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是百余年风霜巨变的的体现,更是历史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贫困问题是当下时代的热点话题,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一项制度创新,人们的贫困现状和脱贫需求应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本研究项目对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贫困地区
一.绪论
自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到2020年将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支持等措施解决8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这对我国扶贫理论创新和扶贫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保障,非遗扶贫正是符合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的一大重要举措,也必将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二.贫困地区现状及特点
2.1贫困地区现状
我国连片特殊贫困人群数目大约占有两亿人口,覆盖地区面积广,且占有680个县。少数民族地域和生态脆弱地区占贫困地区的主导地位,这些地区发展十分缓慢。另外,我们还发现,贫困人口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户中,大多存在适龄人口少,后备劳动力不足的特点。
2.2贫困地区特点
地处偏远。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高原山区、沙漠荒漠等。可见多数贫困地区都较为偏僻,距离经济中心地区比较偏远,交通十分不便,地理位置没有优势。
多民族聚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也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常年保持着原始的生活习性,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贫困地区的比例超过90%。
非遗产业基础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大多数贫困地区,处于祖国的边疆,和内陆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都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具备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由此便孕育和发展出的产业就具有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种特色工业主要是一些民族手工业,包括大量非遗产业。
无根本脱贫能力。由于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除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基数众多以外,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也是贫困地区人口发展最重要的突出区域特征之一。大多贫困人口都分散居住、地处偏僻,且所在地区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都相较于城市落后,更因为贫困户生活收入较低,不能负担子女的学费,导致在该上学的年纪,不能上学,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所以青少年乃至中年人文盲比例较大。
留守妇女儿童比例大。通过研究贫困地区人口我们发现,劳动适龄人口少是贫困户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点,家庭缺乏劳动力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贫困户中,具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外出打工的比例很大,导致妇女儿童在家留守。
三.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特点
3.1纺织类非遗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74项,省级纺织非遗为数众多,它们涉及绣、织、染以及服饰四大类别。有关政府部门、机构、行业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发、保护和传承纺织非遗,一些非遗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市场化业绩,但整体状况仍不理想甚至堪忧。
一方面,部分纺织类非遗产品以当地家庭式作坊的模式生产,加上全手工的操作、作品耗时较长,产出极为有限。同时,非遗产品的流转多限于当地市场,销售渠道受限,大多依靠当地旅游商店,销量极为有限。而在另一方面,就其市场化之后的现状看来,部分纺织类非遗产品在经过市场化之后,对非遗没有由衷热爱的经营者往往为了追逐利润和效率而选择机器化生产,这导致了大量工艺品的粗制滥造,大众对其失去信心,使纺织类非遗失去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3.2纺织类非遗的特点
3.2.1区域性。大部分的纺织类非遗都分布在历史悠久、文化盛行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分布并不均勻,总体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其多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的分布特征以长江中下游分布、西南民族聚集区分布为主。通过文献总结,我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以及西南地区。
3.2.2民族化。纺织类非遗的特点呈现了民族化的现状,这也是其基本的特点。纺织类非遗体现了民族的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显现,从各个少数民族的各色精致的服饰中便不难发现这一点。同时这也是纺织类非遗呈现区域性特点的一个原因。
3.2.3活态传承。大多纺织类非遗包括绣类、织类、服饰类在内,都需要人工细致的手工操作,若选择机器制造,就容易造成产品的刻板,使工艺品失去原有的灵动性。基于此特点,其传承也相应的需要传承人亲自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手把手教授,呈现出了活态传承的特点。
3.2.4技术性创新性。目前来看,纺织类非遗产品具有技术性创新性,也只有传承人对纺织类非遗产品的图案、样式、材料、制作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找出最符合自身纺织类非遗产品的材料、创新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产品、寻找出高效的制作技术,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与时俱进并占有市场份额。
3.2.5生活化。纺织类非遗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生活化的的特点。从各色民族服饰到布贴画,他们的存在并不是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每一件产品无不体现了生活的特色及习惯。
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近年来,全国上下多个地区在决胜脱贫攻坚行动中,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等思路和方法,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不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通过非遗推动精准扶贫的路径是否可行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综合上述中的几点可发现纺织类非遗与贫困山区在特点上的相互衔接,且二者在不同方面均有所重合,利用“贫困地区特点+纺织类非遗特点”的模式,分析并总结了二者在劣势上的互补以及在优势上的互促,全方位分析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4.1地处偏远+区域性
大多数贫困地区处于边疆地区较为偏僻,距离经济中心较远,地理位置处于劣势,交通十分的不发达,也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环境限制,现代产业很难在贫困地区发展,只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才能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建立振兴工艺的重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村落以传统工艺为支撑。同时,纺织类非遗项目的分布是具有区域性的,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特点的并适合当地发展的纺织类非遗项目。故通过分析不同贫困地区的特点,为当地推进适合其发展的纺织类非遗项目是可行的。将纺织类非遗产业发展成当地的代表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实现精准扶贫。
4.2多民族聚集+民族化
边疆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贫困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与内陆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受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业。通过了大量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到纺织类非遗项目的数量和少数民族人数的数量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即我国纺织类非遗项目中有许多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项目。通过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色纺织类非遗项目,以民族传统工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可以带动数以万计的偏远地区的贫困村民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工艺,更可以提高当地的劳动力发展,实现就业,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4.3非遗产业基础+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活态传承是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进行保护传承的。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观赏式”传承方式,活态传承才可以更好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生活中,更好的传承。贫困地区能较完整的保留当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贫困地区发展非遗产业最坚实的基础。当地群众接触非遗项目也更多,通过活态传承,不仅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牢牢扎根民间,建立起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的传承体系,更可以通过贫困地区非遗产业基础好的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的纺织类非遗的发展,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向更高目标迈进。
4.4无根本脱贫能力+技术性创新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的方法大多均是治标不治本,而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问题,要从最核心的角度出發,让人们有事可做,有利可图,精准定位,全面脱贫,也就是说人们缺乏独立自主的脱贫能力,并没有通过工作换取稳定收入来源的能力,所以为其提供难以被机械取代,同时不会被社会淘汰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纺织类非遗自身就是一门难以被其他方式轻易取代的手艺,而且不同的纺织类非遗技艺也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和进步,数以百年的智慧沉淀在其手法和技法之中,叹为观止,难以超越。从这一角度来说,教授贫困人口纺织类非遗技艺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之一,符合国家扶贫政策,全面解决脱贫问题。
五.结语
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脱贫的精准扶贫任务,关系到贫困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可持续问题、社会效益问题等等,然而在短暂的时间段内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实属任重道远,想要在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大获全胜,就要接纳和采取创新的精准扶贫方式,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精准扶贫领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实施可行性,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赢,必将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N].菏泽日报,2018-10-29(002).
[2]单静怡.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18,3(10):5-7.
[3]和丽春,张魏,高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内在认同体系构建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0):21-23.
项目信息:201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纺织类“非遗+”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201810058008);2018年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研究”(D18055)。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关键词:精准扶贫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贫困地区
一.绪论
自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到2020年将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支持等措施解决8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这对我国扶贫理论创新和扶贫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扶贫目标的重要保障,非遗扶贫正是符合精准定位、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的一大重要举措,也必将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二.贫困地区现状及特点
2.1贫困地区现状
我国连片特殊贫困人群数目大约占有两亿人口,覆盖地区面积广,且占有680个县。少数民族地域和生态脆弱地区占贫困地区的主导地位,这些地区发展十分缓慢。另外,我们还发现,贫困人口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户中,大多存在适龄人口少,后备劳动力不足的特点。
2.2贫困地区特点
地处偏远。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是高原山区、沙漠荒漠等。可见多数贫困地区都较为偏僻,距离经济中心地区比较偏远,交通十分不便,地理位置没有优势。
多民族聚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也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常年保持着原始的生活习性,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贫困地区的比例超过90%。
非遗产业基础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大多数贫困地区,处于祖国的边疆,和内陆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都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具备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由此便孕育和发展出的产业就具有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种特色工业主要是一些民族手工业,包括大量非遗产业。
无根本脱贫能力。由于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除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基数众多以外,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也是贫困地区人口发展最重要的突出区域特征之一。大多贫困人口都分散居住、地处偏僻,且所在地区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都相较于城市落后,更因为贫困户生活收入较低,不能负担子女的学费,导致在该上学的年纪,不能上学,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所以青少年乃至中年人文盲比例较大。
留守妇女儿童比例大。通过研究贫困地区人口我们发现,劳动适龄人口少是贫困户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点,家庭缺乏劳动力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贫困户中,具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外出打工的比例很大,导致妇女儿童在家留守。
三.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特点
3.1纺织类非遗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74项,省级纺织非遗为数众多,它们涉及绣、织、染以及服饰四大类别。有关政府部门、机构、行业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发、保护和传承纺织非遗,一些非遗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市场化业绩,但整体状况仍不理想甚至堪忧。
一方面,部分纺织类非遗产品以当地家庭式作坊的模式生产,加上全手工的操作、作品耗时较长,产出极为有限。同时,非遗产品的流转多限于当地市场,销售渠道受限,大多依靠当地旅游商店,销量极为有限。而在另一方面,就其市场化之后的现状看来,部分纺织类非遗产品在经过市场化之后,对非遗没有由衷热爱的经营者往往为了追逐利润和效率而选择机器化生产,这导致了大量工艺品的粗制滥造,大众对其失去信心,使纺织类非遗失去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3.2纺织类非遗的特点
3.2.1区域性。大部分的纺织类非遗都分布在历史悠久、文化盛行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分布并不均勻,总体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其多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的分布特征以长江中下游分布、西南民族聚集区分布为主。通过文献总结,我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以及西南地区。
3.2.2民族化。纺织类非遗的特点呈现了民族化的现状,这也是其基本的特点。纺织类非遗体现了民族的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显现,从各个少数民族的各色精致的服饰中便不难发现这一点。同时这也是纺织类非遗呈现区域性特点的一个原因。
3.2.3活态传承。大多纺织类非遗包括绣类、织类、服饰类在内,都需要人工细致的手工操作,若选择机器制造,就容易造成产品的刻板,使工艺品失去原有的灵动性。基于此特点,其传承也相应的需要传承人亲自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手把手教授,呈现出了活态传承的特点。
3.2.4技术性创新性。目前来看,纺织类非遗产品具有技术性创新性,也只有传承人对纺织类非遗产品的图案、样式、材料、制作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找出最符合自身纺织类非遗产品的材料、创新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产品、寻找出高效的制作技术,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与时俱进并占有市场份额。
3.2.5生活化。纺织类非遗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生活化的的特点。从各色民族服饰到布贴画,他们的存在并不是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每一件产品无不体现了生活的特色及习惯。
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近年来,全国上下多个地区在决胜脱贫攻坚行动中,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等思路和方法,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不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通过非遗推动精准扶贫的路径是否可行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综合上述中的几点可发现纺织类非遗与贫困山区在特点上的相互衔接,且二者在不同方面均有所重合,利用“贫困地区特点+纺织类非遗特点”的模式,分析并总结了二者在劣势上的互补以及在优势上的互促,全方位分析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4.1地处偏远+区域性
大多数贫困地区处于边疆地区较为偏僻,距离经济中心较远,地理位置处于劣势,交通十分的不发达,也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环境限制,现代产业很难在贫困地区发展,只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才能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建立振兴工艺的重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村落以传统工艺为支撑。同时,纺织类非遗项目的分布是具有区域性的,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特点的并适合当地发展的纺织类非遗项目。故通过分析不同贫困地区的特点,为当地推进适合其发展的纺织类非遗项目是可行的。将纺织类非遗产业发展成当地的代表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实现精准扶贫。
4.2多民族聚集+民族化
边疆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贫困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与内陆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受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业。通过了大量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到纺织类非遗项目的数量和少数民族人数的数量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即我国纺织类非遗项目中有许多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项目。通过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色纺织类非遗项目,以民族传统工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可以带动数以万计的偏远地区的贫困村民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工艺,更可以提高当地的劳动力发展,实现就业,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4.3非遗产业基础+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活态传承是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进行保护传承的。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观赏式”传承方式,活态传承才可以更好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生活中,更好的传承。贫困地区能较完整的保留当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贫困地区发展非遗产业最坚实的基础。当地群众接触非遗项目也更多,通过活态传承,不仅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牢牢扎根民间,建立起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的传承体系,更可以通过贫困地区非遗产业基础好的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的纺织类非遗的发展,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向更高目标迈进。
4.4无根本脱贫能力+技术性创新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的方法大多均是治标不治本,而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问题,要从最核心的角度出發,让人们有事可做,有利可图,精准定位,全面脱贫,也就是说人们缺乏独立自主的脱贫能力,并没有通过工作换取稳定收入来源的能力,所以为其提供难以被机械取代,同时不会被社会淘汰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纺织类非遗自身就是一门难以被其他方式轻易取代的手艺,而且不同的纺织类非遗技艺也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改善和进步,数以百年的智慧沉淀在其手法和技法之中,叹为观止,难以超越。从这一角度来说,教授贫困人口纺织类非遗技艺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之一,符合国家扶贫政策,全面解决脱贫问题。
五.结语
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脱贫的精准扶贫任务,关系到贫困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可持续问题、社会效益问题等等,然而在短暂的时间段内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实属任重道远,想要在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大获全胜,就要接纳和采取创新的精准扶贫方式,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精准扶贫领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实施可行性,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赢,必将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N].菏泽日报,2018-10-29(002).
[2]单静怡.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18,3(10):5-7.
[3]和丽春,张魏,高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内在认同体系构建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0):21-23.
项目信息:201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纺织类“非遗+”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201810058008);2018年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研究”(D18055)。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