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多次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其实,教材往往不仅是“例子”,更是“引子”,它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母语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
但实际上,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常常纠结于把教材当“例子”还是当“引子”:作例子,字词章句,体例方法,一路行来,自有常规;作引子,美感旨趣,身世风格,思想评价,功用价值,大有天地。教材摆在那里,“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深红”还是“浅红”,听君自择。此刻,我们常又担心:深,不知“庭院深深深几许”;浅,害怕“浅草才能没马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语言的演变》一文教学设计为例,试谈文本的深度拓展。
一、白云生处有人家
《语言的演变》一文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一书,这是一本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小册子。本文撷其第6篇《古今言殊》一文里的前三部分。在原文中,这三部分都有题目,分别是“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第四部分“从文言到白话”课文没有选入。文章入选人教版教材时,编者让吕叔湘先生作了删改,苏教版沿用了人教版的版本。本文之后作者还有一篇《四方谈异》,两文分别从不同纬度来谈语言现象。
就文章而言,语言平易浅显、通俗易懂,结构脉络清晰、条理顺畅,对语言知识点的解说简明扼要、举例精当,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在处理教材时,有的执教者着眼文体,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甚至画出文章的树状结构图,列出所用说明方法,加以阐述;有的执教者立足语言常识,把它作为文言梳理归纳的总结,举一反三。如此亦无不可。但是,苏教版这一板块的主题是“语言,存在的家园”。给出的主题解说如下:
语言是光,它照亮世界。
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保存和传递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在语言中生存,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
这段充满诗意的、渗透着存在主义思想的解说在提醒我们,要理解并领悟语言和思维、生活、文明乃至人类精神家园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这样,如前所述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尽其意。
仔细思量文本,不难发现可以在以下三点寻求拓展延伸:
其一,作者虽然谈了语音语义语法的变化,但没有谈到字形的变化及其根源、特点。若以课文标题为例,用不同字体来书写: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这五种书体,虽不全面,但基本能反映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演变,其中既有书写工具发展的因素,也有文字普及、书写速度、审美意趣等方面的因素。这种作者未尽之处,恰可作为教学切入之口。
其二,《语文常谈》一书中诸篇章,自1964起陆续发表在《文字改革》月刊上,于今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在本文中,作者告诉我们何为演变,语言演变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又是怎样演变的,其根源大体是什么。但时至今日,演变是否依然在进行?这种演变是否也沿着作者所揭示的道路行进?我们又能否辨别其演变类型?能否探究演变之因?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自己去探索的。
且看一组词语:
大哥大,手机,4G,中超,意甲,证券,万元户,土豪,萝莉,囧,宅,雷,醉了,亮瞎,达人,人艰不拆,打虎拍蝇
这一组词语中,有的能用文中规律来解释,有的则不能。比如“囧”,本是已死的词,如今居然还魂复活了。央视的“汉字听写大赛”,新增了这些“复活”内容,这样可不可取,不妨见仁见智。再比如“人艰不拆”这种紧缩词语,其结构是古代汉语遗传下来的,还是新创增的,合理与否,也很值得探讨。
当然,这些事,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让学生自为。知识性文章着眼于功用,固然没错,只是其用既可面向考试,也可面向生活。面向考试,效果要实际一些;面向生活,可能意义更重大一些。
其三,作者从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提取了诸多规律,这是由现象到结论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可不可以引导学生由结论反观现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作者说“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那么从语言的变化中,我们能否看到生活的变化?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说:“语言是最好不过的社会事实,社会接触的结果。” 作者列举马的名称16种,正是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反映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江”“河”词义的扩大,也体现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辐射日渐扩大的过程。像“椅”“桌”“坐”等词的变化,折射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菜”的词义扩大,则表明生活资料由贫乏逐步走向丰富。“七十者衣帛食肉”在《孟子》中是王道社会的至高理想,而这在如今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现代汉语中,“导”“揖”“相”等词的意义转换,谦词、敬词较古代的大幅减少,是见证了生活礼仪由繁复趋向简单的过程,还是揭示了礼仪在现代社会衰落的现象?
这种推究其乐无穷,同时也能发人深省。
第二,从文中所举例子来看,外来语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特点?毋庸赘言,肯定是越来越多。民国初年有人统计,仅从日本传过来的就有59个词语,像“革命”“经济”“政治”这样的词就来自日本。有趣的是,这些词语原本产生于中国,后来被日本人“借形换义”,拿去翻译外文书籍,传播新思想,最后又被我们重新“借”了回来。汉代出现的外来词“葡萄”“苜蓿”等,限于中国原本所无的物种,跟汉武帝开疆拓土、打通丝绸之路有关;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佛教词汇大量传入,如“刹那”“醍醐”等,甚至连我们最常用的“现在”“未来”也属于佛教词汇;近现代外来词的涌入更是势不可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外来词按引入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意译词,如“电视”“电话”“网络”;有的是音译词,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奔驰”“麦当劳”;还有的是借形词,比如从日本回借的词。 第三,古诗中某些字古今读音不同,会不会影响对诗中之义的理解?自然不会。人类的口头语言日新月异,书面语言却相对稳定,从秦汉至唐宋,由唐宋至近代,语音系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文的字词章法却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最初的面貌。这种稳定的书面语言已经形成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积淀。
当然,《语言的演变》文本的拓展阅读角度不限于以上三个问题,我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角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
二、且向繁花深处行
如果我们能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远,把语言的演变当作一个问题来探究,那么,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思考变与不变的问题,其次思考变好变坏的问题。张中行先生在《文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言)这个词汇句法系统势力很大,口语已经向前走了很远,它却几乎是站在原地指挥一切文人的笔。……清代汉学家所写,格局同于孟、荀、史、汉;南蛮舌的康有为写万言书,足不出京的光绪皇帝却看得懂。有人说这是文言的优越性。是也罢,不是也罢,反正文言就是这样的怪事物,文字本来是有声语言的附庸,文言却造了反,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简而言之,语言一旦形成系统后,自有其独立性,且这种独立性不是轻易可以改变得了的。试举一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王佐良译培根《论读书》)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廖运范译培根《论读书》)
译文准确与否我无从评价,但就个人喜好而言,我喜欢王先生的译本,典雅大气,承古文余绪,有骈俪之气,我想大多数人也喜好此文,所以这个译本流传也更广。就连余光中先生也曾在《论的的不休》中说,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有老吏断案之风。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虽在变,但自有其根本——文化的传统、审美的趣味,甚至是价值观的传承与延续。
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尝试,把文中所引用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段落用当下流行语改写:
邹忌身高一米八多一点,帅得掉渣……对他的老婆说:“我和城北的徐公PK,哪一个更帅?”他老婆说:“你的颜值爆表,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男神……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也是醉了”。若是娱乐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如要放入史书,传之千古,可不可以?学生一致认为——不行。同一件事,古人说的能入史,今人的为什么不能入史?一方面,语言有美丑妍媸之分,并不是越现代、越流行就越好;另一方面,语言所承载的是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所体现的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语言应当严肃。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德国学者洪堡特认为:每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
语言在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是变了的语言就是好的。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盛行,其功绩无可非议。但有一点很奇怪,当时的先驱们在其私人写作时往往偏好古诗和文言。比如鲁迅其古诗多有名句流播,影响不下于他的白话文。也有人对白话文的变革提出过质疑。诗人穆木天曾说过:“中国的新诗运动,我以为胡适是最大的罪人。”梁实秋也说过:“自白话入诗以来,诗人大半是走错了路,只顾白话之为白话,遂忘了诗之所以为诗,收入了白话,放走了诗魂。”中国的新诗发展坎坷近百年,鲜有大家名师,是否应该归咎于白话文,这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把白话文的罪誉先放一边,至少我们得承认语言不得不变,尤其就汉语而言,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促使它非变不可。比如,汉语是表意文字,音节少,《新华字典》收入410多个音节,配上四个声调,全算上去也就1 600多个音节,而事实上,《新华字典》也只收录了1 300个左右的音节,我们现在常用的汉字有8 000多个,平均一个音节有6.8个字,最多的有50多个字,交流不便,表意不准。只有变成多音节词,才能将意义固定下来,使得描摹更精确清晰。但是并不是所有变化了的语言都是好的,只有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语言保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们只能生活在语言中,除此无处可去。
海德格尔在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同时,引用了荷尔德林的《在柔媚的湛蓝中》的两句诗:世界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一家园的守护者和看门人,是思考者和诗人。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并非一定要对上述诸多问题给出一个答案,我们也未必能给得出答案。很大程度上,我们只能在课堂上揭开一个“盖子”——语言与文化、与历史、与人类精神之间的“盖子”。依我看来,其特别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对民族的语言负责,对民族的精神家园负责,从而使他们今后无论走向何方,都能用优美典雅的汉语,为我们民族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并永远做它的守护者和看门人。
课堂教学中,文本的拓展要有理有据,于浅处立足,于深处扎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内容生发无限,课堂影响无限。一堂课倘能在学生思想深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甚至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所指引的学术方向,则其意义和价值亦无限。
如此,方能竭文本之美,尽语文之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母语教学必须承担的责任。
但实际上,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常常纠结于把教材当“例子”还是当“引子”:作例子,字词章句,体例方法,一路行来,自有常规;作引子,美感旨趣,身世风格,思想评价,功用价值,大有天地。教材摆在那里,“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深红”还是“浅红”,听君自择。此刻,我们常又担心:深,不知“庭院深深深几许”;浅,害怕“浅草才能没马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语言的演变》一文教学设计为例,试谈文本的深度拓展。
一、白云生处有人家
《语言的演变》一文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一书,这是一本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小册子。本文撷其第6篇《古今言殊》一文里的前三部分。在原文中,这三部分都有题目,分别是“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第四部分“从文言到白话”课文没有选入。文章入选人教版教材时,编者让吕叔湘先生作了删改,苏教版沿用了人教版的版本。本文之后作者还有一篇《四方谈异》,两文分别从不同纬度来谈语言现象。
就文章而言,语言平易浅显、通俗易懂,结构脉络清晰、条理顺畅,对语言知识点的解说简明扼要、举例精当,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在处理教材时,有的执教者着眼文体,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甚至画出文章的树状结构图,列出所用说明方法,加以阐述;有的执教者立足语言常识,把它作为文言梳理归纳的总结,举一反三。如此亦无不可。但是,苏教版这一板块的主题是“语言,存在的家园”。给出的主题解说如下:
语言是光,它照亮世界。
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保存和传递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在语言中生存,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
这段充满诗意的、渗透着存在主义思想的解说在提醒我们,要理解并领悟语言和思维、生活、文明乃至人类精神家园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这样,如前所述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尽其意。
仔细思量文本,不难发现可以在以下三点寻求拓展延伸:
其一,作者虽然谈了语音语义语法的变化,但没有谈到字形的变化及其根源、特点。若以课文标题为例,用不同字体来书写: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这五种书体,虽不全面,但基本能反映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演变,其中既有书写工具发展的因素,也有文字普及、书写速度、审美意趣等方面的因素。这种作者未尽之处,恰可作为教学切入之口。
其二,《语文常谈》一书中诸篇章,自1964起陆续发表在《文字改革》月刊上,于今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在本文中,作者告诉我们何为演变,语言演变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又是怎样演变的,其根源大体是什么。但时至今日,演变是否依然在进行?这种演变是否也沿着作者所揭示的道路行进?我们又能否辨别其演变类型?能否探究演变之因?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自己去探索的。
且看一组词语:
大哥大,手机,4G,中超,意甲,证券,万元户,土豪,萝莉,囧,宅,雷,醉了,亮瞎,达人,人艰不拆,打虎拍蝇
这一组词语中,有的能用文中规律来解释,有的则不能。比如“囧”,本是已死的词,如今居然还魂复活了。央视的“汉字听写大赛”,新增了这些“复活”内容,这样可不可取,不妨见仁见智。再比如“人艰不拆”这种紧缩词语,其结构是古代汉语遗传下来的,还是新创增的,合理与否,也很值得探讨。
当然,这些事,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让学生自为。知识性文章着眼于功用,固然没错,只是其用既可面向考试,也可面向生活。面向考试,效果要实际一些;面向生活,可能意义更重大一些。
其三,作者从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提取了诸多规律,这是由现象到结论的过程。实际教学中,可不可以引导学生由结论反观现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作者说“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那么从语言的变化中,我们能否看到生活的变化?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说:“语言是最好不过的社会事实,社会接触的结果。” 作者列举马的名称16种,正是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反映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江”“河”词义的扩大,也体现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辐射日渐扩大的过程。像“椅”“桌”“坐”等词的变化,折射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菜”的词义扩大,则表明生活资料由贫乏逐步走向丰富。“七十者衣帛食肉”在《孟子》中是王道社会的至高理想,而这在如今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现代汉语中,“导”“揖”“相”等词的意义转换,谦词、敬词较古代的大幅减少,是见证了生活礼仪由繁复趋向简单的过程,还是揭示了礼仪在现代社会衰落的现象?
这种推究其乐无穷,同时也能发人深省。
第二,从文中所举例子来看,外来语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特点?毋庸赘言,肯定是越来越多。民国初年有人统计,仅从日本传过来的就有59个词语,像“革命”“经济”“政治”这样的词就来自日本。有趣的是,这些词语原本产生于中国,后来被日本人“借形换义”,拿去翻译外文书籍,传播新思想,最后又被我们重新“借”了回来。汉代出现的外来词“葡萄”“苜蓿”等,限于中国原本所无的物种,跟汉武帝开疆拓土、打通丝绸之路有关;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佛教词汇大量传入,如“刹那”“醍醐”等,甚至连我们最常用的“现在”“未来”也属于佛教词汇;近现代外来词的涌入更是势不可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外来词按引入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意译词,如“电视”“电话”“网络”;有的是音译词,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奔驰”“麦当劳”;还有的是借形词,比如从日本回借的词。 第三,古诗中某些字古今读音不同,会不会影响对诗中之义的理解?自然不会。人类的口头语言日新月异,书面语言却相对稳定,从秦汉至唐宋,由唐宋至近代,语音系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文的字词章法却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最初的面貌。这种稳定的书面语言已经形成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积淀。
当然,《语言的演变》文本的拓展阅读角度不限于以上三个问题,我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角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
二、且向繁花深处行
如果我们能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远,把语言的演变当作一个问题来探究,那么,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思考变与不变的问题,其次思考变好变坏的问题。张中行先生在《文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言)这个词汇句法系统势力很大,口语已经向前走了很远,它却几乎是站在原地指挥一切文人的笔。……清代汉学家所写,格局同于孟、荀、史、汉;南蛮舌的康有为写万言书,足不出京的光绪皇帝却看得懂。有人说这是文言的优越性。是也罢,不是也罢,反正文言就是这样的怪事物,文字本来是有声语言的附庸,文言却造了反,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简而言之,语言一旦形成系统后,自有其独立性,且这种独立性不是轻易可以改变得了的。试举一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王佐良译培根《论读书》)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微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廖运范译培根《论读书》)
译文准确与否我无从评价,但就个人喜好而言,我喜欢王先生的译本,典雅大气,承古文余绪,有骈俪之气,我想大多数人也喜好此文,所以这个译本流传也更广。就连余光中先生也曾在《论的的不休》中说,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有老吏断案之风。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虽在变,但自有其根本——文化的传统、审美的趣味,甚至是价值观的传承与延续。
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尝试,把文中所引用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段落用当下流行语改写:
邹忌身高一米八多一点,帅得掉渣……对他的老婆说:“我和城北的徐公PK,哪一个更帅?”他老婆说:“你的颜值爆表,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男神……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也是醉了”。若是娱乐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如要放入史书,传之千古,可不可以?学生一致认为——不行。同一件事,古人说的能入史,今人的为什么不能入史?一方面,语言有美丑妍媸之分,并不是越现代、越流行就越好;另一方面,语言所承载的是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所体现的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语言应当严肃。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德国学者洪堡特认为:每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
语言在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是变了的语言就是好的。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盛行,其功绩无可非议。但有一点很奇怪,当时的先驱们在其私人写作时往往偏好古诗和文言。比如鲁迅其古诗多有名句流播,影响不下于他的白话文。也有人对白话文的变革提出过质疑。诗人穆木天曾说过:“中国的新诗运动,我以为胡适是最大的罪人。”梁实秋也说过:“自白话入诗以来,诗人大半是走错了路,只顾白话之为白话,遂忘了诗之所以为诗,收入了白话,放走了诗魂。”中国的新诗发展坎坷近百年,鲜有大家名师,是否应该归咎于白话文,这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把白话文的罪誉先放一边,至少我们得承认语言不得不变,尤其就汉语而言,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促使它非变不可。比如,汉语是表意文字,音节少,《新华字典》收入410多个音节,配上四个声调,全算上去也就1 600多个音节,而事实上,《新华字典》也只收录了1 300个左右的音节,我们现在常用的汉字有8 000多个,平均一个音节有6.8个字,最多的有50多个字,交流不便,表意不准。只有变成多音节词,才能将意义固定下来,使得描摹更精确清晰。但是并不是所有变化了的语言都是好的,只有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语言保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们只能生活在语言中,除此无处可去。
海德格尔在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同时,引用了荷尔德林的《在柔媚的湛蓝中》的两句诗:世界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一家园的守护者和看门人,是思考者和诗人。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并非一定要对上述诸多问题给出一个答案,我们也未必能给得出答案。很大程度上,我们只能在课堂上揭开一个“盖子”——语言与文化、与历史、与人类精神之间的“盖子”。依我看来,其特别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对民族的语言负责,对民族的精神家园负责,从而使他们今后无论走向何方,都能用优美典雅的汉语,为我们民族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并永远做它的守护者和看门人。
课堂教学中,文本的拓展要有理有据,于浅处立足,于深处扎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内容生发无限,课堂影响无限。一堂课倘能在学生思想深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甚至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所指引的学术方向,则其意义和价值亦无限。
如此,方能竭文本之美,尽语文之旨。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