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音乐的本土化、大众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实景文化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积极融入中华民族的“和谐”价值观,面向普通大众,大胆采用现代音乐元素,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禅宗少林 佛教音乐 中国化 大众化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一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概况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大型文化演出项目,由《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5个乐章组成。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大型实景演出,演出地点在距河南省登封市西十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7公里。制作团队阵容强大:著名音乐家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著名策划人梅元帅制作,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任禅学顾问,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任少林寺文化顾问,著名舞蹈学家黄豆豆任舞蹈编导。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近600人的禅武演绎,少林僧侣的现场唱诵,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
二 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历程
佛教音乐源于对佛经偈颂部分的颂唱(呗赞、梵呗、梵音),对佛经散文部分的咏诵转读(咏经)。早期佛乐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随后仅呗赞“以韵入管弦”。既入管弦,便不仅有“宣唱法理、开导众心”的宗教功能,也渐有审美愉悦、养性怡情的艺术功能。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比基督教早500多年,比伊斯兰教早近千年。佛教音乐应是最早的宗教音乐。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之相伴的是来自印度的佛教音乐也传入中原。佛教对于中国,属于异质文化。中国人在接受佛教音乐时,必然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理解其发展轨迹,并对之进行适当改造。原用梵语演唱的呗赞,随着经文的翻译过程,需要寻找它所面对的中国信徒能够接受的、适合中国语言韵律特点的新曲调。《高僧传》曾清晰地记载了这种转化。建安时期的著名文人陈思王曹植对推动佛教音乐和中国本土音乐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南朝梁武帝萧衍把佛教仪式音乐与当时风行的清商乐融合一体,真正使佛教音乐中国化、通俗化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寺院成为佛教音乐的集中者、保护者、传授者和创新者。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佛教音乐逐渐丰富,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梵呗和各种曲牌,丰富了传统音乐艺术的资源。如大家还非常熟悉的弘一法师的《送别》、《三宝歌》,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留传广远。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界人士在编撰《中国民间乐曲集成》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过程中,对佛教音乐进行了系统辑录。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佛教音乐的本土化、时代化进程不断加速,音乐界人士一方面积极向佛教音乐“借光”,将大量佛教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增强了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胆创新佛教音乐,根据传统梵呗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梵韵》、交响音乐《东方慧光》、《雪域佛光》等都是新创佛教音乐的典型代表。融入民俗音乐、电子音乐等时代元素的梵呗,响彻在寺院庙宇、闹市街巷,成为寻常百姓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芸芸众生虽难懂其义,却在聆听中感受得到心灵的安宁,体现了诗人白居易“一声入耳里,万事离心中”的意境。
近年来,音乐界、佛教界也携手抢救濒临失传的北京智化寺音乐、五台山音乐、大相国寺音乐、潮州佛乐等诸多佛教音乐乐种,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无形国宝陆续踏上了德国、瑞士、法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音乐殿堂,在融入到世界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同时,也使世界聆听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梵音。
三 《禅宗少林》,佛教音乐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过程中的又一次“顿悟”
1 《禅宗少林》彰显“和谐”价值观,促进了佛教音乐中国化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数千年来几经蹉跎,历经风雨,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这一进程中,佛教通过本土化变革,一步步融入进中华文化、融入到中国人的“和谐”核心价值观中。
最典型的代表是少林寺的“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代表,即正面是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图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加之所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组成的,三家思想并存、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合”、和谐的价值理念。
“和谐”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有之且根深蒂固。孔子的《论语》里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矣”。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和合”文化。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还有“天人合一”、天地仁和等等思想都是古代哲学的精粹。它们不仅在经典和精英的“大传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也影响了广大民众的“小传统”,例如民众把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奉为和合二仙,顶礼膜拜。
“和谐”核心价值观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新中国成立后,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家间的交往合作应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论国家大小,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近年来,我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对内建设和谐社会与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目标完全一致,相辅相成。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佛教只有大力弘扬“和谐”这一主题,深深地融入到“和谐”文化中,才能在新的时代坐标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禅宗少林》的灵魂是佛祖,主体是和谐,既颂禅颂佛,又颂和谐颂时代。《禅宗少林》选址在过去一个荒凉、险峻的峡谷,经过设计改造,变成了一个传统山水画般的“峡谷实景剧场”,尽可能地利用了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或者制造“伪自然”。演出时,环绕立体声响设备,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等合在一起,水乐,溪山坐禅、踏水行歌;木乐,少林木鱼功、风幡心动;风乐,寺院铃声、山岳风涛;光乐,塔林四季,轮回鼓声;石乐,松山石歌、圆满禅颂,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天籁般禅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2 《禅宗少林》拉近了“禅”与“人”的距离,促进了佛教音乐大众化
禅是人回归本心的一种生命状态。音乐的目的“在于为听众提供某种情感形式具体化的可得意象”,从这种意义上讲,音乐是表达“禅”意的最佳方式。《禅宗少林》做了大胆的尝试,让“禅”场景化、感官化、具象化,让“禅”的欣赏者——而不是修行者——通过感官上的实际体验对本身不易理解的“禅”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过去的梵呗是在寺庙里唱给佛祖听的,现在的《禅宗少林》是演给众生看的。
拉近“禅”与“人”的距离,要降低“禅”的门槛。“禅”本身就是“平常心”,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禅宗少林》没有大量采用佛教音乐中的普通人难懂其意的呗赞、梵呗等,而是加入大量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元素——身手矫健的武僧、岩石上打坐的老僧、西天取经的高僧……这些元素可能、或者说肯定距离“禅”很远,但当在长年累月劳顿于日常生活中的观众,看到梦境中才会出现的牧羊女赶着羊群且歌且行,看到一排排灯笼在黑夜的山间小路上蜿蜒,最后消失于深山的寂静中,看到山脊中突然亮起的佛像、冉冉升起的明月……心灵层层涤荡,开示若隐若现,思想慢慢觉悟,与“禅”天涯咫尺。
拉近“禅”与“人”的距离,要提升“人”的境界。观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漫若进入佛界。观众通常傍晚到达演出峡谷的山脚,夕阳西下,一派祥和。天色渐暗,观众沿着山道一步步走向实景剧场,心境逐渐沉静,仿佛暂时走出了生活的“围城”,进入了一个精神的隐地。演出时,观众置身于静谧的山水之间,端坐在具有佛家气息的蒲团之上,迎风看水,听禅赏武,在绚丽多彩的灯光变化中,静静地欣赏着村姑浣女的踏水而歌,牧羊女和羊群之间的欢快愉悦,少林武功在风中的洒脱劲猛,嵩山琴韵的古老不朽……此情此景虚实相生、镜像合一,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返璞归真的自然音乐融入高度和谐的禅乐,对于在尘俗中生活的人们有种别样的意味:“它改变了那可以赋予秩序的东西,使之从一团异己的混乱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被自我把握的东西”。世间一切喜怒哀乐都开始溶化,每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空无的境界中,深深陷入光和声编制的禅境里。
3 《禅宗少林》融入大量现代音乐元素,促进了佛教音乐国际化。
《禅宗少林》的音乐主创是美籍华裔作曲家谭盾,他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中国化、国家化背景,也使得禅宗少林从创作伊始就引来全世界无数目光的关注。
《禅宗少林》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是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中国禅宗在全球广为流传,但也同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禅宗少林》的问世,是对传统音乐艺术和禅宗文化的寻根溯源。促进了少林寺成为全球禅宗音乐艺术的教育基地”,“它秉承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中国核心文化在其发祥地向世界文化的一次召唤,是对生命本源、人类使命、和谐中国的审美探求,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价值观所在的一个窗口”。自2007年4月17日以来,《禅宗少林》仅1年的时间就吸引17万国内外游客前来鉴赏,得到了很高的正面评价。
四 结论
佛教的慈悲智慧、博大精深可以通过佛教音乐来表现。佛教音乐的本土化、大众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弘法的重要实现途径,是佛教音乐自身发展的一种常态。中华文化、汉传佛教要传播、弘扬到世界,佛教音乐必须保持传统特色,同时大胆创新,为世界的和平、国家的祥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功德。而融历史性、哲理性、艺术性、地域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无疑是近年来佛教音乐创新发展成果的集大成者,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禅宗少林》无法表现佛陀拈花微笑的禅境,无法表现迦叶至上欢喜的禅悟,《禅宗少林》也许只是佛陀手中的一朵“奇葩”,从灵山来到了嵩山,示以众生,博人一笑耳。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091021);唐山师范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18)。
参考文献:
[1] 赵晓娜:《论宗教音乐的发展历程与价值》,《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 高士杰:《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3期。
[3] 欧根·赫里格尔:《学箭悟禅录序言》,1993年版。
[4] 文丽君:《“禅宗少林”音乐演出的文化内涵》,《艺术评论》,2009年第6期。
[5] 陈楠等:《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圆圆,女,1975—,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禅宗少林 佛教音乐 中国化 大众化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一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概况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大型文化演出项目,由《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5个乐章组成。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大型实景演出,演出地点在距河南省登封市西十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7公里。制作团队阵容强大:著名音乐家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著名策划人梅元帅制作,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任禅学顾问,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任少林寺文化顾问,著名舞蹈学家黄豆豆任舞蹈编导。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近600人的禅武演绎,少林僧侣的现场唱诵,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
二 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历程
佛教音乐源于对佛经偈颂部分的颂唱(呗赞、梵呗、梵音),对佛经散文部分的咏诵转读(咏经)。早期佛乐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随后仅呗赞“以韵入管弦”。既入管弦,便不仅有“宣唱法理、开导众心”的宗教功能,也渐有审美愉悦、养性怡情的艺术功能。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比基督教早500多年,比伊斯兰教早近千年。佛教音乐应是最早的宗教音乐。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之相伴的是来自印度的佛教音乐也传入中原。佛教对于中国,属于异质文化。中国人在接受佛教音乐时,必然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理解其发展轨迹,并对之进行适当改造。原用梵语演唱的呗赞,随着经文的翻译过程,需要寻找它所面对的中国信徒能够接受的、适合中国语言韵律特点的新曲调。《高僧传》曾清晰地记载了这种转化。建安时期的著名文人陈思王曹植对推动佛教音乐和中国本土音乐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南朝梁武帝萧衍把佛教仪式音乐与当时风行的清商乐融合一体,真正使佛教音乐中国化、通俗化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寺院成为佛教音乐的集中者、保护者、传授者和创新者。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佛教音乐逐渐丰富,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梵呗和各种曲牌,丰富了传统音乐艺术的资源。如大家还非常熟悉的弘一法师的《送别》、《三宝歌》,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留传广远。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界人士在编撰《中国民间乐曲集成》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过程中,对佛教音乐进行了系统辑录。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佛教音乐的本土化、时代化进程不断加速,音乐界人士一方面积极向佛教音乐“借光”,将大量佛教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增强了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胆创新佛教音乐,根据传统梵呗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梵韵》、交响音乐《东方慧光》、《雪域佛光》等都是新创佛教音乐的典型代表。融入民俗音乐、电子音乐等时代元素的梵呗,响彻在寺院庙宇、闹市街巷,成为寻常百姓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芸芸众生虽难懂其义,却在聆听中感受得到心灵的安宁,体现了诗人白居易“一声入耳里,万事离心中”的意境。
近年来,音乐界、佛教界也携手抢救濒临失传的北京智化寺音乐、五台山音乐、大相国寺音乐、潮州佛乐等诸多佛教音乐乐种,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无形国宝陆续踏上了德国、瑞士、法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音乐殿堂,在融入到世界传统音乐文化宝库的同时,也使世界聆听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梵音。
三 《禅宗少林》,佛教音乐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过程中的又一次“顿悟”
1 《禅宗少林》彰显“和谐”价值观,促进了佛教音乐中国化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数千年来几经蹉跎,历经风雨,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这一进程中,佛教通过本土化变革,一步步融入进中华文化、融入到中国人的“和谐”核心价值观中。
最典型的代表是少林寺的“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代表,即正面是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图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加之所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组成的,三家思想并存、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合”、和谐的价值理念。
“和谐”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有之且根深蒂固。孔子的《论语》里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矣”。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和合”文化。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还有“天人合一”、天地仁和等等思想都是古代哲学的精粹。它们不仅在经典和精英的“大传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也影响了广大民众的“小传统”,例如民众把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奉为和合二仙,顶礼膜拜。
“和谐”核心价值观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新中国成立后,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家间的交往合作应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论国家大小,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近年来,我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对内建设和谐社会与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目标完全一致,相辅相成。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佛教只有大力弘扬“和谐”这一主题,深深地融入到“和谐”文化中,才能在新的时代坐标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禅宗少林》的灵魂是佛祖,主体是和谐,既颂禅颂佛,又颂和谐颂时代。《禅宗少林》选址在过去一个荒凉、险峻的峡谷,经过设计改造,变成了一个传统山水画般的“峡谷实景剧场”,尽可能地利用了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或者制造“伪自然”。演出时,环绕立体声响设备,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等合在一起,水乐,溪山坐禅、踏水行歌;木乐,少林木鱼功、风幡心动;风乐,寺院铃声、山岳风涛;光乐,塔林四季,轮回鼓声;石乐,松山石歌、圆满禅颂,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天籁般禅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2 《禅宗少林》拉近了“禅”与“人”的距离,促进了佛教音乐大众化
禅是人回归本心的一种生命状态。音乐的目的“在于为听众提供某种情感形式具体化的可得意象”,从这种意义上讲,音乐是表达“禅”意的最佳方式。《禅宗少林》做了大胆的尝试,让“禅”场景化、感官化、具象化,让“禅”的欣赏者——而不是修行者——通过感官上的实际体验对本身不易理解的“禅”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过去的梵呗是在寺庙里唱给佛祖听的,现在的《禅宗少林》是演给众生看的。
拉近“禅”与“人”的距离,要降低“禅”的门槛。“禅”本身就是“平常心”,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禅宗少林》没有大量采用佛教音乐中的普通人难懂其意的呗赞、梵呗等,而是加入大量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元素——身手矫健的武僧、岩石上打坐的老僧、西天取经的高僧……这些元素可能、或者说肯定距离“禅”很远,但当在长年累月劳顿于日常生活中的观众,看到梦境中才会出现的牧羊女赶着羊群且歌且行,看到一排排灯笼在黑夜的山间小路上蜿蜒,最后消失于深山的寂静中,看到山脊中突然亮起的佛像、冉冉升起的明月……心灵层层涤荡,开示若隐若现,思想慢慢觉悟,与“禅”天涯咫尺。
拉近“禅”与“人”的距离,要提升“人”的境界。观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漫若进入佛界。观众通常傍晚到达演出峡谷的山脚,夕阳西下,一派祥和。天色渐暗,观众沿着山道一步步走向实景剧场,心境逐渐沉静,仿佛暂时走出了生活的“围城”,进入了一个精神的隐地。演出时,观众置身于静谧的山水之间,端坐在具有佛家气息的蒲团之上,迎风看水,听禅赏武,在绚丽多彩的灯光变化中,静静地欣赏着村姑浣女的踏水而歌,牧羊女和羊群之间的欢快愉悦,少林武功在风中的洒脱劲猛,嵩山琴韵的古老不朽……此情此景虚实相生、镜像合一,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返璞归真的自然音乐融入高度和谐的禅乐,对于在尘俗中生活的人们有种别样的意味:“它改变了那可以赋予秩序的东西,使之从一团异己的混乱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被自我把握的东西”。世间一切喜怒哀乐都开始溶化,每个人都沉浸在一种空无的境界中,深深陷入光和声编制的禅境里。
3 《禅宗少林》融入大量现代音乐元素,促进了佛教音乐国际化。
《禅宗少林》的音乐主创是美籍华裔作曲家谭盾,他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中国化、国家化背景,也使得禅宗少林从创作伊始就引来全世界无数目光的关注。
《禅宗少林》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是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中国禅宗在全球广为流传,但也同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禅宗少林》的问世,是对传统音乐艺术和禅宗文化的寻根溯源。促进了少林寺成为全球禅宗音乐艺术的教育基地”,“它秉承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中国核心文化在其发祥地向世界文化的一次召唤,是对生命本源、人类使命、和谐中国的审美探求,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价值观所在的一个窗口”。自2007年4月17日以来,《禅宗少林》仅1年的时间就吸引17万国内外游客前来鉴赏,得到了很高的正面评价。
四 结论
佛教的慈悲智慧、博大精深可以通过佛教音乐来表现。佛教音乐的本土化、大众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弘法的重要实现途径,是佛教音乐自身发展的一种常态。中华文化、汉传佛教要传播、弘扬到世界,佛教音乐必须保持传统特色,同时大胆创新,为世界的和平、国家的祥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功德。而融历史性、哲理性、艺术性、地域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无疑是近年来佛教音乐创新发展成果的集大成者,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禅宗少林》无法表现佛陀拈花微笑的禅境,无法表现迦叶至上欢喜的禅悟,《禅宗少林》也许只是佛陀手中的一朵“奇葩”,从灵山来到了嵩山,示以众生,博人一笑耳。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091021);唐山师范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18)。
参考文献:
[1] 赵晓娜:《论宗教音乐的发展历程与价值》,《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 高士杰:《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3期。
[3] 欧根·赫里格尔:《学箭悟禅录序言》,1993年版。
[4] 文丽君:《“禅宗少林”音乐演出的文化内涵》,《艺术评论》,2009年第6期。
[5] 陈楠等:《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圆圆,女,1975—,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