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牌坊俗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架式建筑物。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自成一家,同时集雕刻、彩绘、楹联、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牌坊;里坊;华表
一、“坊”的渊源
“牌坊”的名字来源于唐代盛行的“里坊制度”:“里”意为划分界域,“坊”为区域之意。唐代长安城就把百姓的居住区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坊”,每个坊之间有高墙,而每个坊之间的通道就是“坊门”。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城市中的小区,每个坊还有名字,如“安心坊、太平坊”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平安小区”、“和平小区”。这样的城市布局实际是为了强化治安,所以“坊”又有“防”的意思。而里坊里的百姓如果出现了什么好人好事,大家就会在坊门处张贴通告以示表扬。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让一些有道德示范意义的事迹长久保存,就在坊门上刻下这些事迹。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与“坊”严格的界限破除,坊与坊之间的高墙逐被拆除,只剩下一个个坊门留于街口,其旌表、纪念、标志的功能得以保存。
但牌坊的功能其实多种多样,除了以旌表、纪念为主要功能的道德坊外,还有标志坊、庙宇坊、陵墓坊、宗族坊等,而每种坊的形制又千变万化。它们最终建造样式和意义背后,又有着深厚复杂的渊源。
二、“牌坊”的来源
首先,牌坊的基本雏形来源于“衡门”,所谓衡门,即:两根木头柱子,一根木头横梁,就代表这是穷苦人的住所。
而在古代还有一种柱形建筑叫做“华表”。华表的前身是尧舜时期立在宫门前,供人们题刻意见的“诽谤木”,到了后来,它成为了一种具有标识意义的建筑,如指路,或者立于坟冢之前,称作是“墓表”或“神道石柱”,这时人们就会在上面刻一些纹饰或图案。再到之后,衡门与华表相组合,发展出了“乌头门”这一门式,即两根一丈多高的木柱(华表柱)与坊门的结合而成,在乌头门的柱端为了防雨防腐会涂上黑漆,即“乌头”。而由于乌头门庄重威严,所以大户人家纷纷将其作府第大门,成为了权贵阶级的代名词。而“乌头门”的书面语为“阀阅”,“门阀贵族”、“阀阅世家”,就是由此而来。宋代以后,由于这种门式所蕴含的尊贵庄严的气质,乌头门渐渐用在了祭奠孔子的庙堂前,改称为了“棂星门”。“棂星”来自于“灵星”。灵星,星名。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汉高祖刘邦曾规定祭天时要先祭拜灵星,而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这种祭天的礼仪来祭祀孔子,并将孔庙、孔林前的大门建造为棂星门。现雅安中医院内就有一处棂星门,我们俗称它为“二小石坊”,因为此处以前是雅安二小的所在地,而最早,这里是雅安文庙,后来文庙拆除,只留“棂星门”孤立于此。棂星门的坊柱一般会高于额坊,故又称作是“冲天牌坊”。
三、“牌坊”与阙
但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很多牌坊还有楼顶。其实,牌坊的楼顶就来源于我们雅安最著名的文物——汉阙。阙在春秋时期最先就是一种望楼式建筑,如同碉楼一般,处于聚落或者军事区域入口,用于警戒、查询外来人员,外敌来犯,首先就要守住阙口,成语“抱残守阙”就由此而来,意為坚持到底。到了秦汉时期,阙逐渐演变为了显示等级差别的装饰性建筑,一般由基座、阙身、楼顶组成,它成对出现,大体看上去实际就是一个无额坊的牌坊。古人之后就将阙的楼顶移植到坊门上,在坊门的立柱和额坊上加盖楼顶。这样的牌坊实际称为牌楼,本来牌坊和牌楼是有区分的,但民间往往混用,都以牌坊称之。
牌坊在中国随处可见,可见其功能和意义也相当广泛。除了我们熟知的贞节牌坊外,还有功德坊、标志坊、庙宇坊、陵墓坊、宗族坊等。如果按牌坊的功能追溯起渊源,那么贞节牌坊、功德坊实际脱胎于坊门;宗祠、寺庙、会馆大门外的牌坊脱胎于乌头门;陵墓前的坊则来源于墓阙。
参考文献
[1]万幼楠.牌坊[M].长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金其桢.牌坊中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 [1]金其桢.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3(01):73-77.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牌坊;里坊;华表
一、“坊”的渊源
“牌坊”的名字来源于唐代盛行的“里坊制度”:“里”意为划分界域,“坊”为区域之意。唐代长安城就把百姓的居住区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坊”,每个坊之间有高墙,而每个坊之间的通道就是“坊门”。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城市中的小区,每个坊还有名字,如“安心坊、太平坊”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平安小区”、“和平小区”。这样的城市布局实际是为了强化治安,所以“坊”又有“防”的意思。而里坊里的百姓如果出现了什么好人好事,大家就会在坊门处张贴通告以示表扬。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让一些有道德示范意义的事迹长久保存,就在坊门上刻下这些事迹。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与“坊”严格的界限破除,坊与坊之间的高墙逐被拆除,只剩下一个个坊门留于街口,其旌表、纪念、标志的功能得以保存。
但牌坊的功能其实多种多样,除了以旌表、纪念为主要功能的道德坊外,还有标志坊、庙宇坊、陵墓坊、宗族坊等,而每种坊的形制又千变万化。它们最终建造样式和意义背后,又有着深厚复杂的渊源。
二、“牌坊”的来源
首先,牌坊的基本雏形来源于“衡门”,所谓衡门,即:两根木头柱子,一根木头横梁,就代表这是穷苦人的住所。
而在古代还有一种柱形建筑叫做“华表”。华表的前身是尧舜时期立在宫门前,供人们题刻意见的“诽谤木”,到了后来,它成为了一种具有标识意义的建筑,如指路,或者立于坟冢之前,称作是“墓表”或“神道石柱”,这时人们就会在上面刻一些纹饰或图案。再到之后,衡门与华表相组合,发展出了“乌头门”这一门式,即两根一丈多高的木柱(华表柱)与坊门的结合而成,在乌头门的柱端为了防雨防腐会涂上黑漆,即“乌头”。而由于乌头门庄重威严,所以大户人家纷纷将其作府第大门,成为了权贵阶级的代名词。而“乌头门”的书面语为“阀阅”,“门阀贵族”、“阀阅世家”,就是由此而来。宋代以后,由于这种门式所蕴含的尊贵庄严的气质,乌头门渐渐用在了祭奠孔子的庙堂前,改称为了“棂星门”。“棂星”来自于“灵星”。灵星,星名。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汉高祖刘邦曾规定祭天时要先祭拜灵星,而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这种祭天的礼仪来祭祀孔子,并将孔庙、孔林前的大门建造为棂星门。现雅安中医院内就有一处棂星门,我们俗称它为“二小石坊”,因为此处以前是雅安二小的所在地,而最早,这里是雅安文庙,后来文庙拆除,只留“棂星门”孤立于此。棂星门的坊柱一般会高于额坊,故又称作是“冲天牌坊”。
三、“牌坊”与阙
但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很多牌坊还有楼顶。其实,牌坊的楼顶就来源于我们雅安最著名的文物——汉阙。阙在春秋时期最先就是一种望楼式建筑,如同碉楼一般,处于聚落或者军事区域入口,用于警戒、查询外来人员,外敌来犯,首先就要守住阙口,成语“抱残守阙”就由此而来,意為坚持到底。到了秦汉时期,阙逐渐演变为了显示等级差别的装饰性建筑,一般由基座、阙身、楼顶组成,它成对出现,大体看上去实际就是一个无额坊的牌坊。古人之后就将阙的楼顶移植到坊门上,在坊门的立柱和额坊上加盖楼顶。这样的牌坊实际称为牌楼,本来牌坊和牌楼是有区分的,但民间往往混用,都以牌坊称之。
牌坊在中国随处可见,可见其功能和意义也相当广泛。除了我们熟知的贞节牌坊外,还有功德坊、标志坊、庙宇坊、陵墓坊、宗族坊等。如果按牌坊的功能追溯起渊源,那么贞节牌坊、功德坊实际脱胎于坊门;宗祠、寺庙、会馆大门外的牌坊脱胎于乌头门;陵墓前的坊则来源于墓阙。
参考文献
[1]万幼楠.牌坊[M].长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金其桢.牌坊中国[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 [1]金其桢.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3(01):73-77.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