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根据学习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与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缘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他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就不再告诉他。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一、分层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出一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试着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觉思维能力;然后,指出已有条件间的联系,或强调某条件的特殊或再辅加一两个条件,引导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意识或化归意识。如若还有一些学生启而不动,就进一步指出条件间的联系,指出思考的方向来帮助学生向问题靠近。例如,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时,第一步启发:提出探索性、概括性较强的问题。师问:在平面几何中,证明两个角的方法很多,你们学过哪些方法?生答:(学生讨论之后集中在平行线和全等形上)第二步启发:增设条件,提出思维重点,引导思维方向。师问:如需构造图形,三角形内有什么重要线段?生答:(略)(学生已纷纷举手)第三步启发:点明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行动。师问:你添加怎么样的线段,可以证出结论?请选一种简单的写出来。这种启发式教学,有高度分层次地进行,有时运用演绎推理,有时逐步分析来启发学生朝着目标深入思考。
二、类比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利用类比来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就是启发学生先回忆一个已知的判断或一个已知的理论;然后再启发学生想到一个新的判断、新的论证或新的理论;最后启发学生应用得到的新的数学或推广转移新的数学结构。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第一步启发:提供已知的类比结构,2ab 7ab=9ab。-5a 3a=-2a。师问:这两个等式是怎么样从左边到右边的?是什么运算?生答:(略)。第二步启发:发现未知的知识结构师问:合并同类项,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那么如何合并同类根式?生答:(略)。第三步启发:应用新的数学结构进行思维同化。教师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解答。这种启发式教学需注意:拿来类比的结构一定具体、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语言有:“你发现了什么?”“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么样?”“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增加一个条件,你看如何?”“你向另外一面看看怎样?”等,以此来鼓励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总之,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熟练地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或借助一些手势、动作、符号、图像、图片或一件事物、一段演示等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缘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他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就不再告诉他。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一、分层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出一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试着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觉思维能力;然后,指出已有条件间的联系,或强调某条件的特殊或再辅加一两个条件,引导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意识或化归意识。如若还有一些学生启而不动,就进一步指出条件间的联系,指出思考的方向来帮助学生向问题靠近。例如,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时,第一步启发:提出探索性、概括性较强的问题。师问:在平面几何中,证明两个角的方法很多,你们学过哪些方法?生答:(学生讨论之后集中在平行线和全等形上)第二步启发:增设条件,提出思维重点,引导思维方向。师问:如需构造图形,三角形内有什么重要线段?生答:(略)(学生已纷纷举手)第三步启发:点明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行动。师问:你添加怎么样的线段,可以证出结论?请选一种简单的写出来。这种启发式教学,有高度分层次地进行,有时运用演绎推理,有时逐步分析来启发学生朝着目标深入思考。
二、类比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利用类比来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就是启发学生先回忆一个已知的判断或一个已知的理论;然后再启发学生想到一个新的判断、新的论证或新的理论;最后启发学生应用得到的新的数学或推广转移新的数学结构。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第一步启发:提供已知的类比结构,2ab 7ab=9ab。-5a 3a=-2a。师问:这两个等式是怎么样从左边到右边的?是什么运算?生答:(略)。第二步启发:发现未知的知识结构师问:合并同类项,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那么如何合并同类根式?生答:(略)。第三步启发:应用新的数学结构进行思维同化。教师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解答。这种启发式教学需注意:拿来类比的结构一定具体、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语言有:“你发现了什么?”“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么样?”“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增加一个条件,你看如何?”“你向另外一面看看怎样?”等,以此来鼓励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总之,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熟练地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或借助一些手势、动作、符号、图像、图片或一件事物、一段演示等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