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一个信念的改变,你所认为的不可能就将会变为无限的可能。
——萧伯纳
读高一的时候,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历经多次不及格之后,我的精神被推到了一个绝望的位置。这种情绪对一直以来想要考取一所重点大学的我来说是颇具毁灭性的。高二文理分班后,我就带着这种无望和无奈走进了文科班,混混沌沌地过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庆幸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班主任并兼语文老师的陈佩容老师,他在得知我的近况后,有一天,专程把我请到了他的办公室。
“其实,我想你应该在文科方面很出色才对。”
“为什么?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我问道。
陈老师说:“你要相信,任何一种遗传基因都有得到补偿的时候。以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一些对理科缺乏天分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文科学得很好,因为他们拥有第二种思维,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你。”说完,他拿起了我写的一篇周记,告诉我我能写出这样风格的文章就是拜我那第二种思维方式所赐。
虽然,没能最后从陈老师那里详细得知这所谓第二种思维方式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但一阵巨大的狂喜还是久久地包围了我。后来,带着老师对我的这“第二种思维方式”的赞赏和鼓励,我开始期待自己接下来能在文科班的学习上大有出色的表现。
高二那个学期,我怀着一种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我的学习。整整一年过去,到了高三,我凭借努力,果真拿到了我的高中生涯里学习成绩的最高分。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拥有那第二种思维方式,我一定不可能做得这样好。
顺利通过高考,我进入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寒假回家,一次师生聚会上,陈老师对我说:“祝贺你!”于是笑一笑,竖起两根手指,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我也冲他笑了笑,就迫不及待地问他:“现在,老师您总该告诉我这‘第二种思维方式’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了吧?”陈老师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说:“关于这第二种思维方式,其实,你无须知道是什么,甚至它们也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只要被你相信,就足够了。”
至今,这一番话在我的脑海里已经重复了不下一千遍,它让我懂得了,要把所有的不可能化为可能,都将从改变自己的一个信念开始。一个信念的改变,你所认为的不可能就将变为无限希望。
面对高考,很多同学总以为自己有着太多的“不可能”,其实,它们无不是在给自己设限。我们总是被过去的挫折、失败所吓住,并且担忧、害怕这种经历令未来的自己蒙羞,就这样,我们总是把“不可能”的圈子圈得越来越大,而“可能”的边界也就越来越小。其实,任何到最后有所成就的人,必定要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因为每一次真正的创造,每一次自我的提升都必须直接面对失败,面对“不可能”。而,只会沿着“可能”的小圈子的轨迹行事的人,注定是平庸的,因为他“不可能”拾级而上,只能原地打转。
——萧伯纳
读高一的时候,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历经多次不及格之后,我的精神被推到了一个绝望的位置。这种情绪对一直以来想要考取一所重点大学的我来说是颇具毁灭性的。高二文理分班后,我就带着这种无望和无奈走进了文科班,混混沌沌地过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庆幸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班主任并兼语文老师的陈佩容老师,他在得知我的近况后,有一天,专程把我请到了他的办公室。
“其实,我想你应该在文科方面很出色才对。”
“为什么?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我问道。
陈老师说:“你要相信,任何一种遗传基因都有得到补偿的时候。以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一些对理科缺乏天分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文科学得很好,因为他们拥有第二种思维,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你。”说完,他拿起了我写的一篇周记,告诉我我能写出这样风格的文章就是拜我那第二种思维方式所赐。
虽然,没能最后从陈老师那里详细得知这所谓第二种思维方式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但一阵巨大的狂喜还是久久地包围了我。后来,带着老师对我的这“第二种思维方式”的赞赏和鼓励,我开始期待自己接下来能在文科班的学习上大有出色的表现。
高二那个学期,我怀着一种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我的学习。整整一年过去,到了高三,我凭借努力,果真拿到了我的高中生涯里学习成绩的最高分。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拥有那第二种思维方式,我一定不可能做得这样好。
顺利通过高考,我进入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寒假回家,一次师生聚会上,陈老师对我说:“祝贺你!”于是笑一笑,竖起两根手指,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我也冲他笑了笑,就迫不及待地问他:“现在,老师您总该告诉我这‘第二种思维方式’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了吧?”陈老师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说:“关于这第二种思维方式,其实,你无须知道是什么,甚至它们也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只要被你相信,就足够了。”
至今,这一番话在我的脑海里已经重复了不下一千遍,它让我懂得了,要把所有的不可能化为可能,都将从改变自己的一个信念开始。一个信念的改变,你所认为的不可能就将变为无限希望。
面对高考,很多同学总以为自己有着太多的“不可能”,其实,它们无不是在给自己设限。我们总是被过去的挫折、失败所吓住,并且担忧、害怕这种经历令未来的自己蒙羞,就这样,我们总是把“不可能”的圈子圈得越来越大,而“可能”的边界也就越来越小。其实,任何到最后有所成就的人,必定要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因为每一次真正的创造,每一次自我的提升都必须直接面对失败,面对“不可能”。而,只会沿着“可能”的小圈子的轨迹行事的人,注定是平庸的,因为他“不可能”拾级而上,只能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