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
小学思想品德课包括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的课程。该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立足于这个课程标准,教师要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不应该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而应该以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与否作为标准。基于这一点,这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能够很好地处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这个结合是随时随地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约束。
正确把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确定正确的目标,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巧结合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即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时常发生的、和学生关系密切的实例,让实例进入学生的教学中。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方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恰当处理教材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以教材为纲,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帮助学生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让孩子们摆脱生活中各种困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开设学生活动或者学生实践课程。结合课程设置,通过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检验课程知识,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在这个课程上,学生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因此,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各环节时,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或者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三、善用多种教学方法
要善用各种教学方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1.明理法
明理法就是让学生要明白事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怎样处理才对,从而让他们对客观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让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灵健康成长。明理法,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完成,涉计到教学内容的设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环节。
2.榜样法
榜样法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具有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当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仿效榜样的做法,久之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拿来作为榜样的,可以是伟大领袖、英雄人物、科学家等,也可以是周围的同学、老师、家长等。教师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这一课时,可以将校园清洁工、小区保安等作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劳动辛苦工作的精神,也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
3.熏陶法
熏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影响,遵守纪律的班集体、优良的校风、向上的学风,乐于助人的父母、和谐的家庭等,都能成为熏陶学生的好情景,当孩子们处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时,触景生情,习惯、品质、道德自然形成。
以育人为本,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境的营造等,立足学生实际,让教学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在想什么、困惑是什么,并将这些内容和教学结合,这个课程的实效性就有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翠屏山小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包括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的课程。该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立足于这个课程标准,教师要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不应该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而应该以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与否作为标准。基于这一点,这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能够很好地处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这个结合是随时随地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约束。
正确把握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确定正确的目标,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巧结合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即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时常发生的、和学生关系密切的实例,让实例进入学生的教学中。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方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恰当处理教材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以教材为纲,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帮助学生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让孩子们摆脱生活中各种困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开设学生活动或者学生实践课程。结合课程设置,通过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检验课程知识,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在这个课程上,学生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因此,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各环节时,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或者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三、善用多种教学方法
要善用各种教学方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1.明理法
明理法就是让学生要明白事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怎样处理才对,从而让他们对客观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让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灵健康成长。明理法,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完成,涉计到教学内容的设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环节。
2.榜样法
榜样法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具有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当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仿效榜样的做法,久之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拿来作为榜样的,可以是伟大领袖、英雄人物、科学家等,也可以是周围的同学、老师、家长等。教师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这一课时,可以将校园清洁工、小区保安等作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劳动辛苦工作的精神,也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
3.熏陶法
熏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影响,遵守纪律的班集体、优良的校风、向上的学风,乐于助人的父母、和谐的家庭等,都能成为熏陶学生的好情景,当孩子们处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时,触景生情,习惯、品质、道德自然形成。
以育人为本,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环境的营造等,立足学生实际,让教学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在想什么、困惑是什么,并将这些内容和教学结合,这个课程的实效性就有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翠屏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