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技术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来源 :消费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电子技术;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策略
  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型政府机构成为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机构编制管理身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组织行政管理的前端位置,其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思维,应用全新与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手段,强化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切实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正确认识机构编制管理的涵义


  机构编制改革以法定社会组织为对象,强化对其职能分类、机构设置、组织安排以及人员规模的有效管理,以高效与高质量的管理作为目标;机构编制管理将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部分企业组织涵盖其中,提升职能划分的合理性,保证机构设置的科学性,达到对人员结构的有效优化。

二、信息化的概念及本质


  目前,信息化在全世界范围备受瞩目,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信息化强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与价值,依托共享机制,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加快社会发展进步。信息化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与领域。信息化程度的增强代表信息化文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

三、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在科技的带动下,信息化影响力遍及各个领域,成为其寻求突破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职能部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信息化对于机构编制改革作用突出,成为提升管理层次、增强管理实效、维护编制数据精准性的主要手段。机构编制信息需要满足管理目标的要求,发挥信息技术支持作用,加快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转变[1]。

四、基于电子技术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缺乏对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的深度理解
  纵观当前机构编制单位,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尽管身处信息化环境之中,也极大地肯定了信息化技术以及信息化工具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滞后的管理习惯仍然存在,使得整体工作方法凸显落后性。具体来讲,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流程上分析,首先是由信息工作机构提供用于信息收集的电子模板,相关联的机构落实录入与校对工作,最后由专门机构进行上报,依靠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基于此可以发现,这种层次的信息化只是简单地将纸质信息变成电子版,尚未将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本质渗透在工作实践之中,信息化的优势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很难实现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指导。
  (二)信息化认识存在误区,制约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的有序发展
  立足社会发展,更多行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价值,但是机构编制管理领域这方面工作不到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尚未得到全面与深刻地认识。具体讲,对于信息化设备,更多只是发挥简单的操作功能,网络更多服务于资料的查询,机构编制信息虽然也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但功能局限在机构内部,引发了机构编制信息化理念的解读[2]。
  (三)信息化建设与机构编制管理不同步,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对于一些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为了响应信息化建设需求,积极成立专门机构。但是,在落实阶段,信息化应用更多体现在专门机构开展的信息化维护工作。针对机构编制信息化工作内容,采取的是事后信息收集模式,促使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管理存在不同步问题。
  (四)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制约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中,人员发挥主导性作用,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键。但是当前,在机构编制管理中,很多人员对网络知识掌握不到位,缺乏具有专业知識与能力的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尤其是系统应用与安全维护知识匮乏,很难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升级与更新,很难实现对管理问题的有效应对。

五、基于电子技术如何加快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积极构建科学的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思维,强化同步性与同时性推广模式
  为了将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首要工作是构建信息化管理思维,突破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在信息管理背景之下,需要落实同步与同时推进的方式,促使整体工作得以有效推进,实现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库的有效完善与优化,获取更加准确与详细的编制岗位相关信息,为各个机构人员提供开放性的网络窗口。
  (二)明确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发挥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针对机构编制信息化改革,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体现,集中代表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手段的优化。但是,管理手段需要以管理目标为基础,更好发挥对目标的支持作用,否则,很难发挥实际价值。为此,立足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掌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将制度的优化以及职能的完善始终作为重点,强化机构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使人员配置满足实际需求。
  (三)落实全员参与原则,将信息化优势渗透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各个环节
  对于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极具系统性与复杂性,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协作,全员参与,实现整体推进。因此,对于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各个部门以及人员都要积极参与这项系统工程,承担各自负责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具体来讲,信息化建设机构需要落实基础性工作,以平台建设为重点,编制工作人员要在系统中定位自己的职责,明确分工,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于相关业务与需求,保证各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增强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重视选择高性能、高稳定性与安全可靠性的信息化设备
  对于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其对安全性与准确性具有极高的标准。因此,对于机构编制管理,其隶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更要重视安全性与准确性的维护。基于此,在信息化建设中,系统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与高效性,更要能够应对十分繁杂的数据规模,选择满足技术标准与要求的软硬件,拥有较高的成熟度。另外,专业性能要高,稳定性突出,可靠性较强,以有效满足信息保密的需求。
  (五)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打造融机构编制专业能力与信息化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为了加速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建设是根本,重视开展信息化专业培训与学习,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具体讲,要针对实际情况,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相关信息网络以及电子政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同时,专业知识也不容忽视,要保证管理人员机构编制业务过硬,重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全面提升,积极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信息化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保障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立足信息化时代,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成为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电子化机构编制管理处于初级发展时期,其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重视更新思维,创新理念,发挥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价值,正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机制与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增强机构编制管理实效性,促使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将为民服务的政策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字模拟电路;加速度传感器;安卓电容触摸屏  近年来我国电梯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电梯大国,无论从电梯制造的数量上还是电梯保有量上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国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国渐渐成为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电梯的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长,到2015年年增长速度已经超过20%,我国电梯总产量超过7
对于培智学校高年级学生的教育来讲,培养其生活适应能力是重中之重.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之后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达到在社会中进行生活的目标.文章提出了
职业学校学生的语言基础相对较弱,语言应用能力相对较低.考虑到这些特点,如果教室里的老师盲目地介绍和机械地重复教学以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那显然会适
中职阶段的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其学习的重心从文化课逐渐过渡到专业课中.中职学生的学习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容易使其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从而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理念,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英语教
微课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全新辅助手段,其优势和价值凸显,可以为优化课堂情境教学提供帮助,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在中职学校会计基础教学中,利用微课优化设计问课程,同步评
在“社会治理”理念提出背景下,政府单一化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社会多元化治理模式,不仅强调了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拓展了人民矛盾纠纷的解决渠道,能够进一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要点一、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联动效应显著  所谓联动效应主要是指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贯穿于配电、照明、消防、中央空调等系统的施工全过程,该技术将所有涉及电力设施的运作系统串联到一起,而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各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二) 监控反馈信息及时  电气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运转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机械结构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对机械原理的实现过
在社会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很快发展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也渐渐地从传统的经营模式渐渐跨入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资金投入小、效率高、能快速实现资源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