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英语中,最后的书面表达分为五个档次,第五档的评判条件包括“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有错误但是因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高级词汇所导致”。这就表明只用基础词汇和基本句型不能获得高分,它无法表现学生优秀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没有语法错误也很难拿高分;反之,如果是因为使用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导致的错误,也不会轻易被扣分,还是属于第五档。
一、使用高级词汇存在的误区
如果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生搬硬套的使用高级词汇会让学生走入误区。例如:“When I walked in the park, I saw a boy in need of help.”,如果学生硬使用高级词汇会改成:“When I entered the park , I caught sight of a boy in need of help.”,或者把“I saw a film some days ago”改为“I spot a film some days ago.”,所以一味的追求并使用高级词汇而不考虑表达对象、目的、身份和语境是行不通的。学生想要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是使用那些生僻的词汇,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把事情表述清楚,传达清晰。用高级词汇去生搬硬凑那些漏洞百出的句子非但不能拿到高分也往往不能让阅卷教师看懂你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我们所要求的复杂结构和所谓的高级词汇并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语句,而是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过的结构。例如:一说“……最重要”就是“……the most important”一想到“美丽、漂亮”就是“beautiful”。这些词汇并没有高低之分,但因为大众化的高频使用,不仅容易使文章 “千篇一律”,还反映出学生词汇的匮乏。如果使用同义的词汇去代替,就可以让文章脱颖而出成为加分亮点。
二、高中生英语写作训练中高级词汇使用措施
1.正确看待高级词汇
在课程中对词汇的要求并不是要學生在写作时刻意用生僻、难、怪的词汇而是希望学生能根据交际的场合及话题、关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词汇与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实际情况里,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日常生活、学习相关,不需要用到正式的话语和偏僻的词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和表达时,应该告诉他们在词汇的选择上要做到“得体”“地道”“精炼”三大点。用词精炼指选择的词汇能准确表达所传述的意义;地道则是要符合交談对象地域的表达习惯;词汇符合所要表达的目的,以及符合本人和交谈对象的身份与情境,就是用词得体。
2.合理使用高级词汇
要想让文章有亮点、出彩,学生就要在用词上多下功夫,合理使用高级词汇会给阅卷教师留下地道和生动得体的印象。在一张试卷里,最后的书面表达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部分,想要拿高分却不知道怎样去写,而用词在写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据表达需要灵活的使用词汇,不仅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志,还能够体现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学生可以找一些代替高频词的亮点词,比如:handsome,beautiful,bad等等换成dashing,vigorous,pretty,awfully等等。但是在使用这些亮点词的同时应注意,在英语中很多词汇意思相近,但词性和适用场合等都不相同,如果在使用方法上不正确,就会产生歧义。举个例子,“if”与“supposing that”意思相同但用法不同,“如果是困难我们停住脚步,就更不该放弃”这句话可以表达成:If it is difficulty that stops our footsteps ,we should not give up.这也可以利用“高级词汇”: It is not supposing that the difficulty could prevent our footsteps.这就是代替高频词汇又能有亮点词汇的案例。再比如,“黑人”有三个同义词:Negro,nigger,black。前两个词我们并不常用但这不代表他们更“高级”。“Negro”带有贬义,是对黑人一种不礼貌的称呼;“nigger”是一种污蔑黑人的口头用语;我们只能采用“black”或者“black people”来表示黑人,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如果因为不了解而不分场合的用,会导致误解和冒犯。
3.巧妙灵活使用高级词汇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巧妙地应用英语中的谚语,比如:No cross, no crown(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time(一心不能二用)等等。在写作中适当的使用这些谚语,对文章有强烈的升华作用。另外还要借助一些表示强调的词汇,平时经常使用的有:but、only、the most、alone,就像“李宁”品牌的广告词就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看到这个广告词是不是有一种想买的冲动,这就是强调词使用的魅力。在写作中有很多词汇,学生可以适当用相同意思的短语代替词汇,这样就使得文章看起来更加流畅和地道。学生在学习语文作文时有倒装句,反问句,疑问句等等,那么在英语写作中也有。以倒装句为例:“I can’t hear any sound”改成“No sound reached my ears”,就会为这句话增添色彩。
4.坚持得体与适度的原则
不同的文体要求对使用的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在高考中,以书信的方式来作为书面表达的主题是最常见的,如果收信人是朋友或者同学,在用词方面就可以随意简单一些;如果是给长辈或者不熟悉的人,在用词上就要正式有礼貌的表达,并且要遵照正确的格式,不用刻意追求高级词汇。
阅卷判定标准里要求学生使用高级词汇,并不是要使用生僻的词汇而是要去使用学生学习过但不常使用的词汇。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多用高级词汇就能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的,只有适当得体的语言、精炼的亮点词、句式的改变,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迅辉.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的问题与建议[J].考试研究,2014,02:64-72.
[2]张建丽,高健萍,陈秀聪.词汇评估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测试[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05:52-57.
一、使用高级词汇存在的误区
如果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生搬硬套的使用高级词汇会让学生走入误区。例如:“When I walked in the park, I saw a boy in need of help.”,如果学生硬使用高级词汇会改成:“When I entered the park , I caught sight of a boy in need of help.”,或者把“I saw a film some days ago”改为“I spot a film some days ago.”,所以一味的追求并使用高级词汇而不考虑表达对象、目的、身份和语境是行不通的。学生想要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是使用那些生僻的词汇,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把事情表述清楚,传达清晰。用高级词汇去生搬硬凑那些漏洞百出的句子非但不能拿到高分也往往不能让阅卷教师看懂你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我们所要求的复杂结构和所谓的高级词汇并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语句,而是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过的结构。例如:一说“……最重要”就是“……the most important”一想到“美丽、漂亮”就是“beautiful”。这些词汇并没有高低之分,但因为大众化的高频使用,不仅容易使文章 “千篇一律”,还反映出学生词汇的匮乏。如果使用同义的词汇去代替,就可以让文章脱颖而出成为加分亮点。
二、高中生英语写作训练中高级词汇使用措施
1.正确看待高级词汇
在课程中对词汇的要求并不是要學生在写作时刻意用生僻、难、怪的词汇而是希望学生能根据交际的场合及话题、关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词汇与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实际情况里,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日常生活、学习相关,不需要用到正式的话语和偏僻的词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和表达时,应该告诉他们在词汇的选择上要做到“得体”“地道”“精炼”三大点。用词精炼指选择的词汇能准确表达所传述的意义;地道则是要符合交談对象地域的表达习惯;词汇符合所要表达的目的,以及符合本人和交谈对象的身份与情境,就是用词得体。
2.合理使用高级词汇
要想让文章有亮点、出彩,学生就要在用词上多下功夫,合理使用高级词汇会给阅卷教师留下地道和生动得体的印象。在一张试卷里,最后的书面表达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部分,想要拿高分却不知道怎样去写,而用词在写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依据表达需要灵活的使用词汇,不仅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志,还能够体现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学生可以找一些代替高频词的亮点词,比如:handsome,beautiful,bad等等换成dashing,vigorous,pretty,awfully等等。但是在使用这些亮点词的同时应注意,在英语中很多词汇意思相近,但词性和适用场合等都不相同,如果在使用方法上不正确,就会产生歧义。举个例子,“if”与“supposing that”意思相同但用法不同,“如果是困难我们停住脚步,就更不该放弃”这句话可以表达成:If it is difficulty that stops our footsteps ,we should not give up.这也可以利用“高级词汇”: It is not supposing that the difficulty could prevent our footsteps.这就是代替高频词汇又能有亮点词汇的案例。再比如,“黑人”有三个同义词:Negro,nigger,black。前两个词我们并不常用但这不代表他们更“高级”。“Negro”带有贬义,是对黑人一种不礼貌的称呼;“nigger”是一种污蔑黑人的口头用语;我们只能采用“black”或者“black people”来表示黑人,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如果因为不了解而不分场合的用,会导致误解和冒犯。
3.巧妙灵活使用高级词汇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巧妙地应用英语中的谚语,比如:No cross, no crown(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time(一心不能二用)等等。在写作中适当的使用这些谚语,对文章有强烈的升华作用。另外还要借助一些表示强调的词汇,平时经常使用的有:but、only、the most、alone,就像“李宁”品牌的广告词就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看到这个广告词是不是有一种想买的冲动,这就是强调词使用的魅力。在写作中有很多词汇,学生可以适当用相同意思的短语代替词汇,这样就使得文章看起来更加流畅和地道。学生在学习语文作文时有倒装句,反问句,疑问句等等,那么在英语写作中也有。以倒装句为例:“I can’t hear any sound”改成“No sound reached my ears”,就会为这句话增添色彩。
4.坚持得体与适度的原则
不同的文体要求对使用的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在高考中,以书信的方式来作为书面表达的主题是最常见的,如果收信人是朋友或者同学,在用词方面就可以随意简单一些;如果是给长辈或者不熟悉的人,在用词上就要正式有礼貌的表达,并且要遵照正确的格式,不用刻意追求高级词汇。
阅卷判定标准里要求学生使用高级词汇,并不是要使用生僻的词汇而是要去使用学生学习过但不常使用的词汇。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多用高级词汇就能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的,只有适当得体的语言、精炼的亮点词、句式的改变,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迅辉.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的问题与建议[J].考试研究,2014,02:64-72.
[2]张建丽,高健萍,陈秀聪.词汇评估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测试[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0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