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环境管制政策和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自身的绿色竞争力迫在眉睫,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生命全周期视角,在系统研究产品设计至产品废弃处置各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理后,构建多阶段、多层级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基础。
  关键词:绿色竞争力;生命周期;指标体系
  资料显示,装备制造业产值占中国GDP总额的四分之一,是我国工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积极抢占装备制造领域是我国谋求世界工业强国的战略重点。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装备制造业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特点日益凸现。近年来,装备制造企业出口遭遇绿色环保、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增多。另外我国出台了新大气法等一系列环保政策,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管制。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也是节能减排转型发展的主力。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环境规制政策是高悬在装备制造企业头上的双刃剑,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绿化,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才有坚强的微观基础。为此,本文从生命全周期角度,尝试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评估和反映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综合状况,为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起到精准导航作用。
  一、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国际上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几大经典学派,如以Michael Porter(1990) 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Birger Wernerfelt(1984)和Barney JB(1991)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以Brian Loasby和Christian Knudsen(1995)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绿色经济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将企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纳入企业决策的影响要素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符合市场竞争的绿色标准,从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本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绿色竞争力概念的论述较少,主要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这一方面切入,并依据观点不同分为两派。悲观派认为环境管制会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来应对环保压力,增加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如Walley.N 和Whitehead.B.(1994)认为环境管制使企业承担巨额费用,无力投资有前景项目,从而降低竞争力;Jaffeetal (1995)认为企业受到环境管制要为解决污染问题直接耗费成本,还因进行环保所需的生产要素价格间接提高花费成本。
  而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将促使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Michael Porter(1995)认为,合理环境管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进行创新来产生效益;一些学者如Gabel,Sinclair-Desgagne(1997)认为环境管制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减少组织内部的非效率;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环保技术来创造竞争优势,如Sam·Fankhauser(2013)提出一个国家的绿色竞争力是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将成为全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研究观点大体倾向于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势在必行,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如洪小瑛(2002)认为绿色竞争力由绿色的资源、技术、管理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系统概念;陈红喜(2005)对各家观点进行提炼,定义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相较之竞争对手,某企业能够协调环保需求更有效地供应契合要求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获取效益,从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对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众多,主要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三)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前人的研究丰富了绿色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对绿色竞争力的测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仍存不足。国外缺少对绿色竞争力影响要素的探究和归纳,国内学者没有系统涵盖生命全周期各阶段。既有文献缺乏专门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评估体系,普适性的评价体系只能发挥指导作用,对装备制造企业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生命全周期的视角,尝试构建能全面反映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理
  从生命周期视角考察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需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找出企业绿色竞争力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影响的因素,探究其影响路径,对症下药。
  要解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耗能与污染问题,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务必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实施生态设计,从源头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污染的排放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提升绿色竞争力;而原材料选择方面,应采购绿色原材料,并选择绿色供应商,在减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绿色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的实践,进行绿色的工艺设计,减少生产环节,实行节能管理,持续地利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在销售阶段绿色竞争力需要绿色的销售网络进行支撑,即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存储以确保产品能以最有效、最绿色的方式从工厂运送到客户手中;在产品使用阶段,装备制造企业作为服务方应当以便利客户为导向,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而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企业应当完善旧件回收系统,并保证三废的稳定、持续达标,减轻环境压力,降低控污费用,提升企业环境友好形象。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产品研发设计到最终的产品用后处置,都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装备制造企业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更需全方位把控好各个环节,在入口减少消耗,在出口降低污染,是提高绿色竞争力的高效路径。
  三、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体系应当在进行调研考证后,综合定性、定量,科学、客观地展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真实情况。
  创新性原则。本文立足新的视角考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涵盖了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掘与生产、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使用和废弃物管理,立意新颖。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筛选需要考虑定性指标是否可合理量化以及定量指标数据是否方便搜集。本文在筛选指标时兼顾可操作性,使得数据真实可取,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就是以生命周期为视角出发,围绕评价目标,将指标分层剖解,最后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保持严谨的逻辑连贯。如表2所示。
  设计环节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桥梁,在技术创新上形成先行优势,将从根本上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来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排污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因此企业的生态设计能力应当在各阶段占据首位。
  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为复杂庞大的机械装备,配置众多,在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重污染,因此实行清洁生产,控制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对企业提升总体的绿色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绿色生产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生态设计能力。
  2015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十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2.5亿吨,回收总值为6446.9亿元,工程机械等8个领域35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作为试点,经认定的再制造产品达到100余种。由此笔者认为,产品的用后处置阶段是直面减排压力的一环,虽是生命周期的末端,在绿色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2016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发布《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广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绿色材料和产品。装备制造业所需原料采购量大,应当面向上游实行绿色集中采购,选择绿色供应商,将大大有利于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原材料供应阶段的重要性应当略低于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但高于销售及使用阶段。
  装备制造业的大多产品非日常消费品,相对其他环节,销售和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略小,因此,在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六大阶段中,销售和使用阶段的重要性相对最小,但由于很多机械装备在其使用阶段的能耗也相当大,因此也应尽可能将产品包装、产品运输、储存方式及有关的售后服务体系方方面面都考虑进来,尽可能完善产品配送体系,并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
  四、结论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的大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在要素层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分为六大阶段,反映企业在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对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系统评价研究。总的来说,本文强调系统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单是考虑局部影响;并倡导可持续发展,关注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着眼于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共存。
  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工程庞杂,涉及面广,在数据处理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只是尝试性地站在生命周期角度对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作初探,希望社会各界继续研究,构建起更科学合理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全方位的提高绿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心英,周媛媛.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2]陈红喜,王建明,袁瑜.企业绿色竞争力及评价体系构建探讨——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03).
  [3]赵领娣, 徐新.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与经济,2005(05).
  [4]陈红喜,王建明,袁瑜.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研究构建了一种民族地区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数据预处理模块、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评估模块、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报表数据生成模块、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辅助决策模块。采用本系统,保证了原始数据的正确性、评估的科学性,可以合理判断民族地区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农村非营利组织;资源汲取能力;评估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检验了市场择时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择时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表现明显;市场择时行为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短期影响,并且影响可以持续到IPO后第4年,而后依次逐年递减,直至影响消失。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市场择时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并不实用。  关键词:IPO;市场择时;资本结构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用公允价值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日趋重要,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其规定将以投资为目的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计量,并由此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文章以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其2009年至2015年财务报表数据,来说明企业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情况下,对公司资产负债表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程度不断加强,以及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和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组织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受到管理者更多的关注,组织创新是由个体创新来组成,个体的创新行为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所以可以看出,个体创新为组织创新提供源泉动力。在组织中,个体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觑。  那么,什么原因能够促使企业员工生成更多的创新行为呢?文章更多研究员工情感的投入,来自“我愿意
期刊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距离广西首府南宁60公里,是中国质量诚信企业,中国首批推行标准化体系管理的养猪企业及生猪标准化示范场,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无公害生猪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单位,是首批主要动物疫病净化伪狂犬病净化示范场,广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是广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原种猪场和现代化养猪企业。连绵数公里的甘蔗林环抱猪场,环境清净、
期刊
摘要:特色小镇的培育是加快“十三五”期间特色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小城镇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支撑,特色产业是小镇“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主导产业,明晰发展思路与重点,对于特色小镇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以辽宁省特色旅游乡镇赵圈河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其发展潜力,剖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滁州市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主导产业。但总体上滁州市制造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文章在分析滁州市制造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四条建议,走出一条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滁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
期刊
摘要:普惠金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发展战略,它十分重要并且亟待实施。它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与OECD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当前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集中体现在正规金融机构账户渗透率低、信贷可得性低、金融科技化程度低这三方面。但普惠金融的推广在现实中困难重重,以银行业为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资源向发达地区、向城镇、向高收入人群倾斜,并且金融扶贫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也承受
期刊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证居民生活的最后安全网,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救助的方法以从受救济者所属的社会类型为标准提供救助,到以受救助者的经济状况为标准提供救助。文章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庆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方针政策对庆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推行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生活保障;庆阳市
期刊
摘要:加快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不仅仅需政府的整体把控,更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共同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点工作。精准抚贫是要根据不同的扶贫对象,制定不同的扶贫方针,不论是资金还是项目都要高效的分配和使用,而贯穿始终的更应该是“教育扶贫”,《学记》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一语中的揭示出教育在育民为善,改良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当下,精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