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論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有助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目前高校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理、工、文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非计算机类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而开设的。该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和思想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该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表示方法、计算机文化的形成和对社会的影响等);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0办公自动化软件(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电子表格Exce2000、电子文稿PowerPoint2000等);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使用);计算机安全等知识。
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20多年来,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从无到有,从只开一门课程到提出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高校得到发展,已步入了一个高起点、重应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要求大学生应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时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成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育任务,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值得借鉴。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校情不同,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应该有所区别。为此,探索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 改革主要内容
⑴开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根据整体建设规划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教材,改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组织教学研讨会,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⑵建设、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体系。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课程实施安排上,一是注重计算机常规操作能力培养,克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二是加强学生的硬件知识和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训练学生文字与表格、图形的处理与制作能力的培养;四是加强Internet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拨号方式和通过局域网两种方式连接因特网,能上网收发E-mail、下载文件、上传文件,培养学生在Internet上浏览、检索、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五是加强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熟悉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⑶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认真考虑、分析实验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实验学时,灵活安排实验内容、上机实验方式,实行个性化教学。
⑷建设、完善考试体系,推行多种考试方式,突出对能力的考核。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考试以笔试为主,其它考试为辅,这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考试及格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逐步改进了考试方法,上机考试与理论考试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上机考试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随机抽题,机器阅卷,自动记载成绩;理论考试由60%客观试题和40%主观试题组成。
⑸建立、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堂视频、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联系教师、相关题库等教学资源。
⑹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与时俱进,其教学深度、强度都将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以真正适应教学需要。因此,要调动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计算机基础知识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和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6期.
[2]刘广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1年21期.
[3]石峰.计算机应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理、工、文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是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非计算机类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而开设的。该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和思想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该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表示方法、计算机文化的形成和对社会的影响等);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0办公自动化软件(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电子表格Exce2000、电子文稿PowerPoint2000等);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使用);计算机安全等知识。
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20多年来,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从无到有,从只开一门课程到提出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高校得到发展,已步入了一个高起点、重应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要求大学生应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时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成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育任务,实施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值得借鉴。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校情不同,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应该有所区别。为此,探索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 改革主要内容
⑴开展《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根据整体建设规划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教材,改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组织教学研讨会,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⑵建设、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体系。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课程实施安排上,一是注重计算机常规操作能力培养,克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二是加强学生的硬件知识和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训练学生文字与表格、图形的处理与制作能力的培养;四是加强Internet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拨号方式和通过局域网两种方式连接因特网,能上网收发E-mail、下载文件、上传文件,培养学生在Internet上浏览、检索、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五是加强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熟悉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⑶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认真考虑、分析实验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实验学时,灵活安排实验内容、上机实验方式,实行个性化教学。
⑷建设、完善考试体系,推行多种考试方式,突出对能力的考核。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考试以笔试为主,其它考试为辅,这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考试及格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逐步改进了考试方法,上机考试与理论考试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上机考试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随机抽题,机器阅卷,自动记载成绩;理论考试由60%客观试题和40%主观试题组成。
⑸建立、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堂视频、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联系教师、相关题库等教学资源。
⑹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与时俱进,其教学深度、强度都将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以真正适应教学需要。因此,要调动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计算机基础知识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和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6期.
[2]刘广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1年21期.
[3]石峰.计算机应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