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初期女性传播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与影响

来源 :东南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与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同步进行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女性,她们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文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途径,宣传正确思想,融汇群众智慧,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凝心聚魂.站在建党百年的全新历史起点,总结历史留下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程中重视发挥女性力量、创新传播路径、掌握传播规律,从女性传播优势、女性传播手段、女性传播技术、女性传播效果等多维向度打造一批理论过关、素质过硬、本领超强的女宣传员、女新闻工作者、女表演艺术家、女传播家,让马克思主义继续放射出耀眼的真理之光,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为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实现风格转变.《我和我的家乡》在延续我国主旋律电影标志性风格的同时,以小见大传达家国一体的人文情怀.本文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运用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理论”为框架,主要从叙事、电影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旨在通过分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艺术创作方法上的独到成功之处,期望能够为我国新主旋律电影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景观建筑学以趋利避害、追求美好生活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美感.《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通过对景观建筑学元素的运用推动电影情节发展,丰富了画面.同时,在运用景观建筑学元素方面也有值得推敲之处.系列电影没有充分表现出景观建筑学蕴含的美学思想,对景观建筑学的理解不够准确.电影运用景观建筑学元素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肃对待出现在影片中的内容.
历经八十多年的发展,从1937年的“公主电影”开山之作《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2020年9月在美国上映的真人电影《花木兰》,迪士尼一共创造了十四个特色鲜明的公主形象.本文把迪士尼公主电影作为反映美国女性地位变迁的晴雨表,通过总结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发展历程,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其叙事特点与类型边界的转变.解读迪斯尼公主电影中从单一到多元的女性形象转变,探索女性主义思潮下男性话语的解构,了解女性从沉默到掌握话语权“发声”的和谐转变.
福建“红色家底”深厚,“红色记忆”众多.在建党百年之际,做好福建百年党史的影像化传播,既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将成为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意义特殊,挑战巨大.然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准确完整且生动鲜活地在“悟党史”中重温红色记忆,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可亲可爱可敬的青春样貌?如何结合现代传播理论和实践手法,尽最大程度吸引年轻人关注和参与?这成为党史传播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2021年百集全媒体系列报道《福建这么红》的实践中,从前期策划、内容创作、影像编辑、
中国武侠电影动作叙事以“体能幻觉营造”“视听奇观建构”“形神张力铺陈”为基本审美法则,但这些法则不是抽象的,必然通过“写意”“写实”“写趣”等具体审美形态来表现.“写意”形态大量借助电影特技,营造超出人体能极限的盖世武功,喜用非常规视角镜头的短碎化剪接,以及快速、慢速两种相反相成的叙事方式,并以古装为背景,常常显得唯美浪漫;“写实”形态则少用甚至不用特技,逼近却不突破人的体能极限,多用正面平视机位的长镜头,并以民初以来的“现代”社会历史为背景,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纪录化风格.“写趣”形态是动作片与喜剧片融合的
在争议性事件中,网民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不确定性情境的情感代入、群体分化中的情感呈现、收益期待下的情感凝聚的路径,产生了建构事件主体联结通路、推动话语多元共存、塑造共识生成语境的影响.为有效引导争议性事件的网民情感,传媒应当完善情感表达渠道、培育情感表达规范、形塑社会共通情感.
本文以笔者参与“时代楷模”孙丽美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活动为例,深入分析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身处在一个全域、全时、全民传播的媒体传播新语境当中,如何通过创新叙事方式、调整报道定位、加强多媒体融合、构建高效传播矩阵等叙事策略和传播路径上的新探索,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影响力、发挥主流媒介的传播效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新闻传播的新使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建党之际,《1921》《革命者》《红船》等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影片相继上映,并取得不俗成绩,部分电影甚至实现了“破圈”传播效应.本文研究试图从正在热映的建党百年红色电影《革命者》出发,对其叙事模式、人物塑造、视听语言方面进行详尽剖析.试图梳理出近两年红色电影在人物塑造和史诗叙事等层面呈现出的异质性,这也是未来中国红色电影的创作规律和发展取向.
当下粉丝实践早已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破除传统“狂热无脑者”的刻板形象,逐渐向积极的意义生产与共享者角色转变.而粉丝在探寻“破圈”的行动中,延续了意义盗猎与情感性联盟特征,以进一步获得自我表达与价值输出的权力.本文以游戏IP电影《征途》为例,考察游戏粉在参与电影生产过程中的“破圈”行为.粉丝的积极参与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突破圈层且进行文化输出的新渠道,但由于商业电影,普通观众与游戏粉圈的意图与倾向差异,以及文化圈层的潜在等级性使得这次行动未能成功,粉圈“破圈”仍在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