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况起蒙古骑兵,大家一定会在脑子里浮现出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骑兵横扫西欧大陆的情景。对于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不禁要问:西欧重装甲骑兵与蒙古骑兵到底谁是时代的王者呢!
西欧重装甲骑兵
西欧重装甲骑兵就是装甲具有承受一定攻击的能力,通过冲锋产生的速度、动量对敌人阵地制造压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冲毁敌人阵形,打击敌人士气的超级骑兵。在当时,稳固的阵形是确保胜利的基础,高昂的士气是取胜的关键,一旦破坏了敌人的心理平衡不口组织基础,就相当于获得了胜利,所以,重装甲骑兵曾经是一个最昂贵、最重要也最荣耀的兵种。
他们全身完全覆盖坚固的装甲,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这种装备很显然不利于近身搏斗——眼睛视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这种制造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冲锋,掉过头来再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骑士的武器一般是冲击用的很长的矛枪,以及很长很重的刀、斧。第一次冲锋使用长矛,回来的时候使用刀、斧。
重装甲骑兵在西欧如此的受重视以及他们独特的作战方式与当时西欧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欧洲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受到蛮族毁灭性地入侵。像是受到血液中狂燥基因的召唤,当时的游牧民族向农耕社会展开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这种征服在欧洲促进了农庄制度的发展进化。由于欧洲小国林立,往往在不大的范围内只能指望凭一己之力抗击外侮,长距离的远征机会不多,所以这种经历促进了欧洲军队重视防御和机械力(补充不足的人力)的军事思想,养成了欧洲人思维缜密、精打细算、按部就班的正规战略思想,因为小国经不起人力物力的消耗,不敢冒险。欧洲的军事筑城面积不大,高耸的城堡相对孤立,强调以点控面,盔甲厚重、工艺精湛,兵器也以长、重为主,以力取胜。国王领主均倚重骑士阶层,骑士阶层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只能是非富目口贵,所以欧洲风俗尚武。虎背熊腰、血胆之人往往得到尊重。但欧洲军队中骑士只占少部分,大部分仍是“麋集之半裸露乡民”。
蒙古骑兵
如果以欧洲骑士的标准来衡量蒙古骑兵,则他们的对手——蒙古骑兵,充其量算是一种“轻骑兵”。因为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其防护性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像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从未像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像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较大,需大约80千克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他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也是防不胜防的。
蒙古军队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一到成年就可以算是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酷的环 境中长大,蒙古人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爬冰卧雪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方和西方农耕定居民族所缺乏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穿上军装的农民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冲锋吧!为胜利而战
如果双方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一场公正的决斗,那厶从总体的技术参数对比上,无论是装甲保护,武器质量、马匹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蒙古骑兵都不能和西欧重装甲骑兵相提并论。
当敌人的影子开始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时,重装甲骑兵会立即向他的蒙古对手发起攻击。这个时候速度成为制胜的关键。因为他知道,一旦失去了速度这个有利的掩护,就会给对手以拉弓射箭的机会。疾风般的速度、坚不可摧的盔甲防护和闪烁着寒光的矛尖构成了一辆中世纪的“肉体坦克”,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压向那个可怜的蒙古人。
几乎是在当长矛即将刺入蒙古人身体的那一瞬间,这个来自蒙古大草原的猎手整个身体倾向马的一侧。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那只依然踩塌在马鞍的腿上。这个蹬里藏身的动作几乎是任何一个蒙古骑手的拿手好戏,也正是这个本能的反应使他躲过了致命的一击。当敌人突然从马背上消失的时候,素来高傲自负的欧洲贵族开始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对手。尽管“一击必杀”是重装甲骑兵的一向追求,但他这次不得不用很大的回旋半径进行掉头,做再一次的;中杀。对于这两个初次照面的对手而言,这接下来的交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斗”。但胜利的天平显然倾向了欧洲人的一方,因为厚重的装甲使得蒙古人在梢远距离所发出的箭矢失去了杀伤效果。尽管身着皮甲的蒙古骑士动作轻灵,其手中弯刀也的确有几次砍中了欧洲人的身体。臂力的差距使得这种一般性的砍杀并未对重装甲骑兵造成更大的破坏。
几个回合下来,气喘吁吁的蒙古人有些犹豫,是继续这场没有取胜希望的战斗还是及早退出战场?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任何一丝的迟疑都会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经验丰富的欧洲骑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他又一次催动战马冲向敌人,铁矛也再度逼向了近在咫尺的敌人。但这只是一个虚晃动作,趁忙于闪躲的敌人来不及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之前,他挥动手中的短剑砍向了那匹毫无防护能力的蒙古马。促不及防的敌人连人带马重重地摔倒在地。笑容终于浮现在欧洲骑士的脸上,手中的铁矛也再一次刺了出去……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蒙古骑兵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而重装甲骑兵的优势却显现无疑,利用自己优异的冲刺能力和冲击用的矛枪,迅速地冲击蒙古骑兵,瓦解蒙古骑兵的斗志。反观蒙古骑兵,面对重装甲骑兵的冲锋,他们手中的轻武器派不上用场,而他们引以自豪的远距离武器——弓箭,却无法在安全距离内有效地刺穿重装骑兵的正面防护甲。在这种背景的大环境下,蒙古骑兵绝对不是西欧重装甲骑兵的对手。
历史是不容许假设的,所以,以上的假设只是在一种以比赛的形式而想出的理想状态,而非战场环境。在历史的战场上,面对蒙古骑兵的诡异战法,西欧重装甲骑兵毫无招架之力。确切地说,打败西欧重装甲骑兵的并非蒙古骑兵本身,而是蒙古骑兵所使用的战略战术。反言之,面对越来越先进的作战战术被广泛应用到战场,重装甲骑兵这个有着辉煌历史和荣耀的军种不可避免地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去。
注:本文言论为模拟和假设,对于历史资料的整理也以配合模拟为主,不代表史实。
西欧重装甲骑兵
西欧重装甲骑兵就是装甲具有承受一定攻击的能力,通过冲锋产生的速度、动量对敌人阵地制造压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冲毁敌人阵形,打击敌人士气的超级骑兵。在当时,稳固的阵形是确保胜利的基础,高昂的士气是取胜的关键,一旦破坏了敌人的心理平衡不口组织基础,就相当于获得了胜利,所以,重装甲骑兵曾经是一个最昂贵、最重要也最荣耀的兵种。
他们全身完全覆盖坚固的装甲,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这种装备很显然不利于近身搏斗——眼睛视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这种制造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冲锋,掉过头来再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骑士的武器一般是冲击用的很长的矛枪,以及很长很重的刀、斧。第一次冲锋使用长矛,回来的时候使用刀、斧。
重装甲骑兵在西欧如此的受重视以及他们独特的作战方式与当时西欧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欧洲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受到蛮族毁灭性地入侵。像是受到血液中狂燥基因的召唤,当时的游牧民族向农耕社会展开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这种征服在欧洲促进了农庄制度的发展进化。由于欧洲小国林立,往往在不大的范围内只能指望凭一己之力抗击外侮,长距离的远征机会不多,所以这种经历促进了欧洲军队重视防御和机械力(补充不足的人力)的军事思想,养成了欧洲人思维缜密、精打细算、按部就班的正规战略思想,因为小国经不起人力物力的消耗,不敢冒险。欧洲的军事筑城面积不大,高耸的城堡相对孤立,强调以点控面,盔甲厚重、工艺精湛,兵器也以长、重为主,以力取胜。国王领主均倚重骑士阶层,骑士阶层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只能是非富目口贵,所以欧洲风俗尚武。虎背熊腰、血胆之人往往得到尊重。但欧洲军队中骑士只占少部分,大部分仍是“麋集之半裸露乡民”。
蒙古骑兵
如果以欧洲骑士的标准来衡量蒙古骑兵,则他们的对手——蒙古骑兵,充其量算是一种“轻骑兵”。因为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其防护性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像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从未像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像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较大,需大约80千克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他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也是防不胜防的。
蒙古军队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一到成年就可以算是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酷的环 境中长大,蒙古人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爬冰卧雪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方和西方农耕定居民族所缺乏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穿上军装的农民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冲锋吧!为胜利而战
如果双方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一场公正的决斗,那厶从总体的技术参数对比上,无论是装甲保护,武器质量、马匹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蒙古骑兵都不能和西欧重装甲骑兵相提并论。
当敌人的影子开始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时,重装甲骑兵会立即向他的蒙古对手发起攻击。这个时候速度成为制胜的关键。因为他知道,一旦失去了速度这个有利的掩护,就会给对手以拉弓射箭的机会。疾风般的速度、坚不可摧的盔甲防护和闪烁着寒光的矛尖构成了一辆中世纪的“肉体坦克”,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压向那个可怜的蒙古人。
几乎是在当长矛即将刺入蒙古人身体的那一瞬间,这个来自蒙古大草原的猎手整个身体倾向马的一侧。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那只依然踩塌在马鞍的腿上。这个蹬里藏身的动作几乎是任何一个蒙古骑手的拿手好戏,也正是这个本能的反应使他躲过了致命的一击。当敌人突然从马背上消失的时候,素来高傲自负的欧洲贵族开始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对手。尽管“一击必杀”是重装甲骑兵的一向追求,但他这次不得不用很大的回旋半径进行掉头,做再一次的;中杀。对于这两个初次照面的对手而言,这接下来的交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斗”。但胜利的天平显然倾向了欧洲人的一方,因为厚重的装甲使得蒙古人在梢远距离所发出的箭矢失去了杀伤效果。尽管身着皮甲的蒙古骑士动作轻灵,其手中弯刀也的确有几次砍中了欧洲人的身体。臂力的差距使得这种一般性的砍杀并未对重装甲骑兵造成更大的破坏。
几个回合下来,气喘吁吁的蒙古人有些犹豫,是继续这场没有取胜希望的战斗还是及早退出战场?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任何一丝的迟疑都会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经验丰富的欧洲骑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他又一次催动战马冲向敌人,铁矛也再度逼向了近在咫尺的敌人。但这只是一个虚晃动作,趁忙于闪躲的敌人来不及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之前,他挥动手中的短剑砍向了那匹毫无防护能力的蒙古马。促不及防的敌人连人带马重重地摔倒在地。笑容终于浮现在欧洲骑士的脸上,手中的铁矛也再一次刺了出去……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蒙古骑兵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而重装甲骑兵的优势却显现无疑,利用自己优异的冲刺能力和冲击用的矛枪,迅速地冲击蒙古骑兵,瓦解蒙古骑兵的斗志。反观蒙古骑兵,面对重装甲骑兵的冲锋,他们手中的轻武器派不上用场,而他们引以自豪的远距离武器——弓箭,却无法在安全距离内有效地刺穿重装骑兵的正面防护甲。在这种背景的大环境下,蒙古骑兵绝对不是西欧重装甲骑兵的对手。
历史是不容许假设的,所以,以上的假设只是在一种以比赛的形式而想出的理想状态,而非战场环境。在历史的战场上,面对蒙古骑兵的诡异战法,西欧重装甲骑兵毫无招架之力。确切地说,打败西欧重装甲骑兵的并非蒙古骑兵本身,而是蒙古骑兵所使用的战略战术。反言之,面对越来越先进的作战战术被广泛应用到战场,重装甲骑兵这个有着辉煌历史和荣耀的军种不可避免地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去。
注:本文言论为模拟和假设,对于历史资料的整理也以配合模拟为主,不代表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