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作者从事工商新闻采写中的一些案例为切入点,结合自己采访时积累的经验,重点介绍了在“实战”环境下一些新闻采写技巧和心得体会。
【关键词】“聊”新闻 “挖“新闻 “扒”新闻
所谓工商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在工商领域,或与工商领域相关联的人物、事件、问题、变化、政策等诸多信息的广泛传播。由于工商部门的一大重要职能是对流通领域进行监管,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因此工商新闻素材很丰富,也很贴近民生,报道的内容通常可读性很强。然而,从工商部门挖掘出“猛料”并非易事,许多新闻线索往往埋没在文件及会议材料里。如何从工商部门里“撬”出新闻来,就需要费一番心思。本人从事工商新闻采写工作一年有余,深切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实质在于对细节的“挖掘”。只有在平时“逛”口子时处处留心、嘴勤腿勤,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一、从谈话中“聊”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5年,我省风景名胜天柱山旅游服务类商标遭抢注,本报当年针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连续进行了5篇报道,并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3月,本人接跑工商口子之后,就继续关注着天柱山旅游商标遭抢的最新进展。由于省工商局商标局对外宣传十分谨慎,从正规渠道很难获取信息。要“撬”开他们的嘴巴,就先要和他们熟悉起来。我一方面是与负责宣传的同志多聊一些工作之外的事,同时也为他们做了一些宣传报道工作。商标局的同志终于认可了我。2007年7月的一天,在与对方聊天当中得知,被抢注的“天柱山”旅游商标有望被撤销。我立刻与商标事务所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到了国家商评委出台新的审查意见,天柱山旅游商标根据上述意见有望被撤销的具体情况。7月10日,有关于天柱山旅游商标一事见报,热门新闻有了“下文”。而为了这一天,我整整付出了四个月的努力。
个人感受:跑口子的记者最怕认“生”,如果自己不主动与口子里的头头脑脑主动联系,往往一些重大的新闻线索就会丢失掉。因此,要做个合格的记者,首先要会跑,要主动“贴”上去与人对话交流。而且对话这种方式,双方最容易接受,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是在聊天中“谈”出来的。
二、从材料里“挖”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7年8月的一天,笔者在与商标局有关负责人聊天时,无意从桌上一本《商标内参》上看到如下一行字:省工商局有关领导与合肥华泰集团品牌推广部经理李会芬进京咨询“洽洽”商标在德被抢注一事。众所周知,“洽洽”瓜子是中国驰名商标,又是合肥本地的知名品牌,“金字招牌”在德国被人恶意抢注,如此重要的新闻线索就“埋藏”在寥寥几行字中,如果不“挖”出来太可惜了。于是,笔者打了个“迂回”战术,慢慢提及有关本地品牌的事。费了一番“唇舌”之后,该位负责人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他先将“洽洽”商标被抢的大概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拿到了华泰集团李会芬经理的联系方式。我顺着这一条线索进一步了解情况,并以《德国人抢了合肥“洽洽”》为题写了一篇700余字的消息,成为了独家新闻,各方反响都不错。
个人感受:以上是本人在商标局跑出来的两条独家新闻。单位里许多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参、会议材料其实大有文章可作,只要平时处处留心就能够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从网上“扒”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7年12月,法国依云水、美国品客薯片等国外品牌因为食品卫生问题接连上了国家质监总局的黑榜。一时间,有关国外食品安全的报道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上述食品下架的事例。通过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我了解到有关此次国外食品频频下架事件的前前后后,尤其是看到离本地不远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的情况。那省城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我决定做一条落地新闻。要落地,首先要先“暗访”一下。我在各大超市里转了两天,买东西的时候主动与售货员聊天,问一些关于进口食品的问题,超市内的顾客也耳闻了一些关于进口食品的问题,因此也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有了消费者的意见,又有了超市内销售的进口食品的一些情况,主要的新闻素材基本齐备了。随后,我又走访了工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反映了最近进口食品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上网知晓此事后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人员对全市的大超市进行检查。检查之后,超市进口食品的销售情况就一清二楚。随后,我及时写了一篇《合肥市场不见问题矿泉水、薯片》稿件。
个人感受: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而且信息的时效性很强,传播速度快。跑口子的记者采访时与对方一般是点对点的交流,关于口子里其他方面的情况就要借助网络,而且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线索往往在网上可以第一时间见到。因此,聪明的记者就要学会借助网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了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关键词】“聊”新闻 “挖“新闻 “扒”新闻
所谓工商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在工商领域,或与工商领域相关联的人物、事件、问题、变化、政策等诸多信息的广泛传播。由于工商部门的一大重要职能是对流通领域进行监管,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因此工商新闻素材很丰富,也很贴近民生,报道的内容通常可读性很强。然而,从工商部门挖掘出“猛料”并非易事,许多新闻线索往往埋没在文件及会议材料里。如何从工商部门里“撬”出新闻来,就需要费一番心思。本人从事工商新闻采写工作一年有余,深切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实质在于对细节的“挖掘”。只有在平时“逛”口子时处处留心、嘴勤腿勤,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一、从谈话中“聊”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5年,我省风景名胜天柱山旅游服务类商标遭抢注,本报当年针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连续进行了5篇报道,并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3月,本人接跑工商口子之后,就继续关注着天柱山旅游商标遭抢的最新进展。由于省工商局商标局对外宣传十分谨慎,从正规渠道很难获取信息。要“撬”开他们的嘴巴,就先要和他们熟悉起来。我一方面是与负责宣传的同志多聊一些工作之外的事,同时也为他们做了一些宣传报道工作。商标局的同志终于认可了我。2007年7月的一天,在与对方聊天当中得知,被抢注的“天柱山”旅游商标有望被撤销。我立刻与商标事务所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到了国家商评委出台新的审查意见,天柱山旅游商标根据上述意见有望被撤销的具体情况。7月10日,有关于天柱山旅游商标一事见报,热门新闻有了“下文”。而为了这一天,我整整付出了四个月的努力。
个人感受:跑口子的记者最怕认“生”,如果自己不主动与口子里的头头脑脑主动联系,往往一些重大的新闻线索就会丢失掉。因此,要做个合格的记者,首先要会跑,要主动“贴”上去与人对话交流。而且对话这种方式,双方最容易接受,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是在聊天中“谈”出来的。
二、从材料里“挖”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7年8月的一天,笔者在与商标局有关负责人聊天时,无意从桌上一本《商标内参》上看到如下一行字:省工商局有关领导与合肥华泰集团品牌推广部经理李会芬进京咨询“洽洽”商标在德被抢注一事。众所周知,“洽洽”瓜子是中国驰名商标,又是合肥本地的知名品牌,“金字招牌”在德国被人恶意抢注,如此重要的新闻线索就“埋藏”在寥寥几行字中,如果不“挖”出来太可惜了。于是,笔者打了个“迂回”战术,慢慢提及有关本地品牌的事。费了一番“唇舌”之后,该位负责人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他先将“洽洽”商标被抢的大概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拿到了华泰集团李会芬经理的联系方式。我顺着这一条线索进一步了解情况,并以《德国人抢了合肥“洽洽”》为题写了一篇700余字的消息,成为了独家新闻,各方反响都不错。
个人感受:以上是本人在商标局跑出来的两条独家新闻。单位里许多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参、会议材料其实大有文章可作,只要平时处处留心就能够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从网上“扒”出新闻
采写回顾:2007年12月,法国依云水、美国品客薯片等国外品牌因为食品卫生问题接连上了国家质监总局的黑榜。一时间,有关国外食品安全的报道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上述食品下架的事例。通过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我了解到有关此次国外食品频频下架事件的前前后后,尤其是看到离本地不远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的情况。那省城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我决定做一条落地新闻。要落地,首先要先“暗访”一下。我在各大超市里转了两天,买东西的时候主动与售货员聊天,问一些关于进口食品的问题,超市内的顾客也耳闻了一些关于进口食品的问题,因此也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有了消费者的意见,又有了超市内销售的进口食品的一些情况,主要的新闻素材基本齐备了。随后,我又走访了工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反映了最近进口食品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上网知晓此事后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人员对全市的大超市进行检查。检查之后,超市进口食品的销售情况就一清二楚。随后,我及时写了一篇《合肥市场不见问题矿泉水、薯片》稿件。
个人感受: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而且信息的时效性很强,传播速度快。跑口子的记者采访时与对方一般是点对点的交流,关于口子里其他方面的情况就要借助网络,而且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线索往往在网上可以第一时间见到。因此,聪明的记者就要学会借助网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了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