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任何学科都应该坚持的教学理念,历史学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核心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本文就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史证意识的问题。
【关键词】“史证”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历史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人文学科,教学中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贯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念,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才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提升历史的核心素养,所以说“用证据说话”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就是历史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也符合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坚持“论从史出”的历史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法则,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把握,除了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史料,在史料的分析和论证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辩证认识,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贞观之治的教学中,在讲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时,教材文字叙述是“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为了能够证明这个观点,老师又选择了教材上的图片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进行证明。最后总结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老师用了两个历史史料,第一个利用多媒体展示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第二就是文字资料,选用了历史史籍《资治通鉴》上一段话“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用史料印证教材结论。
历史不能重演,所以我们无法亲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史料中窥探历史,寻找历史的真相。学习历史更不是简单地对已知的历史结论进行记忆,而是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探究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二、把握“戏说历史”的教学分寸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引用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传说或者小说演义、影视资料等等,不过在利用这些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分寸,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让“戏说历史”,“娱乐历史”代替了历史本来应该有的科学论证、严谨思辨和合理推断。
在华夏之祖的教学中,对于逐鹿之战,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所记载,但神话毕竟是神话,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但是只是简单讲述而已,学生明确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慢慢融合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民族即可。而对于“人文初祖”里的发明故事,老师完全可以浓墨重彩给学生讲述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等故事,因为,教材中已经明确告诉了学生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早已从考古实物中得到了验证,比如河南发现的水井遗迹,山西、浙江等地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蚕茧和绢布等等,这些都可以向学生证明:远古历史也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有充分的证据。
这一课很多的内容都来自上古的神话传说,并且学生们可能对这些传说早就有了接触,但是我们要上的是历史课,必须以历史的思维去看这些故事,所以必须注重这些传说的历史出处,并且要合理取舍,以此来向学生渗透史证意义。
三、关注“科学正面”的历史材料
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都已被老师们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史料的运用中,有些老师却出现了偏差,这些老师为了追求新颖,或者所谓个性大量地引入历史上有争议的,甚至是负面的资料给学生,初中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差,如果引导不善,可能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历史认识,这是非常可怕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节的教学中,对于火烧圆明园的教学,教材中涉及到了图片史料——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抢劫、圆明园海晏堂,还有著名的圆明园遗址,还有文字史料,一段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描述,一段是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那么老师首先要利用这些历史史料,让学生认识到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烧圆明园”,还可以适当播放关于火烧圆明园的电影,切记不能为了追求史料的新颖而引用一些影响学生历史认识的“负面史料”。
初中学生思想不成熟,历史思辨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期如果老师不对历史资料进行慎重选择,就可能让学生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进而形成错误的历史判断,最终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老师必须选择那些经过大多数历史学家普遍认同的,能够激发学生民族情感的资料。
总之,“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是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学中的任何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的阐述,都不能主觀臆断或者凭空想象,都必须以充足的、可靠的“证据”为依托,只有这样的历史才能称其为历史,才能发挥它强大的史鉴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永亮.浅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12)
[2]宋虎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关键词】“史证”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历史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人文学科,教学中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贯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念,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才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提升历史的核心素养,所以说“用证据说话”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就是历史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也符合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坚持“论从史出”的历史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法则,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把握,除了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史料,在史料的分析和论证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辩证认识,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贞观之治的教学中,在讲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时,教材文字叙述是“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为了能够证明这个观点,老师又选择了教材上的图片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进行证明。最后总结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老师用了两个历史史料,第一个利用多媒体展示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第二就是文字资料,选用了历史史籍《资治通鉴》上一段话“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用史料印证教材结论。
历史不能重演,所以我们无法亲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史料中窥探历史,寻找历史的真相。学习历史更不是简单地对已知的历史结论进行记忆,而是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探究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二、把握“戏说历史”的教学分寸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引用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传说或者小说演义、影视资料等等,不过在利用这些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分寸,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让“戏说历史”,“娱乐历史”代替了历史本来应该有的科学论证、严谨思辨和合理推断。
在华夏之祖的教学中,对于逐鹿之战,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所记载,但神话毕竟是神话,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但是只是简单讲述而已,学生明确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慢慢融合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民族即可。而对于“人文初祖”里的发明故事,老师完全可以浓墨重彩给学生讲述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等故事,因为,教材中已经明确告诉了学生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早已从考古实物中得到了验证,比如河南发现的水井遗迹,山西、浙江等地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蚕茧和绢布等等,这些都可以向学生证明:远古历史也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有充分的证据。
这一课很多的内容都来自上古的神话传说,并且学生们可能对这些传说早就有了接触,但是我们要上的是历史课,必须以历史的思维去看这些故事,所以必须注重这些传说的历史出处,并且要合理取舍,以此来向学生渗透史证意义。
三、关注“科学正面”的历史材料
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都已被老师们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史料的运用中,有些老师却出现了偏差,这些老师为了追求新颖,或者所谓个性大量地引入历史上有争议的,甚至是负面的资料给学生,初中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差,如果引导不善,可能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历史认识,这是非常可怕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节的教学中,对于火烧圆明园的教学,教材中涉及到了图片史料——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抢劫、圆明园海晏堂,还有著名的圆明园遗址,还有文字史料,一段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描述,一段是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那么老师首先要利用这些历史史料,让学生认识到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烧圆明园”,还可以适当播放关于火烧圆明园的电影,切记不能为了追求史料的新颖而引用一些影响学生历史认识的“负面史料”。
初中学生思想不成熟,历史思辨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期如果老师不对历史资料进行慎重选择,就可能让学生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进而形成错误的历史判断,最终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老师必须选择那些经过大多数历史学家普遍认同的,能够激发学生民族情感的资料。
总之,“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是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学中的任何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的阐述,都不能主觀臆断或者凭空想象,都必须以充足的、可靠的“证据”为依托,只有这样的历史才能称其为历史,才能发挥它强大的史鉴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永亮.浅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12)
[2]宋虎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