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满足广大八极拳爱好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从本期起,本刊特邀神枪“李书文”研究会秘书长未宝德老师为本刊撰写八极拳研究系列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八极拳是当代国内外广为流传的著名优秀传统拳种,它以其雄健暴猛的显著风格和挨、崩、挤、靠的贴身技击特点而著称于世。在中国武林众多流派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八极拳是一个完整的流派体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八极拳套路演练、功法训练到技击对抗,历久不衰,是八极拳先贤们优秀智慧的体现和血汗的结晶。在洁末民初时期,八极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1862—1934)以贴身靠打的精技纯功名震武林,以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大枪技艺扬威海外。他把八极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铸就了八极拳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由此,八极拳在国内外声誉鹊起,求艺者如过江之鲫。现今八极拳习艺者已遍及海内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武术已走向世界,中国功夫已撩开其神秘的面纱。由于八极拳是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顺先天自然之能,对人之精神与肉体并练,内脏与外躯兼修。经过系统锻炼能使人精力旺盛、气力充沛,人体内外强健。在实用性方面又充分展示出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刚柔相济和精妙绝伦的技击之根与武术之魂,使得近代国内外众多武术专家学者多次亲临八极拳发源地进行寻根、探讨、挖掘、整理八极拳,并寻求其功法训练体系和实战性较强的技术体系内涵,以便利用自身优势的科技训练设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朱老师自幼习练八极拳,虽无大成,却愿以所学就八极拳流派体系的内容分若干部分,与武林朋友们共同探究。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八极拳爱好者一道,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八极拳而共同努力。
八极拳基本功夫套路——“八极小架”
任何事物在它产生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运动形式。八极拳吸取百家之长,在其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抗性和套路演练的两种运动形式。
套路是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历史功绩是把攻防格斗的招法以套路的形式保留下来了,从而使武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八极拳的套路从清末民初至今无论几大体系,在套路的演练方面大同小异。主要的套路共有小架、也称老架;八极拳,也称大架,单打,空架子;“六大开”、“八大招”、“金刚八式”,此外,有散招、散手多种;再就是以“六合大枪”为核心的器械演练体系。从五十年代初至今,八极拳拳械套路已变化成近百套。
作为八极拳基础功夫的小架是原始拳路,是该拳法中的精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功理功法和变化多端的技击妙术。历代的八极拳前辈开场授徒,都是首先将八极拳小架作为极重要的修炼课程,而且要求极为严格,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小架修炼得扎实与否,是修炼八极拳体系能否达到高境界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修炼好八极小架是获得“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精妙真谛至关重要的途径。因为小架是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从各式的名称,小架歌、小架变化歌、小架练习要领、小架行拳走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动作要求及小架各式用法及变化法,充分体现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八极拳谱)曰:“小架乃八极门之基本功也,初学者必须从小架开始,此路练好再练八极拳
小架全套虽仅20余式,然八极拳技击精华已寓其中矣,习者莫以其式样简单而轻视之,实则变化多端,且概括了各种拳术之精华”。
八极拳是内外兼修之拳种,要求:内外一致,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也就是说,“人本身呈一完整之躯,一行一动,内外必须一致,上下要相随,要用‘六合’劲,六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身合的内三合,以及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要求内外合一,协调一致,并强调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以意行气,以气催力,气力合一。而内三合中的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要求通过修炼八极小架,将人体内脏各个器官系统更加坚强与协调一致,才能时刻保持精力旺盛,气力充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成‘丹田之气’。外三合则要求通过修炼八极小架,将人体四肢全躯各个部位协调一致,产生整体的力量,从而达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能以气催力的关键是力与身合”。因为在搏击中”击打力量所产生的威力是靠全躯四肢八节传送出去的,也就是说,先天之气与经过锻炼后的后天之气协调一致,形成‘丹田之气’,从技击方面讲是不能直接打击目标的,只有通过人身主体才能将体内修炼的丹田之气释放出来。只有将体内的丹田之气与人体外形各个出击部位协调一致而产生的力融为一体,形成‘气力合一’,才能对目标有极强的打击力和增强自身的抗击力”。
八极拳在劲力上主要练四种劲:刚、柔、脆、滑。刚劲练拙力如疯魔,即暴猛异常的“楞劲”;柔劲练软绵封闭拨,即巧劲活力;脆劲练寸打、寸截、寸拿、寸吐露,即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守兼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并用,刚柔相济,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挥出最大的打击效果;滑劲练筋骨皮肉合.即人体之全躯四肢八节各外形部位能量融合并形成协调一致的劲力。而修炼好八极小架是获得内外合一之四种劲力的最佳训练方法。
八极小架习练
八极拳小架的习练和演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老师所传授的每一个动作,按标准化、规范化动作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首先应该学会每一个动作,对每一个动作中的拳型、掌型、各种步型都要到位,而后,千百次的增加熟练程度。熟练程度提高后,再让老师逐个动作进行调理。这个阶段称为摆弄架子。拳谱曰:“八极架子定式极重要,为此拳之根本也”。
第二阶段为演练阶段有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加之学生悟性高,也可以不分阶段,总之,国人而异,循序渐进)o在演练八极小架时,要求动静分明,静如泰山,动如闪电。静时,含胸拨腰,即胸部舒松自然,(非驼背状)腰椎自然竖直放松拨长;膀根沉下头顶天,即头如顶物状,松肩则是便于气力顺达。舌舐上颚气要含,是指闭嘴舌尖舐在口腔内上颚之处。含气呈呼吸由鼻孔出入,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呼吸自然,气蓄丹田。神水三咽入丹田,是指练功时有浮躁之感,气不能沉入丹田,用口中自生津液咽三次,同时上盘全部彻底放松便能调整好。收臀即尾骨内勾上提,不能向后翘起;提肛即肛门收缩。趾抓地即两脚尖稍向里合抓地。三尖对开裆自圆,即马步动作状态时,肘尖、膝尖、脚尖上下垂直一线,裆就自然而圆。动时,要求手如流星眼似电。即:发要极,变要快,定要稳。出拳出掌时要以意引气,以气引力,以力催拳;二目圆睁,手到眼先到,不能东瞧西看,要眼同手合。跺脚如穿石入洞力贯足下,闯步如流星赶月,行拳走势要万力发于腰,行如龙,动如虎,步如猴。进击快似闪电,退守速如疾箭。发劲时要发六合劲,同时擤气催力,声助拳势,气力生威,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拳谱曰:“劲之发也,须以意为指挥,运气以促力,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达于两肩,出于足趾手指,气力相辅,气促力看走,力由气发,一极动百极响应,一者不具则失其髓”。应注意的是,练架子及练八极拳最忌者为 腆胸弯腰,敞膝翘臀,耸肩缩劲,身躯不正,内外不合,上下不随,上身发力过大和练空不存意。
演练八极拳动作时,应根据自己的悟性及自身的能量,适当掌握做上一个动作与做下一个动作的连接密度,同时掌握运动量和运动质量。按常规要求,做每一个动作时,即静时不限时间,当下盘肌体支撑到极限时,再变化下一个动作。由静到动的变化时,发力不要过于猛烈,只要能做到意动,功发,力达便可。练习动作时,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之间的呼吸紧密配合的程序是:动前吸气,动中行气,动后吸气的同时,周身自然放松,做到自然分配呼吸,忌闭气。
八极拳在演练中不但要打得“愣”(给人的感觉凶猛异常),最为重要的是要练得"活"。练得活就是在行拳走势过程中做到腰身活、步伐活,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力出自然、不僵不滞。出手发力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才是力道之最。拳谱中曰:“身躯中正,不倚不偏,下盘稳定劲发八面,尾闾中心不偏方向,前后左右,进退运用自如,方能有横力直力,不致出一面劲,方可变转灵活。要以腰为主,带动四肢,有吞有吐,有蓄有发,耸动有力,刚柔相济,变式要快,由始至终力要狂,定式要稳,节奏分明”。
(责编:高生)
八极拳是当代国内外广为流传的著名优秀传统拳种,它以其雄健暴猛的显著风格和挨、崩、挤、靠的贴身技击特点而著称于世。在中国武林众多流派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八极拳是一个完整的流派体系,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八极拳套路演练、功法训练到技击对抗,历久不衰,是八极拳先贤们优秀智慧的体现和血汗的结晶。在洁末民初时期,八极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1862—1934)以贴身靠打的精技纯功名震武林,以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大枪技艺扬威海外。他把八极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铸就了八极拳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由此,八极拳在国内外声誉鹊起,求艺者如过江之鲫。现今八极拳习艺者已遍及海内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武术已走向世界,中国功夫已撩开其神秘的面纱。由于八极拳是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顺先天自然之能,对人之精神与肉体并练,内脏与外躯兼修。经过系统锻炼能使人精力旺盛、气力充沛,人体内外强健。在实用性方面又充分展示出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刚柔相济和精妙绝伦的技击之根与武术之魂,使得近代国内外众多武术专家学者多次亲临八极拳发源地进行寻根、探讨、挖掘、整理八极拳,并寻求其功法训练体系和实战性较强的技术体系内涵,以便利用自身优势的科技训练设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朱老师自幼习练八极拳,虽无大成,却愿以所学就八极拳流派体系的内容分若干部分,与武林朋友们共同探究。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八极拳爱好者一道,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八极拳而共同努力。
八极拳基本功夫套路——“八极小架”
任何事物在它产生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运动形式。八极拳吸取百家之长,在其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抗性和套路演练的两种运动形式。
套路是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历史功绩是把攻防格斗的招法以套路的形式保留下来了,从而使武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八极拳的套路从清末民初至今无论几大体系,在套路的演练方面大同小异。主要的套路共有小架、也称老架;八极拳,也称大架,单打,空架子;“六大开”、“八大招”、“金刚八式”,此外,有散招、散手多种;再就是以“六合大枪”为核心的器械演练体系。从五十年代初至今,八极拳拳械套路已变化成近百套。
作为八极拳基础功夫的小架是原始拳路,是该拳法中的精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功理功法和变化多端的技击妙术。历代的八极拳前辈开场授徒,都是首先将八极拳小架作为极重要的修炼课程,而且要求极为严格,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其重要性。所以,小架修炼得扎实与否,是修炼八极拳体系能否达到高境界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修炼好八极小架是获得“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精妙真谛至关重要的途径。因为小架是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从各式的名称,小架歌、小架变化歌、小架练习要领、小架行拳走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动作要求及小架各式用法及变化法,充分体现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八极拳谱)曰:“小架乃八极门之基本功也,初学者必须从小架开始,此路练好再练八极拳
小架全套虽仅20余式,然八极拳技击精华已寓其中矣,习者莫以其式样简单而轻视之,实则变化多端,且概括了各种拳术之精华”。
八极拳是内外兼修之拳种,要求:内外一致,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也就是说,“人本身呈一完整之躯,一行一动,内外必须一致,上下要相随,要用‘六合’劲,六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身合的内三合,以及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要求内外合一,协调一致,并强调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以意行气,以气催力,气力合一。而内三合中的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要求通过修炼八极小架,将人体内脏各个器官系统更加坚强与协调一致,才能时刻保持精力旺盛,气力充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成‘丹田之气’。外三合则要求通过修炼八极小架,将人体四肢全躯各个部位协调一致,产生整体的力量,从而达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能以气催力的关键是力与身合”。因为在搏击中”击打力量所产生的威力是靠全躯四肢八节传送出去的,也就是说,先天之气与经过锻炼后的后天之气协调一致,形成‘丹田之气’,从技击方面讲是不能直接打击目标的,只有通过人身主体才能将体内修炼的丹田之气释放出来。只有将体内的丹田之气与人体外形各个出击部位协调一致而产生的力融为一体,形成‘气力合一’,才能对目标有极强的打击力和增强自身的抗击力”。
八极拳在劲力上主要练四种劲:刚、柔、脆、滑。刚劲练拙力如疯魔,即暴猛异常的“楞劲”;柔劲练软绵封闭拨,即巧劲活力;脆劲练寸打、寸截、寸拿、寸吐露,即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守兼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并用,刚柔相济,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挥出最大的打击效果;滑劲练筋骨皮肉合.即人体之全躯四肢八节各外形部位能量融合并形成协调一致的劲力。而修炼好八极小架是获得内外合一之四种劲力的最佳训练方法。
八极小架习练
八极拳小架的习练和演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老师所传授的每一个动作,按标准化、规范化动作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首先应该学会每一个动作,对每一个动作中的拳型、掌型、各种步型都要到位,而后,千百次的增加熟练程度。熟练程度提高后,再让老师逐个动作进行调理。这个阶段称为摆弄架子。拳谱曰:“八极架子定式极重要,为此拳之根本也”。
第二阶段为演练阶段有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加之学生悟性高,也可以不分阶段,总之,国人而异,循序渐进)o在演练八极小架时,要求动静分明,静如泰山,动如闪电。静时,含胸拨腰,即胸部舒松自然,(非驼背状)腰椎自然竖直放松拨长;膀根沉下头顶天,即头如顶物状,松肩则是便于气力顺达。舌舐上颚气要含,是指闭嘴舌尖舐在口腔内上颚之处。含气呈呼吸由鼻孔出入,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呼吸自然,气蓄丹田。神水三咽入丹田,是指练功时有浮躁之感,气不能沉入丹田,用口中自生津液咽三次,同时上盘全部彻底放松便能调整好。收臀即尾骨内勾上提,不能向后翘起;提肛即肛门收缩。趾抓地即两脚尖稍向里合抓地。三尖对开裆自圆,即马步动作状态时,肘尖、膝尖、脚尖上下垂直一线,裆就自然而圆。动时,要求手如流星眼似电。即:发要极,变要快,定要稳。出拳出掌时要以意引气,以气引力,以力催拳;二目圆睁,手到眼先到,不能东瞧西看,要眼同手合。跺脚如穿石入洞力贯足下,闯步如流星赶月,行拳走势要万力发于腰,行如龙,动如虎,步如猴。进击快似闪电,退守速如疾箭。发劲时要发六合劲,同时擤气催力,声助拳势,气力生威,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拳谱曰:“劲之发也,须以意为指挥,运气以促力,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达于两肩,出于足趾手指,气力相辅,气促力看走,力由气发,一极动百极响应,一者不具则失其髓”。应注意的是,练架子及练八极拳最忌者为 腆胸弯腰,敞膝翘臀,耸肩缩劲,身躯不正,内外不合,上下不随,上身发力过大和练空不存意。
演练八极拳动作时,应根据自己的悟性及自身的能量,适当掌握做上一个动作与做下一个动作的连接密度,同时掌握运动量和运动质量。按常规要求,做每一个动作时,即静时不限时间,当下盘肌体支撑到极限时,再变化下一个动作。由静到动的变化时,发力不要过于猛烈,只要能做到意动,功发,力达便可。练习动作时,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之间的呼吸紧密配合的程序是:动前吸气,动中行气,动后吸气的同时,周身自然放松,做到自然分配呼吸,忌闭气。
八极拳在演练中不但要打得“愣”(给人的感觉凶猛异常),最为重要的是要练得"活"。练得活就是在行拳走势过程中做到腰身活、步伐活,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力出自然、不僵不滞。出手发力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才是力道之最。拳谱中曰:“身躯中正,不倚不偏,下盘稳定劲发八面,尾闾中心不偏方向,前后左右,进退运用自如,方能有横力直力,不致出一面劲,方可变转灵活。要以腰为主,带动四肢,有吞有吐,有蓄有发,耸动有力,刚柔相济,变式要快,由始至终力要狂,定式要稳,节奏分明”。
(责编: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