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高科技广泛被应用于生产,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加上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给企业成本的计量工作以猛烈冲击,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是否应当发生,是否已经发生;其次是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一、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意义
(一)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二是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三是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
(二)成本核算的意义。一方面,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二、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一般对财务核算不是太懂,全权由会计账务人员负责。为了体现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企业会计机构设置简单,配置的财务人员不是正常需求,对于成本核算相当重要的生产车间、仓库不配备专门成本会计人员,而由其他会计人员同时兼任。会计人员天天只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对成本控制不能全面顾及,导致成本核算资料混乱,错误百出,甚至严重缺失。此外,兼职会计现象非常普遍,到了月底,为了应付纳税申报和账务处理,会计工作只求从简,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而是根据主观意愿进行成本结转。
(二)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一些财会人员虽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的方法。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各个部门不去认真分析成本占比多少的原因,仅仅是到月底结转账务,提不出有利于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合理化财务建议。另外,有的财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而是听从管理者的命令作假账,设立企业小金库。
(三)成本核算监督不到位。企业成本的多与少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成本核算发生变化时没有可以追踪的责任人。生产企业中,包括采购,领料,分配,废料回收,成品质量等没有明确的责任人。
三、加强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企业管理者应该强化成本意识。企业不但要提高经营管理各部门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注重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把企业的成本与企业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经济责任及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任务型、控制型”为“效率型、管理型”,除控制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以外,更注重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调动了全体人员管理成本的自觉性,从而不断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企业可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作为企业成本核算会计一定要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还要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会计人员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因此必须严守秘密,泄密,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会计人员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严格保守,不能随意向外界泄露商业秘密。
(三)强化成本核算监管。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一般步骤和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各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间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联系的责任成本体系。
第二、严格确定责任范围。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 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第三、实现目标成本到责任成本的转化。即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成本或编制成本计划时按步骤进行。制造费用既要按步骤采取一定方法编入成本计划中, 又要按部门编制,做为各单位的责任费用标准。
第四、责任成本的核算考核与分析。一是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要按月进行核算,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计算出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责任成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应区别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二是责任成本分析。各责任成本中心由负责人每月编制一份本中心实际报告,分别列出实际数与计划数,考核时主要以各成本中心可控成本为标准,不可控成本通常做为参考资料列示。
四、结束语
企业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抓好会计核算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建立财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积极性,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宗旨,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量验收、原始记录、内部价格、审批与销核、财产清查、经济合同等一整套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程序。建立资本金制度,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合理筹集、分配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加速资金周转,力求投入小、产出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成本管理会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赵天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途径探讨[J]. 企业经济 ,2005年09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是否应当发生,是否已经发生;其次是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一、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意义
(一)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二是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三是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
(二)成本核算的意义。一方面,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二、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一般对财务核算不是太懂,全权由会计账务人员负责。为了体现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企业会计机构设置简单,配置的财务人员不是正常需求,对于成本核算相当重要的生产车间、仓库不配备专门成本会计人员,而由其他会计人员同时兼任。会计人员天天只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对成本控制不能全面顾及,导致成本核算资料混乱,错误百出,甚至严重缺失。此外,兼职会计现象非常普遍,到了月底,为了应付纳税申报和账务处理,会计工作只求从简,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而是根据主观意愿进行成本结转。
(二)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一些财会人员虽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的方法。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各个部门不去认真分析成本占比多少的原因,仅仅是到月底结转账务,提不出有利于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合理化财务建议。另外,有的财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而是听从管理者的命令作假账,设立企业小金库。
(三)成本核算监督不到位。企业成本的多与少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成本核算发生变化时没有可以追踪的责任人。生产企业中,包括采购,领料,分配,废料回收,成品质量等没有明确的责任人。
三、加强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企业管理者应该强化成本意识。企业不但要提高经营管理各部门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注重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把企业的成本与企业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经济责任及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任务型、控制型”为“效率型、管理型”,除控制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以外,更注重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调动了全体人员管理成本的自觉性,从而不断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企业可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作为企业成本核算会计一定要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还要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会计人员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因此必须严守秘密,泄密,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会计人员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严格保守,不能随意向外界泄露商业秘密。
(三)强化成本核算监管。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一般步骤和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各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间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联系的责任成本体系。
第二、严格确定责任范围。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 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第三、实现目标成本到责任成本的转化。即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成本或编制成本计划时按步骤进行。制造费用既要按步骤采取一定方法编入成本计划中, 又要按部门编制,做为各单位的责任费用标准。
第四、责任成本的核算考核与分析。一是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要按月进行核算,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计算出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责任成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应区别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二是责任成本分析。各责任成本中心由负责人每月编制一份本中心实际报告,分别列出实际数与计划数,考核时主要以各成本中心可控成本为标准,不可控成本通常做为参考资料列示。
四、结束语
企业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抓好会计核算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建立财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积极性,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宗旨,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计量验收、原始记录、内部价格、审批与销核、财产清查、经济合同等一整套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程序。建立资本金制度,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合理筹集、分配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加速资金周转,力求投入小、产出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乐艳芬。成本管理会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赵天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途径探讨[J]. 企业经济 ,200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