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中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学科之一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但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在高中阶段,数学学困生的比例较大,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学业不良,学力不足,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高中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高中 数困生学习障碍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7-01
  一、智力因素
  1.数学基础知识薄弱
  (1)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结构性非常强的学科,后继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之上,先前数学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对后继数学知识的学习必然带来影响,尤其是某些重要数学知识环节的缺课,会对后继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严重的障碍。有些数学学困生就是输在了起点,使后继的数学学习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2)一般说来,学困生接受的基础知识不熟练、不系统,学过的知识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又不能及时的归纳、整理、完善,严重的阻碍着学习能力的发展。
  2.学习策略及方法不佳
  (1)不会阅读课本,不会归纳总结知识要点。对每个知识点理解的不透,例如,集合N、N*的运用中,许多同学不清楚0到底属于哪一个集合,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出错。(2)对学过的知识不善于联系,不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3)不注重学习过程,不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4)对知识的运用只停留在模仿层面上,不能驾驭知识,稍有变化,就感到束手无策。(5)基本方法不熟,对学过的方法掌握的不到位,导致出现类似问题时仍然不会解答。(6)缺乏常用的一些特殊的技巧,不能运用技巧性的手段解决规律性强的问题。(7)不重视基本公式的变形,逆向思维欠缺,不能熟练地多方位地变形运用公式。(8)对公式、定理的限制条件容易忽视,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限制条件,例如,在运用均值不等式:a + b ≥2时,必须保证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但有的同学不注意这个条件,只依赖不等式的结构单方面考虑问题,以至出错。(9)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数学思想,从而导致不会分类讨论,不会数形结合,不会化归转化,不会反证,不会换位思考等。
  3.数学学习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题时思维不周密,分析问题不全面,该分类时不分类,该综合时不综合,顾此失彼。
  (2)思维不灵活,不能巧妙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表现在对公式的变形、命题的变更、解题方法的换位思考等方面思维呆板,方法单一,不能触类旁通,不能灵活自如的解决问题。
  (3)思维不深刻,表现在不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不会分析问题,不知解题的方向,不能合理的运用类比、比较、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
  (4)基本运算能力差,很容易在简单运算中出错,例如,在解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等最基本的运算时,速度慢,错误多。
  (5)空间想象能力差,对最基本的空间图形认识不明确,理解不到位。
  二、非智力因素
  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也暴露出很多非智力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和自我效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的动力不足
  数学学困生只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数学不感兴趣,讨厌数学。对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是指对数学学习和数学规律的掌握感兴趣,喜欢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获得乐趣。学生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愉快的去接受和运用数学知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数学学困生往往不喜欢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强烈,缺乏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不愿意发言,不认真思考问题,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2.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地位,家长埋怨、教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2)具有惰性心理。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运算稍繁杂,就不想去做;题目较长,就不想去看;问题稍延伸,就不去联想;不想独立完成作业。不注重学习过程,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总想着在学习上找一条捷径。
  (3)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中碰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学习缺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4)具有压抑心理。大多数学困生内心具有搞好学习的愿望,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但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存在的困难较多,尽管自己比较努力,但仍赶不上去,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和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大、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产生。
  (5)具有逆反心理。由于学困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因此,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导致对数学这门课的厌学。
  (6)志向水平低。大多数学困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
  三、客观因素
  数学学困生除了以上其自身的因素外,客观方面如数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也是产生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比例大的一个原因。
  在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有些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太抽象,学生缺乏解决数学新问题、处理新矛盾的感性经验,从而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数学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尤其是教学方法不适合某些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采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教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不重视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不注重因材施教,造成教和学不协调,从而影响了部分同学的数学学习,导致其数学学业不良。
  以上的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对于这些问题,本人也在積极的探索相应的对策。当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与新教育理念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我也希望与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针对此文所提到的这些现象共同思考与探讨,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措施,以解决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省级课题《新课程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研究》论文之一, 课题立项号 GS[2014]GHB142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8-01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历史,对历史有兴趣,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谈一下多年来在历史教学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和方法,与同行共享。  一、上好第一课,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从思想上打消历史是副科的错误观点,精心备好第一课
目的临床医生与学者对肝体积的数据极为重视,因为其能够定量评价肝脏大小、反映肝脏的功能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即可预测肝脏疾病的预后,也可判断肝脏的储备功能。随着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多指获得性阅读,这种阅读是有意识和目的的一种阅读方式,通过阅读,不但能拓展视野,更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对审美能力的提高、理解能力的培养和陶冶情操也有积极意义。而阅读的有效参与度将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参与度就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语文阅读 有效参与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
【摘要】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全面实行,付费读书的模式促使考生在考虑是否继续深造的问题时更加慎重,也更加理性的思考就读的具体事宜。使得研究生资助体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加大,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着眼当前我国全面收费制度下研究生资助体系的不足之处,试图立足国家资助、三助一辅、奖学金、导师配套四大方面探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奖助体系。  【关键词】全面收费制度 研究生奖助 培养体系  【中
【摘要】本文认为有效教学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教育的功能、是最好的“人文关怀”、是动态发展的,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教学价值的综合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关注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8-02  有效教学是把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作为教学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