有理有据,上一活动环节的积极分子,成为本次活动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孝子热情”在博兴的街头巷尾成为最好的看点。可在一些与公婆关系紧张的家庭调查中,也受到了热情中的碰壁,被调查者的不理解、非议和不配合,使得他们重新反思需要多种调查方式并用,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活动思路。他们在一次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日渐成熟和成长起来。
作为整个活动的指导者,做为教师,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主题的延续,更是孩子们孝文化思想的延续、升华和提高。我仿佛看到了博兴县充满爱意、孝敬、和睦、和谐的明天,而最根本的起点就是我们这群充满了探索研究热情的孩子们,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吗?
下一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学生积极性更高了,因为在上一次活动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制定调查走访表格,还是到各社区问卷调查,不用老师再一一安排嘱咐,他们想的甚至比老师更全面,从孩子们的热情、理智、执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他们会更成功,收获会更大。
五、教学后记
经过一个月的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社会实践调查,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取了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得到的知识和体验,不仅了解了董永,还深深地理解了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且学会了合作,收获了友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的智慧,很好地传承和宏扬了董永孝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好比下一盘棋一样,不在乎一子的得失,而在于全局谋划。只有把这个活动过程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才能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既然活动是个连续的过程,那么在学生有正当需求的时候,在活动展开过程中,或者结束时,允许学生兴趣或思维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或提出上一个问题的附带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因此,只要做到“神”不散,就是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成功的研究性学习课。
博兴县作为汉孝子董永的故乡,我们后人尤为骄傲和自豪,优美感人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传说主要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这个故事传说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蕴涵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包括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第二,该故事传说所颂扬的孝文化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现实实践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董永孝文化》开展此活动能更深入地了解董永故事,学习董永孝子精神,树立家庭责任感,引领学生学会感恩;在校园中营造“读书不忘父母,孝心传递你我”的文化氛围;通过调查走访,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让现代人更多地了解董永,传承孝文化,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成为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董永孝文化的研究,感受中国博兴孝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孝敬父母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的愉悦,培养团队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收集、整理、分析、组织和表达信息,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提高挖掘潜在信息源的能力;通过学习设计小组研究计划,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访谈中锻炼口才,初步学会与社会交往的技巧,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3.认知目标:了解博兴县关于董永孝子的有关传说和记载;搜集更多证据证明董永是博兴县人。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调查董永文化,形成问题(走近董永)
1.活动目标:了解董永的生平,有关传说、董永故事、牛郎织女、二十四孝图的有关内容,发现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下阶段研究问题的方向。
2.学生主要活动
(1)全班学生一起讨论,设计编写问卷,向教师、同学、家长等了解关于他们所知道的董永的有关故事,挖掘潜在信息源。
(2)社区走访,访问社区高龄老人,听他们讲关于董永的故事,从中体会和感悟董永带给后人的影响。
(3)参观博兴县博物馆,翻阅博兴县志,查询有关董永的一切记载。
(4)通过整理问卷,社区走访,发现共同点,董永的“孝顺”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学生谈发现,进而讨论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附学生提到的问题。
预设问题:
你从董永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董永留给了我们什么?
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学历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应怎样传承和保留董永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6)学生自由谈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根据兴趣的不同分组,全班讨论从哪些方面研究,为分组做准备。
(7)根据学生的问题,师生共同协商一起将问题归类为:
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学历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应怎样保留和传承董永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8)小组分工后,根据学生分工情况,师生共同协商制作调查走访表。
3.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合理地筛选、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指导学生掌握调查方法,提醒他们注意社会交往中的礼仪。
(3)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要细致,考虑要周全。例如,调查者(性别、年龄)调查内容、调查人等等一些要素在表格的制定中要考虑。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分析问题(了解董永孝故事)
1.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分析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归纳统计方法,激发对中国孝文化的内涵的了解及对现实的意义。
2.学生主要活动
(1)学生分组制作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走访的地点和内容,完成以下调查:博兴县博物馆实地调查、县城及周边社区实地走访调查、博兴县志查阅、博兴县湾头村千年古槐树等文物古迹的来历及传说调查、网上搜集信息。
(2)各小组成员整理走访调查表格,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
(3)各小组组长召集组员,对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小组意见。
(4)适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载。
3.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着重指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注重调查结果说服力。
(2)向学生提供一些调查方法。例如:看书、上网、走访高龄老人、问学者、专家等。
(3)向学生提供一些书籍名称。如:《中国孝文化的发展》《董永传说》《博兴县历史名人》等。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总结阶段(感悟董永孝文化)
1.活动目标: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走访调查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了解董永孝文化中中国孝文化的底蕴。
2.学生主要活动
(1)各小组根据走访调查表的统计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2)师生评价各小组研究成果,并发表个人不同的看法,适时改进结果呈现方式。
(3)交流之后,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的收获感受用书面表达形式记录下来,感受董永孝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孝敬父母的精神和人的文化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传承董永孝敬父母的精神,体会感悟中华孝文化的博大精深,发扬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博兴、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教师指导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中,对学生自己在经历调查、采访以及和小组合作的基本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学会对他人工作进程和最终结果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多的、充分地肯定,给学生信心,并对学生调查结果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应多肯定。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花絮:
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董永的故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如在网上查到了关于《董永的传说》。
学生搜集到《董永的传说》认真阅读后才知道:博兴县锦秋社区湾头村千年老槐树的由来,老槐树被称为“媒仙”的真正原因。现在我县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原因,现在新婚男女为何要到老槐树前留影证婚。现在博兴县新城区“千乘小区”的起名原由。
“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学生对有关资料和开展情况进行了了解。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了解了博兴县委县府组织开展董永文化旅游节的原因,就是把博兴的浓厚的地方文化发扬光大,向中国,向世界宣传博兴,招商引资,发展博兴。
四、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第一感觉是我们博兴县原来有那么多的丰厚文化我们并不了解,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实践调查挖掘得来的东西才是最深刻的,思维拓宽了,能力提高了。如:在董永与七仙女成亲的“媒仙”老槐树下,对百岁老人的采访中,学生对老人讲述千年古树的来历,洗耳恭听、认真记录。他们从手拄拐杖,长满胡须的老人那里,听来的不仅是故事的传说,更多的是对孝敬老人的理解和对中华美德的传承,作为带队组织本次活动的我,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孩子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谦虚,在活动中更全面地理解了“孝”的真正含义。夕阳下我们与老人温馨的合影,成为余晖中永久和谐的记忆。
在对“千乘小区”的由来问卷调查中,学生们认识到80%的年轻人,对董永故里“千乘县”不曾知晓,倍感可惜,为现代人对家乡优秀文化的认识淡漠尤为惋惜。一种责任意识油然而生,他们悄悄下定决心,组织一次大型的家乡孝文化巡礼活动,让所有年轻人都了解董永,认识董永,学习董永。从而更好地在博兴大地上掀起一股“董永孝文化”热潮。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可见,同学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领略到了实践过程的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
活动课到此好像结束了,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了解了董永孝文化,感悟到了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习董永,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把博兴的孝文化发扬光大,可是在活动结束时,一个小组的同学突然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们现在博兴县内的“孝敬父母”做得怎样呢?我们、我们的父母都做到“孝”了吗?我感觉我们既然了解了这么多有关孝的传统美德,那我们就有义务做孝文化的发扬者和宣传者,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查我县的孝敬老人的情况,并且建议各社区把孝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张贴、宣传,我们应该自己动手起草和孝敬父母有关的文明公约,并起草一份倡议书,在全县开展一次“孝敬父母,从我做起”的活动。学生们听完这全面深刻的总结和升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作为老师我也没想到学生又想把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一次“向‘不孝’说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开始了,这一次没有老师的组织和引领,完全是学生在有了活动经验之后的自由飞翔。他们利用周六周日双休自行组织,从编印倡议书、设置调查问卷、联系社区负责人,整个过程组织得有理有据,上一活动环节的积极分子,成为本次活动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孝子热情”在博兴的街头巷尾成为最好的看点。可在一些与公婆关系紧张的家庭调查中,也受到了热情中的碰壁,被调查者的不理解、非议和不配合,使得他们重新反思需要多种调查方式并用,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活动思路。他们在一次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日渐成熟和成长起来。
作为整个活动的指导者,做为教师,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主题的延续,更是孩子们孝文化思想的延续、升华和提高。我仿佛看到了博兴县充满爱意、孝敬、和睦、和谐的明天,而最根本的起点就是我们这群充满了探索研究热情的孩子们,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吗?
下一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学生积极性更高了,因为在上一次活动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制定调查走访表格,还是到各社区问卷调查,不用老师再一一安排嘱咐,他们想的甚至比老师更全面,从孩子们的热情、理智、执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他们会更成功,收获会更大。
五、教学后记
经过一个月的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社会实践调查,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取了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得到的知识和体验,不仅了解了董永,还深深地理解了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且学会了合作,收获了友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的智慧,很好地传承和宏扬了董永孝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好比下一盘棋一样,不在乎一子的得失,而在于全局谋划。只有把这个活动过程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才能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既然活动是个连续的过程,那么在学生有正当需求的时候,在活动展开过程中,或者结束时,允许学生兴趣或思维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或提出上一个问题的附带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因此,只要做到“神”不散,就是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成功的研究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