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型人格与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D型人格对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

方法

在泥石流灾难发生1年后,在甘肃省甘南自治州舟曲县的幸存者中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清单(PCL-S)和D型人格量表(DS14)中文版来了解幸存者的创伤暴露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结果

D型人格在舟曲地区幸存者中分布比例为51.17%,显著高于荷兰普通人群(21%)和中国大学生群体(31.1%)。具有D型人格的幸存者PTSD症状更严重。主观创伤、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极情感(NA)是D型人格幸存者PTSD症状的显著预测因素。

结论

D型人格与幸存者PTSD症状具有正性关系,可能是PTSD症状的一个易感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预防抑郁症患者复发或恶化的效果。方法非发作期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3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开放式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随访1年。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教育、参加自助团体和对抑郁情绪自我管理,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主要结局是抑郁复发或恶化发生风险,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生存曲线。结果
期刊
目的探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内隐外显自尊一致性与述情障碍及其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的得分,将82名被试分为述情障碍组和非述情障碍组,分别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内隐联想测验(IAT)对两组被试进行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测量。结果述情障碍组的外显自尊水平[(28.57±4.57)分]显著低于非述情障碍组[(32.44±2.71)分]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型(ADHD-I型)和混合型(ADHD-III型)儿童冲突监测功能进行比较,探讨两种亚型认知受损程度及神经机制。方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0例(ADHD-I型25例,ADHD-III型25例),正常对照组30名。采用空间整合Simon-Stroop任务,比较分析ADHD-I型、ADHD-III型及正常对照组额-中央部N2波幅及潜伏期的差异。结果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