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物的劫难(外五则)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风冒雪归还商铺老板银元
  1929年2月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江西瑞金大柏圩,住在王家祠。当晚,毛泽东和朱德正在油灯下研究作战计划,一名战士进来报告说,有几位商人送来一包东西,留下一张纸条就走了。毛泽东和朱德打开一看,竟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元,纸条上写着:“红军长官尊启:贵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胜惶恐,为表薄意,敝商号特奉上银元四百五,敬恳收下,勿辞……”落款是大柏圩小商号郑某、陈某和曾某。
  毛泽东看后说:“这些商人把我们看成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以为我们红军也会抢他们的商店,侵犯他们的利益。这都是敌人放谣言破坏的结果。我们红军刚开到赣南,一定要执行保护好商人利益的政策,维持地方正常秩序,把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
  于是,毛泽东、陈毅一行人提着马灯,顶着风雪,挨家挨户地寻访,终于找到了送银元的老板。陈毅将那包银元放到桌子上说:“老板,我们是特地给你们退礼的,这钱请收回吧!”商人惶恐不安地连忙答道:“长官,千万别嫌少,我们可以再加点!”
  毛泽东和蔼地说:“老板,这钱我们一个也不能要,请收回吧!”接着又耐心细致地向几位商人宣讲了红军各项纪律和政策,用事实说明了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使商人放下心来,高高兴兴地收回了银元。
  当红军撤离大柏圩时,当地老百姓包括那些小商人,纷纷来到村口夹道欢送。望着远去的队伍,人们感慨地说:“红军真好呵!纪律严明,自古未有。”
  (摘自人民网党史频道,有删改)
  南京文物的劫难
  南京的文物损失究竟有多大,根本无法计算,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侵略者究竟掠走了多少无法准确统计,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文物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但战后初步调查所作的《南京市抗战时期公私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就有:书籍类,公方406461册另156箱1725种,私家53118册另1790种840部59箱;字画类,公方464件,私家7256件另六箱;碑帖,公方损失无法计算,私家3851件;古物类,公方24491件,私家2093件;仪器,公方979件另63箱,私家11种;标本,公方13414件另1165箱,私家7200件;杂件,公方648368件。中央研究院殷墟所报书籍、古物、拓片损失单未列损失详细件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损失标本1052箱,内有考古组之人兽骨、陶片等标本954箱。因价值独特无法估计,均未列入损失表中。该统计详列损失者姓名、单位住址、损失品名数量及估价。从表中可见,此损失统计是极不完全的,所报损失局限在城区,民间古物损失仅列胡小石等69人之所报。南京沦陷后“十室十空”,在南京大屠杀中,许多人家成了绝户,不可能再报损失,所以私家文物损失绝对不只69家。
  (摘自《日军侵华罪行纪实(1931—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
  国宴中的“基辛格鸡”
  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来到北京,当天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设国宴款待。
  基辛格当时胃口不太好,可是当压轴菜国宴鸡摆在基辛格面前时,他眼前一亮。这只国宴鸡的做法是中国的,但佐料却是地道的美国和德国货,可谓是中西合璧。还不等周恩来介绍完,基辛格就一手拿刀一手拿叉,迫不及待一叉一切。待吃过鸡腿,基辛格眯起眼睛,再一次举起刀叉。吃完之后,基辛格特意会见了烧制这道菜的中国厨师,见到厨师以后,基辛格紧紧握住这位国宴厨师的手说,这将是我东方之行最美妙的回忆!可是厨师却连这道菜的名字都说不出来。最后还是周恩来建议说,这道菜就叫“基辛格鸡”好了。
  (摘自《红色档案揭秘(下)》,现代出版社2015年版)
  周有光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
  编纂始末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到美国访问,中美文化要合作,当中有一项就是要翻译美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本来是英国的,二战期间卖给了美国。当时,为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成立了一个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国方面领头是刘尊棋,还有钱伟长和我(周有光),下面有一个编辑部。这件事情的翻译工作量很大,我们从北京、天津、上海各大学请教授来,还有其他的专家。联络了500个教授级的专家,许多大学的教授都是下放“五七干校”刚刚回来,没有工作做,他们都很高兴来翻译,觉得做这个工作有意义,不过稿费很少。
  大百科全书是一个大国必须有的。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当中闹了一个大笑话:有一个欧洲小国到中国送一部百科全书,我们送他们一本小的《新华字典》。“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要编纂百科全书,其中一个刺激就是美国希望中国翻译百科全书。我们是先有《不列颠百科全书》,后有自己的百科全书。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得到胡乔木大力支持。胡乔木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同意翻译百科全书和编一部自己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条目怎么排,我和倪海曙支持用拼音来排,当时大家都不熟悉拼音,反对的人很多,现在反对的人少了,假如不用拼音,就不好查了。这部书的每一个分卷都很有水平,出来以后学术界评价很高。
  (摘自《周有光百岁口述:中国社会的缩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毛泽东的“语言地图”
  1958年9月初,毛泽东读到两个中央部委联合上报的一份经济文件,觉得基本主张不错,但语言表达实在成问题。这两个部委虽然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一位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分别领衔,他还是当即写信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彭真、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等14位中央领导人,表达气愤:“我读了两遍,不大懂,读后脑中无映象。将一些观点揍〈凑〉合起来,聚沙成堆,缺乏逻辑,准确性、鲜明性都看不见,文字又不通顺,更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你们是下决心不叫人看的”。“我疑心作者对工业还不甚内行,还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现出来”。“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冈之岩,笔下若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
  为批评一份文件的写法,用这样毫不掩饰甚至有点夸张的严厉言词,实不多见。被批评的对象,地位不可谓不高,要求看此信的中央领导,范围如此之广,放到今天,那是不可想象的,似乎有借题发挥的感觉。看来,毛泽东就是要“借题发挥”,事情也还没有完。这两个受到批评的部门很快对文风问题作了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写成简报送给毛泽东。他看后又批示,要把他此前的批评信多为印发,“以广流传”,下决心改变“逻辑学、修词学、文学也不懂,写起文章来乱七八糟”的情况。
  (摘自《党的文献》,2015年第6期)
  “我是当年一老兵”
  “八一”南昌起义,是我祖父(徐特立)一生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1961年3月,我(徐禹强)入伍时,祖父回忆说:“当年我们参加革命的时候,家里不仅没人照顾,还有给反动派杀害的危险。1927年7月,我去南昌参加起义,秘密回家看你奶奶和你父亲、姑妈。我怕再也见不到他们,走出门,又折回来,看着你奶奶,又摸着你父亲的头……”并提笔立言嘱:“你们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继承和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奋发图强,做好革命接班人。”
  1966年4月,90岁高龄的祖父来到南昌。回忆昔年从此投笔从戎,开始了一个职业革命家生涯,感慨万千,抑制不住激动心情,提笔挥毫,写下发自肺腑的诗:八一之前老学生,学书学剑两无成。而今重话南昌事,我是当年一老兵。
  (摘自《万世师表徐特立》,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版)
其他文献
现象:一提到德育,学生们往往想到政教处、处分、纪律,或者被安排参加一些仪式、班会,再或者就是听学校领导、班主任讲话等。这样的德育形式重说理轻体验,枯燥无味,往往效果不佳。  评析:德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纽带,甚至是教育內容的核心,是重中之重。没有了德育,教育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教师的主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三次“伟大飞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回顾总结这三次“伟大飞跃”,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站起来”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时代主题,是“富起
1960年初,各地粮食部门纷纷向国务院告急:粮食征购不上来,国家粮食库存下降,面临青黄不接。面对全国粮食危机的严重局面,负责财贸工作的副总理李先念毅然决定,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中央。1960年1月13日,李先念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说,据部分省区反映,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中,约有10%至20%缺粮。4月16日,李先念再次致信毛泽东,报告缺粮的严重情况。  毛泽东对1960年总体形势尽管比较乐观
1966年11月30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我在农垦部食堂刚吃完早餐后,王震部长的秘书汪文华通知我:“王部长在五棵松医院接见你和周鸣远。”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叫来周鸣远,从西单乘37路公交车,前往五棵松解放军总医院。  我们预先商量好由我向王部长汇报情况,护士把我们领到医院会客室,说:“王部长在这儿等候多时了。”我们在门口礼貌地喊了一声:“报告!”  “请进!快进来吧!”里面传出王部长亲切的声
胡绳,是我国理论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前辈。我们这些通过“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多少人是读着他的著作《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最早在历史认知和史学理论方面得到启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胡绳同志是带引我们步入史学领域和理论研究大门、非常令人敬重的  导师。精湛的史识  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以后,我有幸在胡绳主任的领导下,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亲身感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意外地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8月19日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埃德加·斯诺第一任夫人海伦·斯诺那里。  海伦也是美国进步记者,笔名尼姆·威尔斯,绰号佩格。她于1931年乘美国“林肯”号海轮来到中国上海,在美国领事馆当秘书。1932年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越过国民党的封锁进入延安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作“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作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
西安高新区开工典礼上,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发表讲话(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档案室提供)  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陕西西安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综合指标处于全国前列,成为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西安乃至陕西全省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窗口之一。20世纪
一支“学生军”  在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影响下,面对七七事变日军的挑衅和侵略,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和北平各界救亡人士,奋而起事。1937年7月22日,原东北抗日义勇军成员赵侗、高鹏、纪亭榭等在北平昌平白羊城村关帝庙前宣布成立国民抗日军,在北平郊区点燃了抗日的烽火。  1937年8月22日夜,国民抗日军化装为日军,智取了德胜门外的第二监狱,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3挺,营救了600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这一天,我们看到了一场展国力、扬军威的阅兵式,让人十分感动,顿生无限感慨。  记得我还是少先队员的时候,就目睹了浴血奋战、为共和国流血流汗、身经百战的革命前辈接受毛主席检阅前的艰苦训练过程,同时也分享了他们走过天安门时的巨大欢乐和喜悦。  提到这段难忘的经历,要从我父亲刘子云说起。我的父亲刘子云(1914—1992)开国少将,江西永新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