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慕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6个方面的核心范畴: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6个核心范畴与经典理论TOE框架的逻辑范式吻合,通过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慕课的发展阐释、分析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扎根理论;慕课
颠覆性创新理论(Disruptive Innovation)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于1995年首次提出,该理论阐述了新兴技术对主流技术及其范式进行替代性变革的过程。颠覆性创新理论发展20年来,引起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颠覆性创新带给新行业或后发企业“弯道超车”的机遇,也为在位企业提供“防御反攻”的思路。最著名的颠覆性创新案例莫过于移动电话对有线电话的颠覆,以及数码摄影对卤化银摄影胶片的颠覆。随着互联网发展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它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颠覆性创新在更多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域悄然发生并积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斯伦(Sebastian Thrun)和Google研究主管皮特·诺威希(Peter Norvig)将《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免费放到网上,允许任何人注册参与学习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该课程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16万学习者观看学习。[1]自此,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全球迅速发展。2013年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发起建立全球首个中文慕课,同步正式加入全球在线教育平台联盟。据相关统计,中国慕课数量排名世界前列[2]。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总结颠覆性创新的特点在于:技术使用更为简单、低成本低价格的商业模式以及全新的市场。慕课作为一种新业态,完全符合颠覆性创新的特征。近些年慕课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颠覆性创新案例,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如何识别并通过何种因素能更好地驱动慕课,从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更为均衡,推进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弯道超车”或“变轨超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慕课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并分析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并构建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模型,旨在丰富该领域的理论,为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管理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参考。
一、文献综述
颠覆性创新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研究范围集中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创新视角。国外学术界认为颠覆性创新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或产品的性能重组,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在主流市场边缘创造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技术改进和低价优势逐步侵蚀主流市场并实现对原有技术和市场的取代。[3][4]克里斯坦森认为颠覆性创新的特点在于:新技术使用更为简单便捷、产品具有低成本优势、全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5][6][7]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产品、市场的角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定义进行界定[8][9]。
·教育管理·基于扎根理论的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在颠覆性理论发展后期,学者们意识到颠覆性创新的形成演化是一个集多要素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驱动颠覆性创新面临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外学者对颠覆性创新的发生条件和驱动因素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克里斯坦森认为市场细分和营销渠道会影响在位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10]有的学者从认知论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一大因素是组织对待颠覆性创新的态度[11]。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认为鼓励组织员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有助于促进颠覆性创新。[12]孙启贵等以格兰仕微波炉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各个阶段的演化机理和发展路径,并指出新市场、内部组织机构、新的技术轨迹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影响破坏性创新的主要因素。[13]张枢盛等提出颠覆性创新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组织文化、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情景与环境、市场需求等。[14]林春培等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的视角研究了组织心理惯性和自我替代能力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15]林春培等以珠三角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了知识资产、外部社会联系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效应。[16]徐建中等认为,善用联盟网络关系、提高组织接收与整合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密度的增加有助于促进颠覆性创新。[17]本文将前人对于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划分为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两大部分(详见表1)。外部视角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分配、外部环境、情景、需求、外部社会联系和联盟网络关系等;内部视角的驱动因素包括观念意识、组织态度、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自我替代能力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颠覆性创新理论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视角由商业领域扩展至教育学领域,并引入航空、工程应用甚至国防、军事领域。由中微观的商业化层面转为更为宏观的政策层面,包括利用颠覆性创新理论促进各行业发展,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研究方法来源于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教授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18]。该理论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扎根理论近年来逐渐在国内学术界兴起,并普遍被作为一种规范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中。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直接从实际观察进入研究情境,不设定研究的理论假设,逐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和总结出概念和范畴,进一步通过概念和范畴的整理上升至理论框架层面。这是一种由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核心在于原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也被称为“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其研究流程详见图1[19]。扎根理论对于理论构建体系不是很完善的研究或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鉴于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有待完善,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三步走并分析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原因。 (二)研究設计及数据来源
文章的受访对象选取广东省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受访者都有和慕课接触的经历,了解慕课的授课模式、教学模式并体验过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文章以理论饱和原则为前提,选取28人作为受访样本,其中在校本科生9人,在校研究生7人,专任教师8人,行政人员及校领导4人。首先,对受访对象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每人每次的深度访谈时间均不少于20分钟,共计28人次(详见表2)。访谈内容主要是个人对慕课的了解、学习/教学使用体验、对慕课的期待等。其次,成立研究小组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了确保访谈资料和研究数据的真实准确,会对有歧义的访谈内容针对性地回访受访者并进行资料补充。第三,随机抽取其中的23份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剩余材料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借助Nvivo 12.0软件实现初步的开放性编码,并通过手工完成整个编码过程。
三、数据分析流程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的流程经历了“定义访谈内容—实现内容概念化—挖掘范畴—资料范畴化”四个阶段。也就是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处理,给观察到的现象贴标签,得到各种概念并将高相似度的概念集合在一起,得到范畴并予以命名。为了保证编码过程中不受访谈者的主观影响,本文尽可能从访谈者的原话中挖掘初始概念,经合计得出80条访谈者的原始语句及其相应的初始概念。经过研究小组多轮的梳理归总,剔除重复出现的初始概念,本文从数据资料中抽象提取出36个概念和18个范畴(详见表3)。
(二)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寻找和挖掘开放性编码的范畴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和因果关系,并重新对这些范畴进行归类和命名。本文通过梳理各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将18个初始范畴归纳为6个主范畴,即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如表4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的目标和流程是寻找核心范畴,核心范畴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其他范畴结为一体进行整体认知。对照比较原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已提取的36个概念、18个子范畴和6个主范畴,本文认为可以用“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作为核心范畴来统领其他主范畴。“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的故事线可以归纳为:慕课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其发展的原因在于科技支撑和技术变革带来的驱动力、组织价值与责任带来的驱动力、组织自适应性带来的驱动力、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带来的驱动力,六方面复杂互动驱动了颠覆性创新的形成。图2列示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扎根理论关于何时停止及是否停止采样的鉴定依据为数据是否达到理论饱和。本文对剩余的5份样本作为理论饱和度的检验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和分析,在完成开放性编码后发现没有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理论的建构对于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模型是适用的,本研究已完全挖掘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上述所形成的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四、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通过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等步骤的循环分析,以慕课教育作为案例分析得到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模型,且经过理论饱和度检验认为已满足饱和条件。研究表明技术变革、科技支撑、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6个主范畴是颠覆性创新实现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科技支撑驱动颠覆性创新
邓小平在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上已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形成新技术,新技术进一步产生应用于新领域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颠覆了原有技术领域或原有市场,创新活动的发生和重组使得目前的制造业、商业界、服务业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正深刻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前行。同样的,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各类技术设施的覆盖和创新平台的搭建,以科技支撑而推动的颠覆性创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和应用正在影响社会变革。可以说,科技支撑是颠覆性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动力源泉。以慕课为例,正是因为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让初创企业创立了这种突破高等学府围墙、面向全球、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教学课程和创新模式。2013年,我国就启动了慕课建设,同年国家第一个慕课平台上线;而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国中小学95.8%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20万间,90.9%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20]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慕课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态,让高等教育变得开放共享。而慕课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在科技的支撑下完成了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
(二)技术变革驱动颠覆性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迭代,新产品在升级换代中技术性能趋于完善,企业或组织可以抓住市场需求从新市场或边缘市场切入,最终替代现有主流市场并完成颠覆。以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慕课为例,目前慕课不仅可以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及在线资源的灵活配置,还可以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为趋势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初始技术的升级和迭代,将实现更多的未来场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技术变革作为赋能工具,赋能学生和教师更多创新机会。赋能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提醒,利用机器学习,帮助匹配最适合的讲师、匹配最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并帮助学生攻克知识薄弱点;赋能教师——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分析,在发现老师的弱项后为老师推送个性化提升材料,从而帮助老师成长提升。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下的慕课给学校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推动学校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和调整。学校不再局限于自身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将在传统课堂和慕课资源相结合的更为宽广的区间内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可以说,在技术变革的助力下,教育领域将迎来内容体系、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颠覆性创新。 (三)组织价值与责任驱动颠覆性创新
组织价值与责任是组织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一直认可并遵循执行的,具有该组织所特有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群体意识的总和。组织价值和责任有助于组织和全体组织成员树立统一的思想,为组织进行创新提供保障。在实践中,组织文化辐射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行为取向,使全体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并崇尚创新,将创新成功与否作为组织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并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访谈中发现,慕课对于国内大学的冲击导致大学管理者重新思考组织的价值和责任,如未来中国的大学核心价值之一在于所拥有的慕课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是否能够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传统思想价值体系;慕课也带给教师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让教师重新思考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责任和自我价值的意义。这些挑战和机遇促使组织和组织成员开拓创新精神、深挖创新能力、挑战现状、不惧风险,寻求改变,并为了实现组织责任和自我价值不断驱动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
(四)组织自适应性驱动颠覆性创新
组织自适应性是组织是否能根据创新的要求及时调整组织结构、配置组织领导力,并协调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1]经归纳,本案例中的组织自适应性包括战略调整、发展方向和创新认知3个类属。决策者根据环境变化制定组织战略,寻找发展方向,为用户或消费者创造价值并实现组织目标的共赢。另外,决策者的个人技术能力、创造力、观察力等创新认知会影响颠覆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活动[22][23]。颠覆性创新的成败与组织在战略调整、发展方向和创新认知等方面做出的变革息息相关。以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教育平台产品淘宝同学正式上线,该产品聚合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视频直播功能,应用包括早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升学考试、职场技能领域,以及多个学科主流课程的覆盖。2014年阿里巴巴领投注资1亿元在线英语教育VIPABC。淘宝连续两年进军在线教育从侧面印证了在线教育产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组织或企业为提升市场份额,达成组织目标并推动颠覆性创新而积极调整组织自适应性,包括调整战略、锁定新的发展方向等。
(五)宏观环境复杂性驱动颠覆性创新
宏观环境包括:全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国内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国外同行业的竞争等。从全球环境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和偏好形成多元化的态势,而网络的普及使得地球村的人们可以接收的信息量是前所未有的。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科技人才和教育现代化进行支撑。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2018年4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智能设备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的创新研究和示范。[24]慕课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新模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工具。在计划中,国家明确将大力给与政策支持和财税资金支持。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国内政策的利好为颠覆性创新创造了外在机遇,国内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为颠覆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六)市场现状驱动颠覆性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由于创新活动可以理解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巨大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驱使企业或组织进行颠覆性创新并不断回应市场状况下释放的各种信号。[25]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用户体验的多元性,引发企业或组织不断进行颠覆性创新来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者,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网易公开课和新浪公开课等成熟慕课向用户提供在线免费的公开课课程,课程来自全球各地的世界级名校,内容涵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融资创业等领域。网易等企业通过打开与主流的高等学府截然不同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开创性地满足用户集更低廉、更便捷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了颠覆性创新。而像VIPKID、猿辅导等针对青少年的在线课堂,则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实现颠覆性创新,对于二三线城市的用户,通过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的方式入侵市场;而对于高端市场,则通过大幅度提高产品个性化服务和产品创新实现市场份额的占据。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用“技术-组织-环境”整合模型,即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理论框架可以有效地对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进行解释。TOE理论由托马茨基(Tornatzky)和费莱舍(Fleischer)于1990年提出,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创新领域、政府政务服务研究等领域。科技支撑、技术变革归总为技术的驱动因素,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归总为组织的驱动因素,组织作为内在因素为颠覆性创新提供内在驱动力。宏观环境、市场现状归总为环境的驱动因素。环境作为外在因素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外在推动的驱动力。六个主范畴最终归纳为TOE理论框架下的三大因素,正好阐述慕课教育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是如何受到影响并被驱动的。
五、結语
以慕课教育为研究案例,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形成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通过个人深度访谈、线上网络资料等途径收集了与慕课教育有关的资料共计七万余字;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规范地处理,即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逐步分析出六个方面的核心范畴——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研究发现这六方面范畴与经典理论TOE框架的逻辑范式吻合,并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的可参考的驱动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充分认识到三大驱动要素的重要性: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迭代有助于抢占教育行业的先机,组织的战略规划和体制调整为慕课开展扫除了内部障碍,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的规范为慕课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多因素驱动慕课教育,并利用慕课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度改革,实现教育在新时代的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贡献在于,理论上完善了颠覆性创新的理论体系,深化了相关研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实践上,基于颠覆性创新的视角提出应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方面加强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本文的局限性在于由于资料获取相对匮乏以及参考样本有限,本文没有进一步对更多的颠覆性创新驱动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未来,将收集更多高等教育中数字技术的相关案例如微课、云课堂、私播客(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Massive Open Online Labs)、翻转课堂和分布式开放协作课(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等,进行更为扎实、可靠的案例研究,以期待提出更具普适性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的发展,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新华网.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EB/OL].[2020-03-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15/mtbd/201801/t20180116_324685.html.
[3]Jay P,Ralph K.Anticipa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47):13-22.
[4]Markides C.Disruptive Innovation:In Need of Better Theo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19-25.
[5]Christensen C 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1997.
[6]Christensen C M,Rayno M E.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2003.
[7]Deck M J.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2(2):213-215.
[8]吳贵生,谢伟.“破坏性创新”与组织响应[J].科学学研究,1997(4):35-39.
[9]孙启贵,邓欣,徐飞.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75-178.
[10]Christensen C M.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3(1):39-55.
[11]Gilbert C,Bower J L.Disruptive change.When trying harder is part of the problem[M].Boston,USA.: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
[12]Un C A,Cuervo-Cazurra A,Asakawa K.R&D Collaboration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27):673-689.
[13]孙启贵,汪滢.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4-7.
[14]张枢盛,陈继祥.颠覆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5):39-48.
[15]林春培,潘亚丽,赵冠希,等.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3):103-110.
[16]林春培,沈鹤,余传鹏.企业外部社会联系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9(5):80-89.
[17]徐建中,李奉书,黄婧涵.齐美尔连接、知识密度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0,41(1):79-89.
[18]B Glaser,A L Strauss.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1968(17):377-380.
[19]Pandit N R.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 Report,1996(2):1-13.
[20]科技日报.我国慕课数量世界第一 让技术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支撑[EB/OL].[2020-03-06].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8-09/10/content_403486.htm?div=-1.
[21]王永龙.动态复杂性环境中的组织创新研究[J].经济管理,2002(6):8-15.
[22]李煜华,刘橙泽,胡瑶瑛.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36(3):76-81.
[23]刘贻新,梁霄,朱怀念,张光宇.新兴技术产业化障碍因素的识别及其分类:可持续转型视角[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8,35(4):1-9.
[24]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Z1):91.
[25]欧春尧,刘贻新,张光宇.新加坡新生水(NEWater)产业化分析及启示:基于ST视角[J/OL].[2020-03-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24.G3.20200115.1825.028.html.
(责任编辑陈志萍)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扎根理论;慕课
颠覆性创新理论(Disruptive Innovation)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于1995年首次提出,该理论阐述了新兴技术对主流技术及其范式进行替代性变革的过程。颠覆性创新理论发展20年来,引起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颠覆性创新带给新行业或后发企业“弯道超车”的机遇,也为在位企业提供“防御反攻”的思路。最著名的颠覆性创新案例莫过于移动电话对有线电话的颠覆,以及数码摄影对卤化银摄影胶片的颠覆。随着互联网发展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它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颠覆性创新在更多的行业和不同的领域悄然发生并积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斯伦(Sebastian Thrun)和Google研究主管皮特·诺威希(Peter Norvig)将《人工智能入门》课程免费放到网上,允许任何人注册参与学习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该课程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16万学习者观看学习。[1]自此,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全球迅速发展。2013年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发起建立全球首个中文慕课,同步正式加入全球在线教育平台联盟。据相关统计,中国慕课数量排名世界前列[2]。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总结颠覆性创新的特点在于:技术使用更为简单、低成本低价格的商业模式以及全新的市场。慕课作为一种新业态,完全符合颠覆性创新的特征。近些年慕课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颠覆性创新案例,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如何识别并通过何种因素能更好地驱动慕课,从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更为均衡,推进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弯道超车”或“变轨超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慕课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并分析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并构建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模型,旨在丰富该领域的理论,为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管理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参考。
一、文献综述
颠覆性创新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研究范围集中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创新视角。国外学术界认为颠覆性创新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或产品的性能重组,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在主流市场边缘创造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技术改进和低价优势逐步侵蚀主流市场并实现对原有技术和市场的取代。[3][4]克里斯坦森认为颠覆性创新的特点在于:新技术使用更为简单便捷、产品具有低成本优势、全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5][6][7]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产品、市场的角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定义进行界定[8][9]。
·教育管理·基于扎根理论的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在颠覆性理论发展后期,学者们意识到颠覆性创新的形成演化是一个集多要素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驱动颠覆性创新面临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外学者对颠覆性创新的发生条件和驱动因素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克里斯坦森认为市场细分和营销渠道会影响在位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10]有的学者从认知论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一大因素是组织对待颠覆性创新的态度[11]。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认为鼓励组织员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有助于促进颠覆性创新。[12]孙启贵等以格兰仕微波炉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各个阶段的演化机理和发展路径,并指出新市场、内部组织机构、新的技术轨迹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影响破坏性创新的主要因素。[13]张枢盛等提出颠覆性创新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组织文化、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情景与环境、市场需求等。[14]林春培等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的视角研究了组织心理惯性和自我替代能力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15]林春培等以珠三角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了知识资产、外部社会联系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效应。[16]徐建中等认为,善用联盟网络关系、提高组织接收与整合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密度的增加有助于促进颠覆性创新。[17]本文将前人对于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划分为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两大部分(详见表1)。外部视角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分配、外部环境、情景、需求、外部社会联系和联盟网络关系等;内部视角的驱动因素包括观念意识、组织态度、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自我替代能力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颠覆性创新理论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视角由商业领域扩展至教育学领域,并引入航空、工程应用甚至国防、军事领域。由中微观的商业化层面转为更为宏观的政策层面,包括利用颠覆性创新理论促进各行业发展,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研究方法来源于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教授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18]。该理论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扎根理论近年来逐渐在国内学术界兴起,并普遍被作为一种规范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中。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直接从实际观察进入研究情境,不设定研究的理论假设,逐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和总结出概念和范畴,进一步通过概念和范畴的整理上升至理论框架层面。这是一种由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核心在于原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也被称为“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其研究流程详见图1[19]。扎根理论对于理论构建体系不是很完善的研究或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鉴于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有待完善,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三步走并分析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原因。 (二)研究設计及数据来源
文章的受访对象选取广东省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受访者都有和慕课接触的经历,了解慕课的授课模式、教学模式并体验过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文章以理论饱和原则为前提,选取28人作为受访样本,其中在校本科生9人,在校研究生7人,专任教师8人,行政人员及校领导4人。首先,对受访对象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每人每次的深度访谈时间均不少于20分钟,共计28人次(详见表2)。访谈内容主要是个人对慕课的了解、学习/教学使用体验、对慕课的期待等。其次,成立研究小组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了确保访谈资料和研究数据的真实准确,会对有歧义的访谈内容针对性地回访受访者并进行资料补充。第三,随机抽取其中的23份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剩余材料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借助Nvivo 12.0软件实现初步的开放性编码,并通过手工完成整个编码过程。
三、数据分析流程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的流程经历了“定义访谈内容—实现内容概念化—挖掘范畴—资料范畴化”四个阶段。也就是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处理,给观察到的现象贴标签,得到各种概念并将高相似度的概念集合在一起,得到范畴并予以命名。为了保证编码过程中不受访谈者的主观影响,本文尽可能从访谈者的原话中挖掘初始概念,经合计得出80条访谈者的原始语句及其相应的初始概念。经过研究小组多轮的梳理归总,剔除重复出现的初始概念,本文从数据资料中抽象提取出36个概念和18个范畴(详见表3)。
(二)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寻找和挖掘开放性编码的范畴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和因果关系,并重新对这些范畴进行归类和命名。本文通过梳理各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将18个初始范畴归纳为6个主范畴,即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如表4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的目标和流程是寻找核心范畴,核心范畴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其他范畴结为一体进行整体认知。对照比较原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已提取的36个概念、18个子范畴和6个主范畴,本文认为可以用“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作为核心范畴来统领其他主范畴。“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的故事线可以归纳为:慕课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其发展的原因在于科技支撑和技术变革带来的驱动力、组织价值与责任带来的驱动力、组织自适应性带来的驱动力、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带来的驱动力,六方面复杂互动驱动了颠覆性创新的形成。图2列示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扎根理论关于何时停止及是否停止采样的鉴定依据为数据是否达到理论饱和。本文对剩余的5份样本作为理论饱和度的检验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和分析,在完成开放性编码后发现没有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理论的建构对于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模型是适用的,本研究已完全挖掘了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上述所形成的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四、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通过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等步骤的循环分析,以慕课教育作为案例分析得到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模型,且经过理论饱和度检验认为已满足饱和条件。研究表明技术变革、科技支撑、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6个主范畴是颠覆性创新实现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科技支撑驱动颠覆性创新
邓小平在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上已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形成新技术,新技术进一步产生应用于新领域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颠覆了原有技术领域或原有市场,创新活动的发生和重组使得目前的制造业、商业界、服务业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正深刻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前行。同样的,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各类技术设施的覆盖和创新平台的搭建,以科技支撑而推动的颠覆性创新活动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和应用正在影响社会变革。可以说,科技支撑是颠覆性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动力源泉。以慕课为例,正是因为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让初创企业创立了这种突破高等学府围墙、面向全球、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教学课程和创新模式。2013年,我国就启动了慕课建设,同年国家第一个慕课平台上线;而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国中小学95.8%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20万间,90.9%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20]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慕课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态,让高等教育变得开放共享。而慕课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在科技的支撑下完成了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
(二)技术变革驱动颠覆性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迭代,新产品在升级换代中技术性能趋于完善,企业或组织可以抓住市场需求从新市场或边缘市场切入,最终替代现有主流市场并完成颠覆。以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慕课为例,目前慕课不仅可以实现优质课程的共享及在线资源的灵活配置,还可以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为趋势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初始技术的升级和迭代,将实现更多的未来场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技术变革作为赋能工具,赋能学生和教师更多创新机会。赋能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提醒,利用机器学习,帮助匹配最适合的讲师、匹配最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并帮助学生攻克知识薄弱点;赋能教师——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分析,在发现老师的弱项后为老师推送个性化提升材料,从而帮助老师成长提升。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下的慕课给学校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推动学校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和调整。学校不再局限于自身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将在传统课堂和慕课资源相结合的更为宽广的区间内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可以说,在技术变革的助力下,教育领域将迎来内容体系、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颠覆性创新。 (三)组织价值与责任驱动颠覆性创新
组织价值与责任是组织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一直认可并遵循执行的,具有该组织所特有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群体意识的总和。组织价值和责任有助于组织和全体组织成员树立统一的思想,为组织进行创新提供保障。在实践中,组织文化辐射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行为取向,使全体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并崇尚创新,将创新成功与否作为组织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并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访谈中发现,慕课对于国内大学的冲击导致大学管理者重新思考组织的价值和责任,如未来中国的大学核心价值之一在于所拥有的慕课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是否能够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传统思想价值体系;慕课也带给教师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让教师重新思考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责任和自我价值的意义。这些挑战和机遇促使组织和组织成员开拓创新精神、深挖创新能力、挑战现状、不惧风险,寻求改变,并为了实现组织责任和自我价值不断驱动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
(四)组织自适应性驱动颠覆性创新
组织自适应性是组织是否能根据创新的要求及时调整组织结构、配置组织领导力,并协调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1]经归纳,本案例中的组织自适应性包括战略调整、发展方向和创新认知3个类属。决策者根据环境变化制定组织战略,寻找发展方向,为用户或消费者创造价值并实现组织目标的共赢。另外,决策者的个人技术能力、创造力、观察力等创新认知会影响颠覆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活动[22][23]。颠覆性创新的成败与组织在战略调整、发展方向和创新认知等方面做出的变革息息相关。以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教育平台产品淘宝同学正式上线,该产品聚合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视频直播功能,应用包括早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升学考试、职场技能领域,以及多个学科主流课程的覆盖。2014年阿里巴巴领投注资1亿元在线英语教育VIPABC。淘宝连续两年进军在线教育从侧面印证了在线教育产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组织或企业为提升市场份额,达成组织目标并推动颠覆性创新而积极调整组织自适应性,包括调整战略、锁定新的发展方向等。
(五)宏观环境复杂性驱动颠覆性创新
宏观环境包括:全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国内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国外同行业的竞争等。从全球环境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和偏好形成多元化的态势,而网络的普及使得地球村的人们可以接收的信息量是前所未有的。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科技人才和教育现代化进行支撑。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2018年4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智能设备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的创新研究和示范。[24]慕课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新模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工具。在计划中,国家明确将大力给与政策支持和财税资金支持。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国内政策的利好为颠覆性创新创造了外在机遇,国内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为颠覆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六)市场现状驱动颠覆性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由于创新活动可以理解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巨大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驱使企业或组织进行颠覆性创新并不断回应市场状况下释放的各种信号。[25]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用户体验的多元性,引发企业或组织不断进行颠覆性创新来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者,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网易公开课和新浪公开课等成熟慕课向用户提供在线免费的公开课课程,课程来自全球各地的世界级名校,内容涵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融资创业等领域。网易等企业通过打开与主流的高等学府截然不同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开创性地满足用户集更低廉、更便捷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了颠覆性创新。而像VIPKID、猿辅导等针对青少年的在线课堂,则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实现颠覆性创新,对于二三线城市的用户,通过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的方式入侵市场;而对于高端市场,则通过大幅度提高产品个性化服务和产品创新实现市场份额的占据。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用“技术-组织-环境”整合模型,即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理论框架可以有效地对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进行解释。TOE理论由托马茨基(Tornatzky)和费莱舍(Fleischer)于1990年提出,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创新领域、政府政务服务研究等领域。科技支撑、技术变革归总为技术的驱动因素,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归总为组织的驱动因素,组织作为内在因素为颠覆性创新提供内在驱动力。宏观环境、市场现状归总为环境的驱动因素。环境作为外在因素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外在推动的驱动力。六个主范畴最终归纳为TOE理论框架下的三大因素,正好阐述慕课教育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是如何受到影响并被驱动的。
五、結语
以慕课教育为研究案例,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形成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通过个人深度访谈、线上网络资料等途径收集了与慕课教育有关的资料共计七万余字;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规范地处理,即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逐步分析出六个方面的核心范畴——科技支撑、技术变革、组织价值与责任、组织自适应性、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研究发现这六方面范畴与经典理论TOE框架的逻辑范式吻合,并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的可参考的驱动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充分认识到三大驱动要素的重要性: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迭代有助于抢占教育行业的先机,组织的战略规划和体制调整为慕课开展扫除了内部障碍,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的规范为慕课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多因素驱动慕课教育,并利用慕课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度改革,实现教育在新时代的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贡献在于,理论上完善了颠覆性创新的理论体系,深化了相关研究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实践上,基于颠覆性创新的视角提出应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方面加强慕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本文的局限性在于由于资料获取相对匮乏以及参考样本有限,本文没有进一步对更多的颠覆性创新驱动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未来,将收集更多高等教育中数字技术的相关案例如微课、云课堂、私播客(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Massive Open Online Labs)、翻转课堂和分布式开放协作课(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等,进行更为扎实、可靠的案例研究,以期待提出更具普适性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
参考文献:
[1]汤敏.慕课的发展,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新华网.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EB/OL].[2020-03-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15/mtbd/201801/t20180116_324685.html.
[3]Jay P,Ralph K.Anticipat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47):13-22.
[4]Markides C.Disruptive Innovation:In Need of Better Theo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19-25.
[5]Christensen C 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1997.
[6]Christensen C M,Rayno M E.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2003.
[7]Deck M J.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2(2):213-215.
[8]吳贵生,谢伟.“破坏性创新”与组织响应[J].科学学研究,1997(4):35-39.
[9]孙启贵,邓欣,徐飞.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75-178.
[10]Christensen C M.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3(1):39-55.
[11]Gilbert C,Bower J L.Disruptive change.When trying harder is part of the problem[M].Boston,USA.: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
[12]Un C A,Cuervo-Cazurra A,Asakawa K.R&D Collaboration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27):673-689.
[13]孙启贵,汪滢.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4-7.
[14]张枢盛,陈继祥.颠覆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5):39-48.
[15]林春培,潘亚丽,赵冠希,等.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3):103-110.
[16]林春培,沈鹤,余传鹏.企业外部社会联系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9(5):80-89.
[17]徐建中,李奉书,黄婧涵.齐美尔连接、知识密度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0,41(1):79-89.
[18]B Glaser,A L Strauss.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1968(17):377-380.
[19]Pandit N R.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 Report,1996(2):1-13.
[20]科技日报.我国慕课数量世界第一 让技术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支撑[EB/OL].[2020-03-06].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8-09/10/content_403486.htm?div=-1.
[21]王永龙.动态复杂性环境中的组织创新研究[J].经济管理,2002(6):8-15.
[22]李煜华,刘橙泽,胡瑶瑛.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36(3):76-81.
[23]刘贻新,梁霄,朱怀念,张光宇.新兴技术产业化障碍因素的识别及其分类:可持续转型视角[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8,35(4):1-9.
[24]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Z1):91.
[25]欧春尧,刘贻新,张光宇.新加坡新生水(NEWater)产业化分析及启示:基于ST视角[J/OL].[2020-03-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24.G3.20200115.1825.028.html.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