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儿子当“外教”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s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今年已上高中二年级,英语和语文是他的强项。儿子小学读的是私立外国语学校,学的是剑桥儿童英语。他到初一改学新概念英语,已经通过了PETS-2的考试。
  从儿子学习英语那一天开始,我就是一直跟随左右。单词的累积,听读的强化训练,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背单词,算是学习英语的“根本”,英语非母语的人不是天生就知道A B C如何提炼组合成语言的,“背”是强化语言的过程,语法和口音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最为重要,英语单词的记忆是建立在常用主题基础上的。
  在他刚接触英语时,日常会话要做好双语的归纳,比如说看《东方时空》,我就问他英语怎么说?儿子会拿过我帮他整理的单词本,对照着说Oriental Horizon(东方时空),Half the Sky(半边天)。天长日久,他并不觉得英语枯燥无味,而是有意无意地就脱口而出。
  新词汇的造句,最好给初学英语的孩子编成小故事,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乐趣来。复杂的单词最好和相近的单词联系起来,能帮助他们记住发音特点。我从不让儿子一天之内记下多少个单词来,而是让他必须要做到会拼写,再自己找出几个与之类似的单词加强记忆,实践的效果不错。
  要想真正学好英语,一个音标是否读准,比记忆单词更为关键,不断地积累单词量和句子量,才能大面积地吃透它的意思和用法。儿子从初中时就随身携带一个英语单词本,现在读高二了也是如此,每天上下学乘坐公交车的空挡,他会拿出收集的中英文美文妙句来看。
  口语的训练,是要大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否则就会形成“哑巴英语”。最好是在背完第一遍的五六个小时后,再复习一遍,一天后再复习一遍,以此类推,记忆才能扎根于头脑之中。通过背诵大段大段的英语短文才能会讲英语,而“会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之一。
  儿子爱看英语大片,虽然他的功课排得很满,但我适当地让他抽空看几部,有时他边看边重复着片中的对白,反身问我:“We don’t match each other,这里翻译是我们两个不配,而I don’t deserve me是我配不上你,大意和语法是否差不多?”我告诉他说:“Match 这个词除了当动词外,也可以拿来当名词来用,比如你要说“某两人很相配”,你就可以说 You are a perfect match。”这样在对比之下学会话,既强化了他的英语会话水平,又加深了他的记忆。
  有的家长可能借助“请家教”来教,这也未尝不可。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对子女教育还是要用点心的,孩子欠缺在哪里,长处又在何处?只有自己亲眼看到,才能调整方略,因材施教。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针对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磨煤机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特性,对轴流一次风机失速工况进行了分析。工程实例表明,仅按照机组典型负荷工况参数进行轴流一次风机选型,存在中低负
依托式外语教学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调查发现,在多媒体环境中依托式外语教
法国有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因为我的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学画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画画这件事情,要紧的是大家都有眼睛。”  春天来了,我上午在居住的公寓旁边走走,这么难看的一座城市,这么糟糕的天气,可是每朵花儿都好看,每一棵树都好看,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只有五岁。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  
很多时候,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过滤痛苦、筛选信息,希望尽可能的让孩子一路坦途,避免磨难,结果孩子缺少学习挫折之后如何修正自己的机会,成年后可能会更艰难。其实,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  巴西世界杯开赛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装饰
通过对罗茨鼓风机叶轮脆裂损坏、齿轮轮齿变形断裂损坏和联轴器脆裂损坏的事故原因分析,采取了改进的措施,可有效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地方和学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学校要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  面对当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劳动观念淡薄、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的素质教育短板,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导致孩子
从我记事起,每年一进冬天,家里的饭桌上就会经常多出一个看起来四五十岁、头发蓬乱、眼窝干瘪、饭量极大的瞎男人。每次看到父亲满满地给他盛饭,并把唯一的一碗菜尽量推到他面前,热情而真诚地招呼他不要客气、多吃点的时候,我心里就觉得父亲特别傻。我不明白,父亲干吗非要把香喷喷的米饭让给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自己却不得不去吃掺了野菜的硬面饽饽。可到底还小,我即便满心不愿意,也不敢说什么。  有次实在气难平,就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