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更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对作业设计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关注却不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和反馈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精心设计作业,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作业;练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8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不能依赖机械地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有效的训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笔者尝试设计“五味”拼盘式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较好效果。
一、“生活味”的作业让学生身临其境
数学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数学往往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抽象性,如若教师对数学在实际生活方面的应用不够重视,就会形成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教材上的习题,而面对生活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的学习现状。虽然教材中的练习已经具备现实背景,但是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点远。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不仅对教材中的练习题添加生活背景,更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突出学习的“生活味”。
【例题1】晓月书店举办优惠活动,购买学习用品满100元打八八折;办会员卡充值100元得120元,按原价购买。小刚想买一本标价150元的书,怎样买最省钱?请你帮他设计购买方案。
买学习用品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设计最合算的购买方案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过的经验。学生通过经验与知识的结合,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还隐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样的作业恰到好处地将“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取材不仅来源于社会生活,更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中挖掘学习素材,能使数学作业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游戏味”的作业让学生乐此不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游戏味”的作业带有“玩”的色彩,教师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动力续航。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了“认识图形”后,可以让学生玩“盲人摸象”游戏,让他们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物体,以及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学习“位置”后,可以布置“原地四面转法”或“根据口令到达指定地点”等游戏。又如,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后,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我的学号是5,谁的学号是我的倍数?看其他学生的学号是否符合玩游戏的人的要求,如果符合,他们就是朋友,最后全体学生相互评判;学习“可能性”后,可以设计“掷骰子”的公平性游戏,等等。
这种互动游戏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玩,也可以在课后或校外玩,可以学生之间玩,也可以和家长玩。学生对此类作业乐此不疲,在教室座位上、校园走廊上、树荫石凳上……学生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在玩中学、学中玩,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体验了知识的魅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语文味”的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挑战但缺乏持久性。面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理、各式各样的公式,极易产生视觉疲劳,更不用说单调重复的作业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上,教师不妨加入语文学科元素,让数学作业变得有“语文味”。
【例题2】看成语写百分数。
百里挑一(
[关键词]数学作业;练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8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不能依赖机械地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有效的训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笔者尝试设计“五味”拼盘式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较好效果。
一、“生活味”的作业让学生身临其境
数学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数学往往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抽象性,如若教师对数学在实际生活方面的应用不够重视,就会形成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教材上的习题,而面对生活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的学习现状。虽然教材中的练习已经具备现实背景,但是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点远。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不仅对教材中的练习题添加生活背景,更要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突出学习的“生活味”。
【例题1】晓月书店举办优惠活动,购买学习用品满100元打八八折;办会员卡充值100元得120元,按原价购买。小刚想买一本标价150元的书,怎样买最省钱?请你帮他设计购买方案。
买学习用品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设计最合算的购买方案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过的经验。学生通过经验与知识的结合,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还隐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样的作业恰到好处地将“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取材不仅来源于社会生活,更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中挖掘学习素材,能使数学作业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游戏味”的作业让学生乐此不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游戏味”的作业带有“玩”的色彩,教师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动力续航。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了“认识图形”后,可以让学生玩“盲人摸象”游戏,让他们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物体,以及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学习“位置”后,可以布置“原地四面转法”或“根据口令到达指定地点”等游戏。又如,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后,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我的学号是5,谁的学号是我的倍数?看其他学生的学号是否符合玩游戏的人的要求,如果符合,他们就是朋友,最后全体学生相互评判;学习“可能性”后,可以设计“掷骰子”的公平性游戏,等等。
这种互动游戏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玩,也可以在课后或校外玩,可以学生之间玩,也可以和家长玩。学生对此类作业乐此不疲,在教室座位上、校园走廊上、树荫石凳上……学生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在玩中学、学中玩,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体验了知识的魅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语文味”的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挑战但缺乏持久性。面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理、各式各样的公式,极易产生视觉疲劳,更不用说单调重复的作业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上,教师不妨加入语文学科元素,让数学作业变得有“语文味”。
【例题2】看成语写百分数。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