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一声一世》:城市隐者的修行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聿馨执导,佐藤康夫、小凑昭尚、蔡鸿文等主演的音乐人文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近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5 月31 日,作为大象点映发起的“NEWS 大象城市影展”济南站的活动之一,该片在中影星美国际影城济南大学店举行点映活动。
  尺八,竹制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得名。音色苍凉深邃,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昼夜不停的乏味工作、无处不在的被动社交、见缝插针的垃圾信息……还有一群隐者,他们以一根竹管为法器,在呼吸之间完成灵魂的修行。静静地听,一定会有一支尺八,温暖你的灵魂。
  记录被遗忘的乐器
  低音尺八的气颤音悠悠扬起,大海、竹林、僧侣,伴着尺八苍凉辽阔的音色,影片开幕,缓缓讲述日本尺八“古传三曲”《虚鈴》《虚空》《雾海箎》的由来。
  5月31日晚7点,电影《尺八·一声一世》在中影星美国际影城济南大学店举行点映活动。
  该片讲述了中日美三国数十位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包括佐藤康夫、三桥贵风、海山、小凑昭尚等,通过他们的不同人生轨迹,展现尺八这一古老乐器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希望。
  导演聿馨表示,在商业电影发展迅猛的今天,原本以为《尺八·一声一世》会是一部很小众的影片,但每次听到观众的掌声,自己就被深深感动。
  尺八,源于中国,繁于盛唐,南宋后逐步在中国绝迹,而在日本传承至今。据导演聿馨介绍,目前国内的尺八学习者仅有几百人而已。
  据了解,拍摄《尺八》之前,聿馨还是一名全职太太。十年前,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工作,她生活的所有重心都在家庭。那段时间她非常迷茫,想要重拾事业,却担心自己是否能重新回归社会,更割舍不下想要陪伴孩子成长的执念。
  有一天,她正在高速公路上开着车,随手播放了朋友送的一张CD,是佐藤康夫的《宙》。当时,车刚刚下高架桥,夕阳就在她的眼前,两边的道路也越来越宽阔。“那一刻,我突然泪流满面,脑海中出现两个字:‘自由’。我突然间豁然开朗:外面的世界那么辽阔,我为什么要去考虑那么多世俗的期待和偏见?我觉得这个音乐太神奇了。”聿馨说。
  “后来我就去了解尺八,但相关资料并不多。我本身在纽约大学学习过影视专业,一直想去做一些相关内容,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选题,或者可以说,我一直没有动力走出家门去做一件事情。因此我决定用影像去记录尺八。”
  《尺八·一声一世》历时三年制作完成,为了能展现尺八不同的风格及音质的丰富性,将尺八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下去,导演带领摄制团队往返中日三十余次,记录了多位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尺八人的心“声”和“世”界。
  他们中,有被誉为“尺八界小栗旬”的创作人佐藤康夫,有出身民谣世家肩负传承责任的小凑昭尚,有来自美国如今隐居日本山林的海山,有放弃高管职位在异乡推广尺八的蔡鸿文,也有痴迷尺八的河南药剂学学生徐浩鹏……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与尺八不期而遇,遭遇了困惑,更看见了希望。在一个个人生故事中,尺八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梦想与现实、死亡与新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当你很执着,很有激情地去做一件事情,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就会自然地发生。”这是来自美国的尺八演奏大师海生在影片中对尺八的感悟。在整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聿馨同样也感受到这一点。聿馨还记得拍摄小凑昭尚登长城时,需要拍摄晚霞,整个团队从东京飞到北京,到达时间是早上8点,当时北京正在下雨。没想到,到了下午拍摄时,天空就放晴了,真的有了绚烂的晚霞。
  “晚霞映着小凑昭尚的脸庞,微风吹过,太美了!所以很多人都来问我,为什么你要去做这件事情,坚持了这么久?我说,我不是坚持,我是很热爱,我每天都在做自己很热爱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喜欢看这部影片,我的愿望也就达成了。”
  给现代人焦虑的灵魂一个出口作为一部音乐人文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中的音乐演绎让人心醉。除了古曲《虚铃》之外,《宙》《晚霞》等经典曲目也会一一在片中被吹响。一幕幕画卷般的自然风光与尺八悠远苍凉的音律合为一体。
  尺八本是中国古代的吹管乐器,唐代传入日本,但不久后就在日本失传。南宋时,日本名僧心地觉心到杭州护国仁王禅寺拜高僧无门慧开习禅,同时学会了吹奏尺八的技艺,并引入了一首名叫《虚铃》的曲子。回到日本之后,他在日本兴建国寺,立普化宗,将尺八发扬光大。
  而他的弟子在伊势神宫修行时,做了一个通灵的梦。梦里他乘着一叶小舟缓缓地划向大海,海上浓雾渐起,一时间难辨西东。他被包裹在雾气之中,也被包裹在一曲悠扬的尺八声中。忽而雾气散去,头顶月光皓然。尺八之声再次响起,但却改变了曲调。他从梦中惊醒,赶紧提笔记下了梦中的两首旋律——《虚空》《雾海篪》。
  而这两首古乐和《虚铃》一起被称为尺八古典三曲,也叫三部曲,是最古老的尺八声音。
  电影的拍摄人物之一、尺八演奏家及制管师蔡鸿文,是唯一一名在中国大陆的专业音乐学院中开设尺八课程的专业教师。“蔡鸿文老师是台湾人,原本是一名资深的飞机修理师,但是为了推广尺八,他背井离乡来到武汉音乐学院授课,拿着只有原来十分之一的工资。虽然他如今娶妻生子定居武汉,生活状态很幸福,但从生活成本考虑,其实就像片中所说,他过的是‘勒紧裤腰的生活’。比方说有人要订一支尺八,他可能提前半年就要开始做,一年可能做不了几根,你可以想象得到这样一个产出比。”聿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的尺八爱好者不过千人,学习者更少。他们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尺八,日常则参与日本各流派的来华推广活动,或者以私人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的出现,无疑是给普通观众开启了一道通往小众地带的大门。
  电影海报中,竹制尺八矗立于一汪水波之中,一身坦荡清澈如云,画风平静而淡泊,尽展空灵之感。设计师黄海将其钟意的尺八曲谱刻在竹制尺八上面,尺八根部漾起的水纹状如音波,向外扩散开来的同时寓意着传承,水墨色的恬淡基调,也与电影中尺八的“一声一世”温柔却长久的感情交相呼应。竹制尺八的枝節上衍生一段新竹,青翠欲滴,生命的旺盛与延续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次赋予千年前流行的尺八以新鲜的色彩。   聿馨表示:“从我个人来说,自拍摄以来,我也渐渐觉得自己以后的人生会和尺八分不开。片名中的这个‘声’字,不仅指的是尺八的声音,我更将其解读为‘自己的心声’。当我们太在意世俗的眼光、金钱或者地位的时候,其实会活得不快乐。反而是当我们聆听自己的心声,很纯粹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多美好的事情会随之发生,就像片尾海山老师讲的那样——‘many interesting thingswill happen’。所以我觉得,‘一声一世’这个词真的是非常传神地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
  如果要选择一种音乐,来给现代人焦虑的灵魂一个出口,那一定是尺八。
  它制作讲究。对原材料要求极其苛刻,一大片竹林里只能挑选出几根符合规格的竹子,放置3-5年后,才能开始打磨、涂漆、钻孔等制作程序。据传,曾有人到尺八制管大师星梵竹门下求学。星梵竹要求学足三年,求学者着急,提出付三年钱,一年半教完的要求。星梵竹遂让其离去。
  城市越来越吵闹,昼夜不停的乏味工作,无处不在的被动社交,见缝插针的垃圾信息……哪怕是通过一次旅途短暂逃离,最终还是要回到疲惫不堪的日常生活。
  每一刻,都有人在自由发声,每一天,都有无数话题缤纷登场,这样的世界看上去如此丰富,却又如此单薄。因为当所有人都同时说话,我们便无法听清任何一种声音。当外在世界被过度装潢,我们与灵魂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在这样的城市里,还有一群隐者。他们以一根竹管为法器,在呼吸之间完成灵魂的修行。只要静静地听,一定会有一支尺八,温暖你的灵魂。
  链接
  尺八溯源
  尺八,是为古代宫廷雅乐,源起隋唐。
  《新唐书·吕才传》载“: 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有古味。沈括《梦溪笔谈》载“: 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宋代开始,来自民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的地位,故而尺八在中国逐渐走向没落,却在隔海相望的日本得以发扬光大。
  千年以来,尺八作为寺院法器在日本得以发扬,将尺八吹奏融入修禅,每到寺院有重大法事时,就要在佛前献演尺八,在僧人们看来,献演尺八和献花、烧香、供奉食物一样,都是供养佛祖的方式,是法事的一环。
  这种传统至今也还保持着。近代更是分出多种流派,不仅保留了声音的庄重悠扬,更增添了灵动活跃,成為日本民乐和流行乐中不可缺少的声音。
其他文献
《平原纪》——看到书名就浮想联翩,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还是怎样的纪实?大概的年代可以确定了,是讲过去的。那时候的平原满是人,一点都不寂寞。  看到目录,只觉这是一本更像是备忘录的日记书,读完印证了这一观点。作者曾是一个年轻叛逆、一心想要逃离故乡的人,最终成功远离后,却发出感慨:“一个没了故乡的人,将彻底成为一个没有归宿的人。”他定是发现无论自己多么成功,被乡里人称赞,但都是空虚寂寞,唯有将自己对故
期刊
“门源”来了一位名医  千里迢迢,为了援青工作,为了能给更多高原肝胆肠胃病患者带去福音,从气候宜人的山东威海到海拔近3000米的海北门源,50多岁的郭刚恒不算年轻,可他自愿提出申请,毅然踏上了高原。  郭刚恒的习惯是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门源县中医院门诊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就是他的问诊场所。他每天要接待上百名患者,但劳累之余,对待求诊的患者,郭刚恒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是他留给更多门源人的印象。  因为
期刊
人民公社时期没有任何机械,社员劳动就靠镢头和铁锨,铁匠铺是每村必不可少的。铁匠基本都是祖传的,他们流传了多少代不得而知,却一直秉承着子承父业的规矩。通常是父亲掌钳,儿子抡大锤。到了人民公社时期,铁匠铺被收为大队里的集体副业,除了父子外,大队里也配备上其他社员做徒弟。铁匠也和其他社员一样,按照技术高低记工分。  小时候,我最喜欢到铁匠铺去玩。在那音乐贫乏的年代,听着锤子砸在砧子上有节奏的“叮当”声,
期刊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就教育子女方面算得上少有的佳作,尤其因为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所以,这本书就更加受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国人的追捧,奉为圭臬。  《傅雷家书》出自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今日读来,仍能感受到傅雷先生的风骨,他爱子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傅
期刊
这是两个医生的故事。他们离开山东,到条件更艰苦的地方,救死扶伤,实现自己对“医者”的诠释。  不论是在贫穷、混乱的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还是在条件艰苦、气候严峻的青海高原,都不乏山东医者的身影。作为中国第二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最年轻的专家,李孟友以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非洲患者,彰显了中国医生的责任担当。山东省援青医疗专家组成员郭刚恒情系高原,以一己之力为患者们点燃希望,传递
期刊
10月18日,山东平邑,农民在晾晒收获的玉米。10月7日,山东莒县张家当门村,稻田中收割机发出隆隆声,农民载歌载舞庆丰收。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  时值金秋,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玉米收仓,生姜破土,蟹肥藕白,菊花盛开。因地域不同,农民赖以生存的对象自然不同。收获是结束,也是开始。当山东青州的姜农奔走在一块块姜地里,安徽黄山的农民在采摘菊花,黑龙江的农场里,
期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扶贫攻坚的核心议题。对此,深耕一线的东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仪爱文实践颇丰,也感触颇深。  仪爱文,女,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鄄城人,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现任东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屆山东省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完成科研成果三项
期刊
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传出消息,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  说起吴谢宇弑母案,媒体报道喜欢加上“北大学子”的标签,不得不承认,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反差是有效的。在“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已不是新闻的当下,北大在校生杀人无疑更加吸引眼球。  更何况,吴谢宇杀害的是自己的母亲。而母亲,是吴谢宇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至亲。  学霸“着魔”  “学霸、阳光、孝顺”,“涉嫌弑母、酒吧坐台、嫖娼”,这两
期刊
2019年3月,“奔跑吧,山东瞪羚”大型融媒体活动现场,胡近东介绍山东瞪羚企业发展状况。  “瞪羚企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是新时代“四新”经济的代表!山东加大力度、提升服务,将加大对瞪羚企业培育列为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  2018年8月,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随首批“山东省瞪羚企业”的认定应运而生。作为服务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重大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使命担当,4月28日,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巡山队员保护生命、守护家园为原型打造的“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精品党课主题宣讲报告会在省发展改革委举行,300余人聆听了宣讲。  “可可西里堅守精神”精品党课紧紧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