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管理和纪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老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严加管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即实施纪律约束。而实际上,课堂管理和纪律的意义不是完全等同的。课堂管理是鼓励和诱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而纪律则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是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课堂作为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平台,这个平台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就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这个课堂环境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师来创造和维持的。对此,我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看法,来探讨这样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最重要内容,这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是否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由于课堂中的对象众多、彼此家庭背景不一样,性格差异相对较大,相对复杂,课堂教学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这些都会干扰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持良好教学环境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课堂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指惩罚;2、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纠正行目手段;3、指对自身行起作用内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形成的过程是由外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内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指对学生课堂行施加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规则,更需要学生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需提出课堂行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一是教师促成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纪律主要指教师帮助指导下形成班级行规范类纪律,同年龄阶段所发挥作用有所不同。刚入学的学员需要较多监督和指导,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很陌生。没有教师适当帮助较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行准则。教师促成纪律所发挥作用也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方面会反对过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集体促成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纪律主要指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作用下形成群体性规范。从新生入学开始对集体有所观察开始,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长,同伴群体对新生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三是自我促成纪律。所谓自我促成纪律,简单的说就是自律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四是任务促成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纪律,主要指某具体任务对学生行提出的具体要求类纪律。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理解,不仅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觉得一个好的课堂纪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
首先是要严格要求,但不能管得太死。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要求。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课堂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老师在纪律管理时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唤醒,是以人格唤醒人格,心灵唤醒心灵。
其次是充满活力,但不能混乱得不能控制。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要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方向引导到教学中来。当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后,课堂就是热烈的,而不是混乱的了。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行为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这样的课堂就需要花力气来整顿纪律了。还有,大课间作为师生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师生应共同参与,玩在一起,这样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也对今后的课堂纪律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是彼此尊重。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缺乏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要求就是相互尊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数学课上,学生们都注意听讲,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阵粗犷有力的歌声,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当时全班同学都听到了,于是教室里不免有一些骚动,教师只好停下讲课,随同学们一起观望,那位情不自禁哼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此时刚刚从自我陶醉中醒来,一时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那位老师却笑着说:“谁的歌声这么美啊?下午我们找个时间,让这位同学唱给大家听,好不好?”教室里一片掌声,这时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继续解黑板上的数学题。”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能因个别学生不守纪律,就停课批评,一个学生挨“批”,几十个学生陪“批”,这样虽然唤起了一个学生的注意,却耽误了几十个学生的时间,这样教师的课堂就无生命可言了。
第四是有序运行。它是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整体反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的意义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约束,特别是对人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让被管理者学会管理自己,这应该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的目的要求,预先知道自己在学习中该怎么做,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让学生参与制订课堂规则,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这样,无形中学生就参与了管理。再次,要求学生要反思让他参与制订课堂规则的原因,提前对照检查自己。第四,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则,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并不断充实完善已经形成的规则。
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来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最重要内容,这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是否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由于课堂中的对象众多、彼此家庭背景不一样,性格差异相对较大,相对复杂,课堂教学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这些都会干扰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持良好教学环境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课堂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指惩罚;2、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纠正行目手段;3、指对自身行起作用内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形成的过程是由外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内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指对学生课堂行施加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规则,更需要学生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需提出课堂行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一是教师促成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纪律主要指教师帮助指导下形成班级行规范类纪律,同年龄阶段所发挥作用有所不同。刚入学的学员需要较多监督和指导,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很陌生。没有教师适当帮助较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行准则。教师促成纪律所发挥作用也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方面会反对过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集体促成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纪律主要指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作用下形成群体性规范。从新生入学开始对集体有所观察开始,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长,同伴群体对新生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三是自我促成纪律。所谓自我促成纪律,简单的说就是自律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四是任务促成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纪律,主要指某具体任务对学生行提出的具体要求类纪律。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理解,不仅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觉得一个好的课堂纪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
首先是要严格要求,但不能管得太死。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要求。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课堂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老师在纪律管理时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唤醒,是以人格唤醒人格,心灵唤醒心灵。
其次是充满活力,但不能混乱得不能控制。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要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方向引导到教学中来。当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后,课堂就是热烈的,而不是混乱的了。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行为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这样的课堂就需要花力气来整顿纪律了。还有,大课间作为师生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师生应共同参与,玩在一起,这样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也对今后的课堂纪律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是彼此尊重。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缺乏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要求就是相互尊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数学课上,学生们都注意听讲,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阵粗犷有力的歌声,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当时全班同学都听到了,于是教室里不免有一些骚动,教师只好停下讲课,随同学们一起观望,那位情不自禁哼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此时刚刚从自我陶醉中醒来,一时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那位老师却笑着说:“谁的歌声这么美啊?下午我们找个时间,让这位同学唱给大家听,好不好?”教室里一片掌声,这时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继续解黑板上的数学题。”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能因个别学生不守纪律,就停课批评,一个学生挨“批”,几十个学生陪“批”,这样虽然唤起了一个学生的注意,却耽误了几十个学生的时间,这样教师的课堂就无生命可言了。
第四是有序运行。它是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整体反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的意义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约束,特别是对人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让被管理者学会管理自己,这应该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的目的要求,预先知道自己在学习中该怎么做,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让学生参与制订课堂规则,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这样,无形中学生就参与了管理。再次,要求学生要反思让他参与制订课堂规则的原因,提前对照检查自己。第四,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则,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并不断充实完善已经形成的规则。
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来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