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的各方面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实社会的多样性,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作为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道德判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以上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这五个方面的多样化,反映到高校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浮躁、思想意识活跃。
一、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因素
1、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当代大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意愿,这种张扬带到社会上就成为一种主流意愿和社会趋向,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实社会的多样化,使当代大学生能容纳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当然,这种做法不一定十分正确,但它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向和潮流。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给学生一个主流意识和主体意识,所以极易造成忽视和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结果。
2、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极易以个人的经历、经验、思维方式审视学生和教育学生。其结果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形成所谓的“代沟”。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除了要给学生一个主流意识和答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一些非主流意识,答案由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寻找。因为,当代大学生获得非主流意识的途径和能力大大加强,即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加强。
二、辨证看待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作为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这几年,正是我们抱怨学生不好管的时期,也恰好是高校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明显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很大实效的时期。这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高校内各种学生社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的事实说明,学生已深刻理解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一原理,也为学生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和今后进入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作为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很多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大量地获取了各种信息。这既反映出现今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事实,也折射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不仅明确了在校期间的根本任务,更体现出当代大学生争当国家主人、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
3、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过去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难脱书生气和“天之骄子”的傲气,以俯视的视角看待社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近几年,随着高校连续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改善、调整、发展和创新,为改变过去那种“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思想”的状况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脱了几分书生气,少了几分“天之骄子”的傲气,能以平视的视角看待社会,极易融入社会。大学生支持西部教育志愿者活动的展开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以上三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而这三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恰恰是通过学校-这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实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思想品德教育是支撑当代大学生三个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总之,在高校学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思想品德教育取得的客观实在的、不可替代的成效决定的。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方法来评价,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不能以偏概全。而应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参加集体活动的现实表现,甚至进入社会后的现实表现来评价。校学工处、团委和系团总支、学生会、各系的辅导员应共同组成一个评价机构,考察学生是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次数和表现;参加集体活动和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态度、次数及表现;学习上是否认真上进、成绩有无提高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这些方面的现实表现恰恰是反映学生思想意识是否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取得预期目的的重要衡量指标。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它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绝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全部予以解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道德判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多样化,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以上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这五个方面的多样化,反映到高校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浮躁、思想意识活跃。
一、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因素
1、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当代大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意愿,这种张扬带到社会上就成为一种主流意愿和社会趋向,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实社会的多样化,使当代大学生能容纳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当然,这种做法不一定十分正确,但它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向和潮流。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给学生一个主流意识和主体意识,所以极易造成忽视和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结果。
2、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极易以个人的经历、经验、思维方式审视学生和教育学生。其结果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形成所谓的“代沟”。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除了要给学生一个主流意识和答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一些非主流意识,答案由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寻找。因为,当代大学生获得非主流意识的途径和能力大大加强,即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加强。
二、辨证看待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作为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这几年,正是我们抱怨学生不好管的时期,也恰好是高校毕业生思想品德素质明显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收到很大实效的时期。这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高校内各种学生社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的事实说明,学生已深刻理解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一原理,也为学生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和今后进入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作为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很多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大量地获取了各种信息。这既反映出现今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事实,也折射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不仅明确了在校期间的根本任务,更体现出当代大学生争当国家主人、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
3、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过去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难脱书生气和“天之骄子”的傲气,以俯视的视角看待社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近几年,随着高校连续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改善、调整、发展和创新,为改变过去那种“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思想”的状况做了大量工作。这几年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脱了几分书生气,少了几分“天之骄子”的傲气,能以平视的视角看待社会,极易融入社会。大学生支持西部教育志愿者活动的展开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以上三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而这三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恰恰是通过学校-这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实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思想品德教育是支撑当代大学生三个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总之,在高校学生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思想品德教育取得的客观实在的、不可替代的成效决定的。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方法来评价,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不能以偏概全。而应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参加集体活动的现实表现,甚至进入社会后的现实表现来评价。校学工处、团委和系团总支、学生会、各系的辅导员应共同组成一个评价机构,考察学生是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次数和表现;参加集体活动和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态度、次数及表现;学习上是否认真上进、成绩有无提高等方面的现实表现。这些方面的现实表现恰恰是反映学生思想意识是否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取得预期目的的重要衡量指标。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它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绝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全部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