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开设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研究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基本原则、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注意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
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是现代高校健康人格教育的首要目标。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目标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总体目标可以作如下表述:以人为本、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乐观的生活态度;⑥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大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因此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健康人格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高效率地认识自己的人格问题,也可以获得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
2.针对性原则。健康人格教育要有针对性,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而不同学校、学科更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健康人格课程应该要通过对上述部分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其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课程的进行,使学生获得更根本的收益。
3.多样性原则。健康人格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因此要求健康人格教育的形式不能局限在只课堂上,而是要有各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收到良好效果。
4.发展性原则。事物是发展的,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也应该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适应在不同时代背景的大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设置有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
1.自我内部的统合。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表现在认识过程就是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表现在情感过程就是自尊、自信、自爱;表现在意志过程就是努力发展身心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要维护人格健康就必须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它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人格健康的大学生往往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富于创造性,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③培养大学生远大的自我实现目标。健康人格的核心特征是有意识的目标或抱负,有无长远的目标,是区别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的一个主要标志。有长远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人,就不易受问题和冲突的干扰,而能把人格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相反,缺乏长远目标的人,往往受到潜意识的力量或外界因素的左右,使完整的人格化为一些互不联系的亚系统。④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给他们自身带来欢愉,享受和喜悦,使他们做事的同时心情欢畅,心满意足、激情满怀、精神振奋,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心灵气和道德情操,树立健康正确的人格方向。⑤培养大学生高度的创造力。创造性人格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造性人格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创造的意识与信念,自觉摆脱思维习惯的束缚,充分挖掘创造潜能,塑造自身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2.自我与社会的统合。①发展大学生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看到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和主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在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和社会需要相协调。②建立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当拥有许多亲密的同学朋友,主动参加范围较广的活动,并在与人相处时诚恳、热情,尊敬、信任等正面态度多于嫉妒、怀疑等消极态度,而且能够尽力遵循理性和公正的原则,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营造和谐的群体气氛。③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归属感和被需要感,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竞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协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自我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合。①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和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校园内开设各种学生自治的社团,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创造机会让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②创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给大学生以充分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会正确把握自我。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内的各项实践活动,更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健康人格教育模式可分为三个部分:①理论知识的教授,旨在教授学生有关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②活动体验,侧重于活动,和在活动中得到的经验;③问题的提出,在活动或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要方法。可以具体运用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等。
五、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1.反馈式评价。可以利用多向反馈的形式,通过问卷和师生访谈设置开放式问题,如:“从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等等,通过学生的反馈开展进一步的辅导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2.参与式评价。健康人格课程主要以课程上课为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活动、分享经验的积极程度,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3.测量式评价。选择有针对性的健康人格测量量表,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大学生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学生在前后学习中的差异性表现来评定学生的健康人格状况。但这种方法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必须考虑量表本身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六、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1.大学生健康人格课程与其它心理学课程的区别。健康人格课程应侧重于实践与应用方面,即着眼于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培养,注重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与健康人格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发展潜能、探索自我和环境,完善自我。健康人格课程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2.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该以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进行授课。由于目前高校健康人格教育队伍不完善,有些学校不是有医学化倾向,就是有德育化倾向,这种现象会混淆德育、医生与人格品质的差别,导致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偏离本质,课程目标达在到预期效果。
3.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个别化对待。要注意防止课程个别化对待,课程更多的是面向大部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及健康人格水平。
作者简介:徐学俊,男,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海燕,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
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是现代高校健康人格教育的首要目标。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目标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总体目标可以作如下表述:以人为本、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乐观的生活态度;⑥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大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因此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健康人格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高效率地认识自己的人格问题,也可以获得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
2.针对性原则。健康人格教育要有针对性,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而不同学校、学科更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健康人格课程应该要通过对上述部分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其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课程的进行,使学生获得更根本的收益。
3.多样性原则。健康人格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因此要求健康人格教育的形式不能局限在只课堂上,而是要有各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收到良好效果。
4.发展性原则。事物是发展的,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也应该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适应在不同时代背景的大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设置有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
1.自我内部的统合。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表现在认识过程就是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表现在情感过程就是自尊、自信、自爱;表现在意志过程就是努力发展身心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要维护人格健康就必须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它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人格健康的大学生往往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富于创造性,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③培养大学生远大的自我实现目标。健康人格的核心特征是有意识的目标或抱负,有无长远的目标,是区别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的一个主要标志。有长远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人,就不易受问题和冲突的干扰,而能把人格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相反,缺乏长远目标的人,往往受到潜意识的力量或外界因素的左右,使完整的人格化为一些互不联系的亚系统。④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给他们自身带来欢愉,享受和喜悦,使他们做事的同时心情欢畅,心满意足、激情满怀、精神振奋,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心灵气和道德情操,树立健康正确的人格方向。⑤培养大学生高度的创造力。创造性人格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造性人格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创造的意识与信念,自觉摆脱思维习惯的束缚,充分挖掘创造潜能,塑造自身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2.自我与社会的统合。①发展大学生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看到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和主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在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和社会需要相协调。②建立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当拥有许多亲密的同学朋友,主动参加范围较广的活动,并在与人相处时诚恳、热情,尊敬、信任等正面态度多于嫉妒、怀疑等消极态度,而且能够尽力遵循理性和公正的原则,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营造和谐的群体气氛。③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归属感和被需要感,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竞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协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自我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合。①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和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校园内开设各种学生自治的社团,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创造机会让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②创造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给大学生以充分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会正确把握自我。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内的各项实践活动,更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健康人格教育模式可分为三个部分:①理论知识的教授,旨在教授学生有关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②活动体验,侧重于活动,和在活动中得到的经验;③问题的提出,在活动或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要方法。可以具体运用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等。
五、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1.反馈式评价。可以利用多向反馈的形式,通过问卷和师生访谈设置开放式问题,如:“从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等等,通过学生的反馈开展进一步的辅导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
2.参与式评价。健康人格课程主要以课程上课为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活动、分享经验的积极程度,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3.测量式评价。选择有针对性的健康人格测量量表,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大学生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通过学生在前后学习中的差异性表现来评定学生的健康人格状况。但这种方法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必须考虑量表本身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六、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1.大学生健康人格课程与其它心理学课程的区别。健康人格课程应侧重于实践与应用方面,即着眼于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培养,注重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与健康人格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发展潜能、探索自我和环境,完善自我。健康人格课程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2.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该以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进行授课。由于目前高校健康人格教育队伍不完善,有些学校不是有医学化倾向,就是有德育化倾向,这种现象会混淆德育、医生与人格品质的差别,导致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偏离本质,课程目标达在到预期效果。
3.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个别化对待。要注意防止课程个别化对待,课程更多的是面向大部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及健康人格水平。
作者简介:徐学俊,男,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海燕,女,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