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策略看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来源 :长江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克服语言困难,采用多种策略成功传教。他们在研习汉语并运用汉语传教的过程中,记下所学所得,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理论化,最终以文稿或著作的形式固定下来,其传教策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分析了传教士"入乡随俗式"和"学术式"的传教策略,认为"汉语优先论"或"中国文化精粹论"倾向都是不可取的,而宜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切入,融入对方文化并选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学术活动为依托,因地制宜,因"俗"施教。
其他文献
《论语·为政》第七章一般标点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中,"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汉儒有两说,迄今未有定论。本文从跨层
以"情性"论诗是汉代今文经学论《诗》的重要特点,其意义在于立于天人合一和阴阳哲学高度论"情性",将人之情性与天地情性联系起来以看待《诗》。今文经学以"情性"论《诗》的典型代表
“探请”是古代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不见载于现今通行的各种语文辞书。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可知“探请”通常作“预支”、“预借”讲,此外还可解为“请求”、“探索