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是在百度里以“剩女 心理”为关键词搜索一下,会浩浩荡荡地出现一大堆所谓的专家分析,煞有介事地分析剩女产生之原因背景,猜测其受过的情感创伤,或者教导剩女如何调整心态速速摆脱单身行列,惋惜痛恨同情着急之前溢于言表,仿佛大龄女青年急需拯救,“剩女”群体乃社会病症一般。
对于此等来路不明的“专家言论”,其观点的狭隘和以偏概全让人哑然失笑,鲜有真知灼见,我想真正的心理学家想必不会提出这么幼稚的观点。但是这恰巧证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所在,这就像光影与物体的关系,剩女现象的轮廓被乌压压的一片舆论勾勒出来,当无数的媒体、所谓专家、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一同把异样的眼光望向女青年,即使是最年轻美丽的单身女子也会被这份焦虑传染,从而质疑“我是不是已经被剩下了呢?”
她们曾经是“剩女”吗?
2014年热闹非凡喜事连连,演艺圈的女神们接连大婚,周迅、汤唯、高圆圆接连迈入婚姻殿堂。就年龄来说,女神们年龄从35岁到40岁不等,但依旧光彩照人、幸福夺目,即使是嫁人之前,也压根让人想不到“剩女”二字。再一数当红的未婚女明星,范冰冰、林志玲、李冰冰也可说进入大龄行列,但事业上风生水起,感情上绯闻不断,也断断没人敢称她们为“剩女”。这个带着贬义和轻蔑的词语,和神采奕奕的她们似乎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
同样大龄未婚,女明星是“女神”,而不是“剩女”,原因几何?是因为她们的美貌吗?我想未必全是,因为我们身边不乏貌美的单身女孩,一过了25岁就被催促结婚,担忧变成“剩女”。那是因为女明星的如日中天的事业吗?也说不通,因为貌似身边越是事业有成的女强人越唏嘘着待字闺中。那是因为她们独特而强大的魅力吗?大概也只占几分,现实生活中的所谓“剩女”也不乏识情知趣才华横溢的好姑娘,但依然被指责太过挑剔而嫁不出去。美丽、强大、气场十足、魅力四射……这些都是她们成为“女神”而不是“剩女”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最重要的一点恰恰是——她们从未摆出“被剩下”的姿态,她们被簇拥、被喜爱,千呼万唤始出来,所以,当她们以“女神范儿”征服粉丝的时候,“剩女”这个词已经消失了。
女神之所以是女神,正是因为关于她的方方面面都在暗示着“女神”的地位,而你欣然接受。这是一场庞大的心理互动游戏。同样的道理,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一个女孩子暗示“你是剩女”,这个女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疑惑“我是不是真的嫁不出去了?”从而焦灼恐慌,自卑恨嫁,这时候,她就越发从“剩女”的角色中难以自拔了。
自我暗示:害怕成为被剩下来的人
人是最容易接受暗示的动物。被亲人暗示,被朋友暗示,被周围的环境暗示,甚至,是被自己暗示,同样,他也可以去暗示别人。这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世界,在情感的范畴中,每一个人都容易被表象蛊惑,暗示与被暗示,其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剩女”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群体暗示案例。
“剩女”的“剩”字,其实是个残酷的字眼,单从字面上来看,就包含着被剩余,被抛弃,不被接纳,没有归属感的含义。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最恐惧的事情吗,如果我们做错什么事,父母往往吓唬道:“我们不要你了!”那种无助与恐慌,出乎于人之天性,立刻会缠绕上来。
长大以后,如果一个女孩子,经常被指为“剩女”,而这样看待她的人,甚至不乏最亲的人,这又怎能不会引发她内心的深刻恐惧呢?换做是一个男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被反复称为“剩男”,想必心中也是一番惶惑苦楚。“剩男剩女”称呼里的一个字,就是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这个字本身就在暗示着负面的情感与内容,尖锐刺痛,让每个人都避之不及。
字面上的暗示只是起点,重要的是暗示的媒介和传播途径。“剩女”讨论的愈演愈烈,已经让很多错误狭隘的观点深入人心。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女孩子,可能才刚从大学里毕业,二十三四岁而已,就已经在担心自己会成为剩女了,因为爸爸妈妈在催促她,报纸媒体在大肆渲染相亲和征婚,周围的街坊和亲戚也不遗余力地为她张罗,而且一般越是自己婚姻生活过得不好的人越热衷于为别人牵线搭桥。“我们是为了你好!”他们会这样对这个姑娘解释,姑娘可能忘了,正是同样的这些人在几年前警戒她不要早恋的。渐渐的,这个姑娘就真的相信自己即将被剩下了,在最应该无忧无虑享受青春追求真爱的年纪,反而始终在为婚姻的着落而担忧,失去了真我本色,更不用说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加惶恐了。
这场庞大的群体暗示狂欢最后导向的,往往是女性的自我暗示与自我否定,已经无需别人的提醒,自己认定是被剩下的人。一旦婚姻与否被定义为成败之分,大龄未婚被视为“败犬”,自卑与自伤暗自丛生。恋爱是需要能量的,爱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的女孩子闪闪发光,焦灼的负能量显然并不能让女性更加可爱,如此循环下去,“剩女”继续“剩”的几率反而增大了。
活在当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任何事情,都不能割裂环境和时代的背景来考量,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发生任何现象,都一定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需要放在更大的格局里来思考,在心理学界,这种理智的系统观已经是普遍共识。
以国内的“剩女”现象为例,上一代的平均就业年龄可能是18岁,结婚年龄可能二十五岁上下,中间有七八年用来寻觅伴侣,而现今年轻人踏上社会可能就23或者24岁了,更不必说继续深造,那么上一代人继续用原来的原来的时间观念来定义婚姻之早晚,从逻辑上也未免相差太远,这条代沟也不是简单的言语能够弥补的。且不论其他诸多形势的变化,单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人和女人都会对婚姻有新的追求和见解,在内心中展开的徘徊与辩证,这也需要时间来证明,这需要我们的社会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接纳的心胸。
在很多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剩女”的概念,看看经典美剧《欲望都市》就知道,即使几个大龄女子一直跑着爱情的马拉松,在通往婚姻的殿堂前越挫越勇,周围人也并不会抛以异样眼光,优秀的女子从不会因为自己过分优异而担心嫁不出去,没有人会斥责她们挑剔,也不会循循善诱着劝她们早日结婚,而优秀的男子,更是会寻觅情商智商相当的佳偶,并不介怀年龄。可见,“剩女”问题在很多国家“那都不是事儿”。
中国的“剩女”其实是个伪命题,就像传说中的“年”兽,爆竹炸的震天响,威吓狂欢,都是为了吓跑它,其实它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或者,它一直在我们心中,它就是我们潜在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过度的控制欲或者过度的软弱。当我们内心强大,坚持自我,拒绝接受负面的暗示,这头怪兽就会烟消云散,生活和爱情,才会露出本来的面目。恐惧不会带你找到爱情,但真实的自我会,真正的灵性伴侣,只会出现在最恰当的时候。
一个社会最好的状态,是每个人都各安其位,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操心别人的未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扎扎实实地活在当下。结婚与否,恋爱与否,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原因,让我们尊重并且相信每个人的选择,这不是情感专家能够一言以蔽之的结果,也没有对错之分,唯有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里深深体会。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幸福来得好不容易,才会让人更加珍惜。”遇到的总会遇到,相爱的总会相爱,经历的一切都自有一番人生道理,说到底,旁人的指指点点都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对于此等来路不明的“专家言论”,其观点的狭隘和以偏概全让人哑然失笑,鲜有真知灼见,我想真正的心理学家想必不会提出这么幼稚的观点。但是这恰巧证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所在,这就像光影与物体的关系,剩女现象的轮廓被乌压压的一片舆论勾勒出来,当无数的媒体、所谓专家、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一同把异样的眼光望向女青年,即使是最年轻美丽的单身女子也会被这份焦虑传染,从而质疑“我是不是已经被剩下了呢?”
她们曾经是“剩女”吗?
2014年热闹非凡喜事连连,演艺圈的女神们接连大婚,周迅、汤唯、高圆圆接连迈入婚姻殿堂。就年龄来说,女神们年龄从35岁到40岁不等,但依旧光彩照人、幸福夺目,即使是嫁人之前,也压根让人想不到“剩女”二字。再一数当红的未婚女明星,范冰冰、林志玲、李冰冰也可说进入大龄行列,但事业上风生水起,感情上绯闻不断,也断断没人敢称她们为“剩女”。这个带着贬义和轻蔑的词语,和神采奕奕的她们似乎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
同样大龄未婚,女明星是“女神”,而不是“剩女”,原因几何?是因为她们的美貌吗?我想未必全是,因为我们身边不乏貌美的单身女孩,一过了25岁就被催促结婚,担忧变成“剩女”。那是因为女明星的如日中天的事业吗?也说不通,因为貌似身边越是事业有成的女强人越唏嘘着待字闺中。那是因为她们独特而强大的魅力吗?大概也只占几分,现实生活中的所谓“剩女”也不乏识情知趣才华横溢的好姑娘,但依然被指责太过挑剔而嫁不出去。美丽、强大、气场十足、魅力四射……这些都是她们成为“女神”而不是“剩女”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最重要的一点恰恰是——她们从未摆出“被剩下”的姿态,她们被簇拥、被喜爱,千呼万唤始出来,所以,当她们以“女神范儿”征服粉丝的时候,“剩女”这个词已经消失了。
女神之所以是女神,正是因为关于她的方方面面都在暗示着“女神”的地位,而你欣然接受。这是一场庞大的心理互动游戏。同样的道理,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一个女孩子暗示“你是剩女”,这个女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疑惑“我是不是真的嫁不出去了?”从而焦灼恐慌,自卑恨嫁,这时候,她就越发从“剩女”的角色中难以自拔了。
自我暗示:害怕成为被剩下来的人
人是最容易接受暗示的动物。被亲人暗示,被朋友暗示,被周围的环境暗示,甚至,是被自己暗示,同样,他也可以去暗示别人。这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世界,在情感的范畴中,每一个人都容易被表象蛊惑,暗示与被暗示,其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剩女”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群体暗示案例。
“剩女”的“剩”字,其实是个残酷的字眼,单从字面上来看,就包含着被剩余,被抛弃,不被接纳,没有归属感的含义。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最恐惧的事情吗,如果我们做错什么事,父母往往吓唬道:“我们不要你了!”那种无助与恐慌,出乎于人之天性,立刻会缠绕上来。
长大以后,如果一个女孩子,经常被指为“剩女”,而这样看待她的人,甚至不乏最亲的人,这又怎能不会引发她内心的深刻恐惧呢?换做是一个男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被反复称为“剩男”,想必心中也是一番惶惑苦楚。“剩男剩女”称呼里的一个字,就是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这个字本身就在暗示着负面的情感与内容,尖锐刺痛,让每个人都避之不及。
字面上的暗示只是起点,重要的是暗示的媒介和传播途径。“剩女”讨论的愈演愈烈,已经让很多错误狭隘的观点深入人心。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女孩子,可能才刚从大学里毕业,二十三四岁而已,就已经在担心自己会成为剩女了,因为爸爸妈妈在催促她,报纸媒体在大肆渲染相亲和征婚,周围的街坊和亲戚也不遗余力地为她张罗,而且一般越是自己婚姻生活过得不好的人越热衷于为别人牵线搭桥。“我们是为了你好!”他们会这样对这个姑娘解释,姑娘可能忘了,正是同样的这些人在几年前警戒她不要早恋的。渐渐的,这个姑娘就真的相信自己即将被剩下了,在最应该无忧无虑享受青春追求真爱的年纪,反而始终在为婚姻的着落而担忧,失去了真我本色,更不用说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加惶恐了。
这场庞大的群体暗示狂欢最后导向的,往往是女性的自我暗示与自我否定,已经无需别人的提醒,自己认定是被剩下的人。一旦婚姻与否被定义为成败之分,大龄未婚被视为“败犬”,自卑与自伤暗自丛生。恋爱是需要能量的,爱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的女孩子闪闪发光,焦灼的负能量显然并不能让女性更加可爱,如此循环下去,“剩女”继续“剩”的几率反而增大了。
活在当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任何事情,都不能割裂环境和时代的背景来考量,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发生任何现象,都一定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需要放在更大的格局里来思考,在心理学界,这种理智的系统观已经是普遍共识。
以国内的“剩女”现象为例,上一代的平均就业年龄可能是18岁,结婚年龄可能二十五岁上下,中间有七八年用来寻觅伴侣,而现今年轻人踏上社会可能就23或者24岁了,更不必说继续深造,那么上一代人继续用原来的原来的时间观念来定义婚姻之早晚,从逻辑上也未免相差太远,这条代沟也不是简单的言语能够弥补的。且不论其他诸多形势的变化,单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人和女人都会对婚姻有新的追求和见解,在内心中展开的徘徊与辩证,这也需要时间来证明,这需要我们的社会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接纳的心胸。
在很多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剩女”的概念,看看经典美剧《欲望都市》就知道,即使几个大龄女子一直跑着爱情的马拉松,在通往婚姻的殿堂前越挫越勇,周围人也并不会抛以异样眼光,优秀的女子从不会因为自己过分优异而担心嫁不出去,没有人会斥责她们挑剔,也不会循循善诱着劝她们早日结婚,而优秀的男子,更是会寻觅情商智商相当的佳偶,并不介怀年龄。可见,“剩女”问题在很多国家“那都不是事儿”。
中国的“剩女”其实是个伪命题,就像传说中的“年”兽,爆竹炸的震天响,威吓狂欢,都是为了吓跑它,其实它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或者,它一直在我们心中,它就是我们潜在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过度的控制欲或者过度的软弱。当我们内心强大,坚持自我,拒绝接受负面的暗示,这头怪兽就会烟消云散,生活和爱情,才会露出本来的面目。恐惧不会带你找到爱情,但真实的自我会,真正的灵性伴侣,只会出现在最恰当的时候。
一个社会最好的状态,是每个人都各安其位,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操心别人的未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扎扎实实地活在当下。结婚与否,恋爱与否,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原因,让我们尊重并且相信每个人的选择,这不是情感专家能够一言以蔽之的结果,也没有对错之分,唯有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里深深体会。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幸福来得好不容易,才会让人更加珍惜。”遇到的总会遇到,相爱的总会相爱,经历的一切都自有一番人生道理,说到底,旁人的指指点点都只是过眼云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