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由于生理状况不同,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受其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特点各有不同,因而在诊断和防治方面一定要正确掌握和实施。
1 诊断方法
1.1 随时掌握饲料配合与变化
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与发病。从某种意义上讲,牛群是否发病可反映出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而饲养管理正确与否又可通过奶牛是否发病、发病多少来验证。例如,精料过高、粗饲料缺少的日粮,易引起奶牛酮病、瘤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酸中毒的发生;饲喂铡短而又未经磁铁处理的干草,常常会使奶牛发生创伤性网胃炎及创伤性心包炎。
因此,在诊断奶牛疾病时,应随时了解饲料的品种、日粮组成及饲料加工和调制方法。
1.2 细致观察奶牛的异常变化
奶牛的行为、食欲、乳汁和其他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示奶牛健康问题的征兆。例如,产后母牛卧地不起,行走时步态不稳,这是产后瘫痪的预兆;站立时肘肌震颤,肘头外展,排出干、黑粪便,这是创伤性网胃炎的典型症状;乳汁稀薄,内含凝乳块、絮状物,说明奶牛已患乳房炎。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应细致观察奶牛的异常变化。
1.3 了解奶牛疾病的发病规律
奶牛因其具有泌乳这一特点。所以,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发病的特点。由于生理阶段、地区及饲养管理不同,故发病各异。高产奶牛易患酮病,犊牛易患腹泻;南方的奶牛易发生肝片吸虫病,北方奶牛易发生螨病;管理好的奶牛场发生乳房炎少,挤奶卫生差的牛场乳房炎多。
因此,在诊断时,应了解本地区、本牛场奶牛发病规律,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1.4 注意药物疗效
对疾病诊断并且使用药物治疗后。应随时观察奶牛对药物的反应,根据药物的疗效,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诊疾病的性质。
1.5 综合分析,认真鉴别
在掌握了临床检查、饲养状况和生理阶段等第一手材料后,应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要进行类症鉴别。例如,奶牛酮病的消化类型,主要表现为前胃弛缓,此时,在诊断中就应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前胃弛缓,千万不应将食欲减退或废绝都认为是前胃弛缓,而将酮病遗漏。
1.6 建立牛病诊断室
随着奶牛疾病的增多和复杂化,单凭临床诊断和经验 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应建立牛病诊断室。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即无疫病流行),,应定期进行血液各种生化值的检验,隐性乳房炎、酮病、结核病等检查。根据检验、检查结果,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时,能为我们提出早期疾病预报。当有疾病发生时,通过诊断手段提供的各种检验、检查数据,为尽快确诊提供了依据,使我们诊断更具有科学性。
2 防制措施
2.1 预防方法
牛场环境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在奶牛产犊前后,可以减少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繁殖。
对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或从其他奶牛场购进奶牛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确保无病,并继续隔离2~3个星期,方可人群饲养,可大大减少奶牛个体之间和牛群之间的疫病传播。
随着牛群扩大,引进牛只特别是频繁地从国外引进奶牛,伴随而来的是牛群发生一些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生产,对此,应予以重视;奶牛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此外,还应注意奶牛群中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2 免疫程序
奶牛几种易患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4-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奶牛已注射过该疫苗的牛场,对4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接种任何疫苗。
牛病毒性腹泻疫苗:任何时候均可使用,妊娠母牛也可使用,第1次注射后14天应再注射1次。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1~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
无毒炭疽芽孢苗:1岁以上的牛,皮下注射1.0毫升;1岁以下的注0.5毫升。2.3驱虫重点
目前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也逐渐增加,特别是肝片吸虫,球虫等所引起的感染,在许多奶牛场都有发生。对此,驱虫是另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即在肝片吸虫病和球虫病发病率高的奶牛场,应进行有计划的定期驱虫。同时,应了解虫体的发育史,加强粪便的清除和无害化,避免饲草的污染,控制虫卵的发育,减少经口感染的机会。
肝片吸虫:①4--6月龄犊牛驱虫,用左旋咪唑、肝蛭净和芬苯达唑;②奶牛配种前30天驱虫1次,用药同①;③奶牛产后20天驱虫1次,用哈罗松或蝇毒灵。
球虫:①磺胺二甲嘧啶14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日2次,连服3天;②氨丙琳,每B20~50毫克/千克体重,连服5-6天;③莫能霉索,每吨饲料加入16-33克;④拉萨洛素112毫克/千克体重。
1 诊断方法
1.1 随时掌握饲料配合与变化
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与发病。从某种意义上讲,牛群是否发病可反映出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而饲养管理正确与否又可通过奶牛是否发病、发病多少来验证。例如,精料过高、粗饲料缺少的日粮,易引起奶牛酮病、瘤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酸中毒的发生;饲喂铡短而又未经磁铁处理的干草,常常会使奶牛发生创伤性网胃炎及创伤性心包炎。
因此,在诊断奶牛疾病时,应随时了解饲料的品种、日粮组成及饲料加工和调制方法。
1.2 细致观察奶牛的异常变化
奶牛的行为、食欲、乳汁和其他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示奶牛健康问题的征兆。例如,产后母牛卧地不起,行走时步态不稳,这是产后瘫痪的预兆;站立时肘肌震颤,肘头外展,排出干、黑粪便,这是创伤性网胃炎的典型症状;乳汁稀薄,内含凝乳块、絮状物,说明奶牛已患乳房炎。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应细致观察奶牛的异常变化。
1.3 了解奶牛疾病的发病规律
奶牛因其具有泌乳这一特点。所以,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发病的特点。由于生理阶段、地区及饲养管理不同,故发病各异。高产奶牛易患酮病,犊牛易患腹泻;南方的奶牛易发生肝片吸虫病,北方奶牛易发生螨病;管理好的奶牛场发生乳房炎少,挤奶卫生差的牛场乳房炎多。
因此,在诊断时,应了解本地区、本牛场奶牛发病规律,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1.4 注意药物疗效
对疾病诊断并且使用药物治疗后。应随时观察奶牛对药物的反应,根据药物的疗效,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诊疾病的性质。
1.5 综合分析,认真鉴别
在掌握了临床检查、饲养状况和生理阶段等第一手材料后,应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要进行类症鉴别。例如,奶牛酮病的消化类型,主要表现为前胃弛缓,此时,在诊断中就应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前胃弛缓,千万不应将食欲减退或废绝都认为是前胃弛缓,而将酮病遗漏。
1.6 建立牛病诊断室
随着奶牛疾病的增多和复杂化,单凭临床诊断和经验 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应建立牛病诊断室。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即无疫病流行),,应定期进行血液各种生化值的检验,隐性乳房炎、酮病、结核病等检查。根据检验、检查结果,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时,能为我们提出早期疾病预报。当有疾病发生时,通过诊断手段提供的各种检验、检查数据,为尽快确诊提供了依据,使我们诊断更具有科学性。
2 防制措施
2.1 预防方法
牛场环境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在奶牛产犊前后,可以减少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繁殖。
对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或从其他奶牛场购进奶牛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确保无病,并继续隔离2~3个星期,方可人群饲养,可大大减少奶牛个体之间和牛群之间的疫病传播。
随着牛群扩大,引进牛只特别是频繁地从国外引进奶牛,伴随而来的是牛群发生一些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生产,对此,应予以重视;奶牛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此外,还应注意奶牛群中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2 免疫程序
奶牛几种易患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4-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奶牛已注射过该疫苗的牛场,对4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接种任何疫苗。
牛病毒性腹泻疫苗:任何时候均可使用,妊娠母牛也可使用,第1次注射后14天应再注射1次。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1~6月龄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1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在分娩后30天接种。
无毒炭疽芽孢苗:1岁以上的牛,皮下注射1.0毫升;1岁以下的注0.5毫升。2.3驱虫重点
目前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也逐渐增加,特别是肝片吸虫,球虫等所引起的感染,在许多奶牛场都有发生。对此,驱虫是另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即在肝片吸虫病和球虫病发病率高的奶牛场,应进行有计划的定期驱虫。同时,应了解虫体的发育史,加强粪便的清除和无害化,避免饲草的污染,控制虫卵的发育,减少经口感染的机会。
肝片吸虫:①4--6月龄犊牛驱虫,用左旋咪唑、肝蛭净和芬苯达唑;②奶牛配种前30天驱虫1次,用药同①;③奶牛产后20天驱虫1次,用哈罗松或蝇毒灵。
球虫:①磺胺二甲嘧啶14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日2次,连服3天;②氨丙琳,每B20~50毫克/千克体重,连服5-6天;③莫能霉索,每吨饲料加入16-33克;④拉萨洛素112毫克/千克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