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认为:活动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标志性特征,它要求以学生直接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同时,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以此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达到思想政治所要实现的价值取向。部分政治教师感叹初中思想政治课活动课难上,课堂资源不足,最终还是以“填鸭式”的教师的主讲为主、学生参与为零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根本上也违背了新课程新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添加活动课的初衷。那么,如何优化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呢?
要想成功地上好活动课,必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设计,下面以“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课为例,讲述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的活动课。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一、精心准备,布置任务,引导体验。
准备包括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准备:教师要提前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社会生活材料,教师要率先搜集与课堂有关的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学生更要做好准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预习。仅预习还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活动,即“热身运动”,为课堂上成功地上好活动课打下基础和做好准备,俗话说“成功只亲睐有准备的人”。
布置任务可以把班级分成几组,每一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这次我把班级分成四组,第一组的任务是针对我校存在的环境问题写一份倡议书;第二组是回家进行一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制作,比如把布袋做成“绿色购物袋”,或拾捡校园垃圾卖钱捐款等并写感受;第三组是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地方环保人员或采访校长如何治理好当地环境,并把采访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第四组是选择一个有关资源环境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即把每个小组从事活动的感受和记录资料带到课堂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提出评价。这样能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充分地调动各组成员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点燃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二、精心设计,主动探究。
这是活动课的主体部分,是上好活动课的中心环节,属于课堂讲授阶段,也是活动实施阶段。它要求教师切忌对活动中的知识点进行单纯、枯燥、乏味的讲解,切实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当然也可应用激励措施,如将这些任务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可以加分、设奖,用老师制作的卡片作为奖品等。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需要奖励,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外界施加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在课堂上的“动”,让活动课绽放精彩;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要坚持以本为本。要让学生加强对教材的阅读和整合理解,引领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参与活动,这样更能把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表现力向纵深处推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因为脱离教材的活动课是没有价值的。具体操作环节可以是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可以是解读教材,探求真理;可以是成果交流,感受责任。
三、激励参与和实践,鼓励合作与竞争。
让学生合作竞争,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在活动中被公认为好的,大家都会学习,被指出是不好的,也会努力在同学面前改正。要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满足学生受尊敬和受赞赏的心理,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整体的成绩,无形中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只有将课本中学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真正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目标。活动课打通了课堂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的意义构建,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如本节课可以通过课后的环保活动考察本地一个主要污染源,对此污染源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加以分析,提出建议方案;或制定教科书的回收利用方案;也可调查了解你身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小事,论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等。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本節课的最终归宿。
同时,在设计上述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注意兼顾学生的独立性与合作性,为每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要为每位学生布置任务;要充分尊重发言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要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体,通过团体分工共同完成交流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并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协作,形成互相依存的学习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只要我们初中政治教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和体现新课标精神,准确领会和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新教学理念和自觉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要想成功地上好活动课,必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设计,下面以“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课为例,讲述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的活动课。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一、精心准备,布置任务,引导体验。
准备包括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准备:教师要提前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社会生活材料,教师要率先搜集与课堂有关的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学生更要做好准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预习。仅预习还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活动,即“热身运动”,为课堂上成功地上好活动课打下基础和做好准备,俗话说“成功只亲睐有准备的人”。
布置任务可以把班级分成几组,每一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这次我把班级分成四组,第一组的任务是针对我校存在的环境问题写一份倡议书;第二组是回家进行一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制作,比如把布袋做成“绿色购物袋”,或拾捡校园垃圾卖钱捐款等并写感受;第三组是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地方环保人员或采访校长如何治理好当地环境,并把采访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第四组是选择一个有关资源环境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即把每个小组从事活动的感受和记录资料带到课堂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提出评价。这样能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充分地调动各组成员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点燃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二、精心设计,主动探究。
这是活动课的主体部分,是上好活动课的中心环节,属于课堂讲授阶段,也是活动实施阶段。它要求教师切忌对活动中的知识点进行单纯、枯燥、乏味的讲解,切实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当然也可应用激励措施,如将这些任务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表现,可以加分、设奖,用老师制作的卡片作为奖品等。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需要奖励,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外界施加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在课堂上的“动”,让活动课绽放精彩;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要坚持以本为本。要让学生加强对教材的阅读和整合理解,引领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参与活动,这样更能把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表现力向纵深处推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因为脱离教材的活动课是没有价值的。具体操作环节可以是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可以是解读教材,探求真理;可以是成果交流,感受责任。
三、激励参与和实践,鼓励合作与竞争。
让学生合作竞争,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在活动中被公认为好的,大家都会学习,被指出是不好的,也会努力在同学面前改正。要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满足学生受尊敬和受赞赏的心理,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整体的成绩,无形中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只有将课本中学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真正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目标。活动课打通了课堂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的意义构建,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如本节课可以通过课后的环保活动考察本地一个主要污染源,对此污染源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加以分析,提出建议方案;或制定教科书的回收利用方案;也可调查了解你身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小事,论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等。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本節课的最终归宿。
同时,在设计上述教学模式时,还需要注意兼顾学生的独立性与合作性,为每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要为每位学生布置任务;要充分尊重发言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要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体,通过团体分工共同完成交流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并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协作,形成互相依存的学习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只要我们初中政治教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和体现新课标精神,准确领会和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新教学理念和自觉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